曹誰新譯著《太陽中的黃金鳥》首發式在北京成功舉行
6月20日,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曹誰新譯作《太陽中的黃金鳥》新書首發式在國家會議中心山西展區正式舉行。同時舉行“一帶一路”雙向版權交流會。本次活動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指導,北岳文藝出版社主辦。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出版業務部副主任董潤澤,北岳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董利斌,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總編輯宋偉,北岳文藝出版社副總編劉文飛,金磚國家作家協會中國副主席、世界詩歌運動亞洲協調員、《太陽中的黃金鳥》中文譯者曹誰,《北京文學》原社長助理、著名詩人王童,北京國際詩電影節執行主席張建軍,讀者代表韓蘭娜現場出席活動。俄羅斯作家協會副主席、金磚國家作家協會主席、《太陽中的黃金鳥》原作者瓦迪姆·特里金,意大利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現代神話主義詩派開創者朱塞佩·孔特,意大利浪潮文化協會主席、《烏賊骨》國際詩歌獎評委會主席蘭伯特·加齊亞,埃及“絲綢之路叢書”主編、非洲記者大會秘書長、世界詩歌運動非洲協調員阿什拉夫·阿布勒·雅玆德,阿聯酋偉大詩人、阿拉伯新詩派開創者阿德爾·霍扎姆,土耳其著名詩人紐都然·杜門通過視頻的形式參與活動。
《太陽中的黃金鳥》精選了瓦迪姆·特里金的二百首短詩。這些詩歌,試圖通過日常世界的現象元素,追尋背后的永恒意義。瓦迪姆的詩歌繼承自亞歷山大·普希金開創的偉大的俄羅斯抒情傳統,可以看到俄羅斯文學黃金時代的精辟警句,也可以看到俄羅斯文學白銀時代的繁復象征。在全球化的時代,他的詩對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具有很強的包容性,用愛和正義指引讀者。
劉文飛為本次活動作開場致詞,他贊揚瓦迪姆和曹誰都是走在世界詩歌創作前沿陣地的優秀詩人。并表示,2023年,北岳文藝出版社通過曹誰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的西班牙語版權輸出,與古巴作家協會南方出版社合作開啟“優秀中文圖書公益性閱讀”一期工程。2024年,北岳文藝出版社與曹誰共同策劃世界詩歌未來研討會,活動受到中外文學界和媒體界的廣泛關注,是我社建立海外名家名作“朋友圈”的重要工作成績。
瓦迪姆·特里金在視頻中表示了對譯者曹誰和出版方北岳文藝出版社的感謝,指出《太陽中的黃金鳥》的成功出版能夠加強中俄之間的友誼。他說:我想代表所有俄羅斯作家向你們致以問候,并祝愿你們在北京書展上取得圓滿成功。我還要特別感謝我的詩歌翻譯家、中國詩人和公眾人物、我的好朋友曹誰將我的《太陽的金鳥》翻譯成中文并幫助出版了這本書,以及出版社和參與這項工程的每一個人。我希望出版這本書并在北京書展上展出,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相互了解,為進一步合作提供機會,為加強中俄友誼做出貢獻。感謝您的關注!祝你擁有愛、健康和創造力!俄羅斯和中國友誼萬歲!
活動現場,曹誰與王童就瓦迪姆的詩歌創作乃至整個俄羅斯詩歌的國際視野與美學特征展開對談。曹誰表示,俄羅斯詩歌體現出對世界文化的廣泛吸納與獨特民族性的融合,形成兼具哲學深度、形式創新和文化張力的藝術風格。瓦迪姆的詩歌無不透露出對良善、正義、自由的呼喚,他的創作正跨越時空間界限,將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緊緊相連。王童補充到,瓦迪姆曾學習過火箭相關的專業知識,并做過航天工程師,他以太空為載體投射人文情感,讀他的詩歌就像加加林首次太空飛行的108分鐘體驗,宇宙探索和世界詩歌有機結合,形成獨特的星際抒情風格。瓦迪姆的詩歌《太陽中的黃金鳥》是在2019年訪問中國三星堆時為“太陽神鳥金飾”寫的,這是兩國文明交流的見證,王童在現場即興朗誦了這首優美的詩歌。
曹誰在現場發表了《中國詩人應該了解當下世界各國詩歌的寫法,而不僅僅是一百年前西方的作品》的演講:現在是一個世界文學的時代,中國詩人經常津津樂道的龐德、艾略特、里爾克,都是一百年前的詩歌,這是一百年前的寫法,也僅僅局限在歐美。我們不否認這些詩人的經典性,不過我們更應該關注當代的詩歌潮流,關注更廣大的歐亞非美澳五大洲的詩歌。這也是我的翻譯當代世界各國詩人的出發點,一定是要在當代活躍的各國詩人的作品。去年翻譯了拉丁美洲偉大的費爾南多·倫德(Fernando Rendon)的《理想國的歌聲》,今年翻譯了俄羅斯偉大詩人瓦迪姆·特里金(Vadim Terekhin)的《太陽中的黃金鳥》,這次簽約的包括土耳其著名詩人紐都然·杜門(Nurduran Duman)的《伊斯坦布爾的腳步》,意大利著名詩人蘭伯特·加齊亞的《騎士之歌》,阿聯酋著名詩人阿德爾·霍扎姆(Adel Khozam)的《人類史詩》,感謝北岳文藝出版社有這樣的胸懷,能夠持續推出這個翻譯叢書。
曹誰最后說:中國詩人在走向世界的時候有兩大障礙:語言和思維,這需要對世界文明有一個系統的理解。我的《亞歐大陸地史詩》已經由美國詩人喬治·華萊士(George Wallace)翻譯為英語,由意大利詩人蘭伯特·加齊亞(Lamberto Garzia)翻譯為意大利語,現在古巴詩人亞瑟夫·阿南達(Yasef Ananda)和智利詩人羅伯特·艾多(Roberto Aedo)正在翻譯為西班牙語,埃及詩人阿什拉夫·阿布勒·雅玆德(Ashraf Aboul Yazid)正在翻譯為阿拉伯語,俄語、韓語和孟加拉語的譯本也在談判中。因為這本書不是一個民族的史詩,而是人類曾經文明的發祥地亞歐大陸地的史詩,要敘述人類從巴比倫,向西到迦南、埃及、希臘,向東到波斯、印度、中國的歷史,主題是:人類同源,世界大同。我們要把中華文明重新納入整個世界文明的體系,這才是全人類的文明。世界文明如同一棵大樹,巴比倫、波斯、印度、中國、迦南、埃及、希臘是七條根脈,共同長成這棵世界文明的參天大樹,只有在這樣的結構上理解世界文明,我們全人類的詩人才能“情感共通”,那么“文化轉碼”也就水到渠成,世界各國的詩人也都會積極參與,未來世界文學的建設都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建成的。
活動中播放了根據瓦迪姆詩歌《秋天的色彩》制作的詩電影。張建軍談到,北京國際詩電影節是全球首個專注于詩歌與電影融合的國際性文化活動,旨在探索詩歌影像化路徑,通過視覺語言直觀呈現抒情詩意境,推動詩歌與影視技術的跨界創新,構建跨藝術形式的全球對話平臺,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載體。
108分鐘太空詩歌獎由俄羅斯航天機構與金磚國家作家協會聯合主辦,2025年第6屆獎項由中國詩人王童獲得。活動最后,曹誰代表金磚國家作家協會為王童頒獎。王童發表獲獎感言:能夠榮獲“俄羅斯108分鐘”太空詩歌獎,我感到非常榮幸。這并不是說因我僅得了這獎,而是因這獎對我這個被譽為“太空詩人”的作者來說是非常親切和吻合的。想想,能夠和首航太空的航天員加加林,用詩歌伴隨著飛行108分鐘,是多么夢幻的事呀!特別是該獎由金磚國家作家協會中國區主席曹誰先生受命俄羅斯作家協會頒發給我,我隱隱有一種太空之情暗通的感受。我的太空三部曲中多次寫到了加加林,他不只是第一個觸摸宇宙的人,也是人類文明轉折點的一個樞紐。為此,我感到特別開心。中國文化要對接世界文明,就如同太空船對接到航天艙那樣,下面就是星辰大海。
現場還展示了俄羅斯切斯特出版社出版的中俄雙語版的《語言與靈魂:俄中文學作品集》,該書由阿琳娜·羅德尼亞科娃主編,收錄了當代俄羅斯40位代表作家和詩人的作品,這也是中俄文學和友誼的見證。
在中華文化的世界傳播探索和實踐中,北岳文藝出版社連續十年入選“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出版百強”,并先后與英國、俄羅斯、意大利、埃及、古巴共和國等國家的作家和出版商建立了合作關系。近三年版權輸出50余種,語種涵蓋英語、俄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日語、繁體中文等,并在意大利、中國臺灣分別設有合作編輯部。“《家犬往事》多語種版權輸出”入選第五屆“一帶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大湖消息》阿拉伯文版入選2024年絲路書香工程立項項目。世界詩歌運動是一個致力于推動全球詩歌文化交流與和平建設的國際性詩人聯盟,由37個國際詩歌節的負責人聯合發起,他們倡導保護全球語言多樣性,呼吁建設超越民族隔閡的“人類詩意共同體”,目前成員構成覆蓋135個國家。
活動首先舉行曹誰原創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的意大利語版權輸出儀式。朱塞佩·孔特在發言中表示,曹誰的詩歌通過兼具浪漫主義色彩和史詩感的思辨性語言描寫神話、歷史、智識等史詩元素,已具有了但丁的境界和文藝復興的藝術高度。意大利文版譯者蘭伯特·加齊亞表示預計將在2025年末或2026年初實現該作品的翻譯出版,并用意大利語朗誦了作品中收錄的兩首優秀詩歌。曹誰現場展示了意大利譯本的階段性翻譯成果,并闡釋他詩歌寫作中的史詩愿景是為人類的自由和尊嚴而發聲,并帶來實際的希望。
《亞歐大陸地史詩》近期也實現了阿拉伯文版權輸出。該文種譯者阿什拉夫·阿布勒·雅玆德盛贊曹誰創作了一部跨越文明的現代史詩,并表示計劃將該詩集的阿拉伯文譯本收入“埃及絲綢之路系列文學叢書”中。這個翻譯項目代表了中國和埃及兩個古老文明間的文化互融,也表達了人類團結創造精神繁榮的美好期望。
雙向交流的意義不但在于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也在于尋求世界杰出文化成果“引進來”。會上還進行了紐都然·杜門《伊斯坦布爾的腳步》、蘭伯特·加齊亞《騎士之歌》兩部詩作的翻譯授權儀式,兩位詩人均在發言中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以及自己作品能在中國翻譯出版的欣喜之情。曹誰作為兩部作品的譯者,在現場簽約翻譯授權書并展示。
活動最后,進行了阿聯酋詩人阿德爾·霍扎姆所著的《人類史詩——來自世界各地的偉大史詩》中文版翻譯預告。這部詩集將匯聚來自世界各地86位詩人的作品,是一次史無前例的世界詩歌創作嘗試,其中阿德爾創作了開頭,曹誰創作了結尾,去年在北京舉行了阿拉伯文版的首發式。
“一帶一路”倡議為文化交流搭建了廣闊的舞臺。版權交流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世界詩歌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一帶一路”國家間的版權交流,不僅能夠促進各國優秀詩歌作品的傳播與共享,還能夠提升各國人民的審美旨趣,增進友誼。通過版權輸出與引進的友好往來,我們能夠欣賞到更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詩歌佳作,感受到不同國家詩人的獨特視角和情感體驗。這種跨文化的交流,不僅能夠推動世界詩歌的繁榮發展,更能為出版社的策劃、營銷等工作提供渠道及內容創新的思路。現代詩歌是北岳文藝出版社的核心出版品類,相信通過公益閱讀工程等平臺的搭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版權交流將不斷走向深入,為世界詩歌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文:郝宇琦、朵咪)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