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瑟瑟主編《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出版
深圳當代藝術現場讀詩會舉辦
當代詩歌與當代藝術的實驗與先鋒基因
7月2日,在深圳福田美術館首屆新童話主義當代藝術雙年展現場,舉行了《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讀詩會,該年選主編周瑟瑟,以及太阿、周藝文、余一等一百多位詩人、當代藝術家與觀眾參加了當天的活動。大家朗誦了《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中的部分作品,眾多藝術家與粵港澳大灣區觀眾對于在當代藝術展覽現場讀詩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據周瑟瑟介紹,《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于今年4月出版,全書分為“重構經典”、“先鋒之樹”、“詩人中的詩人”、“少數實驗室”、“孤獨寫作”、“幻覺寫作”、“真的尺度”、“詩的孩子”八輯。
周瑟瑟表示,當代詩歌與當代藝術都有實驗與先鋒的基因,詩人與藝術家是一對孿生兄弟,中國當代藝術出現過“八五新潮”,那是中國第一次當代藝術運動,“八五新潮”標志著中國藝術進入現代主義階段。中國當代詩歌經歷過朦朧詩、第三代詩歌運動,給我們留下永不磨滅的記憶。《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重構經典”與“先鋒之樹”,是向那一代詩人與先鋒藝術致敬。
周瑟瑟強調,“我們不能沒有先鋒與實驗的精神,我們不能喪失了對未知事物探索的激情,平庸與惰性是一條狼,它跟隨在我們身后,隨時會猛撲上來咬住我們的脖子,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讓我們的創作回到藝術本身,保持鮮活的探索精神。我在本次雙年展上提出新童話主義當代藝術(NFT-CA)五條原則:歷史價值、現實語境、全球身份、真誠表達、生命體驗。這也是我對當代詩歌提出的五個原則。”
周瑟瑟的觀點得到參加當天活動的詩人與藝術家強烈的共鳴。當代藝術家楊振說:“周瑟瑟朗讀的《鷹的眼睛》是寫給我的詩,這是當代詩歌與當代藝術一次奇妙的相遇,讓我看到了詩人的創作激情與現場活力,這是中國當代藝術特別需要的精神特質。”
當代藝術家、詩人周藝文說:“詩人與當代藝術家在一起工作,使當代藝術展覽具有了詩的元素,當代性體現在展覽的每一個細節。周瑟瑟是詩人又是詩歌編選家與策展人,他給當代藝術現場帶來了純粹的詩歌氣息,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一個領域僵化的傳統模式,令人驚喜與欣慰。”
詩人太阿表示,《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以“語言”為切入口,在Al時代,顯得猶為重要,因為詩歌語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最高貴的靈魂。許多年后,這些年選將成為中國詩歌最重要的資產或文化遺產之一,彌足珍貴。
《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讀詩會現場,詩人太阿(左一)在讀詩
周瑟瑟介紹《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并為展覽現場藝術家與觀眾讀詩
朗讀會現場:太阿、周瑟瑟、余一(從左至右)
《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定價:52.00元
詩人、當代藝術家周藝文貼在展廳地面的詩《音樂之殤》
詩人、當代藝術家周藝文貼在展廳墻上的詩
藝術家盧文(中)在現場表演行為藝術,搖滾歌手冬群演唱《黃河謠》,服裝模特李小鴿表演盧文的作品
周瑟瑟(右二)與NTC小組三位藝術家楊振、劉斌、何鎰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