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懷魂愛,粽香慰精靈
作者:何水長
屈子昭昭十四首
(一)、端午懷屈子
秭歸屈廟畔鄉河,楚地江濤咒詛魔。
投汨激流癡膽耿,赴湯喚醒夢堂疴。
洞庭浪涌悲混世,國士風騷憤烈歌。
施粽競舟追慰祭,漫迢再遠戰蹉跎。
(二)、讀《離騷》有吟
誦讀離騷拜屈原,同輝日月耀乾坤。
切辭追案匡危國,赤膽忠君投汨沅。
滿目青山歸虎噬,全心美志寄詩喧。
沁腸情韻綿綿意,浩壤癡衷鑄宇魂。
(三)、端陽節
熟讀離歌賦韻簫,賞詩滿目字珠雕。
端陽香粽盈腸運,揮筆言辭念屈遙。
(四)、夏至端午又在庚
夏至端陽歷遇庚,百年三次數緣生。
聽人農諺言淋少,掘地沙坑積水泓。
五月前頭萌兆出,九秋秕實示征呈。
遵規大道知天理,趨吉尋安族本榮。
(五)、端午懷吟
端午朝陽披錦紳,彩絲碧葉掛門唇。
粽包巷陌飄翔冽,舟速江湖競渡神。
云夢迷煙蒸浩宇,屈原赤膽鑄魂臻。
騷詩一曲霓裳息,求索千秋族泰春。
(六)、端午艾粽
端午家欞掛艾香,粽飄巷陌奠衷良。
千秋楚漢忠魂鑄,萬載神州祭國殤。
南北尋蹤圓興夢,東西告慰諫臣凰。
丹心承繼傳新世,日月同輝耀宇光。
(七)、屈子啟悟
赤膽忠魂沉汨水,高懸銅鏡照妖形。
興除廢弊群蠅阻,圍解鴻章眾賊拎。
舉世濁混誰獨醒,楚天墜惡自維銘。
賦騷明志慢求索,華夏賢良繼念聆。
(八)、懷屈子
摯愛湘沅抱石沉,汨羅香粽滿江心。
長鋏擊劍鳴清嘯,洪水圍城噪暮吟。
昏聵君王囚晷死,承恩權貴受時擒。
楚天云夢迷煙淚,誰讀離騷懂耿音。
(九)、祝武都文聯癸卯端午詩會圓滿成功
隴岸歌歡水一方,緬懷屈子粽飄香。
誦詩情寄千年恨,箏線幽思萬載殤。
抒憤昏君迷小佞,啟清醒世察賢良。
楚天欽佩忠魂志,端午追宗抱石湯。
(十)、題在水一方
仙苑星辰水一方,隴江堤畔畫樓堂。
蘭亭逸韻瑤池美,瓊閣清明洛水香。
群彥詩文馨郁渥,合歡醇德懿輝煌。
彩虹銀漢煙華樹,萬象鴻圖耀錦裳。
(十一)【拂霓裳】夏至端午連庚日
癸端陽。日收移影向南長。庚連至,古傳征兆或盈傷。問天何知預,趕緊折艾香。線纏緗。競龍舟、投粽貫魚膛。
離騷憤慨,香草美、寄衷腸。肝膽照,欲將家國保安康。山河風雨浸,青竹耀輝章。楚天殤。問忠魂、三節可除禳?
(十二)、【南鄉子】端午粽香
稻粽幽香。竹葉纏絲彩線妝。撒食游魚江護靜,忠良。毀絕家邦汨恨殤。
赤膽流芳。賦志瓊英蕊草香。侵染冽馨沉艾葉,懸防。除卻妖魔清世康。
(十三)、【意難忘】懷屈原
賢屈明強。出將身負國,策遠謀長。
東連齊結好,西拒虎狼邦。忠諫語、觸君傷。貶離逐沅荒。耿直憂、離間郢閣,召會囚戕。
又驅忠志幽慌。野煙彌楚峽,雨浸巫陽。相期難述志,絕望困浮蒼。驚此事、割心腸。滿腔恨悽惶。舉世濁,離騷逸韻,抱石沉殤。
(十四)、【河滿子】懷屈原
鑄范行標獨立,綴華芳蕊馨濃。
理想國強忠愛志,賊催縈腑難容。
識破豺狼寧小,斷君迷惑防兇。
江水沉丹永別,故園波蕩沉洪。
幾世相思懷楚屈,濟教興旺成功。
輝亮寡君明察,俊賢神佑興隆。
思父悠悠七首
(十五)
經年節令到清明,一炷檀香一世情。
童稚跟隨身影亮,成家追想舌音宏。
草船借箭江煙霧,蝴蝶游魚樂我纓。
千載史傳懸涌語,春光雨露注懷縈。
(十六)
雙鬢霜冰雪涌橫,日思父教近臨聲。
三尋漢史三重問,一炷檀香一世情。
指點迷津誰可勝,搜胸亂墨豈能贏!
耳聽目見刀雕刻,愚子風煙虐入坑。
(十七)
百年夢聚鑄山丘,父事神縈六十秋。
扶養含辛承受苦,饑驅奮力洗凝愁。
親唇不盡馨芳潤,耿腑無窮郁渥酬。
沃土催生禾茁碩,谷香澤被惠心謀。
(十八)
二十七年尋碧落,音容足印映瞳眸。
犁耕冒雨炎陽送,枕讀觀書易理求。
借得庖丁游刃柄,弄生構肆隱身溝。
向誰問策迎風虐,夢里趨庭耳命猷。
注:構肆:元代戲劇演出的場所。代指社會環境。
(十九)
七二春秋苦海生,風霜雪雨赤寒征。
推拋卷木花開目,舉镢翻田果長頃。
索線為兒縫暖屋,洗廚似母煮香羹。
心中向巽升星月,夜盼深山照宇晴。
(二十)
父生一世處寒陰,不見陽光鎖袖襟。
解讀古繩多少事,化開鐵索有無森。
文馨潑灑冰霜結,仁善疏凝火舌侵。
瑩腑壺心天地虐,千年圣彥淚憐涔。
(二十一)
身世堪憐五歲孤,混朦家主母窮劬。
獨鐘群籍知津渡,博識人間辯濟區。
四季觀云煙雨躲,三風診脈稷糧輸。
狂言不怕湯開水,何懼繩刀血染軀。
何水長:網名水天滄浪。男,漢族,系甘肅省隴南市武都人。漢語言本科學歷,高級語文教師。武都區、隴南市作家協會、隴南詩詞學會會員,中詩報會員、甘肅詩詞協會會員、現代作家協會會員。詩文散見于《作家網》《甘肅詩詞》《金銀灘文學》《隴南文藝》《隴南詩詞》《武都文藝》《鄉土作家》《嶺南作家》《詩天子》《秦州微刊》《廣西詩詞網》《中國詩歌報》等紙刊及網絡平臺。小說《滑坡》獲得隴源文學全國“隴源杯”二等獎。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