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英杰兄返滬定居
作者:許峰
序言:年屆75歲的徐英杰老兄,比我年長10歲。他當年作為上海下鄉知青返城,即在廣東清遠和惠州從事公辦教育40年,退休后又在惠州從事民辦教育十幾年,并在此期間與我等一眾朋友結下忘年之交。現因其身在上海的夫人和子女耽心他年邁只身漂泊在外,強烈要求他返滬定居。此時此刻,特致小詩送別并祝福!
鵝城湖畔交忘年,
粗茶薄酒結金鑾。
晨鐘雖脆難追遠,
暮鼓回聲響林泉。
一一癸卯年夏于惠州
附
詩歌賞析:
這是詩人寫給忘年之交離惠道別時的一首詩。短短四句,簡敘了與朋友結交的背景與情狀,表露無以相求,卻結下純潔友誼的真情實感。詩歌用“晨鐘”、“暮鼓”藝術形象地表達了詩人送別朋友的難舍感情。不是嗎?惠州元妙觀的晨鐘再脆響,亦追趕不上奔馳東去的列車。不過,這又怎能消卻朋友深藏在內心的洶涌澎湃之情呢。朋友回到上海,定會聽到靜安古寺暮鼓響起穿越林泉的回響,那便是遠在天邊朋友的惦記與祝福啊!而詩中還蘊含著另一層含義:詩人在“晨鐘雖脆難追遠,暮鼓回聲響林泉”句中還點明了一個交友的哲理:年輕時,有權勢,雖朋友無數,多少帶有功利色彩,很多友情如“晨鐘”一般“脆”卻“”難追遠”,只有不帶功利的“粗茶薄酒”才會讓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像“暮鼓”一樣在林泉中回響不止。此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沒有功利的結交,三觀一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友與情。
作者簡歷:評論家鄧三君簡歷:著名作家,文藝評論家,惠州作協副主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