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花園散步偶感
作者:許峰
老幼婦孺自尋樂,
漫步輕搖覓新歌。
祈禱華夏天常眷,
莫讓炎黃淚長河!
——2023年初秋于惠州
詩說:這是許峰老師的一首新作,但這個《清晨花園偶感》的題目,在我的印象里,是許峰老師第二次命題寫作。第一次寫作的內容是:
“一樹好花養眼神,
一堆垃圾招蚊蠅。
世間萬物皆有品,
香臭不鳴在人心。
一一2023年3月3日清晨于惠州”
這兩首詩的筆力文風如同一轍,一如既往的老辣,詩人用諷刺辛辣的語言,如漫畫般,直抒胸臆地對當今社會的一些不良現象的進行了批判和揭露,諷刺味道非常濃,是一幅當代社會中小丑們的現形圖。這兩首詩揭露了社會上的兩種不同現象:一種是麻木不仁,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一種是好壞不分,甚至以丑為美。全詩體現出詩人的浩然正氣和憂患意識。
詩人是有擔當的,他崇高的信仰和使命使他的詩情激情澎湃,他的眼里容不了沙子,但他的胸懷卻能容天下眾生。他常為時代呼喊,這是一個真文人真士子最寶貴的純真。
這首詩的意境非常高遠,揭露的是一種“躺平”思想,讓人不由地想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或“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那種大家國意識。
詩人以“偶感”入題,看似隨意,其實秉承了李商隱的創作風格,又發揚了自己組詩的特長。李商隱一遇到有大詩出現,他不是先選題,還是直接就用《無題》來抒寫。這首詩爆發的節點,也有雪萊散步途中遇暴雨時創作《西風頌》而產生的靈感。所以這首詩的內核深邃,即有情,又有景,有社會現實的憂思,更有使命的呼喊,是古體詩中的佳作。(鄒中海)
詩人簡介:許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蘄春縣檀林鎮界嶺村一個農民家庭,1974年高中畢業后當過小學民辦教師、大隊團支書、黨支部副書記。1976年12月入伍到蘭州軍區,歷任戰士、連隊文書、團宣傳股戰士報道員、營部書記,師、軍、軍區司令部新聞干事,其間在解放軍報社學習,當見習編輯一年,隨軍赴云南老山前線輪戰半年,是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首屆畢業學員。1988年年底,調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宣傳處任新聞干事。1993年轉業,歷任廣東省惠州市委組織部科員、副科長、科長,市委督查辦主任、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兼督查辦主任,市委副秘書長兼督查辦主任。在部隊18年從事新聞工作15年,自己獨作和與人合作發表新聞、言論、詩歌、報告文學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獲得蘭州軍區、廣州軍區和有關新聞媒體優秀作品獎。許峰的事跡曾以“我就是我”為題,被編入《軍旅新聞方陣——全軍優秀新聞干部風采錄》一書,結集出版了《武都路133號》(報告文學集)、《留在綠色軍營的記憶》(通訊集)《許峰獲獎新聞作品選》《詠物悟道100首》(詩集)《中國百座名山題詠》l詩集)《四季如歌》(組詩集)《許峰詩論》七本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