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擁軍近作十首
作者:高擁軍
三山五岳(滿江紅九首)
題記:
三山五岳泛指中國的名山大川。
三山:為黃山、廬山、雁蕩山。
五岳:為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
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岳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
三山五岳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里,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
三山五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與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三山五岳
三山五岳,華夏大地名仙山。
神仙居,旅游勝地,幽峻險。
黃山廬山雁蕩山,五岳神州濟搖籃。
道教圣地佛教名山,美名傳。
山神崇,帝王禪;名山首,奇景觀。
雄險秀奇峻,威名震天。
“黃山歸來不看岳,五岳歸來不看山。”
中華文化代代相傳,盡軒轅。
二、三山
三山:為黃山、廬山、雁蕩山。
1、黃山
世界公園,天下第一奇景觀。
登黃山,四季皆宜,“天下無山”。
奇松怪石云海日,自然文化雙遺產。
千峰競秀萬壑崢嶸,“百丈泉”。
飛來石、迎客松、獅子峰、一線天。
“玉屏臥佛”頂,黃山杜鵑
雄姿靈秀軒轅峰,翠微祥符煉神丹。
更“三奇五絕”等奇景,世人戀。
2、廬山
鄱陽湖畔,四季皆幽云霧繁。
“世界村”,避暑勝地,名山大川。
美英德法建筑群,基督天主伊斯蘭。
文化遺產美廬別墅,百科園。
岡嶺密,壑谷多,巖洞奇,怪石全。
雄奇險幽秀,瀑泉碧潭。
千年國寶觀音橋,棲賢峽谷"三峽澗"。
噴珠瀉玉,二龍倚天,三疊泉。
3、雁蕩山
“寰中絕勝”,"海上名山億萬年。
金坑峽,“雁蕩三絕”幽峽奇巖。
如削如攢多危峰,兩壁峭立直亙天。
洞幽寺古潭碧林翠,溪潭泉。
野山羊、大靈貓,三角槭、紅豆杉。
“望雁山諸峰,芙蓉插天。”
文人雅士留墨跡,西漈三湖鳳凰山。
資源豐富,鐵鈦錳錫、金銀鉛。
三、五岳
五岳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征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
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岳歸來不看山”。五岳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
五岳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早已聞名于世界。
1、東岳泰山
"五岳之首",亦世界文化遺產。
玉皇頂,"直通帝座",四海皆安。
“飛泉躍澗吼雷音,凌高一覽知天遠。”
"天庭仙界"泰山封禪,十八盤。
遙參亭,漢柏院;普照寺,天貺殿。
"造化鐘神秀",蒼松云煙。
“天門高處一躋攀,兩袖牛龍石霧班。”
更凌虛直上數千尺,沖青天。
2、西岳華山
"金天昭端",天在上日出潼關。
石鼓山,"岳蓮靈澍",“天下奇險”。
“忽來煙際逢仙掌,更覺天邊慰客顏。”
峭仞聳巍絕頂神仙,瞭中原。
五鳳樓,玉泉院;萬壽閣,灝靈殿。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邊。
半夜天香入巖谷,西風吹落嶺頭蓮。
已身寄秦川數百年,震軒轅。
3、南岳衡山
湘水之畔,林木郁景色幽然。
享“壽岳”,借名伸義,“壽比南山”。
松根當路龍筋瘦,竹筍鳳尾漫山間。
雁飛衡陽去留無意,景色鮮。
風景美,樹翠綠;游人稠,聲密亂。
云路三天近,萬籟松溪緩。
四水橫流虛鏡外,五峰直上入云天。
天泉清水鴛鴦追戲,莫等閑。
4、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疊嶂拔峙絕塞關。
天峰嶺,“人天北柱”,桑干河畔。
紫芝翳翳隱幽峪,黃榆颯颯飛晴天。
正乾坤定有靈境在,覓青鸞。
登恒岳,巖巒疊;憑展翅;觀蒼煙。
千秋古剎在,飛流萬千。
崖回水立三百丈,巨石怒落隨奔泉。
看人間有道可成王,入云端。
5、中岳嵩山
地處中原,太室山峻極于天。
少林寺,定光佛堂、無量佛殿。
青鸞白鶴時常至,玉檢金書世永還。
看五岳惟嵩位獨尊,壯中原。
斷鰲足,立四極;五色石,補蒼天。
峨峨鎮中夏,千古璀璨。
地毓坤靈鐘厚土,天教雄偉壯中原。
駕祥龍破云開天極,爭朝夕。
詠秦嶺(水調歌頭)
遠山云霧繞,空谷靜幽然。
山勢蜿蜒起伏,溪流水潺潺。
道路徘徊曲折,云橫秦嶺忽現,更巍峨壯觀。
美而不勝收,妙而不可言。
紫柏坡、摩天嶺、終南山。
“九十二峰”陡崖,元壩“夢溪園”。
重巒疊嶂山高,雄關矗立路險,鐵鎖陽平關。
云嶺漫芳蔭,絕壁萬仞懸。
題記
秦嶺是陜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陜南地區的界山,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狹義上的秦嶺,僅限于陜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廣義的秦嶺,西起昆侖,中經隴南、陜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由于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冬天,秦嶺阻擋寒潮往南進入南方地區;夏天,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秦嶺、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劇減少。
秦嶺一帶還包含太白山、華山、終南山等知名山脈。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陜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陜南地區的界山。
作者簡介
高擁軍,男,1959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期刊編輯,石家莊人,大學文化(河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筆名:高軍、高仁。(網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麗的回憶》,書信體散文集《羽高家書》,散文集《笑對人生》,游記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詩集,詞集《夢歌暢吟》,科普集《龜舟搏楫》等。
曾任報刊社編輯,期刊主編,國企宣教處長,學院國學教研員等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