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擁軍近作二十首
中國宗教名山(漁家傲)
作者:高擁軍
一、佛教名山(漁家傲)
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清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得到政府的歷史性保護,確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并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游勝地。
1、五臺山
五頂嵯峨越千年,
欲得寶符萬圣顛。
萬道霞煙亦颯然。
望幽澗,五臺峰頂香火傳。
顯通塔院疊翠巒,
文殊殊像佛門淵。
文殊無量大雄殿。
名聲遠,閑情遐賞最頂端。
2、普陀山
五朝恩賜眺千帆,
四海尊崇普陀山。
普濟法雨慧濟禪。
怪石巖,海天一色杭州灣。
百尺佛臺煙火間,
萬里濤聲驚軒轅。
梵音洞古霧幽然。
隨人愿,佛輪萬道金光閃。
3、峨眉山
一山四季峨眉山,
三峨之秀天下傳。
金頂祥光景萬千。
覽眾山,何須涉海尋名仙。
紅珠擁翠虎溪泉,
龍門飛瀑雷洞天。
云海佛光水潺潺。
倚九天,萬里相隨人有緣。
4、九華山
古剎林立繚香煙,
群山眾壑飛流泉。
奇麗清幽落其間。
九華山,獨領風騷天地間。
鳥語鐘鼓云霧現,
山雄景奇水潺潺。
天臺曉日尋桃巖。
入云端,極目空明亦景然。
5、雪竇山
五山十剎雪竇山,
高僧輩出數千年。
海上蓬萊有名仙。
千丈巖,揚帆寄云徐鳧巖。
天道循環人感天,
山色重重話軒轅。
東西南北盡峰巒,
生紫煙,素月分輝影悠然。
6、梵凈山
紅云金頂梵凈山,
極樂天宮法無邊。
人間凈土佛臨鑾。
佛光絢,一汪綠水涌波瀾。
梵岳幽深隱硐天,
千喚萬呼亦幽然。
云梯碧宇近日邊。
醉嬋娟,游人覓蹤三千年。
7、羅浮山
山勢雄偉瀑布泉,
植被繁茂景依然。
百粵群山賦詩篇。
羅浮山,“師雄夢梅”蓬萊仙。
峻拔奇峭花崗巖。
云氣往來更奇觀。
靈氣千秋日月燦。
敢登攀,日月星晨倚高山。
8、天臺山
"文君故里"天臺山,
巴蜀文化越千年。
千里長河百里川。
流月灘,高山草甸焦石巖。
雙峰樓閣接高天,
春風晚來水潺潺。
峻極登峰降神仙。
塵世間,千山萬山盡軒轅。
9、縉云山
山水神秀華鎣南,
人文史跡縉云山。
雄峙嘉陵溫塘畔。
紅豆杉,植物王國品種數千。
縉云勝景佛光巖,
玉尖寶塔夕照巒。
雄奇險幽盡一覽。
展笑顏,九峰峻峭花爭顡。
10、雞足山
山中云霧繞山顛,
云貴高原擎青天。
更是仙境有神仙。
大西南,云嶺茫茫雞足山。
山勢壯高入云端,
萬壑松濤參云間。
"靈岳重輝"景色煊,
銅佛殿,"八景""四觀"瀑雨穿。
二、道教名山(漁家傲)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
由張道陵于東漢順帝時首創于四川鶴鳴山,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第一代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后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1、武當山
“治世玄岳”瞻九天,
亙古無雙更軒轅。
云中煙霞白鹿還。
飲瓊泉,紅霓蘸影出云間。
為尋勝景武當攀,
四面飛云萬秋山。
危垣殘宇歸巢燕。
翠山巒,萬丈奇峰隱神仙。
2、三清山
成都郊外三清山,
“三清福地”煉神丹。
氣勢恢弘龍虎殿。
三清觀,巍然屹立數千年。
險徑逶迤云接棧,
蒼峰壁立雨霧翻。
日月同輝彩霞天。
放眼看,笑迎四海在人間。
3、龍虎山
潛心修行煉神丹,
道陵隱居龍虎現。
天師世居二千年。
龍虎山,藤蔓長弦蓄紫煙。
林深鳥語賦詩篇,
蒼崖萬仞鳥鳴澗。
碧水丹霞神行遠。
眾道觀,洞天福地隱軒轅。
4、齊云山
奇峰怪巖泉飛澗,
真仙洞府香火燃。
山勢高峻山草甸。
贛名山,齊云日出生天仙。
滿山風起吹爐煙,
丹崖翠嶂亦生寒。
湖光山色攬江山。
濟蒼天,千古磨崖入高天。
5、嶗山
風起蜃樓臥東山,
空谷蟬鳴瀑憑欄。
幽林異色虎龍盤。
云霧間。凌峰宮闕與天伴。
林外峰巒連海邊,
紫氣白云登高天。
慣看春來景幽然。
路遙遠,劍峰千仞“第一山”。
6、老君山
君山紫陌景無限,
花香鳥鳴春色闌。
神清氣爽醉人間。
渭陽田,皓月繁星濟軒轅。
松濤蔥蘢陣陣旋,
林海茫茫霧云翻。
夢里夢外謀世緣。
老君山,慧心識讀五千言。
7、崆峒山
中華道教有淵源,
東望千里看秦川。
崆峒山色秀軒轅。
信義善,“三教禪林”共一山。
河流積石山路遠。
雄視三關扼五原。
六盤山脈道長安。
白云間,文人墨客更譽贊。
8、終南山
“洞天之冠”“仙都山”,
“太白積雪六月天”。
“樓觀九老”古柏仙。
浮云端,云橫秦嶺行路難。
玉爐煉藥益延年,
正道行修神仙丹。
紫氣東來踏峰巒。
望秦川,芙蓉芍藥花正燦。
9、青城山
群峰環繞青城山,
林木蔥蘢翠幽煙。
丹梯千級曲幽原。
筑神壇,“龍躋之術”丈人觀。
天橋奇景霧山泉,
林幽山雄不可攀。
“百丈長橋”“泉水簾”。
白云邊,日望滄海映金蓮。
10、華山
翠崖丹谷高云天,
巍然獨秀望華山。
苦心修煉真武殿。
白云仙,回心石上回心轉。
"千尺幢"頂第一險,
峭仞直立"太華咽"。
巨峰削玉更高寒。
倚天劍,萬仞巍峨出自然。
作者簡介
高擁軍(雍鈞),1959年2月出生,(筆名:高產、高仁、高軍),中共黨員,男,石家莊市人,大專文化,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散文集《美麗的回憶》內蒙古遠方出版社出版、書信體散文集《羽高家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游記散文集《足行山河》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龜舟搏楫》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等多部書籍。
曾在報刊社擔任過攝影記者、責任編輯、期刊副主編、國企宣教處處長等職。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已發表各類作品300多萬字。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