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格律詩 > 正文

甲辰年訪山問道組詩五首

甲辰年訪山問道組詩五首

 

作者:昌興

 

(一) 古剎洛陽白馬寺

 

白馬馱經冠院名,釋源祖庭千秋廟。

邙山洛水法香溢,擊掌鳴蛙齊云塔。

佛光普照原善土,禪風了悟心卻無。

梵磬回蕩洛陽宮,東土古寺盡弘法。

 

注釋: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白馬寺鎮,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據《冥祥記》《高僧傳》等記載,永平十年,他們與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赍佛經、佛像回洛陽。初居鴻臚寺,后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次年詔令于雍門外別建住所。因為僧人是為天竺來的客人,仍然以賓禮對待,因此,住所名延續用“寺”。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乃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及歐美國家的“釋源”和“祖庭”。使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中、印、緬、泰四國風格佛殿的國際化寺院。作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馬寺可謂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白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顆釋迦牟尼佛舍利、中華古佛、元代十八羅漢夾纻像等。

 

 (二) 天下 少林寺

 

千年寶剎美名揚,華禪宗門出少林。

古塔遺跡炳萬秋,龍池鐘聲幽谷深。

只履度關澄夕霽,九載面壁惜光陰。

問道大德心傳法,山蟬和鳴同塵吟。

 

注釋:少林寺,位于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落跡傳教而興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禪宗,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傳法于慧可,從此禪學在少林寺落跡流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少林寺不僅是禪宗的發祥地,還是中國功夫的發祥地,有“禪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稱,[38]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三) 西安大雁塔

 

西尋三藏渡眾生,絲路東歸傳梵音,

慈恩古剎出雍州,浮屠經處渡塵心。

舍利晶瑩昭萬象,鐘鼓敲醒夢迷客。

佛光普照破愚癡,靈風法雨緣覺聲。

 

注釋:大雁塔位于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層磚塔,又名“慈恩寺塔”。

由于創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常住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此寺遂成中國大乘佛教的圣地。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古印度摩揭陀國曾有眾僧掩埋墜雁并建靈塔的事,雁塔之名或即源于此。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長孫氏)祈求冥福,報答慈母恩德,奏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古印度)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是歷史上飽受戰爭摧殘的古長安,留下來的不多唐代建筑之一。唐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為“大慈恩寺”。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五臺山  中臺

 

草甸玉龍翠巖峰,瑤草仙花滿眼逢,

千年古塔呈金象,演教盛名佛法弘,

晨鐘暮鼓香霧繞,梵音悠揚蕩天際,

大日講法膜禮拜,如來顯圣驚蒼穹。

 

注釋: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余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云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臺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五臺山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五臺山也是為世界三大金剛座之一。五臺山是中國佛教文化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成佛之前皆要坐于此處入金剛三摩地,摧毀三界的煩惱障和所知障而大徹大悟,由于入金剛定的緣故,此地稱為金剛座。世界佛學般若的中樞,文殊師利的凈土。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于釋迦牟尼佛涅槃44年后降生于五臺山,這是非常可靠的。拉薩的藏歷中也有釋迦牟尼佛涅槃日、文殊菩薩降生日。五臺山(清涼山)。從山腳下環繞一周約六十二公里。

中臺翠巖峰,位海拔2894米,是僅次于北臺的五臺第二高峰,于東臺之俊、南臺之秀、西臺之險、北臺之高比較,中臺最大的特點是臺頂平坦寬闊,方圓2.5平方公里,所以又叫平頂山。遠望中臺,它的山形就像一頭威猛的雄獅。

中臺頂寺廟叫演教寺,五臺山為文殊菩薩演教說法的道場,演教寺名,就是取意于文殊菩薩在此演教說法。演教,為演釋佛教儀理之意。坐北向南,占地1188平方米,明代重修,武宗賜額“演教”。中臺是毗盧遮那佛,乃身的化現。中臺一演教寺一孺童文殊菩薩恒年獻祭至今不絕。傳說文殊在此講經說法臺。現在的演教寺是近年重建的,正殿內主要供奉孺童文殊。在這里,文殊成了敬父母、忠君主的佛門神童。建有文殊說法臺。臺的正中是漢白玉雕砌的講臺,明成化年間秋崖法師同晉主祈光遂愿而建,可以說是中臺的一大靈跡。隋朝開皇初年,有五百位清凈的僧眾,棲居在中臺山麓修習禪定,常有天龍八部諸天人前來供養,過了夏天,這五百位僧眾卻又隱去了蹤影。

中臺頂上巨石堆積,被當地人稱為“龍翻石”。傳說是文殊菩薩從東海龍王那里取來的歇龍石,老龍王的五位龍子追到五臺山討還時,揮舞龍爪,在臺頂上狂翻亂攪后形成。其實,它是冰川活動留下的遺跡,大約在250萬年以前當時地球進入第四紀時,大自然一反常態,由于年代久遠,臺頂四季多雨雪霧霜,龍翻石表面滋生了厚厚的苔蘚,碧綠青翠,所以中臺被稱為翠巖峰。由于這里雄闊宏大,處于五個臺頂中心,所以雍正皇帝曾作詩說:“五臺清蓮蔟翠環,峨峨一朵涌中間”。

 

 (五) 峨眉山  萬年寺

 

甲辰初夏訪仙山,茂林深篁遇真賢。

翠綠叢中白象來,華藏圣寺飛碧檐。

性海重疊浮金頂,煙波香霧繞峰巒。

玄門剎塵佛凈土,聆聞鐘梵浸心田。

 

注釋: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屬邛崍山脈支脈,地處中國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介于北緯29°16′—29°43′,東經103°10′—103°37′之間,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千米,面積約110平方千米。主要山峰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其中大峨山最高,海拔3099米。

《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文化底蘊深厚。佛教、道教、武術、山茶文化在峨眉山蓬勃發展,多位歷史名人在此留下詩篇;1996年,峨眉山絕大部分文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李白在峨眉山也賞過月,還寫了詩。而峨眉山的金頂其實也有月球上玄武巖。

萬年寺,又名峨眉山萬年寺,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黃灣鄉(峨眉山景區內)駱駝嶺下,海拔1020米。東晉隆安年間(397—401年),此處建有普賢寺,萬年寺始建于東晉元熙二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原名普賢寺;到唐代乾符三年,住持慧通重建寺廟,按照五行說法,峨眉山屬火,寺廟經常被焚毀,唐乾符三年(876年)更名為白水寺。北宋又更名為白水普賢寺;明朝萬歷二十九年,明神宗朱翊鈞敕建無梁磚殿后,賜匾“圣壽萬年寺”,改稱為“圣壽萬年寺”。之名由此沿用至今。萬年寺原規模宏大,有殿宇13重,因多次失火,除無梁磚殿外,古建幸存無幾,現存山門、彌勒殿、般若堂、毗盧殿、巍峨殿、大雄殿等為近代擴建增修。

萬年寺是峨眉山歷史最久的古剎之一,萬年寺中有佛牙、貝葉經及舍利等珍貴文物。萬年寺內藏有“佛牙”一枚,長1.28尺,重6.5千克,是明代嘉靖年間斯里蘭卡的僧人所俸。相傳,釋迦牟尼涅磐后火化,全身都變成了細小的舍利子,只有牙齒完整不化。

慧持大師,是晉代廬山東林寺開山祖師,凈土宗初祖大師高僧慧遠之弟。史載“廬山徒屬莫匪英秀,往反三千,皆以持為稱首” 。為五百羅漢第136位尊者。

1991年版新編的《峨眉縣志》。在其《宗教篇》中記載:現有關于四川最早佛教史料的文字記載則是起于東晉,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載,晉代高僧慧遠之弟慧持和尚欲觀瞻峨眉,振錫岷岫,乃以晉隆安三年(399年)辭遠入蜀,受到蜀地刺史毛璩的熱情接待。不久上峨眉山,擇地建庵(址在今萬年寺),塑供普賢之像,取名普賢寺。是為山上笫一座比較正規的廟宇。據《高僧傳-慧持傳》卷六本傳記載:“(慧持)聞成都地沃民豐,志往傳化,兼欲觀矚峨眉,振錫岷岫。乃以晉隆安三年辭遠入蜀。”也就是說,晉隆安三年(399),慧持辭別其兄慧遠進入蜀地,開始他人生中長達十二年之久的弘法活動。慧持大師入蜀后住成都龍淵精舍。“大弘佛法,井絡四方,慕德成侶” (《高僧傳-慧持傳》) 。慧持大師“樹中入定”的傳說,應該說,在當時流傳甚廣。

 

作者簡介:昌興又名凈興,近年來,撰寫數十篇及研究文童先后在國家旅游地理網(五臺山2020年08月18日 、普陀洛迦山2020年09月06日、峨眉山2020-08-23 )、中國文化觀察網、國智網、佛學研究網、中華文化復興網、中華文化旅游網、西部文明播報網、中華傳統文化網、中國文化網、傳統文化網、中國傳統文化網、中華傳承文化網、傳統中國網、華夏寺廟文化網、中國廬山網、廬山政務網、中華禪院、中華傳統文化扎根網、法治山東網、佛教在線、水緣文學、吳言生國學智慧、ZAKER新聞、網易新聞、全球現代詩歌全球詩歌網絡文化傳媒集團等新興媒體發表。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史上最新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影院|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三个黑人强欧洲金发女人| 欧美性理论片在线观看片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免费a级毛片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免费视频|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美女扒开粉嫩尿口的漫画|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出租房换爱交换乱第二部| 欧美xxxx喷水| 女人张腿给男人桶视频免费版| 五月婷婷六月爱| 爱情岛永久入口首页|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91极品在线观看| 恋老小说我和老市长|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特级毛片www|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99|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久久综合第一页| 正在播放年轻大学生情侣|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高清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张开腿给人桶免费视频|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