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平凡琢玉
(外一首)
作者: 宏逸
青衿守墨,素襟抱樸,甘作蕓窗冷鐵。
春蠶食葉慢抽絲,算來是、尋常功節。
硯田耕月,心燈照夜,琢就昆山片玨。
莫嫌身世似塵微,且看取、星槎渡越。
簡析:
這首《鵲橋仙·平凡琢玉》(依《欽定詞譜》秦觀體,詞林正韻),以傳統文人精神為內核,通過一系列典雅意象,展現了甘于寂寞、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與平凡中見崇高的生命境界。
上闋"青衿""蕓窗"等書齋意象群,與下闋"硯田""心燈"形成時空呼應,構建出文人精神道場。"冷鐵"喻治學之堅毅,"春蠶抽絲"比積累之艱辛,而"昆山片玨"(昆侖山美玉的碎片)的意象尤為精妙——既暗合"琢玉"詞題,又象征平凡中淬煉出的珍貴品質。
全詞呈現"守寂-耕耘-超越"的遞進式結構。前五句聚焦"守"的維度,"甘作""尋常"等詞消解了苦修意味;"耕月""照夜"轉入動態耕耘;末三句以"塵微"與"星槎"(天河渡船)的強烈對比,完成精神境界的升華,暗含"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生命哲思。
《鵲橋仙》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兩仄韻。此作嚴守格律而氣脈流暢,尤善發揮該詞牌特有的轉折特性——上闋結句"算來是"的頓挫,與下闋"且看取"的振起,形成抑揚頓挫的節奏,恰似精神修煉的辯證過程。
此詞可貴處在于將"琢玉"這一傳統喻象賦予新意:不再強調"玉成"的輝煌結果,而是著墨于"平凡琢磨"的過程本身,在浮躁時代中為傳統士人精神提供了新的詮釋維度。
歡顏織歲
羲和鞭日轉金梭,萬縷晴光織綺羅。
笑靨初開桃破萼,歡歌忽起鳥鳴柯。
何須彭祖千年酒,且醉壺公一枕窠。
漫把春心裁作線,千絲萬緒系山河。
簡析:
此詩以春日歡愉為主題,通過“織”的意象貫穿全篇:
首聯以神話“羲和鞭日”起筆,將陽光比作金梭,織就燦爛云霞,氣象恢宏。頷聯寫人面桃花、鳥鳴歡歌,動靜相生,展現盎然春意。頸聯用典(彭祖、壺公),表達豁達——不慕長生,但醉當下。尾聯**收束,化春心為絲線,情系山河,升華主題。
全詩意象瑰麗,結構縝密,語言明快,在傳統春景詩中注入灑脫情懷。
(原創首發,歡迎閱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