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秋月(六首)
作者:杜鐵林(河北 廊坊)
七律·秋月之一(通韻)
輕搖槐豆夜初涼,磚巷凝霜月過墻。
甜棗懸珠含露重,寒蛩匿草嗅菊芳。
經風徑角苔痕暗,對盞燈前竹影長。
犬吠破開秋野寂,鄉人安寢夢祥光。
——此詩以通韻七律形制繪北方鄉野秋夜圖景。首聯 “槐豆輕搖”“月過凝霜磚巷”,點夜涼初至之景;頷聯 “甜棗含露”“寒蛩匿草嗅菊”,融視覺、聽覺、嗅覺,顯秋實與生機;頸聯 “苔痕經風暗”“燈前對盞觀竹影”,轉至幽深之境與閑適人事;尾聯 “犬吠破寂”“鄉人安寢夢祥光”,以聲襯靜,收束于鄉土祥和。全詩動靜相襯,情景交融,既見秋夜清寂之美,更藏對鄉居安寧的贊頌。
七律·秋月之二(通韻)
清風掠野布秋光,嘉穗垂黃月釀香。
蘋果壓枝沾露氣,山楂懸樹染寒霜。
停梭娥女夸倉滿,逐影村童樂歲康。
簫鼓良宵縈巷陌,星輝同醉韻悠揚。
——此詩屬秋日豐收題材七律。首聯以 “清風”“嘉穗” 繪秋野月色,“月釀香” 融視覺嗅覺;頷聯 “蘋果壓枝”“山楂懸樹” 描碩果,露氣寒霜顯秋意;頸聯借 “停梭娥女”“逐影村童” 寫人間歡悅;尾聯 “簫鼓”“星輝” 收束良宵歡慶。全詩既展秋景豐美,又抒歲康之喜。
七律?秋月之三(通韻)
葡園夜色掛珠寒,露潤藤枝綴玉丸。
靜倚茅棚聽葉語,輕籠素靄候嬋娟。
忽驚銀魄透云隙,漸見皓輝移筱還。
愜意明朝攜酒賞,瓊漿晶粒共清歡。
——首聯 “掛珠寒” 寫葡園秋夜露珠凝著涼意,“玉丸” 以比喻狀葡萄圓潤瑩潤,勾勒出鮮活的秋夜園景;頷聯 “聽葉語” 用擬人手法顯秋夜靜謐,“素靄” 描繪輕薄白霧,“嬋娟” 代指月亮,盡顯詩人靜候月色的閑適;頸聯 “銀魄” 仍是對月的稱呼,“透云隙” 暗含月亮突現時的驚喜,“皓輝移筱” 中 “筱” 為細竹,繪出月光輕移竹間的靈動;尾聯 “愜意” 直抒愉悅,“瓊漿” 指美酒,“晶粒” 呼應首聯葡萄,傳遞出詩人盼次日攜酒伴葡、共賞秋光的恬淡之樂。
七律·秋月之四(通韻)
冰輪初轉瀉寒光,風動蘆花夜氣揚。
遷地雁行巡碧處,匿茵蟲語訴微霜。
棉田染雪千波漾,柿杈懸燈萬樹煌。
閑布村翁攜稚子,笑談彎月比橙黃。
——解釋:首聯 “冰輪初轉瀉寒光,風動蘆花夜氣揚”,以 “冰輪” 喻圓月,寫初升圓月灑清冷光輝,秋風拂蘆花、夜氣彌漫,繪秋夜清闊之景。頷聯 “遷地雁行巡碧處,匿茵蟲語訴微霜”,雁群藍天盤旋、蟲藏草叢低鳴似說霜至,顯秋日物候動態。頸聯 “棉田染雪千波漾,柿杈懸燈萬樹煌”,“染雪” 喻棉花、“懸燈” 喻柿子,描棉田起伏、柿樹璀璨的豐收盛景。尾聯 “閑布村翁攜稚子,笑談彎月比橙黃”,寫村翁帶孩童笑談彎月如橙黃,融生活氣與童趣,顯秋夜溫馨。
七律?秋月之五(通韻)
桂魄篩窗灑冷光,竹梢搖影覆琴床。
硯池涵月漾清淺,菊盞浮香沁醉腸。
帶露疏星凝涼曜,披霜翠柏煥青蒼。
臨軒閑坐翻詩卷,墨筆隨心續韻章。
——首聯:“桂魄” 是古雅月稱,“篩窗” 生動摹寫月光穿欞灑落之態,“冷光” 暗顯秋夜清涼;竹影隨微風輕搖,覆于琴床,以月、竹、琴繪出秋夜書房靜謐之境。 頷聯:“硯池” 即案頭硯臺,月影映其中輕輕晃動;“菊盞” 或插秋菊、或盛菊酒,清雅菊香沁脾,暗抒詩人對秋景的喜愛。
頸聯:疏星帶夜露凝著寒光,翠柏披薄霜更顯蒼翠,于秋涼中見生機,避開蕭瑟之感。
尾聯:詩人臨軒閑坐翻詩,觸景生情提筆續作,收束全篇秋意,盡顯寄情筆墨的恬淡心境。
七律·秋月之六(通韻)
銀輪出浴照千城,萬里秋光映碧澄。
探宇穹艙傳喜訊,司航北斗引前程。
海疆持劍伴孤月,飛豹凌空觸百星。
戶戶共餐團聚宴,同歌華夏歲德情。
——首聯:“銀輪出浴照千城,萬里秋光映碧澄”“銀輪” 喻秋月,“出浴” 顯月色凈;“千城”“萬里” 展闊,“碧澄” 狀秋空,繪秋月灑輝、天地明凈之景。
頷聯:“探宇穹艙傳喜訊,司航北斗引前程”“穹艙” 指空間站,“傳喜訊” 言航天功;“北斗” 指導航系統,“引前程” 贊其用,顯科技強國貌。
頸聯:“海疆持劍伴孤月,飛豹凌空觸百星”“持劍” 喻戍邊,“孤月” 襯堅守;“飛豹” 指戰機,“觸百星” 狀高飛,彰國防實力。
尾聯:“戶戶共餐團聚宴,同歌華夏歲德情”“共餐” 寫中秋團聚,“同歌” 表民心;“華夏歲德情” 凝家國懷,收贊國泰民安。
作者簡介:杜鐵林,男,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人,中華詩詞學會,省詩詞學會、采風學會、市書法家協會、香港詩詞學會會員。半朵中文網高級專欄作家、詩壇百家文化藝術研究院名譽副院長。全國詩詞大賽多次獲金獎、一等獎。中央電視臺(藝術傳承)欄目組授予CCTV藝術傳承人榮譽稱號并頒發證書。獲在百度百科杜鐵林詞條有所介紹。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