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曾經對四川省南充市的閬中風水作過這樣的描述:“千水成垣,天造地設?!遍佒兴拿嫔叫稳绺唛T,因名閬山;嘉陵江流經閬山下,因名閬水;城在閬山閬水之中,故名閬中。
巍巍秦嶺,源出涓涓細泉,她沿途納溪成流,匯聚成川。自陜西鳳縣嘉陵谷奔涌而出后,終孕育出母親河長江最大支流——嘉陵江。這浩浩江水霹峽谷,斬險灘,一路滾滾東來,蜿蜒而至四川省南充市的閬中古城。江山是如此多嬌,仿佛一生只為一個人!此時的嘉陵江突然溫婉多情起來,像一位懷春的妙齡少女,頷首低眉,羞赧著緋紅的臉龐,用曼妙的舞姿,以婀娜的身段,把等候于此地多時的古城攬胸入懷。
“千水成垣,天造地設?!比媾R水、四面環山的閬中古城,以絕佳的風水、獨有的地理優勢、別具一格的建城體系和豐厚的人文資源,凝聚成一座豐碑,宛然一位鐵骨錚錚的漢子,中流砥柱于四川盆地東北部的嘉陵江中游。
清晨,登臨古城原點的中天樓,踩著漆黑錚亮的木質樓梯,仿佛穿過了時空的隧道。你一定能感受到古城有力的呼吸和強勁跳動的脈搏,這完全來自他有著2300多年雄厚底蘊的建城歷史。戰國時他為巴國別都。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后歷代王朝都在這里設置郡、州、府、道、治所。透過精雕細琢的戶牗,憑欄遠眺,古城之外,江水浩淼,碧波暗涌;舟楫漁歌,青山對峙,真道是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目極黎青色的古城緊偎鱗次櫛比的一爿灰白色高樓,極像一個天然的太極圖,想他也極具天時與地利之和了!俯瞰四方,這位鐵骨漢子不禁豪邁地袒露胸襟,驕傲地以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的恢宏氣勢,把棋盤式的古城格局,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南北風格迥異的建筑群體呈現于你面前,看那古城的檐頂一字排開去,像鯽魚脊般有力而雄壯地疊加,仿佛他剛從亙古的洪荒蠻地走來,又要走向星河燦爛的遙遠未來,相信你一定屏住了呼吸,想要凝滯時光,不忍歸去!
恍若紅塵一夢,念那曠世幽幽的遠古,傳說中的人祖母親華胥單單鐘情于此處風水福地,在閬中南池(今七里壩、馬馳壩整個地區)邊孕育生下伏羲,文字記載見于《路史》:“太昊伏羲氏,母華胥,居于華胥之渚?!睂τ谶@個記載,《路史》作注說:“所都國有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得名,乃閬中渝水也”,后伏羲降生的地方便名為鳧慈鄉。閬中人民今還特地在逶迤連綿的青山下和婉約秀美的嘉陵江邊修建了一個氣勢恢弘的“華胥廣場”,以紀念這位中華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的生母。閬中是華胥的故鄉,美麗的地方衍生出人們美好的祈愿,像月華輝映了現實的星空。
浩瀚宇宙,群星閃耀。落下閎,前人稱他為“前圣”,后人尊他為“春節老人”,中國人將他的名字嵌入“太空”,外國人評價他是“燦爛的星座”。這位世界級的天文學大師,歐洲一些國家至今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儀式紀念他;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使這位了不起的閬中古人的名字與業績能與日月同輝,特地將16757號行星命名為“落下閎星”。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忙種暑相連。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薄抖墓潥飧琛愤@鏗鏘有力的音律,響徹云霄。它像一位神清氣定的老人,虬髯銅須,目光如炬,穿越歷史的長河,從西漢飄然走來。不錯,這二十四節氣的發明人,就是漢武帝時期的閬中人落下閎。
時光逆回到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的一天上午,長安古都,漢武帝正焦灼不安:秦以來的軒轅歷一直被沿用,但它卻不能準確地反映四時交替和天象之變。誰能助我改革歷法,造福子民?!司馬遷見狀斗膽進諫:閬中人落下閎可以!詔命在肩,落下閎星夜起程直赴長安,從此三年,潛心鉆研。他結合半生的觀天實踐,重以觀測數據為依據出發,并根據觀測天象的需要,研制出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臺天文儀器——渾天儀。他又借助該儀器準確地觀測出了日食周期,科學地提出一個月等于29又43/81日的觀點,故又將其稱之為“八十一分法”。落下閎還豎竿觀日,以竿影長短確定出“夏至”、“冬至”,又根據一年中晝夜的長短變化確定出“春分”、“秋分”。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確定了立春、雨水、驚蟄等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明確了一年中播種、收獲的時間,預測雨水的多少及霜期的長短,農民們可依此規律有序地安排農事。
漢武帝鎖緊的眉頭終于舒展了!他對落下閎制定的新歷法非常滿意,為之定名為《太初歷》,并改元“太初”,在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慶賀新歷法誕生。該歷于公元前104年實施,確定以一年的孟春為歲首春節。這《太初歷》,就是沿用至今的中國農歷?!短鯕v》誕生后,落下閎辭官返鄉,歸隱故里。在閬中,落下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春節老人”,每年過春節時,百姓都要焚香設酒,祭拜這位“春節老人”;并在臨江的錦屏山上,在他當年觀測天象的地方修建“觀星樓”和鑄造青銅塑像以作紀念。這位兩千多年前的智者,櫛風沐雨在嘉陵江邊,那瘦削的身形,清癯的面容,深邃的目光,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來到他身邊的人。
追尋著“前圣”的足跡,在中國歷史上關于天文和風水等方面有著重大影響的兩位人物也先后在閬中天宮院自選墓地,這就是李淳風和袁天罡。李淳風在貞觀年間先后制成六合儀、三辰儀、四游儀、黃道渾天儀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后又學習相術、陰陽風水,對中國最神秘的《周易》、《祿薄》、《相經》等書進行校正注釋。在朝48年,受到唐初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重用和拔擢,至今在閬中的柏埡鎮仍然保留“淳風街”來紀念他。袁天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文歷算學家、星象師、風水相術大師。著有《五行相術》等風水方面的著作。那時的閬中天宮院,是盛唐時期民間天文術數研究中心,也是世人頂禮膜拜的圣地。在時間的長河中,天宮院以獨特的地理風水、天文術數、古驛道、三國和宗教等文化,凝結成閬苑仙境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閃耀出奪目的光彩,輝映著歷史的星空。如今,天宮院村的村民們日夜守護著兩位深埋于此的“圣人”,在世人驚羨的目光中,過著恬淡閑適的生活,固守著美麗的家園,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念天地之悠悠。是夜,大紅的燈籠耀亮了鯽魚背脊下的街巷,燈火闌珊了,意猶未盡的你猛地回到現實。如果此時又恰恰下了中天樓,穿過門廊,沐著星輝,赤腳踏過青石板鋪就的一條條街道,走過長長的滿是綠痕的街沿,走過至今還保存完好的科舉考試場景的貢院,以及從各種精美窗花中流露出深厚底蘊和文化的杜家大院、張家小院,抑或走過飄香的素有“閬中三絕”之稱的張飛牛肉、保寧蒸饃和閬中醋房,走過延續千年至今還在人工繅絲的蠶室,在這樣美的天地中,你是不是已經打開一本泛黃的詩集,合著《閬中之戀》的歌詞,吟誦著那美妙的音律:天地合歡的神奇,天人合一的美麗;告訴你這千年古城不老的秘密, 青龍白虎相伴左右,朱雀玄武福佑前后,嘉陵夢繞漁火晚舟,一壺老酒濤聲依舊,好漢張飛在等候!
巍巍松柏訴說著歷史的傳奇,莊嚴的大門迎送著南來北往的游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桓侯祠(鎮守閬中長達七年的張飛衣冢廟),是古城的一個景點也是閬中一段歷史和文化的傳承者。它歷經1700余年,占地30余畝,祠內鐫刻眾多歷代名人碑刻匾聯,陳列武后銅鐘等1000余件歷史文物,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膜拜。張飛廟只是閬中張飛文化的一個元素,在這里隨處可見與張飛有關的事物,包括全國最大的張飛頭像,筆直寬闊的張飛大道,典雅豪放的張飛大酒店,行銷海內外的張飛牛肉,還有閬中人民口口相傳的那一段段關于張飛的精彩傳說。錚錚鐵骨漢子的猛張飛, 已經深入人們的骨髓,直至深處。漫步古城,當今人表演的“張飛巡城”節目開演時,隨著“張飛”一聲地道的閬中話:眾將官,給老子巡城去!那時,你是不是已經血脈噴張,仿佛已經成了張飛的一員大將,頓生捍衛足下這片土地的神圣與責任感?
江與城相擁而眠。這江四面繞山,這城三面環水。那山為錦屏,山如其名,似一帶屏風駐守千年,也像這片土地上戰死疆場的勇士們,擋住了風雨,傾盡了物華。歷代的文人墨客感懷與此,也無不為這片土地的神奇和魅力所傾倒,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閬中盛事可腸斷”的千古名句;蘇軾贊譽“閬苑千葩映玉寰,人間只有此花新”;陸游謳歌“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對錦屏”……“秦磚漢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京院蘇園韻,渝川靈性巴閬風。”歷史給予了閬中豐厚的饋贈,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和近200多處名勝古跡,至今閃爍著奪目的光輝。央視4套《走遍中國》欄目組曾兩次為閬中選材制作節目,在海內外廣泛播出。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朝成名天下驚。
公園2013年7月18日下午四時左右,我率領西安成渝兩地媒體和旅行社代表到閬中考察風水文化。一行人剛至古城,但見嘉陵江環面上暮靄沉沉,氤氳繚繞,而對岸青山如黛,中間古城輪廓清晰自然。眾人驚呆,駐足細賞時,那若有若無飄忽不定的霧嵐卻又裊裊上升,宛若那衣袂飄飄的仙女,顧盼頷首,多情地圍繞著古城翩翩起舞。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閬苑仙境嗎?!當她來得是這樣的突然和神秘時,我幸福得幾乎忘記時空和記憶。這是在天街還是在地界?是在遠古還是在現今?我曾數次到閬中,但有幸目睹這一如夢似幻的仙境,卻還是第一次。人們興奮至極,不停地摁動相機的快門。我相信,這是閬中給予遠方客人們的最好禮物,也是人們永遠珍藏于心底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