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衡山,我決定忘卻我自己。
你就這樣站著,像一尊菩薩。遠(yuǎn)山延綿浮動著的云彩,猶如一縷可以捏得出誘惑的虹彩。這里有天有地,嘈雜與吵鬧離你很遠(yuǎn),爾虞你詐,你看不到,貓嗚犬吠,你聽不到,你聽得到的除了晨鐘就是暮鼓,或者除了暮鼓,就是晨鐘。很單調(diào),很乏味的生活,跟你才逃避出來的那個地方一樣。你不想掙脫了一個牢籠轉(zhuǎn)頭又扎進了另一個更深、更高的藩籬里。
你一來,就受到了誘惑,那些比輕來得更輕的思緒和念想,像是一層揮之不去的青煙,緩慢飄落層山涌動的巒線上,引誘著你,撫摸著你,纏繞著你,也真正弄疼了你。你以初戀情人般的柔情,久久凝視著它,感受著每一寸、每一截噬骨的煎熬,為了和這座山相遇,你已經(jīng)等了二十年,像一棵不吃飯、不喝水且盤根錯節(jié)的勁松。
連你自己都感動得五體投地。這座山,說實話沒有一絲理由不接納你,不容納你。
你,一個彷徨路人,沿尋歷史的足跡緩緩而來,駐足腳下仰望它威風(fēng)凜凜的姿態(tài)。它如歲月沉淀過久的古老墻壁上攀附的爬山虎,肆意追趕,掩蓋滄桑的痕跡,留下一片蒼翠。這片蒼翠正是你生命期許的一絲慰藉,你也同它一樣,掩蓋著心最初的方向,在月光下模糊地前行,你們是前世的知己在今生又一度的重逢,愉悅之情難以掩飾。太久沒有盡興暢懷,沒有輕輕松松的玩耍一回,抑制已久的心需要放空,你好想對它大聲呼喊一聲,“我也要融入你,等了二十年,只想感受一次來自靈魂的喜悅。”
心里蒙上的塵埃,能掃潔凈;陰霾天空,亦可揭出明光。清寂梵音照亮南岳版圖,你行走道教的曲軸線,踏進佛家的古寺群,在起伏的背影上閃躲,尋覓它的靈魂。縱然你知道這樣突然闖進心寧的圣地,會陷入無念的欲求漩渦里難以自拔,可是面對如此誘惑,實在按捺不住,甘愿拋棄紅塵里所有的華麗與溫暖,來獲得一份更幽遠(yuǎn)的快樂。世間太過起伏的悲喜情緒左右身邊,圈住的定式生活里撩不開一份精彩,濺起的浮躁一波又一波,你一直尋覓一個棲身之地,一個可以令你平和從容的通道。這里一座古寺的清涼足以誘惑你毫不猶豫的沖進去,實在是現(xiàn)世紛擾壓迫了你太多,太多的自由和快樂。你不是古代有才文人,不能在失意時留下最佳作品供后人欣賞。你只是現(xiàn)代茫茫大學(xué)生中一個普通人,害怕辜負(fù)父母的期望,對未知充滿好奇和恐懼,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向前奔走著。校園各種活動的開展,在一輪輪的淘汰中,你始終無法脫穎而出,在一次次的考試中,你比別人努力卻得不到滿意的結(jié)果,你真心為朋友付出卻被背叛,當(dāng)這所有一切以負(fù)面的影響進入你的腦海時,你只想找到一個地方讓心寧靜下來。
春光乍泄在橫峰,你的臉頰,也沾上了點點春光碎末。
曠遠(yuǎn)的高空在這里低矮,蒼松撐起蒼穹。碧翠叢林凸現(xiàn)春日繁花,她們簇?fù)矶ⅲ茽q雙眼,醉人心魂,芬芳彌散。高空和大山在面前,抵擋不住的龐大氣勢,慢慢折服了你,凡塵泥淖里的心事被山河大氣包裹,你的一顆心在陽光里一點點的膨脹,能夠裝下滿滿的幸福。苦悶的身影蜷縮在無人的角落憂傷去了,你只管接受此瞬的愉悅。自然美往往來的真切,當(dāng)你的視覺直接注意到這份美時,你就會立馬從心里微笑起來,不需要做準(zhǔn)備,不比愛情甜蜜美讓人回憶良久,也不比親情友情的溫情美讓人感動不已。衡山美,就是一種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美,那么直接,那么坦然。
身臨山中,面朝參天老樹、嶙峋怪石、春暖花開,你如滄海中一粟游離在大千世界。萬籟俱靜時光里,你剝開堅固的外殼,任一顆亮潔的心裸露出來。以素顏站立在一面明鏡前,傾聽心底的聲音。山有靈,樹有心,艷羨它們不用隱藏在背后暗角,坦蕩地站在光明的角落綻放最真的色彩。你多么渴望那種最真實的情感流露,苦悶時可以找人聊聊天,痛苦時可以放聲的大哭,高興時可以放縱地笑到?jīng)]心沒肺,憂傷時可以被帶到歡樂的世界里躍動起來。當(dāng)代太多人都帶著面具生活,大多人隨波逐流,按規(guī)矩辦事的人增多,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一步步被抹殺。總是會有人告訴你,應(yīng)該做的和不應(yīng)該做的,而不會告訴你自己思量,是否會有更多的解決方案。試想一下,一個孩子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只知道做規(guī)定好的事情,在必須自己做選擇時,就容易變得迷茫和從眾,很難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這樣的人增多,戴面具的人也增多,結(jié)果就是同一化太過嚴(yán)重。真實已被磨損得不見輪廓。
深邃的瞳孔裝滿亙古千年的滄桑記憶,你的脈搏在南北延伸的土地上跳動,南端回雁峰望雁陣驚寒,北端看岳麓楓林晚。層層疊疊、斷斷續(xù)續(xù)的迷霧線在它背后隱變成一幅絢麗的山間水墨畫。
一瞬間,你聽到未曾斷續(xù)的木魚鐘磬聲在耳邊響起,縷縷香煙縈繞周圍不見消散,面目慈悲的佛像鉆進眼眸,閃爍光芒,青翠絲竹間道觀佛寺清寧寂心。各地民俗不同,心的距離卻是相同。在最接近土地的地方,架起民俗風(fēng)情的橋梁,通向心的方向。心的方向在追尋夢的旅途上迷失過,糾纏過,卻不曾放棄。見到佛像的時候,你開始覺得你的心摒棄了黑暗里的人性弱點,慈悲起來,真誠起來,開闊起來。
五彩繽紛線條在橫峰背后一條條舒展開來。
參差不齊的峰巒線上,那條漸短的線慢慢黯淡下來。一個長久的勸說,一個動作的拉扯,一個個堆上來的笑臉,讓你,這個初來者倍感惶恐,心里烙下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的暗記。強行下的窘迫感,厭倦感沁上心頭,反行之,堆積的笑顏換成冷漠面孔。一個個中年婦女的神情在反復(fù)變換中凝結(jié),肌肉的松緊程度好像縫補衣服那般嫻熟。“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熱情好客的樸實鄉(xiāng)親彷佛只在桃源可見,利益熏陶下的商業(yè)文明需要道德性情來塑直。南岳“發(fā)揚道家精神,保護生態(tài),福利人類”的精神在新時代如初生的嫩草,時常被遺忘。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的發(fā)展逐漸與道家“無為”思想背道而馳,商業(yè)利益下的道家人格魅力正在消退,你實在不忍目睹在商業(yè)沖擊下,衡山千百年的宗教文化精髓淡漠如煙,讓一代文明染上污跡。如何尋求一種和諧共生的發(fā)展,讓漸漸黯淡的線條綻放生命的活力?雖不忍,卻也無奈。于是,心里反復(fù)搜尋一種改善方案,希望可以盡到綿薄之力。
你想,它背后的峰巒線,需要一雙柔軟的手來修葺。
黎明的天光拉開一條線,峰巒線在忠烈祠抖動。
歷史長河流逝的抗戰(zhàn)歲月涌進忠烈祠,在堅定的衡山護佑下,永葆英雄熱血。民族危難前,一個個英勇志士拋頭顱灑熱血,脆弱生命瞬間堅強,眼前隱隱浮現(xiàn)刀槍相見、血染寸土的殘忍場面,只為守衛(wèi)家園。生命拼搏的力度總是會讓人感動,尤其是為他人而戰(zhàn)。一向過于感性的你,走在忠烈祠外的青翠叢林里,滾燙的熱淚滴在單薄的樹葉上,樹葉被莫名地驚動,猛地顫抖一下,任那滴淚水滲入泥土,深入抗戰(zhàn)文化的底蘊里。比起生活里遇到的困難,做出的犧牲,你覺得與烈士相比,與他們的理想抱負(fù)和面對困難的勇氣相比,你還一直停留在對自我意識心靈的迷惑上,顯得如此弱小,但待你跨越出自我那一刻,心里承載更多的就會是他人乃至自然萬物。這需要一個過程,你也不知道多久,只知道努力下去就是對的。
古松靜默,滿腹滄桑的生命鑿痕和博遠(yuǎn)閱歷。衡山福壽的浸染,古松長壽而樂,它目睹歷史與現(xiàn)狀、古往與今來在峰巒線上逝去的時光與跋涉的人群。也許,一棵古松的年歲比你幾世的輪回還要悠長。祈求壽岳,不如瞻望身邊長壽老者——古松,向它請教生命綿長的秘訣。亦可照做《太上感應(yīng)篇》中“福,富之也;祿,貴之也;隨者,不求而自至之謂,蓋天爵從善氣感召,捷于影響,莫知其然而然也”,多行善多福壽。行善積德不僅是走在大街上對乞討人施舍一份愛心,對饑渴的路人提供一碗水和一個饅頭,而是讓正義善良占據(jù)你身體的全部,每一件小事都表達(dá)出你的善意,沒有虛偽的做作。
水土可怡情,孕民俗。
背后峰巒線在南岳水土的滋養(yǎng)下,迸發(fā)圓潤鮮活的汁液,流入朝拜者的身體里。“千里歌舞來朝拜”不僅跪拜,還要唱香歌,跳集體舞,一下子使朝拜的民俗變得歡樂有趣起來。嚴(yán)肅莊重的儀式,在歌舞的氛圍里舒緩,堅定的信仰一步步地鋪展開來。
翰墨書香味在峰巒線上漂浮,沁人心脾,你心生喜意。但凡與書有關(guān)的地方,你都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鄴侯書院,一個群賢聚萃之地,盡興暢談之地,學(xué)術(shù)切磋之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書院育出衡山背后的文化精髓。曾國藩頗贊南岳書院,“天下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以肅岳故也。”文人騷客也不禁為衡山文化氣度和胸襟所吸引,紛至沓來,留下他們的抒懷攬勝杰作。人因?qū)W習(xí)而富有智慧,有才學(xué)之人影響著一代代人,衡山接納我,不僅因我有一顆虔誠朝拜的心,也因我是一個虛心好學(xué)的朋友。
背后的峰巒線在時空交錯間旋轉(zhuǎn),轉(zhuǎn)過春花秋月、烈日寒冬,不曾遺失一份文化的腳本。
踏上南天門的腳步舒緩下來,心的距離縮短,一切近在咫尺。人間通向天庭的天梯,你的心突然緊張起來,即將踏入一個神奇圣地的你難免惶恐。南天門的周圍,是否有云煙繚繞和嚴(yán)守的天兵?是否有偷偷下凡的仙女在此逗留?倘若你有幸也是生活在天庭上的姑娘,稍作打扮,是否也有仙女般的風(fēng)姿呢?少時的遐想中回過神來,南天門已移到你的雙眼里,一個很普通的石刻門,它的背后是連綿的山勢和望不到盡頭的石階。神話傳說里的美妙故不存在,頂端也并不在此,它只是一個給予人力量的中介點,登到這里,高峰可望,毅力猶存。生命的中介點可以有很多個,每一個階梯客觀地刻印我們走過的痕跡,倘若放棄任何一段,都會留下一個空白,上坡路比下坡路難行,山頂?shù)娘L(fēng)景也比山下風(fēng)景美妙,為追求那更美的風(fēng)景,你攀爬的汗水和疼痛也是值得付出的。
歇息在南天門,高處佛音裊裊,沿峰巒線滑到你們耳邊。“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佛教三寶歌響在心靈深處。佛光普照下,它背后的峰巒線熠熠生輝,金色線條半空炫舞。道家思想線在東漢末期就和衡山峰巒線交織在一起,千年歲月,未染塵埃,清凈素雅。你不嘆謂皮元與王谷神,亦不羨慕尹道全和魏夫人的修得成果,只欽佩他們那百年如一日堅持的精神境界。穿過南岳佛教叢林和道教廟觀,站在佛與道的中端,飄然天地之間,體味“身是菩提,心如明鏡,勤拂拭,勿惹塵埃”的意境。
古代的中國,輪廓清晰地印在亞洲版圖上一個醒目的位置。順著地圖上指尖劃過的山脈,凝視在南中國的宗教文化中心——南岳衡山。宗教撫平一個時代的創(chuàng)傷,溫潤一代人的心靈,滌蕩一個個靈魂。正如佛洛伊德所認(rèn)為的:宗教是人類心理上的拐杖。古代等級制度壓迫下的農(nóng)民在朝代更迭的浪潮中翻滾,抖動不安。天災(zāi)人禍面前的庶民無能為力,宗教點亮他們心燈,燃起生命的希望之火。乞求神靈,為生存之際和死后魂靈謀求一個好的歸宿,也傳達(dá)天人合一、神人共存的思想。物質(zhì)豐腴的現(xiàn)代生活,外界的壓迫更多隱藏在暗處,人們心里的壓力與日俱增,整體生活水準(zhǔn)雖提高,差距擴大卻更是明顯,這也是當(dāng)代人來此祈愿的原因之一。
巔峰之路,難行也。
你站在祝融峰,感受“萬丈拔地起,不見輕煙里”的巔峰美景。在彎彎曲曲的峰巒線里尋找,你不想嘆謂人生虛無,只想心懷自然,摒棄浮躁,反思德行,回味人生。漫漫人生,你模糊地輕飄劃過的弧線在天邊早已隨風(fēng)而散,那風(fēng)不似春風(fēng)般溫柔,而似夏風(fēng)般張狂,卷走你所有的淡漠痕跡。游覽一所圣地,若拂過掠過,何談在人生旅途上畫下一抹絢麗的色彩和永恒的回憶?何談在心靈的深處觸動所有的神經(jīng)造就永久的震撼?
風(fēng)噓萬物,雨澤萬物,風(fēng)伯雨師奉天而宣之,風(fēng)雨多寡,各有分?jǐn)?shù),廣闊天地間,無須躁動不安,一些皆有安排,心生靜而無欲求。碾碎人生妄欲,在和煦春風(fēng)里飄零,落到衡山下一叢蒼翠里。暮鼓晨鐘聲里,衡山不再孤寂,背后無數(shù)峰巒線在永不消退的時空里交織、變換,閃耀奇異的色彩,映照在歲月的年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