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作為詩人的楊騷及其他

                             作為詩人的楊騷及其他
                                   文/安琪
 
                                          一
    近半個月來,一本《楊騷的文學創作道路》一直跟隨著我,無論臨睡前還是公交車上,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于1993年12月的這部學術專著,由楊西北先生編選,集中了1992年11月在漳州師院召開的“楊騷學術討論會”的研究成果,是對楊騷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創作成果的一次較為全面的梳理和解析。我之閱讀楊騷,很大一部分因為他是我們漳州提供給中國現代文學史足以自豪的三大家之一(另兩大家為林語堂和許地山),而其中又只有楊騷以詩人身份名世,他和冰心、林徽因兩個美麗女性一起,構成了百年福建新詩的源頭。
    楊騷,本名楊維銓,1900年1月19日出生于福建漳州,這一年出生的還有女作家冰心,當時她叫謝婉瑩。有時我會想,如果楊騷像冰心一樣活到1999年,他的聲名和影響力又會是怎樣一種狀態?但事實卻是,1957年楊騷就病逝于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任上。當我拿楊騷的名字詢問我所認識的張德明、趙思運、羅小鳳等教授、博士時,他們都說知道楊騷這個名字,但具體作品不是很了解,對他是漳州人更是不甚清楚,這構成了我寫本篇文章的第二個原因。同為詩人,我覺得我有責任讓我的朋友們知道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楊騷是我們漳州人。我憶起2008年9月我到河南滎陽開會獲悉李商隱和劉禹錫是滎陽人時內心的驚訝,那一瞬間我對滎陽多了幾分敬意,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時光可以改變一個地方的城市風格和經濟結構使之或繁華或破敗、或興盛或衰竭,唯一無法改變的是一個地方的人文品質給它帶來的長久光芒。漳州地處偏遠且建制較晚(唐武則天年間由開漳圣王陳元光建制),相比于中原屬開化較晚,文化資源因此也比較稀缺,楊騷諸位之于漳州因此更顯珍貴和意義重大。
    楊騷在大學中文系的必修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唐弢主編)第371頁上被表述如下:中國詩歌會是“左聯”領導的一個群眾性詩歌團體,發起人有穆木天、楊騷、任鈞(森堡)、蒲風等。該書的第374頁又以較為詳盡的篇幅寫到了楊騷的作品及其藝術風格。毫無疑問,楊騷已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這一個”。
 
                                       二
    和現代文學史上大多數作家一樣,楊騷也有一個可以接受教育的童年,他在不滿周歲時過繼給一個比較富裕的堂叔做養子,養父是個讀書人,愛好讀書,有名士之風,楊騷從小就受到影響,喜歡游覽山水,尋訪古跡,對家鄉的風土人情、民間傳說也很有興趣。小學畢業后,楊騷進入福建第二師范預科,后轉入福建省立第八中學。1918年中學畢業后,楊騷赴日本東京留學,最初的志向是學海軍,預備學成歸國,率領艦隊打擊侵略者,但進不去日本的海軍學校。他便改學礦業,想“開礦救國”,可是準備了兩年,仍然考不上理想的學校,身體不好加上經濟拮據,使他十分憂郁。1921年,楊騷考入了公費的東京高等師范,開始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受到新思潮的啟發,習作詩歌,寄給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后得到發表,從此走上文學之路。(引自卓如文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存方式和成長模式,楊騷的生命脈絡也是那個時代許多文學中人的生命脈絡,他們童年求學于鄉里,青年出外留學(主要有兩條取向:日本或歐美),留學期間確定一生抱負,這抱負大抵與救國圖存有關。學界定位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的這一段歷史為中國現代史,短短30年間中國經歷了清朝滅亡、抗日戰爭、國內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使中國現代史呈現出“城頭變幻大王旗”(魯迅語)的詭秘而激蕩景象,猶如春秋和三國,時代的動亂和巨變是產生英雄和人杰的極大推助力,現代文學史上群星璀璨的局面于此有其來歷。早期的楊騷,創作基調為苦悶、感傷、幻滅和虛無,這似乎已是知識青年起步的必須:青春的迷惘、短暫,人生的心酸、茫無頭緒,使楊騷幻想在“脂粉與肉塊,醉蝦,酒精”中逃避、消磨時日,但內心的理想畢竟未曾徹底熄滅,經過新加坡謀生的鍛煉,1927年秋末,楊騷回國,在上海亭子間過起了寫作生活。1930年3月2日,以魯迅為旗手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魯迅在會上發表題為《對于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的演說,強調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觸實際的社會斗爭。此時的楊騷對詩的社會職能已有全新的認識,他在《感情的泛濫——<在故鄉>讀后感及其他》一文中提出,在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加劇的情勢下,“已經不許一切的詩人再躲在象牙塔里喝夢幻墨水了”,左聯的成立讓楊騷找到了方向,他積極響應并和左聯詩歌組的穆木天、森堡(任均)、蒲風、白曙、杜談等發起成立中國詩歌會,在中國詩歌會機關刊物《新詩歌》中,明確了“研究詩歌理論,制作詩歌作品,介紹和努力于詩歌的大眾化”的目標,正是在這一目標的引領下,楊騷寫出了長篇敘事詩《鄉曲》和《福建三唱》等堪稱這一時期經典的代表作。
 
                              三
    《鄉曲》是楊騷1934年創作的,1936年修改完成的長篇敘事詩,可以說是他全部詩作中最優秀的詩篇。《鄉曲》寫的是在災荒、捐稅、兵匪、地主富豪壓迫剝削下走投無路的農民,起來開倉分糧的反抗斗爭的故事。長詩的主人公是農婦阿梅和她的丈夫老三。深夜里,阿梅給在城里工作的哥哥寫信,希望能和丈夫一起到城里找一條活路,但是,當忠厚剛毅的革命領頭人阿福被官兵捉去打死后,激起了正直豪爽的老三滿腔仇恨,他東奔西走,揭露地主富豪勾結官兵壓迫詐騙農民的罪惡,號召大家起來斗爭,全村騷動,舉著鋤頭、鐵鍬,沖到鎮上,砸開地主富豪的谷倉分量。狡猾的地主陳爺暗中喚來保安隊,拼搏中,老三和農友們犧牲了。善良的阿梅經過這場斗爭,覺悟大大提高,最后她寫信給哥哥,希望哥哥回來同她一道“打碎這烏黑的天地”!《鄉曲》表現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農村階級矛盾斗爭的狀況,暗示人們,農民群眾一旦覺悟,就一定會把斗爭進行到底。詩篇以雄偉的氣勢,積極地主題,給斗爭中的人們以極大的啟示和鼓舞,實現了楊騷自己所追求的“前進的作家,是革命的特殊群眾,他們的力量在乎借文字影響一般群眾”的宏愿。(本段引自王惠廷文)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新詩現場,先后活躍著新月派和現代派等主張超功利、自我表現、貴族化的“純詩”立場的詩歌流派,講究的是詩歌“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代表人物有徐志摩、戴望舒等,當歷史的車輪駛到今天,我們在各類詩歌選本中驚訝地發現,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都已當之無愧地位列經典,而中國詩歌會的成員作品卻鮮見收入各類選本,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時代的錯位判斷和歷史的不公待遇。和平年代固然不需要號角式的詩作但那詩作在當時當地所取到的鼓與呼作用,似乎也不可因為時代由戰爭轉至和平而遭到埋沒,畢竟在戰爭轉至和平的過程中那些詩作曾起到了“匕首與投槍”的作用,它們,理應受到加倍的尊重,這里面,當有楊騷的《福建三唱》。
    《福建三唱》是一曲思鄉的歌,在第一唱中,詩人擬設一個交談對方“朋友”來詢問故鄉的風物、人情,再以飽含深情的筆觸一一道出故鄉的優美景致和豐富資源。
    《福建三唱》是一曲悲傷的歌,在第二唱中,詩人細數故鄉遭遇到的帝國主義侵略而改變的容顏,詩人無奈,焦慮,憤懣,美麗的故鄉被摧殘,美麗只留在“夢想中的夢想中央”。
    《福建三唱》是一曲愛國的歌,在第三唱中,詩人號召“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不能再忍氣吞聲任憑敵人欺凌,而應該“點燃武夷山上的森林”“鼓起廈門灣中的怒潮”,和漢奸,和帝國主義血戰到底!
     這首創作于1936年5月7日晚上,發表于1936年6月10日上海《光明》第一卷第一號的《福建三唱》,距離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還有一年,詩人就已敏感地預見到了帝國主義的鐵蹄即將踏上中國大地,詩人置身海防前線的福建,感受到戰爭日益臨近的氣氛一觸即發,他率先喊出的“淹沒遠東的帝國主義!”不啻為時代的先聲,詩人在《關于文藝創作不振的感想》中說:“新興文藝的作用,要把新興階級的思想,意志,感情傳達給大眾;換句話說,是新興階級為著要完成它本身的歷史任務的一種攻擊敵人的武器。”楊騷信奉“唯一有效的武器就是筆”并且也行之有效地踐行著。
    《福建三唱》押“ang”韻,語調鏗鏘,適合朗誦,全詩用形象的比喻呈現了福建山川大地的物產、地理、風貌,眉目清晰蘊含的空間卻又極大,是藝術性和思想性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全詩不止把筆觸停留于福建,還涉及了奉天,吉林,熱河,黑龍江等被遠東帝國主義率先侵占的東北大地,詩歌所具有的現實主義意義在當時引發的愛國熱潮,在今天依然有它不可抹殺的歷史價值。
 
                           四
    楊騷的一生,有一個人是避不過去,她就是湖南籍女作家白薇。關于白薇,我們可以借用三個人物來描述她,第一個是魯迅,他在見到白薇的開場白是:“都說你長得像仙女……”;第二個是毛澤東,當年毛澤東到重慶和蔣介石談判時召見的進步作家里就有白薇,毛澤東對白薇說:“我常記起你,你和丁玲是我們湖南的女作家。”;第三個是張愛玲,張愛玲用這句話來抬稱她的好友蘇青:“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并論,我是甘心……”。白薇,原名黃彰,黃鸝,別名黃素如,1894年2月生于湖南資興。23歲那年由長沙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畢業后為逃婚而只身出走日本,考入東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正是在東京她與楊騷相遇相知,開始了長達20年恩恩怨怨的情感糾葛。
    從可見的文字資料來看,比白薇小6歲的楊騷在這場曲折恩怨的愛情故事中歷經了角色的不斷置換,無論如何應該說他們的相愛是真摯的,有情書集《昨夜》的出版為證。《昨夜》由楊騷主編,1933年上海南強書局出版,約20萬字。入選白薇93封信,起自1924年7月日本輕井澤,結束于1932年5月10日上海;楊騷的信入選86封,從1924年7月25日東京到1932年4月15日漳州。那個年代沒有網絡,電話想來也很稀罕,于是留下了大量作家、情人書信集,典型如魯迅、許廣平的《兩地書》,徐志摩的《愛眉小札》等等,都是今天的人嘆為觀止的。楊騷和白薇的愛情說起來和那個年代的許多作家一樣,折磨、變異、復合、分離,不一而足。關于愛情,一直到今天還往往是“受傷的總是女人”,這也是女性的宿命和悲哀。世事洞察如張愛玲尚且躲不過情愛一劫,我們又能指望楊白之愛能有好的結果?
    1995年,8集電視連續劇《巾幗英雄白薇》在央視播出時我曾看了幾集,內容如下:巾幗英雄白薇從封建家庭出走日本,創作了驚動日本華人界的劇作,回國后投身北伐,繼而參加以魯迅為首是“左聯”,創作了大量革命文藝作品,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重視和贊賞。劇中楊維一角說的就是楊騷,劇中的楊騷形象有正有負,我記得有一次漳州作家聚會,大家聊起這個話題,楊騷之子楊西北遺憾地說,父親有點被歪曲了。但也未見楊西北起訴電視劇方。如今想來,楊西北很具坦蕩胸襟和寬廣視野,知道父親既已是文學史上的“這一個”,便也是公眾人物了,既是公眾人物,自然人人皆可說人人皆可道。由此我想到電影《梅蘭芳》的拍攝,據說一切都按照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滿意為止,于是,真正和梅蘭芳結過婚的孟小冬在電影中似乎和梅蘭芳純潔得連同居都沒有。更有電影《孔子》拍攝期間,其第幾十代子孫動輒撰文抗議劇組這不對那不對,我真想問一句,如果你們孔家把孔子當成私人財產,那就把孔子請回去,我們以后都不說孔子了怎么樣?在我看來,孔子既然被奉為中國儒家文化的源頭,那就不僅是你們孔家的祖先了,他也是我們中國人文化上的祖先。
    說起來現代文學史上哪一個男性作家不傷害幾個女人呢?魯迅一輩子不動朱安我覺得就很殘酷。是為題外。
 
                             五
    說到魯迅,就繼續說魯迅和楊騷的故事。如前所述,白薇是魯迅器重并提挈過的女作家,和白薇在上海一起生活的楊騷自然也是。魯迅日記中有69處提到楊騷,第一次記錄如下:“二十五日雨,下午晴。壽山來。林和請及楊君來。”日記中的“楊君”,在《魯迅日記》的“人名索引”中指明這是楊騷。那是1928年1月25日的事,時楊騷第一次跟隨同鄉好友林和清登門拜訪魯迅。林和清是林語堂的三哥,和魯迅認識較早,楊騷于是有了這個機會。
    這次見面成為楊騷和魯迅交往的良好開端,此后不久,楊騷成為當時魯迅主編的《語絲》和《奔流》兩本雜志的主要撰稿人,還出現了同一期有兩篇署名作品發表的情況,《奔流》一共出了15期,楊騷在上頭發表的著譯有15首詩,3個劇本,1篇小說。楊騷迅速步入上海文壇,日漸為人們所矚目,魯迅的提攜起了極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知道白薇和楊騷的伴侶關系,魯迅在編發他們的稿件時很是用心,他對許廣平說:“我編排他們的稿件,不是楊騷在前,白薇在后,就是白薇在前,楊騷在后。”魯迅對青年作者的體貼和關懷實在令人感佩。知道白薇生病無錢治療,魯迅還給楊騷錢讓楊騷十分感動,幾十年后,楊騷在同侄兒談到魯迅時念念不忘這事,楊騷的劇本《蚊市》也是魯迅給的名字。
    中國現代文學史是一個群雄并存的年代,作為其中的一名優秀者,楊騷不可避免地與一大批同樣赫赫有名的文學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閱讀楊騷,我們很自然地遭遇到魯迅,遭遇到陳嘉庚,遭遇到林語堂,遭遇到郁達夫,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所謂風云際會,大抵說的就是這樣吧。
 
                          六
    應該說說楊西北,楊騷的第二個兒子,現漳州市作協主席,散文家。1956年5月2日,楊騷在日記中寫道:“北已差不多五歲,對于死亡不知何物,前曾問我是不是想死。對是。又說現在是不是死著,漫應之。”此處的北即為楊西北,楊騷的次子。
    1957年1月15日,詩人楊騷因病醫治無效,盍然長逝。時年楊西北年僅5歲。一個57歲的父親在5歲的兒子心中能留下什么?當楊西北漸漸長大,他必須面對父親離去所設置的巨大空白。一個名字成為文學史一部分的父親,距離他的兒子有多遠。楊西北必須以自己漫漫的尋找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時常想,詩人楊騷在生命即將結束時一定以溫情有力的目光注視著自己的兒子們,他相信,在這三個年幼無知的兒子中,必有人來承擔自己血液中激情、進取、鍥而不舍的潛質。
    多年以后,楊西北經歷了上山下鄉、推薦到大學、成為一名國家公務員等種種生活,他始終堅持的是對父親資料的搜集、整理、匯編、研討,及至最終的人生傳記的完成。我感嘆于這一份完整地銜接起隔斷了近半個世紀的父子之愛,為我們復活了一個生動感人的詩人楊騷愛國、愛情、敬業的歷程。不可否認,也正因為楊騷的過早離去,楊西北在書寫父親時的感情才能如此沉靜、筆觸才能如此可觀,他似乎不是在寫自己的父親,而是在如實還原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楊騷。
    但當一個孩子只能從圖書館,從父親的親朋故友的口中筆中查閱、了解自己的父親時,該是多么令人傷感。相比于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同一批作家,57歲的楊騷無疑是太早就告別他所熱愛的人間。楊騷具有典型的詩人氣質,又兼具多方面的才能,除了詩歌創作,他還翻譯、寫政論,充滿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戰斗精神。新中國成立后,他本應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從事他畢生追求的文學事業。但疾病奪去了兒子們的父親,更奪去了一個詩人投身火熱新生活的能力。這,不能不說是楊騷的不幸,不能不說是漳州的不幸,也不能不說是新中國文學的不幸。
 
                                               2010年01月27日,北京。
———————————————————————————————————————
福建三唱
楊騷
  一
  朋友,你問嗎,我的故鄉?唔,我的故鄉,不是吉林,奉天,是福建薌江。那兒沒有大豆、高粱;那兒有米,麥,甘蔗,山田,水田……哦,我愛我的故鄉!朋友,你問嗎,我的故鄉?唔,我的故鄉,不是熱河,黑龍江;是廈門,泉漳。那兒沒有人參,蛤士蟆;那兒有荔枝,龍眼巖茶,水仙……哦,我愛我的故鄉!朋友,你問嗎,我的故鄉?唔,我的故鄉,是頭枕武夷山,腳洗太平洋;胸藏豐富的礦產,頸纏閃耀的閩江,呼吸要震動中原的乳峰,伸手好摸南國的頭臉……哦,我愛我的故鄉!朋友,你問嗎,我的故鄉?唔,我的故鄉,沒有凍死人的冬天,沒有惡熱的火焰;只有清冽的泉水,暖和的太陽;山高不怕人,林密無毒煙……哦,我愛我的故鄉!
  二
  是春天,荒地,一片,廢墟,連綿,何處有青翠的稻秧……啊,在我夢想中的夢想中央!是田間,菜色的臉,饑餓的眼,何處有金盞的水仙……啊,在我回憶中的回憶中央!朋友,我怎么說好呢?浪人,漢奸,鴉片,機關槍;海口,山巔,奇怪的旗在飄揚;啊,這是我目前的故鄉!哦,朋友,別再問我的故鄉!那是頭箍黑色的花邊,腳扣“善鄰”的鐵鏈,胸對吞鯨的炮口,背著打狗的柔鞭;喘氣嗎?肋膜炎,翻身嗎?腹膜炎,吶喊嗎?扁桃腺炎……呀,朋友,那是,那是“九·一八”前的奉天,吉林,熱河,黑龍江!
  三
山海關外血滿地,山海關內黃沙起……哦,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你,你向哪兒逃避!?黃河上下吹警笛,大江南北多霧氣……哦,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你,你向哪兒逃避?!聽吧,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你,縱使你把腦殼,鉆入昆侖山的石洞里,敵人殘酷的鐵蹄,會把你的屁股踢!聽吧,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你,你不打敵人兇惡的鼻,敵人將剝你善良的皮;你得學阿比西尼,頑強地抵抗到底!你想把破爛的故鄉拋棄,何處是一片干凈地,何處有美麗的水仙,我問你,我要問你!哦,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你,點燃武夷山上的森林罷,燒毀漢奸的狼心狗肺!哦,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你,鼓起廈門灣中的怒潮罷,淹沒遠東的帝國主義!1936.5.7夜(原載1936年6月10日上海《光明》第一卷第一號)
 
 
本文刊于《福建文學》2013年第一期,責編:賈小山。新華網轉載,責編:沙白。


楊騷二十年代日本留學留影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国产超薄丝袜足j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6|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性色生活片毛片|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寡妇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芭蕉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我的巨ru麻麻奶水喷| 午夜激情小视频| eeuss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一级18女人毛片| 激情射精爆插热吻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蜜芽tv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中文天堂在线观看| 狠狠躁夜夜人人爽天96|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久久婷婷电影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