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天使
吉榮華
她站直了也只有一米五的樣子,走路時,右手緊緊抓著一支金屬的拐杖,拐杖下端有幾個支撐點,幫她起一點平衡作用。她的兩條腿是彎曲的,很短,極細,細得讓人擔憂,走路時左腳尖往前拖行一點,右腳尖又往前拖行一點,非常艱難地移動著,從教室到宿舍,別人走也就五六分鐘,她卻要十多分鐘……
我從她來去的方向判定,她是高二某班的學生,十八九歲,正值花季,每天卻要經受從宿舍到教室六次來來往往的折騰,“哎,正可惜!”每當我走過她身旁,總會涌起這樣的感受。而且,我總是不忍心正眼端詳,但卻暗自佩服她身殘志堅的精神。
如此嚴重的殘疾,怎么還能堅持學習到高二,如此逆境中不墜青云之志的精神真令人欽佩!
是天生的殘疾?還是幼年時的一次意外?或者是童年時的不幸?
——我曾這樣思考過。
每次,當我走過她身旁時,我都不忍看她的臉,我推斷她青春的面龐上一定充滿哀怨和痛苦。我想,如果她發現我認真看她這副苦難的模樣,肯定會很難受。
然而,那次,我卻有了新的發現。
那是一個雨后的中午,我走過她身旁時,她正艱難地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向前移動著,每移動一步,地面都會濺起一些小水滴。走到她身旁時,我終于抬起頭,認真端詳了一下——那齊耳短發下的青春的、略顯瘦削的面龐!
我突然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女孩臉上竟然是一臉的燦爛!那微揚的嘴角、明媚的笑容里分明寫著自信和不屈!
后來得知,這位女孩名叫劉晶晶,家住皖西南山區,自小患小兒麻痹癥,家境貧寒。父母為了生計,長年外出打工。從小學到初中,奶奶負責她每天上學的接送。在幾乎被附近所有高中拒之門外之后,這所民辦高中接納了她,學校還免除了她所有的上學費用。
開學初,每天都有同學扶著她走向教室,遇到不懂的難題,同學們會主動幫她解答,使她可以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吃飯的時候,同學們會陪她一起去食堂,還會主動幫她打飯。她高興地在日記中寫道:“從我來到這所新學校的第一天開始,迎來的不是老師同學異樣的目光,而是老師和同學的無限關懷,使我不安的心得到了平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的生活也過得更加充實與快樂……”后來,全校師生捐款為她買了一輛全自動輪椅,她不用再艱難行走了。她在作文里寫道:“我快樂極了,這輛輪椅是我長這么大,收到的最好最有意義的禮物了!”
但她除了冬天使用輪椅,其余大部分時候還是喜歡步行,她覺得這樣更能磨煉自己,增強自己的行動能力和體質。
這真是位不幸卻又萬幸的堅強女孩!
令我難忘的,是她艱難前行時那天使般的微笑!在人生的花季里,如此醉人的笑容給人以別樣的美麗!
——————————————————————
【相關鏈接】
媒體去年25次聚焦吉榮華
2014年,江蘇作家網、《江蘇作家》雜志、半壁江中文網、作家網、江蘇文化新聞網、常州《文藝界》雜志、常州文藝網、今日金壇等各類媒體25次報道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作協會員、常州作協會員吉榮華發表、入選和獲獎消息,以及有關他的作品評論。
近年來,青年作家、吉榮華屢有佳作發表、獲獎,在《兒童文學》、《廣西日報》、《今晚報》、《四川文化報》、《雜文報》、《寫作》、《南方文學、《散文詩》、《翠苑》、《金山》、《江門文藝》等全國80多種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小說、文學評論等文學作品200余篇100余萬字,同時發表新聞作品數百篇。 50余次獲文學類獎項。主要作品有:《壯哉,雁門關》獲2012《散文選刊》全國散文獎一等獎,入選《<散文選刊>全國散文獎獲獎作品集》,《常州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先后刊載獲獎消息或評論作品;散文《哦,江南》獲2011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大賽二等獎(中國散文學會)、第四屆“中國青少年作家記者杯”全國征文大賽二等獎(中國青少年作家記者協會、《中國少年報》),入選《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2011年卷)、《走不出的雨巷-南方散文選》;散文《情牽長蕩湖》獲第三屆“祖國好”華語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美文天下•首屆全國旅游散文大賽二等獎(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散文選刊》)、入選《美哉天下-中國旅游散文精品選》;散文《感悟肥東》獲“幸福肥東”杯首屆全國散文大獎賽優秀獎(中國散文學會、安徽省作家協會);此外,詩歌作品先后榮獲江西省文聯、中國寫作學會、《寫作》雜志社主辦的全國大賽一等獎;小說《后媽》、《蘭園軼事》、《生命的顏色》發表于多家報刊,《秦醫生的最后一個冬天》在新華網發表,人民網、《文學月刊》等多家媒體轉載,獲“2012全國散文、中短篇小說年度評選”小說類二等獎,同時被評為“2012年度最佳短篇小說獎”,2013年獲中國小說學會“中國當代小說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