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仁川下飛機,韓方導游美麗小姐(在車上自我介紹說,她姓陳,叫美麗,18歲從哈爾濱移民首爾,丈夫是韓國人,育一女)給我們調整了行程,要先去濟州島。她說濟州島對中國人特別友好,可以免簽,就像在家里一樣,什么障礙也沒有,就開心地玩吧。美麗小姐不愧為優秀導游,一番話把我們拉近乎了,也對她產生了親切感。從仁川到濟州島還得到金浦乘飛機。我們坐上大巴在一個多小時的行程中,美麗小姐親切地向我們詳細介紹著濟州島的今世前生,讓我們頓生好奇心和向往感。
濟州島在古代叫“耽羅國”,是個獨立國家,高麗高宗時才改稱“濟州”,因而島上保留著獨特的風俗習慣、方言與文化,并以“三多”、“三無”和“三麗”(也稱三寶)而聞名。美麗小姐見我們急了,故意賣個關子,至于三多三無三麗嗎,那是后話,到時候會告訴大家的。濟州島啊,它還是個“神話之島”,島上流傳著1萬8千多個鬼神的故事。至于它的歷史,據說有三位仙人,他們遇到從東海碧浪國乘木舟而來的三位公主,她們帶著牛馬和五谷的種子登上濟州島。后來三位仙人和三位公主結了婚,在此建立村落,開始長期生活,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濟州島文化。等我們到了濟州島著名景點“三姓穴”,這個神話歷史遺跡就會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好了,下面給大家唱首歌——《金達萊》,希望你們喜歡:
千朵花呀萬朵花/千朵萬朵金達萊花/我愛媽媽的一片衷心/花一樣盛開怒放……
金達萊花朵朵鮮紅/一朵花兒一片心/美麗純潔的赤誠花/盛開在我的心田……
在美麗小姐甜美悅耳的歌聲中,大巴穩穩地停靠在金浦機場候機大門廳前。從金浦飛往濟州島也用了一個來小時。天氣真個叫好,蘭格格的天偶爾飄過幾朵白絨絨的云,使得人心真的比天還高。再透過舷窗俯瞰海面,湛藍的海水如同巨大無比的明鏡,似乎可以看見客機的投影在海面上滑翔,讓人對太平洋產生眷戀之情。此時此刻,不禁讓人想起祖國的寶島——臺灣。濟州島機場臨海而建,客機幾乎貼著海面降落而下,那種感覺叫人特別爽快。
我們乘坐大巴前往濟州島龍頭巖景區。可是美麗小姐沒給我們介紹龍頭巖的景色,卻不無自豪地又向我們解說起濟州島的概況:濟州島啊,它不僅有著遠古時代的風貌,而且頗具現代文明氣息。濟州島是韓國最南端的第一大島,面積約莫1800多平方公里,人口大約有50多萬人。自80年代末起,濟州島經濟由原本的農、林、漁、牧轉向觀光旅游,因優越的地理位置,溫和濕潤的氣候和由火山活動塑造出的綺麗多彩的自然風景,使它贏得了“韓國的夏威夷”的美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游客前往觀光。而且濟州島風光秀麗,擁有獨特的風土人情,四季有不同的色調,景致也各不相同,像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島嶼和海岸,秋天的紫芒和冬天漢拿山的雪花節,所以它還享有“蜜月之島”、“浪漫之島”的美稱,韓國許多新婚夫婦都愿意來這里度過他們浪漫的蜜月。至于濟州島的“三麗”嘛,也稱“三寶”,它有三種解釋:一是指濟州島的自然風光、神奇民俗和傳統工藝;二是指濟州島的農作物、水產品和旅游資源;三是指濟州島濃郁的人情味、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土特產品。哎,對了,濟州島上不是有“三多”嗎,其中一多就有“女人多”,而且這里的女子特別漂亮、賢惠,伺候男人更是百依百順,無微不至,早上沏茶,晚上洗腳,吃飯喝酒要恭敬地伴賠在丈夫身旁,在家一點家務活也不用做,只管舒舒服服地當大老爺們吧!喂,哪位帥哥愿意留下來,我會當好紅娘的。有意愿的請把手舉起來!哈哈,世間竟有這等好事,不管是小伙子還是大老爺們都齊刷刷地高舉起手來,幾個小帥哥還舉起了雙手,并喧嚷著如果成喜隨緣,一定重謝美麗小姐。
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到了龍頭巖景區停車場。此時已近夕陽,時間有點急促,所以我們緊隨美麗小姐快步而行,唯恐掉隊似的,一個緊跟一個朝著奔龍頭巖奔去。美麗小姐邊走邊說,來濟州島不到龍頭巖就等于沒來一樣。因為龍頭巖是濟州島上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所以是游人必到之地。我們沿著臺階下到火山石形成的巖石小徑上,再走過去二三百米路程,龍頭巖便近在眼前。它挺立于海面上,頂部如仰天長嘯的龍頭,故名為龍頭巖。但實際看上去,卻原不如我們想象得那么神妙、奇異和壯觀。據說,黃昏時分,在晚霞中久久凝視龍頭巖,就會產生龍頭蜿蜒虬動的錯覺。可惜在這里只能游覽半個小時,于是我們趕緊拍照留念。此后我們乘興來到海邊的海鮮攤,幾個身著朝鮮服飾的美麗少婦興致勃勃地叫賣切成片片的活海參,價格相比我們國內便宜得多,我們分享了一只,的確是生猛海鮮,味道真是鮮美爽口,讓人食之不忘呀。
在往回走的路上,海邊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火山石,我彎腰選拾一枚,正在手上把玩著,被美麗小姐發現了,她笑瞇瞇地對我說,火山石是濟州島之寶,它屬于全人類的,因此火山石是不允許撿拾的;假如游客每人帶走一塊火山石,那么島上就會缺少“一多”;正因為”石頭多”,才是濟州島獨有的奇特景觀呢!你如果喜歡,工藝店、地攤上有火山石制作的工藝品,可以買件帶回國,以示留念。聽美麗小姐這么一說,我汗顏了,趕快將愛不釋手的火山石輕輕地放回原處。我羞愧地走著并在心里責怪著:是啊,如果來濟州島的游客一人選拾一枚,那么濟州島定然會失卻光彩的。由此使我頓悟:如果一念私欲能讓人下作,那么欲壑難填便是罪惡。是啊,這些黑乎乎的火山石,看起來不起眼,像些燒透的木炭,但它是上帝的恩賜、大自然的造化,更是濟州島的杰作和名片。于是,我對火山石有了留戀之情。我站在海堤上,環顧四周,海中的島、身后的山、腳旁的石都是黑色的,而且黑的凝重、黑的透亮、黑的可愛。我蹲下身來,捧起一塊形似小兔的火山石,欣賞良久,直到美麗小姐催我快走,要去海苑飯館吃海鮮。我把小黑兔輕輕放回原處,才戀戀不舍地撒開兔腿(我屬兔)追趕隊伍。
這是一家臨海餐館,環境優雅,但設施平實,叫人佩服的是個干凈。我特意摸了摸它那斑駁的桌椅板凳,指頭沒沾上一絲灰塵,更不要說油垢了。由于這是我們到韓國吃的第一頓晚餐,期望值自然大得很。我們四人相對而坐,跑堂的先端上四碟小菜,泡菜是韓國國菜(餐餐必須),自然十分顯眼醒目,另外三個是拌豆芽、淹青椒、蘿卜條。不一會兒,熱騰騰的海鮮火鍋上來了,我們眼巴巴地觀望著火鍋里面的內容,異想天開著,因為在國內早有傳聞,都說韓國海鮮聞名天下。于是我們急切地抓起筷子,翻動著上面的大白菜尋覓鍋底下的海鮮:蟶子、海虹、蛤蝲,還有幾塊小蟹,哎吆!難道著名的韓國海鮮火鍋居然這副寒酸樣子。要在我們日照,那只能算作家常菜,這樣的海鮮火鍋何足掛齒呢!好在白菜、蘿卜,還有粉條任意添加,讓你一次吃個夠。大米飯用小碗盛著,蓋著碗蓋,散發著誘人的米香,吃起來真的津津有味;而且米飯管飽,因為味道香甜,我們都比在自己家里吃得多。香噴噴的韓國米飯啊,權當對韓國海鮮火鍋遺憾的彌補吧!
入住風情賓館(用中文標示),四朵花在標示扁上粲然開放著,給人以溫馨和回家的感受。四花賓館,相當于我國的準三星。美麗小姐說,這種花叫木槿花,也叫無窮花,寓有不敗之意,被譽為韓國國花。標準間跟我們國內差不多,只不過在抬高的木地板上又擺上兩張單人床,有架床疊屋的感覺。這都是為中國游客置備的,怕國人睡不慣榻榻米,看看人家想的多么周到。人家如此熱情待客,我們也得長點素質,注意形象。洗浴,保持清潔;上床,拖鞋放門口,赤腳走地板。起床,疊被整鋪,清理雜物;出門,關上燈具,閉好窗屝,要像主人一樣過日子。走出國門嘛,千萬別丟炎黃子孫的臉面啊!
翌日,我們要去的景點叫“城山日出峰”,它世界上最大的海岸火山口。為了看日出,天剛蒙蒙亮,我們就興致勃勃地出發了。此峰不高,僅有180多米。站在它的跟前,極目遠眺,真是讓人賞心悅目:天的那個藍喲,只有在這里才能領略到“萬里無云”的美妙;海的那個遼闊呀,仿佛親吻著天盡頭,只有在這里才能欣賞到“海天一色”的景致。波浪中矗立的山,宛如中國傳說中的仙人渡海;海面上飛翔的鳥群,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傳來嘹亮的歌唱,仿佛把人帶入仙境一般。再看看近處,各種花草樹木,搭配有致,尤其那地毯般的草坪,給山坡披上了淡綠色的嫁衣,冷眼看去,好一幀大美極致的風景畫啊!頓時,我們被美景陶醉了。毛主席曾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峰底下就如此美不勝收,那峰之上定會秒不可言。于是,我們仨倆一伙、三五一群急切地往城山日出峰攀登而上。這是一條石板鋪就的臺階式山道,比我們國內的山道要好走得多,而且山道兩旁區隔不遠就會出現石椅、石凳,亭榭、站臺,還有觀望鏡,任人小憩、觀景、遠眺-----這樣去登峰,讓人心情特別舒暢。
這天恰逢星期天,一群群韓國少男少女也來參觀城山日出峰,他們身著得體的校服,天使一般,一時間成為山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上山,如燕輕飛;下山,似魚貫水,那么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我們情不自禁地將相機鏡頭轉向了這些怒放中的花朵兒。為了捕捉更加精美的鏡頭,我們也加快了步伐,追隨著這些可愛的孩子。當爬到山腰拐彎處,孩子們卻停下了腳步,面對陡峭石壁上矗立的巨石,個個作出許愿狀。我定睛凝望,那尊巨石真像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教人想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典故。我俯首尋覓,只見巨石旁邊立著一塊石牌,上面用韓中英日文介紹道:城山村的居民們把該巖石稱為燈檠石。這里有一個風俗,就是從燈檠石前走過的居民們要行四次禮。前兩次禮是對從前創造濟州島勤勞美麗的女神雪門臺婆婆的,另兩次是對高麗末期為了從元朝手中保護國家而獻出生命的金通精將軍的。傳說雪門臺婆婆白天用裙擺運土建造島嶼,晚上她把燈盞放在該巖石上,坐在燈下縫紉因運土而破舊了的裙擺;而金通精將軍在城山村壘起城墻保衛國家的時候,則曾登上該巖石鍛煉身體,因此巖石中間被踩出一個大大的腳印來。據說,從前村民們在該巖前祭祀,為了祈求村莊繁榮和家庭幸福。
真是幸運,正應了那句俗語“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們剛剛爬上峰頂,太陽正好露出一片楓葉紅;那片紅呀,不禁讓人想起新娘的朱唇。那片誘人的唇紅隨著旭日的弧線奇妙的變幻著:先是蛋黃色,再是銅黃色,然后是金黃色,當她披著霞光躍出海面時,又是那么善解人意地向你親近著,哇!趕快伸出單掌托舉她吧,趕快張開雙手捧掬她吧,趕快打開相機哪,讓這美輪美奐的日出景觀,永遠定格在無限美妙的記憶里。
據說,城山日出峰最大的看點是火山口。因為它是漢拿山360個子火山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突出于海岸的火山口。我揣著好奇心,走進它的領地,放眼打量,不過籃球場之大,而且很平整,看不出因噴發烈焰而留下的那種撼人魂魄的遺跡。每當我從電視上看到火山噴發的兇猛,不禁心里打顫。可是,到了城山日出峰,卻讓我對火山的敬畏而轉化為虔誠。站在火山口之上,不僅可以欣賞日出的炫麗變幻,而且能夠領略周遭田園詩般的美麗景色。什么神斧鬼工,都是大自然的造化!
在濟州島最為激動人心的游覽項目——觀望海底世界。這是個自費項目,而且價格不菲(每人400元人民幣),所以報名的很少。我和王醫師出于好奇心,毫不猶豫地付了款,一心想看看海底世界到底是個什么摸樣;據老人說,地面上有什么東西,海底下就有什么東西。這不就是海底世界的誘惑力嗎!我們先乘坐游艇到遠海里面,再登上潛水艇,然后從只身圓孔里踏著扶梯下到艙底,它是用海軍退役潛艇改裝的,原來的裝備設施都撤除了,因此艙內很寬敞,一排排座椅足以盛納百十人。我靠舷窗坐著,想象著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心情有點激動又有點緊張。潛艇下潛可不是好玩的,何況是艘百年老艦改裝的呢?好在潛艇下潛很穩健,就像一條碩大的鯨魚在海中游玩,剎那間使心情舒暢起來。當潛艇下潛到四五米的時候,從潛水鏡望出去,海水像天空一樣透亮、瓦藍,仿佛在宇宙之中穿行。隨著下潛的深度,可以看到魚了,先是一條、兩尾,又來一條大的,其后跟隨幾尾小的;魚們,仿佛接到了緊急集合令,從不同的方向追隨而來,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陣容,圍著潛水艇左沖右突,仿佛要打敗來犯之敵;魚們的表演,真是讓人大開眼界,笑不可言;哦,魚們之所以如此聽話、召之即來,原來是蛙人的食物誘導使然。據說,這些魚們是網養的,而且受過專門訓練,就是為游客表演的。多么可愛的魚啊!有的在舷窗跟前搖頭擺尾,像小精靈一樣叫人喜愛;有的緊吻舷窗不愿離去,給人以眷戀之情。潛艇下潛到百十米的時候,海底世界真的出現了:森林連綿起伏,巍然壯觀,猶如我們山東沂蒙山群再造;海底橫躺著數不清的遠古樹木,還有沉艦、槍炮、鐵錨,甚至白骨,陳述著古老的歷史和悲壯的歲月;不知名的各種海草恣意飄逸,婀娜多姿,使人想起楊麗萍那優美的舞姿;而那五彩繽紛的珊瑚群,則是海底世界最為絢麗的彩虹,她讓你樂不可支,她讓你美不勝收,她讓你無言以對,她又讓欲罷不能啊,這個海底世界——我來對了!
濟州島最具代表性的景點,那就是“城邑民俗村”,也是電視劇《大長今》拍攝地,因為大長今也曾流放在這里。這是一個保護十分完好的原始村落。進入村頭,狹窄的路口兩旁立著石像,乍看上去有些古怪:光溜溜的頭頂禿的倒徹底,真的一毛不發;又圓又大的眼睛,深陷進額頭之下,像鐘馗的火眼金睛;把柄樣的鼻子,夸張的離奇,叫人想到舞臺上好笑的丑角;而端正的嘴巴,則守口如瓶,給人以敬畏。在這里,不禁使我想起我村家前土地廟里的土地爺爺;可是,這里的石像卻不如土地爺爺端莊、威嚴。于是,我們詢問美麗小姐。她撫摸著石像頭對我們解說著,這些石老人,也叫石頭公公。原先作為崇拜物——陽具立座的,因為島上女多男少,為使陰陽平衡,故立此像;后因不雅觀,有識之士便將龜頭部分刻成老人頭。這些石頭老人是以熔巖石制作的,也稱為“憂石木”、“模石木”、“卜首”等,但現在統稱為多爾哈魯邦,它是濟州島的象征和保護神。過去立在城門外,供奉為守護神,有咒術、禁標的功能;作為村莊守護神、地區間的界標和路標立在村口,無時無刻地為人們保佑賜福:摸摸石公公的頭,吃穿不愁;拍拍石公公的肩,一生平安;親親石公公的臉,前途無限-----哈哈,石公公如此神明,誰人能錯過與石公公親密接觸的機會呢?!
進入古代村長院落路口,只見兩邊各立一個石柱,柱身鑿有三孔,豎排放著三根橫木,像個路障,其實它象征著大門。原來,這三根不起眼的橫木,是很有學問的:欄上一根橫木,說明主人就在附近不遠處,很快就會回來;欄上兩根橫木,主人可能到比較遠的地方辦事去了,一時半霎回不來;欄上三根橫木,主人已經出遠門了,三天五日不回來。如果三根橫木都放在地下,說明主人在家里,快進屋里喝茶聊天吧!咂咂,多么淳樸的民風啊!怪不得有“三無”村之美譽:無小偷,無乞丐,無大門。自古以來,濟州人就生活在這片貧脊的土地上,艱苦的生存條件使他們養成了鄰里互幫互助的美德,因此沒有靠偷竊、乞討為生的,自然也沒必要設置大門了。所以,家門口的橫木,被稱作“正欄”,亦有正道之意。
村長這個院落真是了不起,就像農耕時期的小社會,生活在里邊,吃穿住用樣樣不愁。圍墻是用黃泥土肧砌筑的,厚度足夠盈尺,但高度不過三米,筆直的延長下去,直到海邊再拐個九十度角,繼續延長下去,如此反復,便形成一個四方的城郭。在這個城郭里面,坐落著不同的建筑,但都高不過圍墻,顯得低矮、侷緊、壓抑,這就是“三多”中的“風多”所致。因為這里三天兩頭刮臺風,建筑物高了不牢靠。房屋大多是圓柱形狀,土肧墻,屋頂苫茅草,古樸、簡拙、塌實、耐用,還冬暖夏涼。我們參觀了拍攝《大長今》場景,屋內光線昏暗,擺設簡陋,仿佛向來此參觀的人們訴說著濟州先民最初的艱難生活。是的,過去的濟州人以捕撈為生,由于氣象惡劣、海況莫測,海難時常發生,因此男少女多,成為“女多”之島,而那些潛入波濤洶涌大海里面,冒險采摘海鮮的“海女”,則是“女多”之中的杰出代表。
在濟州島上,最讓人羞澀的參觀項目,要數“性愛博物館”了。晚飯后,我們三人在美麗小姐的帶領下,打的(門票每人100元人民幣,自費)前往參觀。不去看只會瞎想,那是沒有文化品位的。所以,我們不顧大忌,硬著頭皮去看看吧。由于我們第一次來此場合,又頭一回看到如此景物,不由得臉紅心跳、還楞冒虛汗,走起路來也顯得不夠自然;不過,隨著參觀者的增多,我們混跡其中,也就慢慢適應了環境,不再那么局促不安了。偌大的露天廣場,分門別類而且恰到好處地安置著性愛雕塑,宛如性愛教育的大課堂。是的,來這里參觀的大都是雙雙出入的韓國年輕伴侶,而且他們認真閱讀解說文字,大概是來作婚前啟蒙教育吧!而那寬敞明亮的性品商店,以性部位制作的物件應有盡有,十分惹人眼目,不過吾輩之人也只能觀賞觀賞罷了,要是買回家那可得思量思量啰!
我們在濟州島呆了兩天兩夜,時間雖短,但看了不少景點,這其中還包括“泰迪熊博物館”、“神奇之路”怪坡、《洛城生死戀》拍攝場地“涉地可之”等等,盡管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但那些奇特而獨有的景觀,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們的眼球,不由得生發再來濟州島重游的留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