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春陽和煦,芳草萋萋,碧波盈盈,姹紫嫣紅,蜂飛蝶舞,信步賞春,心情愉悅。
春季是人最喜愛的季節。冬天的感覺是寒冷枯燥,夏季是炎熱煩悶,而秋天積極的人看到的是沉甸甸的收獲,消極悲觀的見秋葉飄零則感覺凄涼蕭瑟,唯獨春天萬物復蘇,大地換裝,鶯歌燕舞,桃紅柳綠,帶給人的是歡快。春天是最美好的。
“三春艷麗氣象新,八面和風踏春行。”道道風景映入眼簾,一朵朵鮮花香味撲鼻,一棵棵楊柳迎風起舞,一塊塊農田綠意盎然,一洼洼池塘清澈見底。這不由得人心曠神怡,頓感春天是一首詩,是一支歌,是一幅畫。
油菜花金黃如彩霞、燦爛如錦緞,鮮艷奪目。油菜花沐浴著春的神韻,滿壟遍野,競相綻放,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美得讓人陶醉,艷得清新怡人。身前身后,縈繞著追逐飛舞的蜂蝶,極具詩意,那份情景,永遠定格。真如楊萬里詩:“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桃花絢麗多姿,芳菲馥郁,嫵媚艷麗,色彩斑斕,花朵豐腴,形態萬千,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桃花的嬌美,常想到生命的豐潤。唐詩大花園中,桃花獨樹一幟,占盡風光。文人騷客興感抒懷,桃花入詩被賦予了多彩的感情內涵:崇尚隱逸,感懷身世,謳歌友誼,點示愛情,流露禪意,盡顯生機。凡此種種,意趣橫生,引人入勝。李白《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盡顯自在的浪漫情懷。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描繪了詩人意亂情迷和城南女子脈脈含情之態。
麥苗換上了綠色的新衣,向上瘋長,平展展地鋪開,像綠色的海洋。碧藍的天空飄著淡淡的云朵,輕輕地踩在軟綿綿的小草上,迎春花送來縷縷撲鼻的幽香,眼看著清澈見底的水中游來游去的魚兒,耳聽著委婉動聽的鳥語歡歌,臉面被綠林中飛來的春風舒拂,人仿佛在美麗的畫圖中,在現實的仙境里。
春天是嫻靜的,春雨細細密密,無聲無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悄悄地給萬物以滋潤。春天是喧鬧的,五彩斑斕,鳥語花香,紅藍綠女,賞花踏青,活波好動,笑甜語潤。春天是多情的,引發文人騷客相思閑愁:晏幾道目睹落花感懷舊情人:“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李之儀眼觀“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的春日佳境,惹起無窮相思“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表現了最動人的良辰美景,令人無不心馳神往。
春的韻味迷人,有滯重的憂怨,有流動的色彩,有燦爛的期盼。春的魅力無窮,激流奔放的豪情,鼓蕩起燃燒的浪潮,復蘇了原野萬物的笑聲。是春分娩了生機,釀出了溫馨;是春催發了朝氣,引爆了勃興。春抒寫著美的華章,從土地的青綠,儲蘊著夏天的碧玉,秋天的金黃,從鵝黃的幼芽孕育著矗天的棟梁。
春風吹到哪里,哪里就有播種和孕育之歌。春雨潤到哪里,哪里就有耕耘和生長之歌。春光普照到哪里,哪里就有成熟和收獲之歌。
春天是有味道的,會聞到一種香甜。香甜的是成熟的麥子,是金黃的玉米,是圓圓的西瓜,是長長的豆角,是紅里透白的蜜桃,是紅艷艷的蘋果。香甜是形狀,是色彩,是感情,是成果。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百花齊放,花香如浪,芳香四溢,美麗迷人。沿著花開的方向,采擷希望,留戀精彩,把信念的種子播進藍圖,升起人生的風帆,抖擻精神,真誠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