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一縷春風入懷,沿著春的足跡在荷塘畔漫步。一池殘荷敗葉在春風中搖曳著,望著那曾經被風雨摧殘倒立在水中的殘荷,我忘記了感傷。我只記的那是一抹雍榮華貴的粉紅,誰把它詩化成了殘枝敗葉?我感念歲月的無情,感念風雨的肆虐,感念冬天的冷漠,讓一池艷麗淡化成了寒塘殘影。
春,如期而至。面前的荷塘,已香消玉殞。沒有宋代詩人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婀娜多姿,也沒有楊萬里描寫的“映日荷花別樣紅”般燦若云霞。剩下只有唐代詩人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凄美顫影,以及宋代詩人秦觀“菡萏香消翠葉殘”的衰殘悲亢。殘影滿塘,讓人感到殘荷深處是凄涼。
攬一縷春風入懷,頓覺眼前一亮。順著夕陽的余輝,殘枝敗葉在逆光的襯托下,顯露卓有意趣的抽象線條,猶如一幅水墨畫。我感謝姥姥留下這面荷塘,讓我有了“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淡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感覺。沿著荷塘邊走邊看,慘淡的夕陽透視中的殘葉敗荷,在漣漪中投下了幽寂的顫影。
誰把春風帶入一個美麗遐想的夢境,讓心情撥動春的音符,任思緒慢慢沉淀。小時候大多事情已記不清楚,我只記得與大人一起看別人采蓮的事,可謂人生最幸采蓮人,在夢境中曾夢想乘上一葉扁舟,攜上一帆清風,載一船馨香。我與荷花在炎炎的日子里邂逅,粉紅的色澤搖曳著迷戀的光環(huán),風雨過后,荷花謝了,望不盡的綠葉紅蓮已成碎影。荷塘里溢滿了春水,遙望一池殘枝敗葉,傷感之情油然而生。我在梳理著已經被涼風打擾的思緒,凝望著時光輪回的曾經,勾起我對生與死的對比,記憶與泯滅的思念。
誰在演繹春的樂章,我仿佛聞到荷花的芬芳。姥姥把我推醒,看到我在夢中因傷感流下的淚水,她把我?guī)У胶商吝叄冶谎矍昂商恋木吧鸷沉耍裨趬糁幸粯樱窃涢_滿荷花的荷塘,如今一池殘荷,滿地萍碎。怎不令我感傷,心中充滿凄涼之味呢?姥姥拍拍我說:“人生就像這樣,鮮花過后是凋零。就像人生,摻雜著成敗。你應該用微笑面對繁華,不能獨自面對凄涼,這恐怕就是人生的另一種境界吧!”姥姥雖識字不多,講得多有哲理。
聽罷姥姥的話,頓生暖意,給我一種如沐春風之感。此時,真想站在荷塘邊奏上一曲,贊美殘荷,讓春風吹去我的迷蒙和魅惑。殘荷雖殘,殘的是那么風流,以堅強的枝葉守望著嚴冬,任風雪摧殘,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守望著一種崇高的涵養(yǎng)。殘荷酷似蕭條的死亡,把生命的另一面蘊育在污泥之中,雖然殘荷冬眠在泥塘里,新的生命之芽正悄悄潤育著。殘荷雖殘,殘的是那么的悲壯,用殘缺的枝干昭示著頑強,襯托一種功不可沒的美,把大自然的神話銘在荷塘的冰冷的水中。
誰把對荷花的相思跌落到春天里?有段時間,當讀過李商隱的那句“秋陰不散霜已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感謝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引用一句改得好,“留得殘荷聽雨聲”,一個“殘”字恰到好處。再去看那面荷塘,心情真是落到谷底,只剩下一聲嘆息了。面對失去往日風致的荷塘,心中的確有一種濕漉漉的憂傷,埋怨起秋風的冷漠,埋怨起寒風的無情,埋怨殘荷如此孤獨,埋怨起春天來得太晚,埋怨起夏日來得太遲。我更埋怨荷花在水中冬眠的太久,別在春水中做夢了,既然冬天過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時姥姥走過來,她悄悄地對我說:“荷花的美,在于生命的輪回。花過了,殘荷不也是很美嗎?在敗落中積蓄沉淀著生命的成熟,蘊藏著信念和勇氣。人生的悲壯,在于生命只有一次。”
我喜歡在寒塘殘影的境界里獨享其靜,我想殘荷以這種形式呈現(xiàn)在我面前想證明什么?它在昭示著生命的沉寂和堅強,一種挺拔的自信,一種昂揚的意志,一種高亢的力量,那是一種生命的延續(xù),那是生命最后的一種凄美姿態(tài)。能在百忙中,去荷塘邊聆聽一曲雨打殘荷的旋律,可謂人生之快事。你的心,可能要收獲一種對生命流轉的期待,也許會收獲一種心靈的純潔與寧靜。在生命的守望與等待中,顯得如此堅強和勇敢。殘荷無言,讓我們用平靜的心態(tài)去賞荷吧!或許你正在月曉風清的荷塘邊無語聽荷,可別與殘荷演繹那種濕漉漉的傷懷,讓你在滿目清寥的氛圍中,生出一縷淡淡的柔情。別讓紛亂的思緒打擾殘荷奏出的美妙音符,耐心聆聽那荷花敘說的心事。
春天來了,殘荷等待有些不耐煩了,它在春風中獨舞,袒露出暗香的浮動,向人喻示著嬌嫩欲滴的不羈。這是一種無法抗拒的輪回,承載著無語的前世與今生。殘荷敗葉,昭示著枯萎,并不意味著死亡。它用那種厚重和內斂,在污泥中蘊藏新的生機,聚集著等待春天的能量和養(yǎng)分。看荷,猶如看人生,總會有那么多起起伏伏。放下憂傷,在美麗的荷塘邊,去等待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