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陸游的詞,不喜歡陸游的詩,但他的“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卻被我背得滾瓜爛熟。我總覺得這首詩不是一味地寫深秋的清冷,它更寫出了秋月的光明和圓滿。
我喜歡秋天,就是喜歡秋天空氣的清新與純凈,那一絲絲一縷縷就像被秋雨洗過秋陽曬過似的,有著桂花的香、菊花的香,更有著月亮的香,不信,你使勁地呼吸,潮濕的空氣中到處都是月光的味道。
我喜歡秋天,更喜歡秋天的月亮。只有秋天的月亮能被秋意洗得潔凈發亮。“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這應該是最精致的一首詠月詩了,精致得一不小心就會碰碎似的,玉階、白露、水晶簾,玲瓏剔透,一塵不染,再有“秋月”將一天月色灑在這玉階、白露和水晶簾上,那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
一個人站在夜空下,沐浴著這溶溶的月光,望著天上的云被漂成花,浣成紗,堆成棉,積成鱗,我常常想,情人之間的牽掛,不正是前面那輪掛在枝頭的明月嗎?“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圓圓的月亮勾起人們的相思之苦又不理解人們的相思之苦,讓人既愛又恨。“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別離的女人只能把一腔相思苦,寄托在多情而又無情的明月上。“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遙遙無期。古代交通的不便,讓團圓成了一個希望一個夢。“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神仙還是這樣,食人間煙火的凡人哪能不是如此呢?
明月雖不能常滿,真情卻能長存,“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的詞能讓我們的相思之苦輕輕排解,讓我們在月影如霜、人淡如菊的意境中相見,拉近距離,相擁永遠。
我們的人生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