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本該到了炎熱的季節(jié)。一年分四季,自然有春的繽紛,夏的熱情......
然而,在這般漫熱環(huán)境中相處,沒有很好適應環(huán)境的定力,是斷然坐不住的;夏夜,哼哼的蚊子舞蹈不停,“啪”一掌聲過后,你的手臂或腮幫上頓時染紅一朵朵紅杜鵑。
不知人們在平常光景中,在如這般躁熱不安中,可否靜得下心來,或者到外邊的自然之中去通通氣!不過,在曾經(jīng)的夏夜納涼中,看看過路的,有年輕人,也有老人,但更多的是中年夫妻,看著他們手挽著手走過,當時的情景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什么是幸福?這就是幸福。
秦觀有詩云: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通篇詩文看來,尤以“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這兩句最為傳神。讓人自然聯(lián)想到詩人在柳外悠然納涼,清涼自在不必言講:那靜謐湖中泊船里的悠揚笛聲,與那齊天的皓月映襯,一靜一動似煙波浩渺的湖水,在明朗的夜色中水乳交融,無限遼遠開去......
此時,除了清涼還剩下什么呢?
一陣輕風過去,池中的蓮花馨香無比。又是一動與一靜,烘托出作者怎樣一種怡然自得的自在心情!
親愛的讀者,讀到這里,不知你心中是否還感到夏夜炎熱?
在酷熱的夏夜,我也喜歡到郊外去走一走。
借著輕輕的晚風,走過一片青青的草地,走過一片開闊地,不論曾經(jīng)有多少紛擾,都會放下。眼前草色青青,心胸也隨大自然產(chǎn)生無聲的共鳴,除了深深地吸一口清新的空氣,我們還能做什么呢?
斜靠在石橋的一段圍欄之上時,看到天邊還有卷著殘紅的云彩正在消退,空中除了那些殘紅的云彩也確實沒有什么,而且天空的顏色越來越淡,似泛有素淡色的絲綢掛滿天際,看不到邊。真不敢出聲啊,去年天空閃爍的繁星今夜躲得遠遠的,不曾有一顆,在小河盡頭,緩緩爬起一勾似有熒光的殘月!
在殘月的光亮中,遠處的兩艘采沙船卸下一天的勞作,靠近,又拖著長長的水痕,鉆過橋洞,在泛著星星點點的亮光中,飄遠......
我知道,這是他們家的方向!
又一陣輕風拂來,此時我已沒有感覺到夏夜的存在,只剩下清涼的微風,清涼的石橋,清涼的小河,還有遠去的采沙船。
掛在眼前的如鉤殘月是否也感到無邊涼爽呢?我想,只有月宮中的吳剛在八月中秋月圓之夜,才能對嫦娥說得清楚——因為現(xiàn)在月宮中太擁擠。
此時,此處,遠處仿佛滿是青青的草地,草色青青,在銀色的月光深處無邊無際。
當然,七月盛夏,納涼的方式還很多:比如看看雜志——《青年文摘》、《讀者》等;再比如聽聽歌曲——似曾火熱的《梔子花開》、《半個月亮爬上來》等。這些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單外在環(huán)境要涼爽,關鍵要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清涼世界才會相伴而來。
我還是更喜歡在炎熱的夏夜,到郊外綿軟的草地走上一走。因為在這里才能感受到草色青青,感受到從草尖拂過的輕風是多么清涼,感受到朱自清先生描寫《荷塘月色》當時是怎樣一種心境!在清涼浮想中驀然回頭,我的前腳早已邁出這片寬闊的青青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