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難事敢擔當”是一種品格、一種責任、一種勇氣,一種追求、一種奉獻。年輕時親身經歷的一件事,讓我見識了什么叫敢于擔當。
在“農業學大寨”的那些年月里,我們知青所在的兵團曾經表現得格外突出。興凱湖,土地肥沃,又有得天獨厚的水源,種水稻的連隊很多。因此,興修水利的大會戰經常會搞得熱火朝天。
有一年,按當時的規劃,在連隊東邊要修一條長幾公里的水渠,以我們連的能力、人力、物力和工期均達不到團里的要求。因此,團里決定以我們連為主,就近兄弟連增援,修建這條水渠。
在這次大會戰中,發生了一件事,也讓我因此對一個人刮目相看——那是個領導,在處理突發事件時的果斷和擔當,很不簡單。
大會戰的場面很是壯觀,耀眼的紅旗分插在幾千米范圍的地里,按坐標分好地段,參加勞動的人的幾百把鐵鍬上下翻飛,人聲鼎沸,景象頗為震撼。 興凱湖的天,經常是變化無常,早晨還晴空萬里,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起了風,隨之而來的就是烏云翻滾,瓢潑大雨。我們大會戰那天,也是這樣,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大家一下亂了方寸,地里連棵大樹都沒有,又沒帶著雨具,所有人都慌亂得不知所措。好不容易和就近的人分享到一件雨具時,那雨,卻好似故意和人開玩笑一樣,一下子轉小了,愈來愈小,不一會兒干脆停下來了。這就是興凱湖的天兒!
雨雖然停了,但陰冷悄悄襲來。從早晨到這會兒,幾個小時的體力活兒,加上風雨侵襲澆濕了身子,肚子早就餓了。真是“饑寒交迫”啊。終于,送飯送水的牛車來了。人們三三倆倆的來到大道上開飯。吃上熱氣騰騰的大包子時,身上才開始覺得暖和了。牛車拉的大木桶里裝滿了開水,幾個大碗后面一擺,一人一碗可勁兒喝,別有一番風味兒。兄弟連的飯也由我們連供應。那時,看到陌生的面孔大家都很禮讓,可是這次卻突然有兩個兄弟連的同學大喊起來:“嗨!嗨!嗨!你們連什么意思!這是人吃的包子嗎?”這兩個同學滿臉怒容,舉著包子,非要找領導理論。此時,我們連的這位領導,趕緊把他們叫到自己身邊詢問緣由。其中一個小伙子兩眼噴火,拿著大半個包子嚷嚷:“你是領導,你看看,這是什么?怎么拿耗子的肉做餡兒?這讓人怎么吃?太不像話了……”我湊近一看,原來咬開的包子餡兒里,有半個老鼠腦袋,一只眼睛還半睜著,尖尖的小鼻子下面,兩三根胡須沖外齜著,讓人心里一陣惡心。這小伙子還沒說完,就見這位領導伸手搶過包子說:“哪有耗子!不是什么耗子?你別瞎嚷嚷好不好,是這塊肉不好。這能吃!”說話間,就見這位領導一張口,三下兩下把這包子吃進自己肚里。那倆小伙子瞬間表情都凝固了,也沒了詞兒。在一旁親眼目睹這場景的我也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不明就里的人也陸續圍攏來過問,這位領導笑呵呵說道:“沒事,這兩個小伙子看錯了,什么也沒有。我吃了。哈哈哈!”他泰然自若地叫人給那兩個小伙子再拿幾個包子。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如處理不好極有可能引起群體性事件,可被這位領導的不凡的舉動轉眼間化解掉了。驚詫之余,我對眼前這位領導的果斷和勇氣肅然起敬,一改我以前對這位領導的印象——說的多做的少,沒啥本事。從這件事之后,我對他刮目相看。
穿過歲月的塵埃,反思直面良知。刻骨銘心的經歷,使我們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