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煜章

本文作者白煜章與三姑白雅芬(白鳳翔女兒)、姑父靳養正合影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和在西安的大姑白雅麗及表哥靳建白都有緬懷的愿望,商量著我們共同寫寫我祖父白鳳翔在熱河綏遠察哈爾抗戰浴血奮戰的那些經歷。
提起我祖父白鳳翔,了解歷史的人知道他是因西安事變而知名。作為東北軍一員驍將,深得張學良信任,曾經常出入張家的大帥府。相繼在密山、通遼、榆樹、開原、保定、息縣、慶陽、固原駐防,因接受共產黨進步主張不打紅軍,密簽四項免戰承諾而受到毛主席的贊賞。而許多人,則對他在1936年12月12日,按照張學良、楊虎城的命令,在西安臨潼扣押蔣介石的事兒頗感興趣。當時他是東北軍騎六師師長,作為捉蔣行動一線總指揮成為“西安事變”的踐行者。因為這是影響中國當代歷史進程,促成國共兩黨合作的重大因素,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的重要篇章。“西安事變”后,他在北平東直門的寓所閑賦,仍關注抗日形勢。基于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感召,也出于他本人想打回東北、雪洗恥辱的愛國激情,他托國民黨中央侍從室主任錢大鈞從中撮合,蔣介石同意白鳳翔成立熱河抗日先遣軍,授中將軍銜。1938年元旦剛過,白鳳翔就率部到熱河、綏遠、察哈爾一帶抗擊日寇,歸第八戰區傅作義指揮。抗日先遣軍轄四個騎兵旅,一個步兵旅,有兵力一萬七千三百多人。部隊途徑陜北時,毛澤東致信鼓勵他為中華民族御敵再創新功,周恩來、彭德懷、習仲勛、肖勁光、陳奇涵等中共方面黨政軍高層領導人轉交了毛澤東的親筆信,并贈給了大量武器彈藥及一部電臺,派了兩位游擊戰教官。這對抗日先遣軍是寶貴的支持,今年85歲的大姑姑告訴我說,為了抗日,你爺爺把北京西郊、南郊的二百多頃的(約合2萬多畝)好地都賣了,甚至連二奶奶的金銀珠寶細軟全都當了,換了錢,買機關槍、小鋼炮。西安張學良公館紀念館的專家李敏告訴我說,這些舉動不僅說明了中共是真心抗日,真心搞統一戰線,也說明了中共對這支部隊的戰斗力很重視。
白鳳翔的抗日先遣軍有較強的戰斗力,其綜合戰斗力甚至比國軍的嫡系王牌部隊還要強,這在一定程序上與連營級軍官熟知日軍戰術有關。早在1933年中國軍隊長城抗戰之初,白鳳翔部的東北軍騎六師就在戰斗序列中。當時,長城抗戰由兩個方面軍組成,由張學良、張作相指揮。白鳳翔的騎六師與騎一師、騎二師、騎五師與第29軍、第17軍部隊協同作戰,轉戰司馬臺、古北口、多倫,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在艱難的苦戰中,部隊損失嚴重。但在這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歲月里,騎六師逐漸掌握了日軍的突擊戰術,迂回戰術以及受武士道精神奴役的日軍士兵殘暴心理等等。隨著1933年5月31日《塘沽協定》的簽訂,一紙所謂的停戰協定,使中國長城會戰從軍事失利,轉向實質上的政治失利。“七七”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進入全面抗戰階段。一腔熱血的白鳳翔為再度出征抗日戰場,經常召集部屬研究戰略戰術。尤其對日軍的小分隊突擊騎兵奔襲戰加強了研究,琢磨了對付的辦法,這一切都為白鳳翔有效殲擊日軍有生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礎,埋下了殺敵致勝的伏筆。白鳳翔同其他愛國的東北軍將領深知,從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出籠,日本侵華占華的貪心昭然天下。日本并不滿足染指東北而是得寸進尺,對中國既要蠶食、更要鯨吞。白鳳翔在給部隊軍官動員時說:“日本人鼓吹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熱河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丟了熱河,北平危機、華北危機。我們要做好血戰熱河、進軍綏遠、察哈爾的準備。此時,日本關東軍一邊進犯,一邊在伊克昭盟扶植漢奸勢力,并在察哈爾扶植德王,試圖建立所謂偽大元蒙古國。這是繼建立滿洲國之后,又一個侵吞中國的陰謀。
有自幼習武、能騎善射過硬本領的白鳳翔,給部隊定了三項訓令,一是快速集結,下達開拔命令半小時甚至一刻鐘就整隊出發,所有槍支的彈藥不退堂。實際上,他自己每晚睡覺時,為把盒子槍始終別在左右腰側,久而久之,磨出了繭子。二是除步槍、大刀之外,每個連隊都要有10位以上官兵會用“五節鞭”,別在腰上,與敵交手,凌厲揮掄,令日軍瞬間落馬。還有聯系騎馬蹲檔式等武術著法,大大提高部隊官兵的戰斗能力。三是廣泛征集好馬。從呼倫貝爾科爾沁草原到烏拉爾草原,凡是跑得快、耐力強的烈馬,白部能買來盡量買過來。白鳳翔還多次親自帶著常國賓等身邊親信,到那達慕上挑選良駿。有時,為了買到優良品種的馬,不惜花重金。青少年時代,白鳳翔曾在熱河一帶拉桿子當綠林好漢,從村村落落到一頂頂蒙古包,有許許多多的好哥們、好弟兄,他們挑選的兵源大多數也都馬術好,槍法準。加上有了充足的馬匹,部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強,成了名副其實的草原勁旅。機動能力的提高,從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日軍騎兵部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白鳳翔部隊特別注意嚴格訓練,按照戰區司令長官傅作義的要求,強化了以夜間射擊為主要內容的夜戰訓練,并提出了“兩只夜眼”的口號。在戰技訓練方面,白鳳翔率部苦練近戰,增加了一公里沖鋒科目,為打奇襲戰做好熱身準備。也注重迂回戰、穿插戰、圍點破襲等游擊戰法。
狼煙暗淡塞上月,日寇覬覦破城闕。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29日,北平淪陷、華北危機!日軍鐵蹄在飛機坦克大炮的掩護下,長驅直入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的大部分地區。通遼、赤峰、阿爾山、集寧、包頭相繼陷落。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向天皇獻計,攻下熱河、綏遠全境,取華北全境,進而奪取華中、華東……整個中國便在股掌之中。在這種緊急情勢下,國民黨調集大量軍隊,開辟正面戰場。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開始東進創建根據地。而距熱河、綏遠腹地最近的則是平北抗日根據地。一九三八年初,傅作義將軍命令白鳳翔率抗日先遣軍主力部隊進駐巴盟、后套,在大青山至臨河(今巴彥淖爾)、紅柳湖(烏梁素海)一線布防,開展游擊戰。為鼓舞士氣,傅作義檢閱了部隊。白鳳翔部隊進駐相對富庶后套地區,供給有了較好保障。從此,在這一帶開始了4年多的艱苦卓絕的抗戰斗爭,指導一九四二年初犧牲。當年與馬占山將軍的抗日挺進軍一部形成有效的軍事防御態勢,對保衛華北起到拱陣作用。同時,也牽制了十幾萬日軍主力。此間,白鳳翔將軍率領抗日先遣軍浴血奮戰,不僅在大青山、臨河打了許多殲滅戰,還運動到張家口、多倫襲擊日軍。參加了綏西戰役、包頭戰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這時,部隊已經擴大到兩萬多人。這支國共兩黨都關注的鐵流勁旅,在蒙古高原讓人心寒膽戰。有些戰斗勝利,是白鳳翔抗日先遣軍與共產黨領導的大青山游擊隊團結奮戰取得的。不僅先遣軍犧牲了一千多位連以上軍官和上萬名士兵,大青山游擊隊的政治部主任和數千名戰士也英勇獻身。這種剛毅,不愧為指敵忘身;這種血戰,不愧為賈勇死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黨史辦主任李貴軍和抗戰研究專家趙殿武、張少文認為,在統一戰線條件下,中國軍隊形成合力打擊日寇,勝算頗多。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表示,抗戰最艱苦的歲月,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支持國民黨政府軍的歷史事實值得認真挖掘整理。這是抗戰時期統一戰線的成功見證。董其武將軍的侄孫,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董恒宇說,共產黨游擊隊提供的情報,對聯合抗擊日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那個戎馬劻勷的年代,白鳳翔將軍以一日不死,匹夫吾頭盡殺敵之責的拳拳愛國之心,讓侵略者四處碰壁。抗日先遣軍風馳電掣的戰斗風格,馬刀揮處在太陽照耀下,寒光閃閃,快哉快哉的向鬼子的頭上砍去。構筑捍衛中華大好河山的流動鋼墻鐵壁,好一幅驚天地,泣鬼神,裹著狂沙唱大風,舍命為國獻忠魂的壯烈圖騰。根據抗日先遣軍健在的老兵回憶,他們沒有軍歌,白鳳翔將軍都叫我們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唱的靈魂震撼,唱的熱血沸騰,怒發沖冠,所向披靡,喚起抗日先遣軍將士的無畏與勇敢。猶如滾滾聲浪,血染沙場氣如虹。白鳳翔還作詩曰:華夏怒,塞外勇;驅日寇,驃騎千里;收失地,莫惜血,重整我河山。其愛國將軍的那種豪情躍然呈現。
一九三九年七月,白鳳翔率部“誘引”日軍駐包頭部隊“出洞”,他指揮部隊邊戰斗邊轉移,把日軍引到烏拉山南麓一處山谷,敵人進入伏擊圈后,他一聲令下埋伏在山林里的先遣軍官兵狂烈扔手榴彈,把尾部的兩輛汽車炸毀,堵上了后退道路,日軍亂作一團,二十多輛汽車亂了方陣,日本鬼子棄車向山上突圍,白鳳翔一聲令下,一枚枚手榴彈把敵人炸開了花,這場仗打的很漂亮,消滅三百多日偽軍,繳獲了一批武器裝備。
一九四〇年二月,在傅作義將軍指揮下,第三十五軍、八十一軍(軍長馬鴻賓)、抗日先遣軍、三十一師(師長孫蘭峰)形成了合力,綏西戰役殲滅日軍三千多人,偽軍五千多人。這一仗,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特別是隨即在三月下旬烏梁素海(紅柳湖)一戰中,傅作義將軍指揮一〇一師董其武等部反攻五原,白鳳翔率部在五原城東的二驢子灣臺圪臺埋伏,水川伊夫及一股日寇狼狽逃出五原城。3月21日,化了妝的水川伊夫逃到了烏梁素海西岸的義坑樸隆,白鳳翔指揮部隊利用蘆葦蕩的地形優勢,發起猛烈沖鋒,一舉殲滅了殘敵。擊斃了日酋水川伊夫中將和步兵聯隊長大橋大佐、警務指導官內久保作、特務官員池田濱崎等三百多人。這一仗讓白鳳翔喜出望外的是擊斃了日本皇族水川中將,在東京引起很大震蕩。這是繼八路軍在淶源擊斃所謂“名將之花”的日酋阿部規秀后,第二個被擊斃的日軍中將。戰后,日軍為尋找水川伊夫的行蹤,派了一架飛機在烏梁素海地區上空搜索了五天。白鳳翔為犒賞部隊勇士,烤全羊,喝烈酒,部隊士氣大振。白鳳翔將從水川伊夫身上搜到的圖章及戰刀贈送給傅作義將軍和董其武將軍。對于這次大捷,讓延安和重慶都很歡欣。蔣介石還特致電傅作義將軍,對白鳳翔建立的戰功予以褒獎,延安《新華日報》、上海《申報》當時很快作了報道,狠狠打擊了日寇的氣焰。這是整個綏西戰役的一部分。
遭到慘敗的日軍惱羞成怒,動用了飛機、大炮、毒氣彈,于1942年4月,在達茂旗南部與固陽縣的交界處合教村戰斗中,白鳳翔不幸中彈,這位驍勇的戰將倒在血泊中……。國民政府頒發了陣亡證書和撫恤金證。
白鳳翔在前線英勇抗戰,也得到了張學良將軍的勉勵,他在被囚禁期間,還托人帶口信予以勉勵。被蔣介石脅迫在歐洲考察的楊虎城將軍,仍關切抗戰大計。他在“致白師長鳳翔函”中說,“遠睽英宇,時切葭思。貴部駐防外縣,值此嚴冬時期,倍為辛苦,尤為遠念。東北同胞將領希望我們打回老家去,以收復失地拯民水火,西北同胞亦時刻未忘東北,力求抗日主張之實現。”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周恩來、李先念、彭德懷、習仲勛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對白家后代十分關心,指示有關部門尋找因戰亂失散在各地的白鳳翔的后代,給予妥善照顧。1981年,“西安事變”45周年紀念活動,中央統戰部把我奶奶(劉素貞)接到北京開會。會后,鄧穎超同志在全國政協親切會見了她。1986年12月5日,張學良公館紀念館建成時,習仲勛同志親自飛到西安出席開館剪彩儀式,三姑白雅芬應邀到西安軍用機場迎接,并在北京參加西安事變五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大姑白雅麗從貴州山區調回了西安安排工作;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我表哥靳建白被安排在教育系統工作。
昭昭前世,惕惕后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數人無視鐵的歷史事實,無視在戰爭中犧牲的數以千萬計的無辜生命,逆歷史潮流而動,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破壞國際互信,制造地區緊張,引起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強烈譴責。”七十多年,彈指一揮間。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我們一段最疼痛的民族記憶,是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在血光中的奮抗。在那烽火連天的艱難歲月,我祖父和他的戰友們啼血蒙古高原,八千里路云和月。硝煙中彌漫著生命的芬芳。如今,美麗的蒙古高原,風吹草低見牛羊,人們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這一切,來之不易。作為抗日愛國先烈的后代,深知中國共產黨是抗戰全面勝利的中流砥柱,抗戰是全民族的抗戰。必須批駁美化侵略戰爭、搞歷史虛無主義的外賊內奸。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民族抗戰勝利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論述,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堅定維護《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聯合國憲章》構建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來的國際和平秩序。
2015年8月31日于北京
資料來源:西安張學良公館紀念館、沈陽張氏帥府紀念館、中央黨史網、內蒙古抗戰史研究會、北京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及有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