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詩
2015-10-21 16:52:48
作者:井秋峰
關于詩
井秋峰/文
詩,讓我想到了瀑布。學習寫詩會不會如同人在造瀑布,人造的自然無法與天然形成的相比。這樣想了,讓我對學習作詩有了一絲警覺,修煉的意義在何?是修煉語言,是修煉心智?還是修煉悟性?倘若詩人和巫師相仿,都有著與生俱來的能感知神的昭示?那學習做詩人不是明擺著不成嗎。我一惑也。
當然,詩語是獨特的,是非常的,是說一而言二言三……我上學時,假期跟著家人嫁接過樹苗,現在想來,詩人就是在嫁接語言,造出新意。
我以為沒有詩眼,沒有詩心,沒有詩覺,再好的語言又有何用?
沒有思想的語言就如同空著的船,船漂亮與否,大小與否,又怎樣?
我這樣以為:如果詩是一個人,語言是渡詩的船。如果渡一個人小船就可,渡多人就得大船。
建樓需要圖紙,所以建樓是工匠的事。畫畫,好的作品沒有圖紙,所以畫畫是創作,畫畫是畫家的事。
覺醒這詞用的好。植物的覺醒是因為春天。樹木和小草覺醒的方式又不一樣。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覺醒:看到、聽到或者聞到了什么后有所發現,進而有所觸動,不再固守原來的,而是嘗試著突破。
寫詩如登山,山在心里。
詩人與學歷、與歲數、與男女都有關系,但都不大。
形式為內容服務,無所謂怎樣怎樣,什么都是人在做,昨天不行的,可能明天或者后天就行了。
我自己覺得我的問題在于太實,留白不足,詞語還沒做到言它,言很多。
作者簡介:
井秋峰,詩人。河北文安人。全國“井秋峰短詩獎”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