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趙家山,一座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村落


【海藍藍紀實文學】
 
趙家山,一座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村落
——新保安戰役楊羅耿指揮部遺址采訪記
 
海藍藍/文
 
這是個鮮為人知的破舊山村,地處大山深處。如果不是偶然知道驚人的歷史秘密,我絕不會到這里。它有個極為普通的名字——趙家山村。村民以趙姓為主,而我采訪的人就叫趙春蘭。
     
從沙城沿110國道向西十公里就是懷來縣第二大鎮新保安。趙家山村屬新保安鎮下轄村。我要探訪的歷史秘密與這兩個地方密切相關。
     
汽車開過新保安牌樓,路北有座加油站,從高速橋下拐上去,向北就是通往八寶山唯一的公路。車行至壩口村,老馮一打方向盤,左拐過小橋,上山坡,穿村莊,繼續向山里進發。
    
坐在副駕駛的李芳是老馮的妻子。李芳此次是為實地觀察,將快要消失的歷史遺跡用鋼筆畫繪制出來。她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為后人留下珍貴的資料。為助力京張申冬奧,一年多,她與老馮遍尋張家口4區13縣,繪制130幅鋼筆畫,出版畫冊《塞外古城張家口》。她的兩幅鋼筆畫參加在首都圖書館舉辦的“筆蘊深情,畫憶家園”聯展,并被收藏。我在采訪李芳時,聽老馮講經歷時,得知他找到新保安戰役楊羅耿指揮部所在地。沒想到竟是被人忽略的小山村——趙家山。
 
據說明代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的趙氏家族,全部遷到河北懷來,甚至連村名也沒更改,依舊叫趙家山村,而居山下的雷家站是座古驛站。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改名為新保安,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國解放戰爭史上,新保安留下了最輝煌的一頁。
 
新保安戰役是拉開平津戰役總決戰的序幕。它的成敗決定著具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北平的命運。歷史轉折之際,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軍委直接下達命令:楊羅耿兵團(指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耿飚任參謀長的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必須將從張家口撤回的國民黨傅作義嫡系部隊35軍堵在北平之外,更不能讓他派來接應的敵104軍與之會合,一定要將兩股敵人分隔開全部殲滅。
     
接到命令的華野第二兵團全體指戰員星夜狂奔,以晝夜200公里的速度翻山過嶺到達洋河岸邊。據當地百姓親眼目睹,解放軍過河時,有的戰士脫掉衣服被冰碴劃傷;有的干脆穿著衣服趟過河,上岸后,濕漉漉的棉褲結了厚厚的一層冰,可他們一步不停直奔指定地點。3個縱隊、一個炮兵旅不顧長途跋涉,火速投入戰斗,與先前被截在平張路北,延慶山區的四縱后衛12旅協同作戰,將國民黨35軍團團圍在新保安城內。傅作義急調104軍258師前去接應,一度推進到距新保安城2.5公里的馬圈子村,終因解放軍猛烈阻擊,退守懷來城。35軍軍長郭景云看到東西兩線增援無望,只得“固守待援”,然而,毛澤東“圍而不打”,“阻擊外援”的戰略,徹底摧毀了敵人的心理防線。
     
從1948年11月18日18時,楊羅耿兵團接到中央指示,火速堵截回撤北平的35軍開始,到12月8日20時止,毛澤東先后發了20份急電,親自下命令給楊羅庚兵團,必須完成包圍任務,決不能讓35軍與前去接應的國民黨104軍258師會合。毛澤東深知,抓住35軍就抓住了傅系。打掉35軍,就等于拔掉傅作義的虎牙。而傅作義為解救賴以起家的嫡系,將不惜血本。那么,35軍就成了引誘傅部“飛蛾撲火”的烈焰。
 
人們熟知這場戰役的慘烈,當時的新保安完全變成“血肉磨坊”,而傅作義最得力干將,35軍軍長郭景云兵敗自殺,35軍全部被殲。天津失守,家底沒有的傅作義面對兵臨城下的解放軍,被迫接受和平條件,同意攜余部二十萬人起義,接受改編。北平,這座六朝古都,終于在戰火中完好的保存下來。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軍對后世子孫最大的貢獻。但是完成毛澤東戰略部署,指揮這次戰役勝利的華北第二兵團楊羅耿前線指揮部究竟在什么地方,很少為世人所知。
     
我知道指揮部舊址的秘密說來也巧。這就是前邊說到我采訪李芳時,了解她獲取歷史遺址的信息從哪兒來時,聽她愛人老馮講述查閱資料,不會遺漏一絲線索,再親自開車到實地考察,采集數據,走訪當地百姓,了解歷史故事和傳聞。新保安戰役楊羅耿兵團指揮部遺址就是老馮在網上查閱資料,從平津戰役紀念館介紹中,發現一張有楊得志女兒、羅瑞卿兒子、耿飚女兒于2012年親自到懷來縣新保安鎮趙家山村,尋訪當時華野第二兵團司令部指揮部房東后人,在破敗不堪的院落舊宅前的照片。
     
聽完老馮講述發現經過,對歷史興趣濃厚的我急切詢問何時再去趙家山,也想親臨現場,了解原委,記錄散落在風塵中的歷史真相。老馮說:周四約了縣電視臺記者,讓我跟著一起去。老馮還將拍的照片發給我,并說:房東老人已過世,唯一知道這座宅院歷史的是他的女兒趙春蘭。
     
周四,按照約定,老馮載著李芳開車接我,并解釋電視臺記者因其他事情不能同去,而我的采訪將成為記錄瞬間的關鍵。帶上筆記本、相機和兩部手機,我們一起出發了。
一路上,老馮講述尋找古跡經歷,竟錯過路口,只好掉頭回返,從加油站旁邊左拐進山。這條路狹窄曲折,如對面來車,可要高超技術。我調侃剛拿車本的李芳不要走山路。她笑著說能在城里開順利就知足了。
 
我和李芳坐在車上聊著這段歷史,老馮開車專心在山路爬坡。車在盤山路上迂回前進,我和李芳都體會的到,解放軍將新保安戰役指揮部安在趙家山村,的確是多方考察地形選擇最佳位置。這里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嶺,都是天然屏障,在戰爭年代,人們都要徒步翻山越嶺。李芳說,新保安距趙家山村僅五公里,郭景云做夢也不會知道,楊羅耿居高臨下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老馮插了一句:傅作義的35軍就是“甕中之鱉”。
     
車至趙家山村口,老馮指著路旁停靠的幾輛小車說:看看,這些人真有“車德”,將車停在里面,不影響外來車輛通行。咱也往里面停停,好讓人家出行方便。
     
老馮從后備箱取出禮品。我和李芳跟著走進村口這座農家小院。老馮指著正在菜地澆水的老人說:她就是趙春蘭。華野第二兵團司令部就在她祖父留下的院子。老馮又將我和李芳介紹給老人,并說明來意。“進屋吧,我給你們講講聽來的故事。”她有些惋惜地攤開兩手,“如果你們再早幾年來,大我十幾歲的叔叔活著。他知道的更清楚。我1950年出生,沒見過打仗。小時候,晚上躺在大炕上,聽我爹講解放軍攻打新保安的故事。那時我娘還是小媳婦呢。不過,當時誰也不知道院里住的是什么人,都穿一樣的衣服,分不出是官是兵。”
     
老馮說,現在十點多,咱們趁時間先去老宅院看看,拍些照片。趙春蘭說:用我陪著嗎?我說:辛苦趙大姐,跟著去老宅院介紹一下,我拍些照片和視頻資料。這樣才更有歷史價值。趙春蘭腿疼,我和李芳想扶她上坡。她卻說,別看我有腿病,每天到地里干活,走山路比你們都利索,就是晚上睡覺,腿疼得厲害。望著她被太陽曬得黝黑的面孔,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中國幾億農民,不都與她一樣,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樸實的言行中,透著一種無法用文字描述的精神。
 
站在高坡回望趙春蘭家,行動不便卻干干凈凈的老伴住著拐杖倚在樹下,什么活也不能干,看上去比趙春蘭年輕多了。他們每年夏天回來住一段時間,等到秋收后回新保安和兒子一起住。
     
村南的房子都是空的,院子里的雜草長得很高。小路鋪滿被雨水沖下來的石頭瓦礫,很難走。老馮叮囑我穿高跟鞋走這樣的路要格外小心腳下。他是第二次到趙春蘭家老宅,走在前邊帶路,到了村西南一處院子停下來。門口的野草長到一人來高,趙春蘭趕緊走到我和李芳前面,告誡我們把雙手舉過頭頂,如果不小心碰到這種草,就會渾身發癢。我說,幸虧穿了連體迷彩服。
      
院門已經塌陷,南面一座破房將小院分隔成兩處。趙春蘭說:東邊三間是后蓋的。南邊隔開兩院的房子是原來的小南房,門是后改的,原來是牲口棚(碾坊),旁邊有個柵欄門,往西是條窄巷,一直通向山上。
 
我說,這座院子位置極佳,兩邊山體如同大門,將指揮部緊緊封鎖在相對安全的山坳,又能居高臨下,新保安城盡收眼底。
 
李芳說:東邊山高些。趙春蘭接過話說:西南的山頭別看低,位置好,上邊又平,晴朗的天氣,不僅能看到懷來境內,還能看到涿鹿縣呢。她告訴我們,祖父、父母不知道院里住著什么人。進出院子都要憑一張紙條,沒紙條根本進不了院子,回不了家。她指著中間兩間低矮的房屋說:這兩間是老房子,父母原先住的。西面兩間是后蓋的,還有兩間下西房。兩戶是叔伯哥們兒:一個死了,沒后代;另一個當八路走了,再沒回來。解放軍不愿打擾百姓,占用那兩間沒人住的房子,究竟哪間作為指揮部,誰也不清楚。
 
1994年10月,縣里在趙家山小學校為楊得志開追悼會,作為房東長女的趙春蘭參加了紀念活動。至此,一家人才知道:當年住在祖父院里的解放軍竟是指揮攻打新保安的司令員。趙春蘭還告訴我們,父親在山上看到天空很多飛機往新保安城投送彈藥物資,怕解放軍炮擊,飛得很高。35軍士兵眼睜睜看著投下的物品被大風吹到解放軍陣地。
     
老馮問小土房能不能進去?趙春蘭說:“能。”她輕輕推開門,原本身材不高,還要低頭進屋,可想而知,當年身高馬大的羅瑞卿進屋更不方便了。屋里有個大坑,趙春蘭說是父親后來挖的地窖,快塌下來的屋頂上還吊著一扇破爛不堪的門。我和李芳進了里屋:一張大坑占據半間房。屋頂露出天空。很難想象,當年就在這樣簡陋的屋里,住過赫赫戰功的楊得志。老馮在院里發現一個破陶罐。他說或許以后開發成紅色紀念館,這個東西可能會是文物,他再捐出來,放在破宅里,以后想找也找不到了。
     
走出院子,趙春蘭告訴我:這個院叫杏樹院,因祖父排行為三,被稱為“老三爺子”,而人們也把杏樹院叫做“老三爺子的杏樹院” 。
    
東邊山墻下,有個特別大的碾盤,還有個破損的碾盤和碌碡。我招呼趙春蘭、李芳在碾盤上拍張合影。老馮接過相機,說,這個碾盤極有可能是“楊羅耿”回憶錄里提到的那個為攻打新保安取得勝利做出貢獻的文物。
     
說到上次“楊羅耿”后人和趙春蘭的弟妹合影。趙春蘭遺憾地說:可惜自己沒在家。弟妹不是趙家山人,許多真實情況并不知道。我看過網上說明,照片下寫著:房東夫人。房東夫人的稱呼,我們都覺得不妥。如果從趙春蘭父親的角度來說,房東夫人該是她的母親,而不是她弟妹。這張照片說明顯然不符合事實。
     
我錄制了采訪趙春蘭的視頻,希望能作為真實的史料保存下來。我已失去直接采訪新保安戰役“楊羅耿”指揮部所在地房東的機會,而通過間接方式了解當時的一些情況,趙春蘭的講述或許比別人的揣摩更有權威和可信度。
    
第二天,我去懷來縣檔案局找到楊得志寫的《新保安之戰》(選自《張家口文史資料》十四輯294頁)中的一段話:
    
“趙家山是個地處燕山山脈西側八寶山地段的一個小村,只有二十幾戶人家,一百多口人。老鄉們的房屋依山順勢象梯田一樣,建立在層層山坡上。由于貧窮,開山鑿石又難,房舍都很矮小。我住的那一家,三間屋加起來不足30平米,兩邊的屋里都有很大的土炕,不要說掛地圖、開會,兩三個人在房里身子都轉不過來。以往我和羅瑞卿、耿飚每到一地,大都是住在一起的,這次只好分開了。好在我的住處門外有一間碾屋,比較大一點,便成了我們的臨時指揮室和碰頭研究問題的地方。”
      ……

楊得志寫道:“忍過了11個漫長的嚴寒晝夜,進攻的時刻終于來到了。我和羅瑞卿、耿飚等同志,由趙家山移到了離新保安大約只有三里左右的地方指揮。這里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新保安。”……
 
“我和羅瑞卿、耿飚、潘自力等同志是二十三日黎明下山進入新保安的。激戰后的新保安,狹窄的街道,橫七豎八的汽車,翻了幾個個兒的工事以及群眾的房舍依然冒著滾滾濃煙。溝壑縱橫,坑洼相連;槍炮車輛,物資彈藥遍地皆是。這樣的地形,傅作義、郭景云的四百輛‘大道吉’,我們讓他們開,他們也是開不出來的。毛主席‘圍而不打‘的決策,在這里起到了比打還厲害的作用。”
     
這座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村落,在漫長的六十多年里。世人竟毫不知曉。掀開史冊,拂去灰塵,我看到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熠熠生輝的名字“趙家山村”——新保安戰役解放軍華野第二兵團指揮部所在地。那個被稱作“老三爺子的杏樹院”的主人:趙春蘭的祖父趙洞,父親趙金庫、母親金世梅、叔叔趙金銀。這幾位曾見證歷史的老人都已作古,能知道這些事的老姑已年過八旬不喑世事,而六十六歲的趙春蘭就成了最直接從長輩口中得知歷史真相的記錄者。我慶幸自己和李芳及時采訪并錄制了視頻,希望能成為歷史最珍貴的記憶。
 
 
備注:
2015年9月中旬,我和李芳、老馮隨懷來電視臺記者、編導第二次去趙家山村,設計拍攝思路。下旬,隨攝制組第三次到趙家山。這次是根據我提供的文章為線索,實地拍攝,由欄目主持人再次進行采訪,并到山上體驗居高臨下俯視新保安城的感受,制作電視節目《看懷來身邊百姓故事匯——(第五十四期)尋找趙家山,一座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村落》。2015年10月9日節目在懷來縣電視臺播出引起很大反響,更多的人知道了這段熟悉的歷史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1948年12月華北軍區官兵進攻新保安


1948年12月解放軍登上新保安城頭


羅瑞卿、楊得志、耿飚等合影


楊得志、羅瑞卿、耿飚的后人在新保安戰役遺址合影。


本文作者海藍藍與房東趙金庫大女兒趙春蘭在指揮部舊址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内射无套日韩免费播放 |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练瑜伽的时候进入| 国产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绿巨人草莓香蕉丝瓜菠萝| 在线二区人妖系列| 妞干网2018|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极品内射| 毛片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国产美女高清**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躁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果冻传媒李琼母亲| 亚洲综合第一区|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男人的j进女人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最色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