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dú)立在冬天的荷塘邊,去閱讀殘荷的枯葉,仿佛讀懂了凄風(fēng)苦雨中的荷韻。看那落雪灑在枯萎的荷葉上,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沒有翠綠、沒有粉紅的襯托,讓人感傷那一季一季的綠滿荷塘。一年一年的 綻放,至今仍記憶猶新。此時,置身于落雪荷塘之畔,鋪一尺素絹,排遣胸中那份憂傷;抒一腔詩情,去撫平心中那份煩惱的情愫。殘荷凄美的容顏?zhàn)屛译y以忘卻,看著微微泛黃且已褪色的殘荷,給冬天涂上一抹厚重的色彩,這難道不正是一種美嗎?在荷塘邊,等一場落雪不容易,既然雪來了,任雪月風(fēng)花留給記憶中的老家荷塘吧!
我往往沉醉于唐詩宋詞的時光中,夢中往往誤入荷花深處,聽上一曲動人的云水禪心,蘸上幾筆誘人的濃郁墨痕,默默感悟荷韻對心靈的洗禮。每每讀過殘荷,總有一種魂?duì)繅衾@的感懷,感悟走過四季的殘荷,蘊(yùn)含多少耐人尋味的故事。那縱橫交錯的敗葉,是感動生命的詩行和音符。抱一卷宋詞追溯多年,一詩一箋 ,一詞一闋,總感覺意境悠遠(yuǎn)、纏綿婉約、柔腸縈掛。不知不覺沉醉于內(nèi),贊嘆大詞人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珍貴詩篇。望著落雪中褪盡繁華的殘荷,讓我在孤獨(dú)中想起紅藕香殘。此時,只想聽上一曲殘荷神韻,傾訴一下千轉(zhuǎn)百回的惆悵,再夢一回,日月輪回的穿越。人生如荷,難免有癡迷之心。我只想沾惹一身滄桑,捂暖心中的冰冷,淡淡出塵,用一紙墨香,潛入唐詩宋詞中玩一回風(fēng)雅,借以彌補(bǔ)那份虛無的魂靈。其實(shí),你不懂殘荷,殘荷也不會怪你,只要你開心就好。
每次讀罷唐人李商隱那句“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雪聲。”時,無不贊嘆這位大詩人余韻悠長、情思不盡、詩味無限。更贊嘆曹雪芹老先生把“枯”改成“殘”改得巧,改得妙。獨(dú)嘆老家的那口老塘,春日,小荷尖尖的翠綠;夏日,映日荷花的嬌艷;秋日,泛黃荷葉的輕撫;冬日,殘荷獨(dú)舞的搖曳。我曾經(jīng)在那口老塘邊無數(shù)次觀賞過荷花,這里遠(yuǎn)離了城市的喧鬧,世間的煩惱和生存的忙碌,難以尋覓這片如此寧靜之處。此時,一切毀譽(yù)榮辱,隨著那份寧馨煙消云散。此刻,輕撫雪花、輕撫塘面,那蜷縮的殘荷,用深褐色的手掌撐起雪花,猶如一座壯士的雕塑造型,窺視著淡泊的寒風(fēng)。我邀老婆一起去看落雪荷塘的風(fēng)景,她看后感嘆:“這一片片殘枝敗葉,有什么好看的,看后讓人的心情太差了,太沒意境了。”也難怪她,她一生沒讀過幾首詩,更不懂落紅敗絮,那只是生命的尾聲。在殘荷的軀干上,正孕育著一種新的生命。本來是一場很有意境的觀賞,老婆因怕冷,落荒而跑。我空對落雪荷塘,與殘荷一樣默默無言,感嘆不懂殘荷的太多了。
我曾把一幅凄婉動人、美輪美奐的落雪荷塘的畫境描繪給一位畫家朋友,讓他為我畫一幅《等一場落雪荷塘》。有一天,他拿了兩幅一樣的《等一場落雪荷塘》讓我看。看到那幅畫讓我想起了殘荷在漫天飛雪中唱起的生命挽歌。他讓我為他的那幅畫題上一首詩,我順手寫來,一首詩《冬天的荷塘》躍然紙上。他看后點(diǎn)頭笑,便說:“還是你懂我的畫。”我說:“還是你畫畫得好。”相互恭維了幾句。后來我的那幅畫被朋友拿走了,我后悔了幾日。
老家那口老塘里的藕還沒有挖,我曾想今年該有一場雪,讓我再一次賞到:留得殘荷聽雪聲。若論意境,殘缺比繁華更美;若論味道,殘荷更令我動心。期待雪在漫天飛舞,讓殘荷在靜靜地傾聽,春天已不遙遠(yuǎn),殘荷有了一份期待和寄托。我多想隨風(fēng)起舞在荷塘邊伴雪歌唱。我在落雪中尋覓殘荷那種執(zhí)著、悲壯、頑強(qiáng)的憂郁之美。殘荷雖然錯過了一場風(fēng)花雪月,讓我從寒風(fēng)中體味到一縷厚重。等一場落雪覆蓋荷塘,讓春天為它揭開面紗,用思念的溫度感化那場落雪,讓殘荷等待一個生機(jī)勃發(fā)的時節(jié)到來。
人生如荷,其實(shí)就是一場戲,演盡了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生命中有雪的日子并不是很多,如果有一場,就留給老家的荷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