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往西郊行22公里處,都江堰內江分出的兩條河——柏條河和徐堰河,在古代被先民們用竹簍縛石截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頭導水灌田,“三道堰”由此得名。后來,這個地方逐漸形成水陸碼頭和商貿重地。經過一千多年的滄桑積淀,如今三道堰古鎮已經發展成川西有名的旅游勝地。
寬闊的柏條河和徐堰河兩岸,或聚集、或散在地點綴著獨具特色的川西民居。那深灰色的鱗瓦飛檐、那朱紅的墻飾,似乎在向游人講述一段段悠久的歷史。河里波光鱗鱗,岸邊楊柳依依。微風吹來,柳枝輕撫臉頰,溫溫的,柔柔的,猶如熱戀人的手,那情、那境,欲語還休!綠油油的稻田邊,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點綴在秧苗上,風吹過后,露珠刷刷刷地掉進田里,滋潤著正在茁壯成長的秧苗,也滋潤著農人們的希望。
坐在岸邊的農家樂里,品一碗和著泥土芳香的新茶。望天上云雀輕翔,看船邊魚鷹靜立,那悠然自得的心情,正好和著春風得意的你。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唐代李紳的詩句。如果生在城市的你,想親自體驗一下農人的艱辛,看看三道堰鎮忙碌的農資市場吧,看看買草劃子買鋤把的那一張張古銅色的臉吧。然后在烈日當空下,到農田里轉轉吧,跟著農夫鋤禾,幫著農婦摘豆。聰明的,你會懂得甚么呢?
“大爺,你們三道堰好美啊!”我站在田埂邊,看著正在菜畦里忙活的老農感嘆道。“是啊,你們城頭空氣污染重,人多,車多,和(四川話:huo 混合之意。)都和不轉。你看河邊那些別墅,巴適得很,買一幢嘛,周末過來度假,好安逸喲。”循著大爺的指向,果然河岸邊有許多漂亮的別墅。“水岸花都”四個大紅字高貴地在樓頂炫耀著。能夠在這風光旖旎的河岸邊買幢別墅度假,這是一生多奢侈多優美的享受啊!
走在精雕細刻的廊橋上,威尼斯的風光仿佛就在眼前。那靈動的水車,靜靜地轉著,轉著水鄉的似水流年,轉著水鄉的神韻,也轉著水鄉人的發展思路與奮斗豪情。“小橋流水”是書里的詞兒,只有你親自坐在柏條河、徐堰河的小船上,才能真正體驗到其中的韻味。似水柔情是你小手伸進河流的甜蜜感覺;如葉扁舟在橋下鉆進又鉆出,讓人立即就想到了徐志摩筆下的“康橋”;不時有各種小魚親吻你的小手,就像村里的孩子拉著遠方來的客人,頑皮極了。你看橋頭賣布菱角的大娘,正在向游人展示著她那靈巧的手藝。五彩絲線繡就的菱角,高高掛在空中,隨風起舞,舞姿翩遷,和附近“叮當”唱歌的風鈴一唱一和,有趣極了,吸引來來往往的游人紛紛駐足觀看。“布菱角了啊!三塊錢了啊!好看又好耍,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啊!”她哪里只是展示手藝,她已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廊橋斜對面的閣樓里,是誰正在朗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呢?喔!是好讀的孩子在品味先人的墨香,那清脆的讀書聲,綿綿不絕,越傳越遠,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想到了水鄉的未來。
耍餓了,不要緊,鄉壩頭有很多很多美食正等著您哪。河壩苑里鮮香嫩滑的“石爬子”魚,那是川西特有的麻辣做法。一盤撒上蔥花的“石爬子”端上桌,保證香得你口水“咕嚕”直往的肚子里吞。“永定橋”頭扒嚕嚕醇香香的戴大肉,冒在你的紅油蔥花面碗里,保證你吃了二兩還想三兩。還有蕎巷里張大嫂做的香甜可口的蕎餅,不知讓多少香香嘴魂牽夢縈……請問你,急突突奔向三道堰的小轎車;請問你,迫不及待的游客,你們都是爭著去大快朵頤的嗎?
來吧,和“浪里白條”們搶又肥又大的土鴨子吧!來吧,參加古鎮上組織的全民健身運動吧!來吧,在水鄉文化廣場上載歌載舞,充分張揚你的個性,徹底釋放你的心情!來吧,欣賞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刺激刺激你那早已被繁瑣事務麻木了的神經……
啊!三道堰,你既有江南水鄉的秀美,又有威尼斯的大氣;你既有古老的神韻,又有現代的風騷——好一個古蜀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