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玉山官溪:千年商驛“博士村”,“胡氏宗祠”大人文


玉山官溪:千年商驛“博士村”,“胡氏宗祠”大人文

海藍藍/文




 
再到“博士縣”玉山,有種難掩地激動,此次受邀采訪仙巖鎮官溪社區,是個名副其實的“博士村”。同行的有“三清媚”女子文學會的姝子,河北作家董老師,還有司機小羅。
                          
江南煙雨,云霧繚繞,清爽而富有濃濃詩意,懷揣著莫名的新奇前往,似乎總有使不完的勁兒,一路抓拍風景,記錄點滴經歷,必能豐富筆下內容。

車行駛在蜿蜒的山路,十分穩妥,拍照不虛。我總有些疑惑,上饒各縣地處山區,似乎每個村鎮都有先人建造的宗祠,與地域寬廣,性格豪放的北方相比,更多了一份柔柔的文化氛圍,可古時交通不便,因何會形成厚重的文化底蘊?
 
三面環山的鄉間,形如一個大大的布口袋,山上茂密的植被,涵養著豐沛的水資源,這也與北方截然不同。相對平整低洼的地方,被分隔成一塊塊錯落有致的水田,看不到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農民,一頭水牛站在田間,搖擺著尾巴,顯得自在悠閑,一群鴨子在水塘游來游去,全然不顧從天而降的濛濛細雨,碧水相襯,羽毛顯得更為潔白。林間涌出一股溪流,卻讓人看不出來路,分不清歸途。
 
停車村口,漫步在被小雨清洗過的街道,清清爽爽的味道,恐怕只有到江南才能體會。我是地道北方人,對“江南”的印象莫過于戴望舒《雨巷》中描摹的“一把油紙傘”“一條窄窄的街巷”,“一個穿旗袍的幽怨女孩兒”。這種特點在北方無論如何是看不到,也不會有。“江南”一詞,是個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在我看來,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經濟,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我終于明白了,歷史上的戰亂,使得中原漢人大量南遷,而江南便成為以“才子佳人”及物產富庶著稱的偏安之地。
 
瞧,兩側矗立著四層別墅式民居,廊檐下吊掛的紅燈籠與樓前栽種的花木,凸顯出灰白兩色搭配的建筑美。被水泥墩隔開的一處老宅舊院則是著名的“江南第一祠”—— “胡氏宗祠”。
 
一位身著小格襯衫的男子,笑著迎上前。姝子介紹說:這是鎮紀檢書記郟貞亮。我想起路上的疑惑,便問:郟書記,您先講講官溪地名的來歷。
 
郟書記指了指身邊老宅院,說:這要從胡氏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開宗說起。胡威遷徙到這片植被繁茂,山環水繞的未墾蠻荒之地,擇址建宅,遁世隱居,并取村內形如管曲的溪水,命名為“管溪”,過著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生活。到了元朝時期,胡夢錫中了舉人,以示門弟顯赫,官運亨通,遂把“管溪”的竹字頭去掉,改名“官溪”,沿襲至今。
 
后來,胡氏三兄弟分別在三條溪邊建祠堂:長兄建在外村建造了規模大、氣勢不凡的宗祠;二哥建在內村的桃溪邊,規模稍小;三弟覺得梅溪過于狹隘,沒有回旋余地,便放棄建祠,舉家遷至鉛山。
 
官溪曾有四座祠堂:胡氏外村祠堂、胡氏內村祠堂、楊氏桑園祠堂和周氏家墩祠堂。其中內外祠堂基本相似,但胡氏外村宗祠更加恢宏。但這座老輩人印象中最好的外村胡氏宗祠與周氏宗祠皆毀于敵寇之手,而楊氏宗祠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大火焚毀,僅存下如今看到的官溪內村胡氏宗祠。
 
這座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的祠堂,最初規模小到僅有一正廳,一寢室。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擴建。雖經維修,仍保持明代建筑風格,是江西省古建筑祠堂遺存中的精品之一。
 
三重檐的門樓繁復錯綜,浮雕依舊色澤鮮明,形象栩栩如生。我第一次見這種門樓,既為官溪保存如此美觀的宗祠而欣喜,也因偏遠古村能有這等精美的古建而好奇。
 
這座鄉野中的建筑,沒了其他建筑的對比,古樸而富有滄桑感的古宗祠,更顯得氣勢非凡。舉頭而望,每一處構造精雕細鏤,每個環節均顯富麗纖巧,典雅別致,精工巧匠的建筑技藝在宗祠內所設計的戲臺、中堂、寢廟、廂房、酒榭的每個單元中,都凸顯出中國古建的藝術美,尤其是宗祠內的古戲臺,被譽為“江南第一臺”!
 
戲臺建于大門背后,與祠廟融為一體,形同樓閣。戲臺坐南朝北,臺前基礎以磚石砌成,臺面離地2米,下放七口水缸,詢問胡家老者,可聽不懂屬于江山腔的官溪語。郟書記解釋說:這種設計既能將唱聲擴散出去,達到擴音效果,又能以備防火之需。
 
管理戲臺兩側樓梯門的人不在,郟書記只好讓胡家人找來一個高梯搭在戲臺正面的邊口,我蹬梯而上,仔細品味古建魅力。
 
戲臺正脊有龍吻雙尾呈“S”形上翹,直指云天。藻井呈覆斗式八卦形,內有兩個模糊不清的人形圖案。臺面以木柱支撐,上鋪固定臺板,俗稱“萬年臺”。戲臺中間有大屏風,后臺有臺階上去。兩側與看臺相連,梁架上的額坊、月梁、斜撐、雀替等雕刻皆為上好木料雕琢成立體的圖案,紅色的鯉魚栩栩如生,綠色的荷葉蓮藕形象逼真,合在一起寓意為“連年有余”。
 
中堂內外掛著“清華一脈”“理學名宗”兩塊牌匾,柱子上依次掛著“月開十口成千古,水別三溪共一源”“七星池水流九曲,一寺佛光映三臺”兩幅對聯。“清華一脈”與“三溪共一源”指明官溪胡氏先祖與婺源清華鎮胡氏一脈相承,而居于官溪、桃溪和梅溪的三支皆為婺源胡氏后裔。
 
聽老輩人講,官溪過去只要有人考入功名,就要給考取功名人家里做兩個用純青石整塊做的旗桿墩,墩高近1米,呈四方形,四角稍有圓角,墩內鑿出一圓洞用來插旗桿。一到節日,當地族長也就是祠堂頭,就到獲功名的家里給該家升旗。同時,獲功名的家人就要到祠堂領取谷米、玉米、面餅等食品,并以獲功名大小,而分領取食品多少。
 
我越發好奇胡氏宗祠體現出的歷史文化。樓門上那塊寫著“饗保萬齡” 的匾額。從字面去研究不難發現:饗(同享)是會意兼形聲。從食,從鄉,本是鄉人相聚宴飲之意,似乎也正迎合了官溪民風。而保是個動詞,從人從子。本義為背(bēi)子于背(bèi),是看守住,護著不讓受損害或喪失的意思;從戰國時期,“萬”字就有簡繁之別,此與繁體的“萬”含義有別,就是萬千之量詞;齡是從“齒”,故有年齡之意,也可理解為世代的“代” 。這就可以看出祖輩匾額真正意圖。“饗保萬齡”也就是與周圍百姓共享富貴才可永保后世子孫萬福。
 
胡氏宗祠的門樓正門并排四個門神。民間一般繪制或張貼關羽、張飛、秦瓊、尉遲恭四人畫像,用以避邪驅災,納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現在僅能看出兩幅圖像,另外已模糊不清了。
 
兩旁一副對聯:“陳國家聲舊;官溪世澤長。”這里所說的“陳國”是指周武王長女婿,舜帝后裔媯滿封地所建 “陳國”,為諸侯之一。媯滿死后,謚號“胡公”。 胡公滿被尊為胡姓始祖。
 
“家聲”取自“淮海家聲”,是說淮海壽春胡質、胡威“清畏人知”的事跡。通常祠堂對聯都用最簡練文辭表明宗族血緣,這幅同樣是含有血脈源流描述。雖說自有胡姓以來,留下的清廉名聲已成舊事,但官溪胡氏家族綿延不斷承繼祖先恩德,安貧樂道,與民同享,共度平生。這也正符合受徽州朱熹“物物太極”,“ 人人太極”的主張。
 
再看中堂對聯中的“月開十口”,亦即為“胡”,與堂前,月池形如“月”字,塘邊古井之“古 ”部,相合并成“胡”字,都是暗喻祠堂主人。“饗保萬齡”與“成千古”互為呼應。“千長古月”既是“胡”字拆分,又與對聯“成千古”相輔相成。祖先建祠,一般都包涵有激勵后世,勤耕苦讀,光宗耀祖;也有與鄰為善,友邦和諧,歲保平安之意。
 
從“七步金橋”上去,站在山上,你會發現,整個宗祠外型呈龍型,左右各有一井,如同“龍眼”,門前正對桃溪,流淌不息。講解龍的故事,實質就是在注釋、講解關乎“水”的故事。龍為中國古老民族的圖騰,而水是生命之源。“水”在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中,成了“道”,或自然規律的化身。龍與水相通,水與龍并駕齊驅。龍遇水就更富有靈氣,看照壁上醒目的“騰蛟起鳳”不正是官溪胡氏先人對后世子孫寄于的希望嗎?“蛟龍騰躍、鳳凰起舞”,不就是文能治國,武可安邦的貼切理解嗎?
 
祠堂是鄉民重要的活動場所,是喚起鄉愁的地方,是族人共同的精神家園,其教化功能無可替代。官溪文化有其獨特因素,源于古徽州“理學”文化對家族的影響,曾隸屬浙江江山,習俗與方言形成一脈,在融入玉山縣的一個甲子過程中,漸漸成為博士縣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片積淀太多歷史滄桑的土地皈依,是我對美麗鄉村建設內涵的初淺認知。
 
穿過狹窄的小巷,一間又一間凋敝荒蕪的老宅,或許主人早已遠離故土,不再回頭看一看曾包涵著人文歷史,承載著胡氏家族血脈的建筑。我想:這里的每根木頭構件與石頭都該是有溫度,那些無聲的物體,或許正是他們承載而又無法帶走的“鄉愁”。
 
小巷悠悠,一座沒什么區別的徽派建筑,竟是“兩彈功臣”胡仁宇的故居。他出生于上海,本來與祖籍沒有關系,可抗戰爆發了,父母為躲避戰亂,只好帶他逃離上海,回到老家官溪,而他也就留下了對官溪古鎮最美好的童年回憶。這座老宅,仍有人居住。我們進去時,有個老人拿出照片:一張是先祖畫像;一張是2016年10月,胡仁宇夫婦回鄉省親時,與宗親在這座老宅里的合影。
 
官溪是座商驛,胡威是這一支脈家族始祖,然而,與村同名的這條溪流,大壟湖秀美碧波,以及神秘的溶洞里,是不是如我讀過的虛構小說里的情節,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說?
 
車沿著據說當年戴笠為“灰山女子特務訓練基地”騎馬射擊修建的馬道上行,在山坡停下,穿過草叢,步行幾十米,一個高大的洞口呈現在眼前。郟書記說:這就是當年戴笠欲在此建女特工培訓基地的地方,后因蔣介石電令戴笠停止建設校舍,此事才被擱置一旁。
 
戴笠與官溪非同一般,姐姐戴春鳳嫁給“三和老板”胡洪模兒子胡念恕為妻。那時家境貧寒的他常借故到姐夫家討生活。基地未建成,卻帶著了藥店學徒陳賢云(戴笠好友),和胡務熙、胡務義(戴笠兩個外甥),三人加入國軍再沒回來,空留600米馬道成了戴笠當年意欲而為的見證。
    
官溪文風鼎盛,從古至今,文人雅士輩出,不僅胡氏族人崇尚讀書,出了十多位博士,其他族姓也有不少人才成為官溪古鎮的驕傲,周文益博士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父親忠厚老實,吃苦耐勞,終日在田間地勞作;母親除操持家務外,還常挑貨擔,出入鄉間。父母都不識字,卻不遺余力支持兒子讀書。周文益從美國留學歸國,創建西安華迅微電子有限公司,用兩年多時間,完成發達國家研發十多年的工作,填補了中國在衛星導航芯片領域的空白。
 
官溪不是原來的官溪,可對漂泊在異地他鄉的人來說,總會有一天,憑借心中的印跡,找到歸鄉的路。在寫這篇文章時,郟書記發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多顆航天器總體技術的總指揮、“東方紅一號”總設計胡其正攜兒子、兒媳回官溪省親的照片。老人站在六十多年未走的“七步金橋”,情不自禁吟誦兒時詩句:楊柳東西岸,桃花里外村。板橋春雨滑,茅屋午雞喧。此地無車馬,風淳長子孫。勝游吾已翩,此乃武陵源。
他闊別幾十年,再次走進胡氏宗祠,祭拜先祖胡威,翻閱胡氏家譜,了解宗族歷史,漫步“思源廊”,觀賞綠荷紅鯉,駐足始遷先祖所掘古井,品味神魚傳聞,可謂“飲水思源”莫忘來處,尋根祭祖乃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不絕的傳承。
 
有人說現在的官溪已不是過去的官溪。地域之間的差別無法割舍心中的歸屬,無論你是操著江山腔的老官溪人,還是融入玉山文化認知的官溪年輕人。胡氏宗祠依舊是官溪核心,是所有身上流著官溪血脈人自豪的歷史標記。姓胡也好,姓周也罷,留在記憶中的痕跡,就是根脈的標記,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會帶著它——那就是無法泯滅的鄉愁。就像胡仁宇、胡其正一樣,哪怕到了耄耋之年,也會循著心中的印象,找到回鄉的歸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人人看人人添人人谢|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99| 国产高跟踩踏vk| 国产福利第一视频|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chinese男子同性视频twink|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2022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理论片| 91久久国产情侣真实对白|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做天天添天天谢| groupsex娇小紧的5一8|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 jjzz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gay在线看www| 大桥未久aⅴ一区二区| aa级国产女人毛片水真多| 天堂网在线.www天堂在线资源| baoyu777永久免费视频|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观看|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堕落前辈泄欲便器渡会|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观看视频|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最新jizz欧美|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