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單純的心思,是靈性所趨,魂魄所依。
想念心上人可能茶飯不思,寢食難安,為伊消得人憔悴。心有所依時,再好的風(fēng)景也無可救藥,再倩的人兒也是過客。
想念故鄉(xiāng),想念故土,那是魂牽夢繞,形銷骨蝕,所謂“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一轉(zhuǎn)眼,就是前塵往事;一轉(zhuǎn)眼,就是荒冢一堆了。
想念一片風(fēng)景,那是一種直擊人心的風(fēng)景,是一種心有靈犀的風(fēng)景,是一種過目難忘的風(fēng)景,那是“長安不見使人愁”的夢里再現(xiàn)。想念那片風(fēng)景而生出一種必須出發(fā)、風(fēng)雨無阻的說走就走。
回望一生,想念的層次百媚千姿,像峨眉山的云海,像泰山的層云,像黃山的煙云,絕美凌空、望眼欲穿又無可奈何、不可穿越。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當(dāng)炎炎夏日的時候,入我腦海的是這樣的詩句,我就想念家鄉(xiāng)的蜀南竹海,想念一片青青世界,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出行,我以文字的敘述來撫慰心靈的渴望。
國之南,蜀之南,戎之南,蜀南竹海是也。
綿延百里的蜀南竹海,如波浪起伏的碧海,翠綠既生,清涼自來。純凈既出,善良自生。仿佛天地釀造的一杯綠酒,飲之甘洌、透亮而心悅,這是竹海隱而不宣的格局,懂得大海的人自然明白,禪悟天地之心的人當(dāng)然會微笑,參透人生的人必然歸去來兮。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九寨天下澄,竹海天下青。
陽光下的竹海,登龍吟寺極目四海:層層碧浪涌波濤,萬竹搖曳云作舟;問得人生何處去,相約竹海三百年。剪出翡翠般的竹葉無需二月春風(fēng),只需心存善念。涼風(fēng)微繞,風(fēng)有源頭;沉吟至今,但為君故。自古純凈必然是物華天寶。
雨中的竹海,洗過的萬頃竹葉片片如頂級翡翠,碧中透亮。雨滴從竹葉之巔珠鏈般掉下,滴在竹下的枯葉上,毫無聲響,彷佛一種默契,如此詩意又如此禪意。如果是雨夜中在竹海聽雨,不是有節(jié)奏的滴滴嗒嗒,而是一種若有若無愛的呢喃,枕之入睡,一夜無夢,而醒來又覺得有夢。
月光下的竹海,你能感覺天地澄明,萬物歸心。明月如擦亮的銀盤,幾絲墨云飄過月亮,幾枝竹葉搖曳月亮,亮而潤、媚而秀、溫而沁,那是怎樣的意境?走在月光下的竹林小道,月光會透過竹葉暈染般落到地下,與枯葉與雜草融為一體。你聽見竹葉婆娑如鳴佩環(huán),看見僧敲月下門的意境,也有久扣柴扉無人應(yīng)的回轉(zhuǎn)。
冬日的蜀南竹海依然碧波蕩漾,只是多了一份冷寂、二分空靈、三分蟄伏。鳥鳴林更幽,溪流路更遠(yuǎn)。順著竹林山道,你可以追溯峰回路轉(zhuǎn),也可以竹亭佇立,等到佳人歸來。一場大雪之后,銀裝素裹,落在片片竹葉上的白雪,近觀六邊形的雪花鏤空精致,匍匐竹葉而不融化,在陽光下像微雕的窗欞,像園林的門扇。遠(yuǎn)觀層層竹海,碧海銀裝,仿佛換了人間。
自古竹園就是清修之地,釋迦摩尼在迦南陀迦陵竹園開壇講經(jīng),普度眾生。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普陀山紫竹林,筑海而居。何況綿延百里的蜀南竹海,早已是靈魂的棲息地,心靈的清修地,返璞歸真的桃花源。
而竹子本身鋸之成杯,剖之成蔑,削之成冊,雕之成器,吹之成笛,釀之成酒,無為而無不為,空心而無二心,難道不是一種大徹大悟嗎?
我愛蜀南竹海。
作者簡介:喻強,警察,筆名三江映月,70后,中國紀(jì)實文學(xué)協(xié)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lián)會員、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曾獲“四川省首屆散文獎”、“全國公安現(xiàn)代詩歌網(wǎng)絡(luò)大賽”二等獎、“四川省首屆公安文學(xué)作品評選”二等獎等獎項,在省級以上刊報發(fā)表40多萬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