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軒散文小輯
推薦語:
她,豆蔻年華筆耕不輟。她,能詩善文才華獨秀。她就是被《黃河》文學雜志隆重推薦的“山西新銳00后第一人”張碧軒。
2001年出生的張碧軒現就讀于山西太原某中學,小小年紀的她曾獲《新作文》全國征文一等獎;全國“放膽作文”征文特等獎;她的小說作品《遲早》刊發在《黃河》雜志;她的散文隨筆散見于《發展導報》、《山西青年報》等各類期刊。少年早慧的張碧軒一下子讓人想起張愛玲那句名言“成名要趁早”,是啊,鮮衣怒馬的大好時節,用文字在歲月的飛短流長里雕刻時光,為青春推開一扇別樣的窗。用才情在時光的白駒過隙中追逐內心喁喁的獨白,讓青春無敵無悔勇往直前。
加油吧!奔跑吧!宇宙超級無敵才貌雙全美少女——張碧軒。張開翅膀,一碧萬頃,軒軒星輝。
張碧軒新近青春散文集《映階碧草自春色》由游記篇、景物篇、思緒篇、人事篇、思辨篇、親情篇、品讀篇、詩箋篇八個篇章結集成冊。散文集信息量大,視野廣闊,文筆清新不群,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一窺繼90后火星系之后00后新新人類煥然一新迥異酷炫大不同的生活場域。
歲月剛好,最好的年華投入最心儀的書寫,好年華不辜負,正如張碧軒文中寫到“風很清云很淡,陽光很暖。”是的,陽光很暖。
——作家網編輯劉不偉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
有著驚艷美麗的或許不僅僅存在于陽春白雪之中。在平凡中一心一意肯低頭努力的,仍可以讓世界春暖花開。
從前的我是個心高氣傲的固執孩子,自以為高雅的生活才有意義。于是卯足了全身力氣去追求情調,對于俗世的,被大眾普遍接受的事物嗤之以鼻。看書要看卡夫卡和米蘭•昆德拉,聽歌只聽鈴木圭子和陳綺貞,電影必須是巖井俊二和王家衛。甚至喜愛的花,都是傲然高貴的鳶尾,紫玉般細密精致的紋理如同薄霧秋日——我的生活好似日復一日地在清冷的秋天上演,因此旁人評論我曲高和寡,甚至孤僻冷傲。
我全然不顧,自詡心中有專屬的規劃,樂此不疲地游弋在我所謂“高雅”中。偶爾也會孤單,但僅僅是偶爾。
那日正巧是春末夏初,花朵爭妍開放的時期。放學后在校園里漫步,不經意被一簇鮮艷奪了眼球——太濃艷太旺盛的景象,想要無視都無法做到。面前是一株昂揚著花蕊的月季,枝干挺拔,綠葉青翠,初開的花朵立于枝頭,花瓣嬌嫩欲滴,雍容華貴,好似古時的皇后,綾羅綢緞,霞帶紛飛,竟生出了一股母儀天下的尊貴之味。我有些發愣,腦海里是無數鮮花競相綻放的聲響,那些固執而不成熟的思想被這妖嬈花色引燃焚燒,秋日的薄霧,因靚麗的花姿紛紛潰散,心中暖流激蕩,非同凡響。
這是屬于平凡中的美嗎?
頃刻間我恍然明白,陽春白雪自有他無與倫比的精華,而更多時候我們奔波于凡世中,更重要的是揣一顆熱愛平凡的心與捕捉美的眼睛,關注腳下的每一寸土地,身旁的每一絲綠意。自視清高者只是生活的“異類”與逃避者,真正的成功是歸屬于現實,從而高于現實。年少輕狂是必經的曲折,那一枝月季讓我明白人生的真諦,從而走出狹隘逼仄的暮秋,迎來了明媚燦爛的春日。
我仰起頭。未來還長,在我看不清的遠方仿若飄來月季花。我想,只要可以腳踏實地闊步向前,那么永遠都是春暖花開,芬芳常在。
《叛逆期》
我在一點點的變壞。
學會了自習課把校服蒙頭上睡覺,早上去學校瘋狂的抄作業,轉筆,打口哨,上幾何時在桌兜里看簡愛,從不記筆記,哦,對,還有在不高興時罵臟話。
我記得十桓姐拎起我的地理書,指著嶄新的一頁責問那我為什么又沒有記筆記,我搶過書看了看說:“哦,原來學到這課了?”呵呵,我都不清楚。末了,補了一句,我是個壞小孩嘛。
這時他們就會說,:軒,你就裝吧,壞小孩會考年級20?
可是我就是想變壞并在努力變壞嘛。我在心里叫囔著。
內心有一種種子,在拼命的生長,似乎有一種潛能量推動者他的成長。,就那么一瞬間,徹徹底底的爆發了,將從前“乖乖女”形象粉碎的一干二凈,只留下叛逆的因子。
莫名奇妙的會在媽媽喋喋不休的時候喊一句:煩不煩啊你,然后開始大聲爭執起來,開始了很鄙視那種從早到晚上課一絲不茍全神貫注,作業干凈認真,不開一絲小差的好學生。他們筆直的坐在第一排,我趴在最后一排睡覺。期中考完試,我很瀟灑的從他們身邊走過,領著比他們分數高的卷子,真的很爽。那種吊兒郎當了別人一半都不到的功夫卻領著很高的成績,算是我所崇拜。
但是吵架過后,我會反鎖上門一個人偷偷的哭泣,我會羨慕那些好學生的定力,然后晚上學到很晚,熬紅了眼睛。
說是壞小孩,卻總是想回到好孩子。
有時真的很懷念曾經的自己,副班長,總是坐在教室的中心位置,認真聽課,不懂上課說話,從不吐臟。
懷念過后有些傷感,時光下逝,自己在一點一點的變壞,這讓人有些痛心,有些遺憾。
總喜歡說我要是下了博然一半的功夫我肯定會是年級NO.1
但是卻從未付諸現實,總是徘徊于年級十幾名。
沒關系,青春期的暗礁總會過去,壞小孩總會變好,就像—我們總會成長成熟成功的。
《你不會找到路,除非你敢于迷途!》
幻變的歲月里,每一個日子都是一首歌,我們都是在無數條網線圍城的網絡里生存,只有艱難的進行抉擇,只有大義凌然的選一條路,才可能有走出困境的可能。
而我們常在密密麻麻的交叉路口中迷惘而迷惘著,我們總是邁出了腳卻又膽怯,不安的縮了回來,我們總是瞻前顧后深思熟慮,久久沒有目標,沒有最后的決定。
前進吧,生命中頑強拼殺的勇士們,只有前進才有生存的希望,只有無所顧忌才能勇敢堅強,只有你在茫茫然中找到一條路,你才會擺脫那無休止的糾結,擺脫那舉棋不定的猶豫。
擺脫日夜糾纏不清的夢境,走向輕松的,如釋重負的歡愉,開始尋找出口。
那時你會發現,風很清云很淡,陽光很暖。
《戲劇化》
——獻給我的母親
他們總說,我的生活充滿了故事。于是我也問自己,為什么這樣的戲劇化?或許是因為年少,不太懂事。
你帶我去北京玩,一路上你興高采烈,我在一邊卻意興闌珊,我沒有生氣,也不是故作姿態,更不是和你過不去。只是不知為何景再美,人文再濃厚,也總笑不出來。
于是你想盡一切辦法讓我感興趣——你記憶中的我不是這樣的,無論身處何方,在哪里旅游,都是人群里最開心的一個。所以,你在地圖上搜索了一陣子,帶我從清華穿越了大半個北京,去看世貿天階的繁華。
人生地不熟,只能坐地鐵。“十一”高峰期,人很多,又加上空調太足,光線昏暗,坐在椅子上昏昏欲睡。你在一旁告訴我在哪站下,完全沒有聽太清楚。耳機里全是Lady Gaga的歌,閉上眼,想著打個小盹休息一下,卻完全忘了你在一邊忍著煩聽著“到站提示”。
突然你將我叫起,匆匆地往人群外走——原來到站了。人和人之間幾乎沒有空隙,我努力地緊跟著你,推開阻礙我前進的人,當我終于到了車門前,右腳已經踩在門檻上時,“叮叮”的警示音響了起來,這意味著還有幾秒就要關上門了,我膽子一向甚小,聽到這警示音愣了一秒,然后將腳縮了回來,對你說:“我出不去了要關門了。”我害怕萬一我動作慢一點,這樣的話就有生命危險;到不如再坐一站在那里等你。我的腦海里迅速做出導圖,權衡利弊后我決定不下車了。你在站臺上焦慮不堪,不停的說:“可以的,你趕緊下來!”好像恨不得伸手將我拽下來。我心里苦素不堪只是搖頭。只有一道門,一道門而已,可是就這不到半米的距離,就仿佛隔了千山萬水一樣不可逾越。你在那邊,我在這邊,卻不能在一起。車門緩緩關上,我對你說:“下一站等我。”地鐵飛馳,我沒有看清你的表情,或是無奈或是焦慮,我無從知曉。只是莫名的情感緩緩滲入心口,像含著一枚青橄欖,澀的酸的卻又不知所措的。
地鐵快速的飛馳著,兩旁的景象爭先恐后的向后倒退。一片黑暗中,我仿佛明白了什么叫做血肉親情,什么叫做母女情深,你這張焦慮的臉布滿了疲憊與辛苦,一遍又一遍的在我腦海里放映這么大的北京,這么大的中國,這么大的世界,除了你還有誰會像你這樣為我操心?我開始后悔,后悔沒有及時下車,沒有理解你的心意快樂的游玩,后悔這么晚才懂你。手機突然亮了起來,你發來短信:下一站等媽媽。我將手機放在心口上,開始祈禱車快一點,再快一點,早點駛出黑暗,早點見到我的母親!
多么戲劇化的場景,仿佛再拍八點檔的狗血電視劇。可我一點都不覺得好笑。只有苦澀,只有苦澀!
我的母親!讓我見到你!
這一站有多么漫長,你我都知道。我下了車,站在站臺上,停下來等這一列駛過,等下一列停下來,然后你走出來道一聲安好。終于那么多陌生人涌了出來,都帶著倦怠與淡漠的神情。我急切的找著那張熟悉的面孔,直到你站在我面前,我笑了。
你訓斥我不聽話,手卻不由自主的挽著我的胳膊,好像一不小心,我又會和你相隔一站地的距離,我看著你微笑。走出地鐵站,世貿天階正以繁華時尚的姿態向我們揮手。
附:
我有一個彩色的夢
——代自序
“我愛故我在,青春飛揚的日子里,用一支支色彩溫潤的筆,書寫這絢麗多彩”。我曾在筆記本里寫下這樣一段話,曾做著這樣一個夢。
我愛文字愛到癡狂,那一個個平凡的字組合到一起便成了一抹驚艷的蜜色,光彩絕世。它們像一個個五彩泡泡,亙古地飄落在我的夢里,翩躚起舞,于是我便亙古地為它癡狂。
這便是夢想吧,一輩子都要為夢想付出的。于是,我告訴自己,告訴父母,告訴老師,告訴很多人我這個夢想,告訴他們,我將來要成為作家。
但是他們否認了。我無法去學文,我的歷史很糟,討厭去背地理以及政治乏味枯燥的知識,但是我有引以為豪的物理以及數學,它們開放而自在。所以我注定與數字打交道。數字是不需要優美的詞藻或深遠的立意的。
他們說,郭敬明與韓寒只是少數,看,蔣方舟不是安然地上了大學然后工作,最后風平浪靜了才去追求夢想?末了,他們語重心長,學業為重啊。
我固執地不聽勸告,固執地去背那些枯燥乏味的歷史,去理解成吉思汗和阿骨打,近乎偏執地去證明自己可以學文的,夢想是必須實現的。
后來有一場數學考試迎面而來,整日奔波于圖像、定理以及公式,證明一道道幾何,驗證一條條規律,雖然十分忙碌但仍舊如清潭里魚兒一樣自在快樂,很成功的一篇文章,我亦很快樂。
我突然發現這兩種快樂是可以并存的,我可以去學理解一道難解的方程并去寫《紅樓夢》的書評;可以領著足以自豪的成績并帶著相機行走各處完成一篇優美的游記。我這才理解了蔣方舟這位天才少女——夢想和現實是共存的,成功的人會很好地把握這兩者,就像成功的隱士會自如地穿梭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
于是,我繼續做著那充滿了五彩泡泡的夢,夢中的文字像蜜糖一樣讓我沉醉,讓我在夢中欲罷不能,讓我溫溫潤潤地像一塊漢白玉,讓我癡狂依舊。然而夢醒后,我又像從圣間回到人間,一臉煙火,卸去浪漫與文藝,附上理性與智慧,完成我未完的學業,去解一道道方程,去做平行、垂直以及各種輔助線,但仍舊如夢中那樣快樂。
于是這樣,夢中的夢更美了,夢中的快樂更快樂了,夢醒于夢中,逐漸融為一體了。
不論怎樣,心若在,夢就在,彩色的,快樂地。

附:
作者簡介:
張碧軒
屬相:小龍女
生日:2001年1月
學校:太原五育中學
曾獲《新作文》全國征文一等獎
獲全國“放膽作文”征文特等獎
在《黃河》雜志發小說《遲早》
散文隨筆散見于《發展導報》、《山西青年報》等各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