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一個街心小花園,進入四月,園內春花次第開放,從月初含苞待放羞答答半遮面的玉蘭,到中旬極盡絢爛的櫻花,稍后還有爬滿圍欄的薔薇……
雖然一路走來能欣賞到無數種花,或嬌艷明媚、幽香艷麗,或清雅溫潤、端莊秀美,可謂是:萬艷爭春春正榮,美色養眼賞不盡。但我獨獨對櫻花青睞有加。
因種種原因不能滿足一顆遨游四野的心,便特別留意身邊。俗話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雖然小花園里只有兩棵櫻花樹,但那遠看如霧似雪、近看粉紅嬌嫩于我卻是有著難以抗拒的無限誘惑。忍不住套用《愛蓮說》中的一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多,予卻獨愛櫻花。我喜歡靜靜地站在櫻花樹下,不是觀櫻之色,不是嗅櫻之香,而是等待花瓣飄落。我癡心于櫻花,尤其迷醉于櫻花飄落的瞬間,當飄落的花瓣觸碰到掌心,當花瓣飄落到眉心、唇邊……時,驚起一連串的驚顫。
我不是林黛玉,沒有可裝落花的錦囊;我不悲春傷秋,更沒有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嘆。因為,我清楚的感覺到,繁花似錦固然賞心悅目美不勝收,可飄落時卻是一種有別于怒放時的“美”。
櫻花在全世界都有栽植,日本發揮到了極致,日本人追捧櫻花、崇拜櫻花,并把櫻花尊為國花,個中原因恐怕不只是因為櫻花的嫵媚嬌艷吧。櫻花的壽命很短,從開放到花謝只有一周的時間,所以,櫻花是邊開謝落花落如雨。當然,我并不是在隱喻日本是個有著悲傷情結的國度。
據《法華經》記載,佛在靈山說法之時,蔓陀羅花自天而降,花落如雨。佛說萬物皆有佛性,花能感知到佛法的魅力,自然是靈性中的靈性。盡管后人給予了蔓遼羅花無數文化底蘊,但讓人在感受到一份神秘之余還有一絲敬畏。可櫻花并沒有參加佛法大會,何以也是如此?想必是花中之語人類尚不曾破解也未可知。
關于櫻花,有人欣賞到的是花團錦簇,有人體會到的是花暖春香,而于我卻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銀燭照紅妝。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噓!你聽到了花瓣飄落的聲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