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中人
作者:陸嬌晟
作者:陸嬌晟
又一次在空曠的影院靜靜的看完了白日焰火,細細算來,這是第三次看了。
電影散場,大批的人互相推搡著走出電影院,外面的天已經黑透,還下起了綿密的雨,我不由自主的撐起了傘。
獨自走在街上,霓虹燈閃爍,商場里依然人聲鼎沸,店員還在樂此不疲的介紹著自己的貨物,小情侶提著大包小包同吃著一碗不大的冰激凌,玻璃大門飛速旋轉,黑夜,白天,似乎就這樣,融化了在這燈紅酒綠中。
走到街口不久,汽車就進站了,我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迷蒙的雨模糊了遠處的世界,來時的路也顯得悲戚而荒涼。車子緩緩前行,電影里的一幕幕開始在我腦海里慢慢回放。從冰冷的運煤廠發現碎尸,幽暗洗衣店里的真皮外套,到樓道里奇怪的馬,和野外滑雪場里鋒利的冰刀鞋,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一絲一縷的,剝離出一個巨大的陰謀。謊言背后,是性愛,是欲望,亦或只是生存,不得而知,也許也沒人知道。真正兇手的死亡,女主角入獄,看似完美的結局,卻不能讓人感受到一絲的快樂,只是一種解脫,一種塵埃落定的輕松。女主角一邊住入了真正的牢房,卻一邊從一個無形的監獄中釋放了出來,可能,這已經是這個故事最好的結局。環顧四周,空蕩蕩的車廂里,每個人都冷漠的低著頭,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即使知道,又能和誰說呢,這句劇中的經典臺詞,讓我無限回味。當男女主角坐上深夜的摩天輪,看到了白日焰火夜總會霓虹燈時,一切真相都已明了,所有不堪卷土重來,最后一絲希望瞬間幻滅,只有無盡的黑暗,漠然傲視著著蒼穹大地。這本應該是電影最高潮的部分,然而桂綸鎂的演繹卻是那么的平靜,她身上散發出的一種冷感和眼里的空洞荒涼,太讓人心疼。那種隱忍的心酸苦澀,讓人不舍得去觸碰那犯罪者心靈深處,傷口最深的地方。
雨越下越大,這深秋的夜里,雨滴重重的拍打在窗戶上,似乎就要把這玻璃砸碎。風也越來越猛,越來越疾,一陣烈過一陣,分不清風更大還是雨更大,任由他們,肆意玩弄世界。車廂里依然平靜,人煙稀少,昏暗的燈光下,只能隱隱約約的看清對方的輪廓。很少有人在交流,更多的是沉默和擦肩而過。我想可能這才是生活真正的樣子,平靜的表面下,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段無法訴說的過往,絢爛,是我們買不起的單。
汽車依然穩穩的前行,我把頭趴在了窗沿上發呆。從小到大,我們都被寄予了無限厚望,好像玩賭博,一步走錯全盤皆輸。我們的生活,都被規劃好了,一步一步的路,該怎么走。我們衣食無憂,從來不用操心學習以外的事。所以,追求夢想變成了叛逆,不找個穩定的工作就會被看不起。世俗的眼光,猶如鋒利的冰刀,斬斷了我們剛剛萌芽的雄心壯志。小小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白日的焰火,一瞬美好,一世縹緲。我們每天都在乖巧的扮演者各種各樣的角色,好學生,好孩子,過著兩點一線千篇一律的生活。生活規則就像一張無形的網一樣禁錮著我們,我們像戴著手鏈腳鏈的傀儡,想逃,逃不掉。那毫無起伏的過去和一覽無遺的將來,沒有任何回憶和期待,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悲哀。在外人看來的安定幸福,只不過是虛掩著黑暗空洞的門。我們的內心世界是那么的貧瘠,眼光是那么的狹隘。沒有看過外面世界的美好,也沒體驗過人心社會的污濁。
就像劇中女主角吳志貞,在她那個晦暗的世界里,太光亮,太特立獨群了,仿佛所有的顏色,都集中在了她身上,讓人情不自禁的去靠近,去擁抱。但是對她本人來說,并沒有覺得很幸福,可能在她自己眼里,她只是一具擁有著美麗軀殼的行尸走肉,為了生存,可以出賣靈魂。在遇到張自力之前,她一直沒有化妝,每天都面如死灰,沉默寡言。直到她和張自力在遠離地面的摩天輪里發生關系之后,欲望之火才重新燃起,冰冷的面容上開始露出了喜色,換上了明亮的衣服,抹了口紅。然而,這短暫而又縹緲的情愫,終于還是抵不過現實的摧殘。在良心和欲望里痛苦掙扎之后,張自力還是選擇舉報了吳志貞,然后也讓自己陷入了徹底的潦倒和崩潰之中,輸得一敗涂地。
在這座偏遠的北國城市,房屋老舊,人煙寂寥,毫無生氣。這讓我想起了卡勒德·胡賽尼筆下的阿富汗,城市上方是灰蒙蒙的天,河那邊,是裊裊青煙。黑白的畫面,厚重的空氣,濃的化也化不開的悲傷,都在訴說著這個城市的凄慘潦倒。這是一個被徹底拋棄遺忘,發展停滯的邊緣地帶。在這里,罪惡像毒氣一樣蔓延,浸透每個人的身體,根植在每個人的心里,想逃,逃不掉。他們其實沒有罪,只是在這個凄慘潦倒的城市里,為了生存,為了正義,他們只能選擇以有罪的方式,活著。
生活規則這張網太大太深,有時候,甚至會有點懷疑,不管怎么樣,我們都改變不了什么。貪念,欲望,把這張網織的越來越厚。為了生存,我們只能帶上面具,磨去棱角,漸漸的,忘記了該怎么歡笑。我們大部分人在這如泥塘死水般的職場里,隨波逐流,混了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泥塘外的天空湛藍的樣子。算來算去到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只是一顆疲憊的心,傷痕累累的模樣。這到底是一種運氣,還是一種悲哀。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也都在被正義良知和欲望感情的巨大矛盾所撕扯。我們一邊渴望成功,一邊被自己的良心所鞭撻。冰刀是劇中男女主角滑冰的工具,那是全劇中最浪漫最輕松的一刻,但同時也是兇手的殺人工具,最冰冷而殘忍的一刻。繁華背后的落寞寂寥,是最能穿骨入髓的寒冷。人這一輩子很短,短到我們都來不及停下,偶爾回頭,卻早已沒有勇氣偏離自己的軌道。最終還是,隨著時代的潮流,平平淡淡的走完了一生。
電影以飛舞著的美麗的焰火結尾。那凜冽的寒冬里,孤零零的破樓上升起的白日焰火,是那么的暗淡渺小,又是那么的錐心刺目。一個故事的結束其實又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即使經歷過各種各樣的痛苦不堪,人生也還是要繼續,時間也不會停下。對于良心和欲望這種存在于現代社會的巨大矛盾,導演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法,也只能靠我們自己去挖掘,去探索。每個時代,每個社會,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掙扎。前幾天一直很火很熱門的詞“匠心精神”在各大衛視,主流網站,被鋪天蓋地的炒作宣傳。在這個有著各種現代科技代替手工制作的時代,匠心精神,到底還需不需要發揚下去。當然,答案是肯定的,可能,這也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辦法。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種匠心精神都不會落伍。匠心,是在任何誘惑下,都能永遠保持良心,永遠保持熱愛。只有學會改變自己,去接受不完美,才會讓我們心中真正綻放出不會消逝的白日焰火。
不冷否認,這是一部好電影,高品質,好制作,才能橫掃各大電影節,贏得柏林金銀熊兩座大獎。但是,這部電影在初上映期并沒有帶來很好的票房。在國內這種缺乏匠心,粗制濫造,抱著浮躁的心態尋找速成的商業大片泛濫的情況下,這種有深度,有視角,有分量的現實題材的電影并沒有耀眼的賣點,放在市場上也是形同雞肋,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絕望。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諸如導演習亦男等人已經勇敢的開啟了這方面的探索,這不僅為華語電影以后的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也讓我們了解到電影最初的本質—真實的重現。可能越是不堪入目的事實,越是難以讓人接受,卻越是有分量和現實意義。讓我們在浮華的社會里,認清事實,看清自己。看電影,不再是娛樂,哈哈笑過一場什么也沒有留下。也不再是空洞煽情,嘩眾取寵,博取可憐的同情。看電影也可以是一種課外學習,去看看我們即將踏上的社會是一個什么模樣,去看看我們到底缺少什么,需要什么。這就超越了電影本身的意義,而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
雨漸漸的停了,天空透出了一絲微亮,街上又恢復了熱熱鬧鬧熙熙攘攘,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就在白日焰火里我與你相逢,也在白日焰火里永訣,一片雪白茫茫大地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晴空下,白雪間的焰火看似短暫而渺小,一閃而過,然而,當她完成了她最終使命燃燒之后,她那縹緲的煙塵,將永遠在天空中,印刻著,她曾來過。
作者:陸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