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霞浦的光影傳奇

霞浦的光影傳奇
 
作者:王曉岳
 
  一
 
  在溫州至福州的海岸線中點,有座晉時就已建縣的古老城市。在此之前,這里是孫權的造船基地,史稱:“溫麻船屯”。由于踞海上交通之便,攝閩浙戰略要沖,元世祖至元23年(1286年)在此設州,州以海灣命名,曰“福寧州”。清雍正12年(1734年)更名為福寧府,成為福建八府之一。當時的福寧府是閩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閩浙沿海頗有名氣。座落在福寧華峰山麓的建善寺是佛教五大禪宗之一的溈仰宗靈佑祖師的道場,被世人譽為“八閩第一古剎”,更為福寧府添加了些許風采。
 
  世事無常,清中晚期,福寧府成為倭寇襲攏的一處重災區,這里推行“禁海”政策之后,海上交通斷絕,福寧至福州、溫州的陸上交通又極為不便,自然淪為“偏遠之所,寂寥之地”,致使清乾隆4年(1739年)廢府改縣。《霞浦縣志》記載:“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映照,江水似火,海面棲霞,故縣以江名。”

  從縣志來看,霞浦雖歷經滄桑,從繁榮走向閉塞,但古來卻是大美之地。
                            
  二
 
  霞浦擁有196個島嶼、480公里的海岸線和104萬畝的淺海灘涂,這三個數字不僅位居全國區縣級第一,而且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形地貌:霞浦眾多的內海是山海相依、群島環抱的內海;霞浦的灘涂是一個個半島腳下的廣闊灘涂。當人們居高臨下地瞭望大海和灘涂時,便有一種可窮千里目的視角和近灘、遠島、內海、外海內容豐富的層次美。更為神奇的是,霞浦的灘涂海景是由天光、水色和海耕文化組成的,四季變化,晨昏有別,陰晴不同。旭日和夕陽映照下的沙灘會變幻出亮金、淺黃、橘紅、火紅、嫩綠、湖藍、黃綠等幾十種色彩來,是一種變幻莫測的“彩色沙灘”。再看那棲霞裝扮后的大海和天空,有時水天一色,滿天的晚霞掉落海中,海天都在燃燒。當落日余輝即將散盡時,遠山和天空都空朦到了極點,一抹光芒從隱約的遠山背后被風吹起,像美女的長發在漸暗的天幕上飄動,極像飛舞的北極光。再看暮色中的灘涂和內海,漁舟伴著落霞孤鶩,海上漁村亮起點點星光,整個宇宙都要入眠了,只有無聲的天籟悄然走進人們心中。這般景色有時瑰麗壯美,有時安詳靜謐,有時如夢如幻。香港著名攝影大師簡慶福說,霞浦風光稱得上人間仙境、海上天堂。當美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戴維斯踏上這片土地時,被眼前的美景驚得目瞪口呆,他由衷地贊嘆道:天哪,我敢說這是全世界最美的灘涂!
 
  霞浦有句流傳很廣的民間俗語:“家鄉無風景”。這話的原意是,百姓們終日勞作,心無旁騖,久而久之形成視覺麻木,導致“天天觀景不見景”。所以,直到21世紀初,霞浦尚無省旅游局批準的旅游勝地,也極少有人專程來霞浦旅游觀光,霞浦的美成了“鎖在深閨無人知”的美。
 
  2004年,這是霞浦發展史上一個值得記住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有位叫鄭德雄的攝影愛好者憑著自己的作品把霞浦推向了全國,推向了世界。
 
  1962年,鄭德雄出生在霞浦東沖半島的大京古鎮,他的家就在大京古堡邊上。古堡是明代的抗倭遺跡,不舍晝夜地拱衛著半月形的大京海灘。古堡斑駁漫漶的傷痕向鄭德雄展現的是歷史的滄桑,而“文革” 動亂讓鄭德雄領略的卻是人生的磨難。“文革”開始那年他才4歲,懵懂記得父親是個“大壞蛋”,白天掃街,晚上在大京中學的操場上挨批斗,時常被打得鼻青臉腫。小伙伴們都罵鄭德雄是“狗崽子”,鄙視他欺負他。那時他還不懂什么是卑賤,什么是屈辱,只是感到孤獨和恐懼。直到12歲他還沒讀過一天書,父親說,“紅衛兵”天天喊知識越多越反動,不讀書興許能像石頭下的小草,躲過三劫六難。有天,他去高羅村的外婆家,教書的表兄說,這么大了不識字咋行,偷偷給他2元錢,回大京后鄭德雄就到大京小學報了名。父親知道后,打了他一頓,搖頭頓足地罵道,真是不知死活的東西。年齡漸長,鄭德雄懂得的第一個道理便是珍惜和爭氣,因為別人讀小學是天經地義的事,而自己讀小學卻如老天意外的恩賜,所以要珍惜時光,把書讀到最好,不為別的,就是要爭口氣。
 
  鄭德雄說,從讀小學五年級起,他就受到命運之神的青睞,認識了一位同病相憐的周玉明。這位周老師建國前是地下黨,1957年被打成右派,他滿腹經綸,又善書畫,卻只能在農村小學當代課老師。周老師胃病很重,鄭德雄白天為他煎藥,晚上為他捶背,夜里為他端水,倆人情同父子。后來周老師將書法和繪畫藝術傾心相授,讓鄭德雄懂得了書畫技巧和書畫理念的關系,懂得了書畫藝術不是寫寫畫畫,而是一種美的感悟,一種心靈表達,一種情感交流,一種創意哲理。這些理念成為他終身受用的寶貴財富和創作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鄭德雄深沉地回憶道,我初中畢業時已經19歲了,家里也無力供我繼續讀書。這時我的恩師周玉明平反了,在縣司法局當了律師,他推薦我到司法局打工,主要是寫寫畫畫,三年后轉到縣工商局工作。28歲時,深埋在心底的攝影愛好像地火一樣奔突,像火山爆發般勢不可擋。
 
  我問鄭德雄,這種愛好是什么時候產生的?
 
  鄭德雄不假思索地答道,上小學之后,13歲那年,我家鄰居伯伯也是“文革”時的批斗對象。他兒子長我兩歲,是我小時候唯一的朋友。鄰居哥哥有臺海鷗牌120相機,我一見便愛不釋手。鄰居哥哥不僅教給我照相和沖印技術,還把相機借給我玩。那時沒有數碼相機,120膠卷挺貴,節假日我便去趕小海,掙的錢全買了膠卷。只要有空,我便跑到古堡前,拍晨曦晚霞,拍潮起潮落,拍五彩沙灘,起初是亂拍一通,全無章法。拍的多了,慢慢理解了周玉明老師傳授我的藝術真諦,拍攝水平也有了突飛猛進,自信心也在心中扎根。然而,在縣工商局工作,一個月工資遠遠不夠買膠卷的費用,1990年,我毅然辭去工作,在霞浦開了第一家藝術人像攝影館,叫做“阿波羅光影世界”。
 
  采訪中,鄭德雄的朋友們向我透露了“阿波羅光影世界”生意火爆的內幕。他們說,一般照相館拍出的人像總是正襟危坐,中規中矩,是平面化的照片,像是像,但見物不見人。而鄭德雄總是通過誘導,抓拍拍攝對象的最佳精神狀態。加上他拍攝的人像角度奇巧,光影獨特,普通人也能拍得神采奕奕,其眼神或堅毅或睿智或慈祥或柔美,是最生動瞬間的展現。起初,一些人不信霞浦這個地方竟能拍出畫報圖片的質感和明星劇照的效果,當面問鄭德雄:“櫥窗里的照片是你拍的?會不會是買來的?”鄭德雄友善地答道:“不信,咱現來,我拍你!”沒多久,鄭德雄的名聲就傳開了,連鄉下也知道霞浦有個藝術家給人照相,就是丑人也能照出“人模人樣”。生意一下子火了,拍寫真的要預約排隊,過年時一天要拍幾百人。當時,拍一張人像9元,若放大16寸,一張5元,收益頗豐。不到一年,鄭德雄的藝術人像館發展為婚紗影樓。起初,燈光、化妝、攝影一共三人,隨著業務急遽擴展,影樓里特聘了經理、攝影師、化妝師、后期制作師等專業人員,每個班次的工作人員達40多人。到了此時,鄭德雄有錢又有閑了,他那癡迷于灘涂攝影的心火再次被點燃。
 
  從1996年到2002年的七年間,鄭德雄攀山崖,探險峰,餐風宿露,披荊斬棘,他的足跡踏遍了霞浦的岸線、島嶼、灘涂和漁村。從表面看他在尋覓最佳攝影點位、最佳攝影時間,并終于挖掘出東沖半島兩側七大最美灘涂集群和東西南北四條攝影路線。然而,鄭德雄苦苦追尋的還是攝影語言、攝影風格和攝影理念,他要把對家鄉灘涂之美的感悟用一幀幀畫面表達出來。這七年他拍了數千幅照片,自己滿意的作品也有幾十幅,鎖在收藏箱中,從未想過向外展示。這七年,他僅僅熱衷于對于生命的歡樂歌唱,卻在不知不覺間展露出一種精神光芒。這其中沒有浮躁和急功近利,沒有鄙俗的物質主義,只有契而不舍的追求。羅曼•羅素說,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止的追求!鄭德雄是位農家子弟,從未想過當英雄當偉人,但他堅韌的心靈尤如崇山峻嶺,這正是他日后能夠厚積薄發的動力。
 
  2003年春節前夕,一位摯友到鄭德雄家中作客,他叫莊文,是一位畫家和詩人,又是眼光敏銳的記者,當他見到鄭德雄的幾百幅作品時,那種感覺極為復雜,首先是驚喜,他懂得這幾百幅攝影作品的藝術價值,有些作品堪稱是驚天杰作;再就是惋惜,七年的心血被束之高閣,這不是金鐘長棄嗎?在莊文的催逼之下,2004年春節前夕,鄭德雄在霞浦舉辦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個展。同時,他根據莊文提供的大量信息,參與了全國著名攝影雜志舉辦的各類比賽,并向各類知名雜志投稿。
 
  2004年對于鄭德雄來說是個豐收之年,他在全國所有攝影比賽中均拿得大獎,特別是獲得了第五屆“影像中國”全國攝影藝術比賽金獎,這是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國攝影家夢寐以求的藝術巔峰。這一年,《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中國旅游》、《中國航空》、《時尚》雜志均在顯著版面以專題形式發表鄭德雄霞浦灘涂系列作品。這一年,鄭德雄加入了中國攝影家協會,被省攝影家協會授予“福建十大杰出青年攝影家”稱號,并被中國攝影家協會評為“國家級高級攝影技師”和“十佳攝影藝術家”。鄭德雄在全國攝影界如同一匹黑馬,橫空出世。臺灣攝影藝術家趙守彥把鄭德雄的灘涂攝影系列作品20幅編輯成名為“我心中的那片海”的專題,參加第七屆臺灣 “郎靜山攝影紀念獎”國際攝影大賽。該賽事全球征稿,一屆只評一人,鄭德雄摘得桂冠。趙守彥開玩笑說,“來臺灣競選總統吧,你在臺灣已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大家了。”
 
  讓莊文和鄭德雄都不曾想到的是,霞浦的灘涂攝影從此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2005年,鄭德雄把自己的灘涂專題作品寄往美國,參加美國攝影協會(PSA)舉辦的國際攝影比賽,一舉拿得大獎。2006年,PSA副主席吳振亨(美籍華人)、PSA亞太地區主席凌兆基(美籍越南人)率領該協會會員12人來霞浦采風和考察。2007年,PSA主席戴維斯親自率領20多名攝影家來霞浦采風創作,并在霞浦建立了攝影創作基地。之后,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多家媒體,經評選向世界推薦了中國的88個攝影基地,其中10個被評為中國最佳攝影基地,霞浦灘涂攝影基地被評為十佳之首,位列新疆禾木喀納斯、四川稻城亞丁、壩上草原、黑龍江雪鄉、內蒙額濟納胡楊林、黃河壺口瀑布、元陽哈尼族梯田、江西婺源、威海天鵝湖之前。這十佳基地被中國攝影界譽為“中國十大風景攝影圣地”。
                           
  三
 
  霞浦灘涂景觀名列“中國十大風景攝影圣地”之后,不僅深深吸引著海內外眾多攝影家的眼球,也引起了霞浦縣委縣政府和國家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極大重視。2007年,霞浦縣與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大眾攝影》雜志社聯合主辦了“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國攝影大賽。此次大賽享有國家級大賽待遇,獲獎作品所得積分可作為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的條件。短短幾個月內,大賽組委會收到參賽作品1萬多幅。這次大賽,在全國和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都產生了極大反響,進一步使霞浦成為攝影人士趨之若鶩的地方。從2007年PSA主席來霞浦授牌起,華人世界中泰斗級的攝影大師簡慶福每年都來霞浦采風創作,有時一年7次,他對霞浦灘涂的熱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2015年,他已是94歲高齡的老人了,暮春時節再次蒞臨霞浦,他對攝影藝術的追求和忠誠讓很多人為之感動。簡慶福拍攝的霞浦灘涂作品被印在絹面上,被神舟九號帶入太空。2012年7月1日,在神九返回艙開艙儀式上,這幅作品向全世界作了展示。同年12月12日,第四屆海峽攝影節成功舉辦。2013年5月19日,這天是中國旅游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美麗中國》普通郵票,共六枚,“霞浦灘涂”位列首位,“張家界天子山”等風光名勝隨跟其后。這天,這套郵票在全國5.7萬個郵政網點和世界167個“成員國”公開發行銷售,“霞浦灘涂”成為國家名片。2013年10月1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在霞浦花竹攝影點現場直播壯美日出全過程。2014年,霞浦縣與省海洋漁業廳聯合主辦“第三屆海洋杯國際攝影大賽”。2015年,央視《遠方的家•沿海行》用一集篇幅介紹了鄭德雄的代表作,并以他為主線介紹了七大攝影基地中北歧的日出和奇妙的虎皮沙灘,深秋的花竹和海耕的美景,小皓的“五彩灘涂”和臺風前夕才能遇到的“耶穌光”,以及東壁日落的瑰麗和海上漁村的夜景。一幅幅佳作配著美輪美奐的實景,加上鄭德雄如數家珍的解說,使觀眾感受著遠方家園的溫馨和世外桃園般的優雅閑適。該片播出后,悉尼和荷蘭的朋友打電話給鄭德雄,很多素不相識的朋友也從各地打來電話(鄭德雄的手機和固話已在中國攝影網公布于眾),訴說一睹霞浦灘涂的渴望以及請鄭德雄指導拍攝的愿望。之后,全國的攝影愛好者也以井噴的速度加入霞浦灘涂攝影大軍。
 
  簡慶福多次對霞浦的攝影家們說,霞浦能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鄭德雄功不可沒!是他的作品使霞浦的灘涂產生出巨大的吸引力。
 
  四
 
  藝術家是靠作品說話的,鄭德雄作品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和他進行了一次徹夜長談。
 
  我們的交談從繪畫主義攝影開篇,探討了英國某些攝影流派追求的繪畫效果或詩情畫意境界,以及俄羅斯攝影家光影中獨特的文化底蘊。鄭德雄深有感觸地說,對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講,把美麗風光記錄下來是一種收獲,是對生活的追求;對攝影藝術家來說,拍攝卻是熾熱感情的瞬間釋放,是對藝術的追求。他還風趣地說,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你對家鄉的愛到了刻骨銘心的地步,才會把發現和頌揚她的美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我的方式是寫意的,這種寫意的風格,繼承了懷素的書風和齊白石的畫風。
 
  寫意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樣式。這種意境與意象的融合,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中國哲學表達的智慧。懷素和齊白石寫意的共同之處在于以水墨揮灑來表達書畫家的胸臆,手法偏重于抒情言志,寄托他們的情感與思想。懷素的草書重于聲勢動勢和狂放變化的書風,齊白石的花鳥寫意重于“平中見奇”和“入俗見雅”的視覺,以及沉醉于“似與不似”的畫風,這些都成了鄭德雄創作理念的基石。
 
  我反復觀賞鄭德雄的作品,他拍攝的日出是從黑暗中走來的黎明,畫面中的天空和大海一片金黃,只有眩目的陽光倒影在金黃的海波中蕩漾,這束圣光溢滿了生命的精彩。他拍攝的種紫菜、趕小海、撒魚網等等畫面均是黑白兩色的大寫意,虎皮灘涂簡化為寥寥數筆勾勒,在似與不似之間呈現出如椽的筆力和天地造化的神奇;無盡的插竿和掛網在晨霧中暈染開來,那一縷縷閃動的淡墨像一群仙女翩翩起舞,畫面中大幅留白,更充滿了張力和視覺沖擊。從鄭德雄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種氣場,是鷹擊長空時的灑脫,是秋水長天間的高潔;還可以看到一種平和的心態,以及內心深處最本真的感動。
 
  五
 
  當鄭德雄的人生綻放光彩的時候,巨大的艱難卻逐漸將他包圍,形成難以逾越的一道門坎。自2004年成為第五屆“影像中國”金獎得主之后,到2007年5月之前,全中國全世界的攝影藝術家和攝影愛好者蜂擁而至,有些人專程拜訪鄭德雄。鄭德雄除陪同采風之外,還管吃管住,一年花費四五十萬元,把阿波羅婚紗影樓賺的錢全部貼了進去。鄭德雄說,我的出名是時代賦予的,能為生我養我的家鄉和我摯愛的攝影事業作出奉獻,哪怕傾家蕩產也是幸福的。父親卻發狠地罵道,全世界也找不出一個你這樣白送錢的傻瓜蛋。見面時劈頭蓋臉地罵,見不著時就在電話里罵。再說,來找他的朋友越來越多,經濟上已經捉襟見肘,實在難以為繼。無奈之下,他十分痛苦地決定,把家搬到寧德去過隱居的日子。臺灣攝影家趙守彥對他說,你這樣不好,不僅前功盡棄,而且會讓攝影界惋惜。他建議適當收費,這樣于公于私都是雙贏。于是,從2007年5月1日起,鄭德雄嘗試組團服務,開創了霞浦灘涂攝影接待服務商業化的模式,包機場和車站接送、包酒店吃住、包攝影基地交通、包攝影輔導。沒想到這種模式很受歡迎,現在,霞浦從事攝影接待服務的商業團隊有幾十家,負責攝影輔導的“攝導”已達200多人,接待攝影愛好者的家庭旅館也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原先只有縣委宣傳部、縣文聯大力推動霞浦灘涂攝影的宣傳工作,現在縣旅游局也在投建霞浦灘涂攝影基地道路、旅館、酒店等基礎設施,旅游與攝影相結的特色產業正在快速發展。
 
  鄭德雄為人坦誠,待人熱情,做人不矯情不掩飾,頗有點金戈鐵馬的氣度,又有重情重義的俠氣,因此,人脈很旺,人氣很足。他樂于交友,也善于交友,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熱愛家鄉、酷愛攝影,甘心奉獻、樂于協作”的創作團隊。這個團隊有兩大優勢,一是天時地利人和,二是可以借鑒鄭德雄的成功經驗。所以這個團體相較于外地攝影家來說,更易于出人才出成果。緊隨鄭德雄走向世界的是湯大為、鄭中夫、夏林海。之后,是李華玲和夏東海等人,他們均在全國和國際攝影比賽中獲得大獎,有的與鄭德雄同榜獲得美國攝影協會授予的“國際十杰攝影家”稱號。杜星之后,還有50多位本土攝影家在全國攝影大賽中多次獲獎,并成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這其中也包括鄭德雄的兒子鄭戈。
 
  鄭德雄說,我是幸運的,第一個“紅杏出墻”。但獨木難支,是團隊的力量承擔起與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東南亞、港澳臺等等地區和國家的交流任務以及每年約30萬攝影愛好者的接待任務,是霞浦攝影家這個團隊的緊密合作支撐和成就了霞浦灘涂攝影事業從成功走向輝煌。
 
  目前,鄭德雄有許多兼職,如農工黨寧德市委外聯委主任、世界閩籍攝影家研究會副主席、海峽攝影文化交流學會會長、寧德市政協委員、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縣文聯副主席等等,這諸多頭銜全是體制外的官位,是不拿工資沒有補貼的閑職。但鄭德雄認為,這是黨和國家給予他的崇高榮譽,是一份工作機遇,更是家鄉父老的信任和重托。這些崗位涉及閩臺交流、中外文化交流、涉及到宣傳推廣、大型活動和交友接待。鄭德雄樂此不疲,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來完成這些“本職”工作。古人云,游名川讀奇書見大人以養浩然之氣。鄭德雄再難再忙也會堅守攝影人生,他每天都在閱讀海天之間“中國最美灘涂”這本奇書,每天都在游名川見大人,凜凜浩然之氣推著他奮力前行,把一腔熱血都獻給腳下的這片土地。
 
  作者簡介
   
        王曉岳,從軍27年。軍事學院天文大地專業畢業后,在青藏高原爬冰臥雪8年,從事野外測繪工作。調蘭州軍區后,先后在國防大學、南京政治學院進修,繼而任軍區領導理論教員,后又隨調福州軍區工作。轉業后,先后在省經貿委和省委宣傳部工作,曾任處長、半月刊雜志社社長、編審。中國作協會員,在省內外發表散文、報告文學作品百余萬字,并有《八閩任扶搖》、《歷史在這里走過》等專著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和黑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 日本三人交xxx69|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香蕉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另类视频第一页|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视频网站导航| 永久不封国产毛片AV网煮站 | 久香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va| 亚洲综合色网站|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被弄出白浆喷水了视频| 欧美xxxxx性喷潮| 在线看成品视频入口免|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jjizz全部免费看片| 美女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h片在线播放免费高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很黄很污的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