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鳴驚春
作者:離響
作者:離響
這段時間,每天醒來,只聽到鳥兒在窗外鳴叫,聲音清麗婉轉,在這樣清冷的黎明,竟仿佛透著一絲驚慌。街上很安靜,一切都沒有聲息,四季流竄的風,仿佛此時都不刮了。鳥兒的叫聲格外響亮,從沒像這個春節這樣響亮過。
窗外是朦朧的亮,天青色,這是早上。我從被子里伸出手,空氣冰涼,今年春節比往年要冷一些。
手機上顯示6:45分,公元2020年2月2日。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丁香醫生”,動態數據里面,每一個數字的變化都是生死,確診的病患不斷地增長,我沒有醫術,只好祝禱。
我已經在家里呆了3天沒出門了,垃圾都沒下樓扔。先生和孩子都回老家去了,在千里之外同樣閉門不出。
其實,3天前我是出過門的,我得給自己買點菜,我也想看看人們的日子是怎么過下去的。我自己也是擔憂的,閉門在家不能出去工作,可日子還要過,生活在城市里,每一粒米每一顆菜每一滴水……都要付錢,即便不吃不喝,也還要交物業費,況且,瘟疫總有結束的一天。
海口往年春節也不是太喧嘩,很多人都會回老家,旅游的人都會涌向三亞,海口的春節歷來是平靜的。可今年尤其平靜,且不比往年,只能說是冷清。如果是換做往年,即便是冷清也讓會讓人欣喜,難得一年之中有幾天這個城市安靜了下來,像勞累了一年的人一樣,休息幾天,平靜喘息。可今年,這冷清,總透著凄涼恐懼和神秘的不測,讓人心慌。
路上行人寥寥,都拎著塑料袋,里面裝著大米、油、菜,全是基本的生活物資,臉上全無半點喜色,也無驚慌,如同失了魂一樣,走在一排高大的景觀樹下,顯得悲寂。
文華菜市場人很少,我不想進去,從門口可見里面彩色的燈光依然亮著,只有部分攤販在營業。
這時候,我更想去超市買東西,想看貨架上五彩繽紛的商品。超市在菜市場的二樓,里還有些人,都是上了些年紀的人,他們集中在果蔬生鮮區,一聲不響地挑選蔬菜、水果,一聲不響地排隊打稱。我試圖觀察他們的表情,口罩遮住了大半邊臉,一雙雙褶皺包圍的眼睛,全無驚慌,比我窗外那些旅居城市中的鳥兒更淡定。
看到這些易感染的老年人如此淡定地為一家人的吃喝忙碌,我想這也許就是歲月和生活饋贈給人的財富吧,上了年紀,經歷過生活中的各種風浪,在災難面前就能淡然處之了。同時,我也被中國父母的付出深深打動,在瘟疫面前,是什么讓這些最易感染病毒的父母還出門買菜呢?
從超市回來時,看著冷清的街道,心情異常沉重。我深知過度平靜之下的真實生活并不平靜。途中,在一家小商店門口,我看見了順豐快遞員,因為經常收發快遞,我們都熟悉,他戴著口罩,正在包裹一件小物品。我沒看清是什么東西,我不關心別人寄什么東西,單是他還在工作這件事,就足夠讓我感動,驅散了我內心的低沉和恐懼,那一刻,我想:哎呀,生活還是得繼續下去,瘟疫總有結束的一天。
小區的大門緊閉,“外人禁止入內”幾個大字用白紙黑字,掛在最顯眼的地方。我進了門,測了體溫。少去醫院的我,在病毒面前,感覺自己是如此容易生病,仿佛一個呼吸,一個觸摸,都會與死神打照面。
在瘟疫面前,我們是多么脆弱,面對肉眼都看不見的小小病菌,我們驚慌,恐懼,不得不躲進鋼筋水泥的窩里,這微小病菌讓我們的城市陷入可怕的寂靜,習以為常的呼吸變得如此戰戰兢兢。大自然懲罰人類,只需派遣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病菌。
蝙蝠的丑陋是大自然的善意。丑陋的蝙蝠是大自然的警告,它們是自然的使者,確實是人類安全的屏障,在蝙蝠的身體里封存了自然的懲罰,它們只囚居在遠離人世的荒僻之境,它們丑陋的外表,就是一種話語:我們丑陋且危險。
這樣迅猛的瘟災襲擊人間,我們再次明白在自然界有些東西是人類不能觸碰的。
吃野味不是2019年開始的,會在2020年就徹底結束嗎?我們詛咒販賣野生動物的人,我們唾棄吃野生動物的人,我們懼怕武漢人,可我們更應該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事情發生時我們憤怒咆哮,沒發生時我們只當是平常,是誰容忍了野生動物在大庭廣眾之下合理販賣?如果它是非法的,那么法律要在什么時候出現?
全國最喜慶的時候,我們迎來的是全國大悲。不出家門,只要一打開手機,各種信息就撲面而來,什么樣的言語都有,看完了你的心就只能是個調味瓶,五味雜陳,驚愕連連。
希望我們眼中的是非對錯都是靜思之后的一諾千金。輕易支持,輕易譴責,這是不是一種悲哀呢?我們流于喧囂,發泄,急于表達自己的正義和道理——我們依然無法深度思索。我們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我們更傾向于口頭批判。
幸好有那么多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堅守在抵抗病毒挽救生命的第一線,她們如同窗外那些鳴叫的鳥兒一樣,有隱形的天使的翅膀,在這個沉寂的春節里給人希望,讓人有勇氣伸開雙臂,迎接又一個春天。
想起除夕晚上,我只給幾個關系很久的親友發了“庚子安康”的祝福,沒有寫“快樂”之類的喜慶詞語。大家都深知瘟疫的嚴重和無情,歷史上多少次瘟疫肆虐,白骨累累。況且,已經有好多年,我喪失了真正快樂的能力。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懷疑自己得了抑郁癥,但還好,一切都正常,只是無法輕易快樂。原本就無過節的喜悅,遇上這樣危機生命的事情,更覺得沮喪。
原計劃媽媽和妹妹初一會乘飛機來海南,在島上待幾天。因為疫情嚴重,也取消了行程。這是第二個我獨自過的春節,春晚也只看了一半,十點鐘就上床睡覺了,夜里無鞭炮驚擾,直到第二天早上,只聽得聲聲鳥鳴,大年初一就這樣來了,我的春節在群鳥的驚叫聲中開始了。
這個春節,只有鳥兒驚叫。它們從來沒聽到過自己的聲音在這個城市里竟有如此響亮,響亮到它們自己都感到驚慌,因而更加鳴叫不已,彼此打探,想知道這座城市到底發生了什么。
窗外依然鳥鳴陣陣,它們再次讓我由衷敬畏。自古以來,鳥類的翅膀就為人類所祈望,因此神界有天使,長白色的翅膀,人界有飛機,能上三萬英尺。此時,瘟疫橫行,群鳥安然,在城市中高鳴。在某些方面,人類終究無法超越一只鳥。
瘟疫無情,還好身居高樓,依然可以聽到群鳥鳴叫,站在窗前,還可以看到樓下樹木挺立。天地慈悲,朝陽日冉冉,明天早上,至少還有鳥鳴,還有大地、天空和未來。
2020年2月2日于海口
作者簡介:
離響,本名王莉華。蒙古族。海南省作協會員,海南創意文學院小禾寫作負責人。多篇作品在《綠風詩刊》《草原》《陽光》《現代青年》《百花園》臺灣《人間福報》《中國民航報》等報刊雜志發表。有作品入選《內蒙古女子詩歌雙年選》《內蒙古女子散文雙年選》,創作出版海南故事系列叢書《海南歌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