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語寧散文三篇

語寧散文三篇
 
  處暑
 
  記得那時,每到八月,媽總會翻著日歷尋找:“立秋過后就是處暑了,哪天是處暑呀?”處暑,24節氣中最不具浪漫色彩的一個,雪小禪描述處暑說:是夏天徹底離開的時候了,是要訣別的時候了,覺得夏天才剛剛來,轉眼已是背影了……
 
  媽沒學過漢語拼音,不知道“處暑”的正確讀音,就讀作處chu。處暑,時值初秋,故鄉無垠廣袤的平原上,開滿了金黃的向日葵,早熟的蘆葦在微風里飛揚著細細絨毛的穗。土豆的白花也開了,遠遠望去,似一層薄云落在碧草間。處暑,這一天起,暑氣盡失秋風起。對于以農事為生的媽來講,整個春夏的勞碌大汗淋漓地走遠了,處暑過后豐收即到,一個圍爐賞雪的蟄伏冬季在望了。
 
  那時,處暑之后不久,鄉里要有一年一度的交流會,爸是村里的兼職廚師,我便得天獨厚地年年跟了去。在小伙伴們艷羨的目光里坐上馬車,紅駿馬四蹄輕揚,嘚嘚地扣著泛白的硬土路,傻呵呵的小姑娘,花布薄衫。
 
  戲園子坐落在鄉政府所在的土路邊,初秋的金陽里,有瓜果的濃香,我在午后看守人懨懨欲睡的昏沉里溜進園里,坐在水泥管子上聽戲。晉劇,包公戲居多,秦香蓮黑衣青衫,悲愴尖細的聲音說著聽不懂的哀傷,在空曠的藍天下突兀出不一樣的風景。聽到無聊時,便堂而皇之地從大門退出,全然忘記了是怎么進去的。
 
  園外的土墻邊,擺了琳瑯滿目的好吃的,爸爸給的幾毛錢正好花銷。多年后,說起此事,妹妹說,那時無比盼望跟著爸爸去看交流會,可是爸爸只帶你。我說,你倆還小啊,離不開家。心里卻是無邊的暗喜,慶幸童年的記憶里,有了那么絢麗的一筆。
 
  那是怎樣貧瘠的年代,一個像樣的農家,一年也不過幾百塊錢的收入。我是很多年之后,才明白媽為什么那樣盼著那個毫不起眼的“處暑”。
 
  1988年春,爸爸離開故鄉的土地到城郊謀生,買下了青石紅磚的院落。新居的周邊是零星的菜地,郁郁蔥蔥著整個春夏,稀釋著我們一家人的鄉愁。況且還有質樸的鄉鄰。每到初秋,相處不錯的鄰居會送來賣相不好的西紅柿、黃瓜,做番茄醬或腌咸菜,媽和奶奶就在后院的石頭墻下折騰這些東西,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我捧著小說,不時抬頭看她們婆媳的忙碌。媽說:“處暑了吧?”奶奶說:“七月十五前后。”青石墻上的天空,是塞外初秋高遠的碧藍,潔白的云朵間有灰色的鴿子飛過。
 
  時間的水,漫過青春,就在媽期待“處暑”的目光里緩緩流過。倏忽間,我們就相繼就找到了那個能夠托付終身的人。2001年正月,奶奶去世,2003年秋,爺爺去世。雖然是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心中仍滿是遺憾與不舍。失去了他們,郊外的院落便失去了久留的意義。
 
  爸媽在我居住的城區買了樓房。客廳的最顯眼處,爸粘了不干膠的掛鉤,用來掛日歷,就是最老土的、每天必須撕去一張的那種。我多次啞然失笑地想,沒有這個日歷,媽去哪兒找那個念念不忘的“處暑”。近些年,爸媽在京城給妹妹看孩子,她家歐式豪裝的點綴,依舊不可缺少那個質樸的日歷,等著媽尋找她喜歡的每一個節氣。
 
  習慣用臺歷,每月才翻一次,年底仍是完好無損。我不喜歡每日需要撕扯的日歷,仿佛撕扯了生命般,能掠過細微的疼。
 
  2016年,8月23日,今日處暑。給媽打了電話,一路家長里短,末了,我說:“媽,今天是處暑,北京還熱不熱?”然后莫名地熱淚盈眶,獨自站在處暑的陌上,有蕭瑟的秋風凄清略過。有些思念,無以言表。
 
  院落光陰
 
  七月的午后。
 
  午睡中被手機鈴聲驚醒,高樓的窗外,盛夏的云正一層層漫上來遮掩著碧藍的天空。微風里,有滄桑男聲拖長了古舊的調,穿越般喊著:“磨剪子來,嗆菜刀……”手邊,雪小禪的書正停留在《院落春秋》那一頁,讀幾行,便想起那些質樸、簡陋、蒼黃直至被我們一點點拋棄在歲月深處的院落了……
 
  那時,光陰還慢,北方的鄉村正包裹在落后貧窮里,所謂院落,不過是低矮的土墻歪七扭八地圍起一片屬于自家的土地,有的人家則干脆用枯木或向日葵桿扎成籬笆,圍攏一片天地。可那時,光陰里滿是甜蜜卻也是真的。
 
  盛夏夜的晴空,是墨玉穹頂上灑落了無數銀釘。奶奶燃起半干的艾蒿熏蚊子,嗆人的藍煙里有隱約的淡香。爺爺說,老家的院落,石砌的臺階上常年放著銅爐熏香,蚊子是斷然不會有的。奶奶白他一眼:“還敢說那些舊事。”
 
  幾十年后,父母回老家拍回大量的照片,我第一次看見爺爺口中的院落。150多年前的建筑,坐落在黃土高原一處背風向陽面水的峁塬下,石雕、木刻于滄桑里潛藏著曾經的興盛。當地縣志記載稱:張氏地主莊園為典型的清代七檁硬山大木小式復合四合院,俗稱“大宅門”。懸掛“都閫府”牌匾,當年應是清代正四品武官府邸,且屋瓦與宮廷院落一致……各類運動頻現的年月,爺爺帶著奶奶和三個孩子背井離鄉,不曾再回去。后來,也有那么一些滿月輝映的夏夜,他坐在歪七扭八的土墻邊,說故居崖畔下的酒坊,說開在“大圐圙”的商號,說正房里能藏得下幾個人的紅木豎柜,說年節里懸掛在門口的木刻春聯以及祭祖時祠堂上唱好幾天的戲……
 
  幾十年后,他們歸于塵土,我看著老家照片和寫在家譜里他們的名字,便一點點搜尋記憶深處瑣屑片段,想象他們灰瓦白墻的院落里,年輕的容顏。
 
  我童年的院落是幾間低矮的土房和一圈不太方正的土墻,后裝的鐵大門刷著斑駁的藍漆,突兀地高出圍墻一大截。還算平展的院子里,盛夏曬滿青草,初秋堆上金黃的麥秸。最喜歡年節里裝飾了窗花春聯的院落,純藍的天空下,棕黃的木門窗貼了繽紛的花,紅紙黑字的春聯。王安石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清冽的微風里,白鴿從響晴里掠過,一串鴿哨的余音,一如歲月的悠長。
 
  可是后來,我們還是棄它而去了。80年代末期,為了更好的生活,父母帶著我們離開故居,兒時的院落低價轉給了鄉鄰。我從此沒再見過它。幾年前回鄉,它已坍塌為平地,只有主房的地基略略突出,上面長滿了碧綠的野草。
 
  在遠離故鄉幾百里的城郊,我們有了新的院落。高大的紅磚墻橫平豎直地圍攏著同樣高大洋氣的紅磚房,朱漆實木門,碧綠的紗窗。母親在窗下辟了小花園,盛夏便開得姹紫嫣紅。青春無處張揚,我便在院落里唱歌,獨享自己的回聲嘹亮,院落是我一個人的廣袤舞臺。匆忙的成長里,我很快遺忘了故鄉的小院轉而愛上了青瓦紅墻。
 
  那些青澀的歌聲仿佛還回蕩著,那些花兒仿佛還在黃昏的的清風里搖曳著,光陰已杳遠。那一天,雪后初晴,我捧著玫瑰穿過后院的長廊揚長而去。倏忽間,爺爺奶奶相繼離世,女兒上幼兒園那年,父母在城里買了樓房,我們再次遺棄了又一個院落。去年,城郊改造拆遷,回去丈量時,我為它拍了最后的照片。因為十年出租,它遠已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朱紅的實木門成了蒼黃,墻皮剝落露出難看的生磚。時值深秋,院中落滿枯葉,間或夾雜著雞狗的糞便,滿目瘡痍。我漫長青春時代的主背景瞬間轟塌,我突然淚意潸然。
 
  雪小禪說,院落兩個字很中國,仿佛五千年歷史,落腳點就是院落。我終于淪為失去了落腳點的人……在城里,我住在16層的高樓上,可與明月星辰對視,卻沒有院落里市井的地氣。

  記得幾年前,每經過鄉村院落,他必指著對我說,將來老了,一定要有這樣一個院子,養花種菜……我曾不屑地嗤之以鼻。如今,每經過一個鄉村的院落,我便對他說,以后,要有一個這樣的院子……初夏的清晨,推開門便有滿園清澈明艷的陽光,窗下,花草葳蕤,不求開到荼蘼的三角梅,哪怕只是幾株平凡的夾竹桃。
 
  愛情里的清歡滋味
 
  紙醉金迷的喧囂,她一身男裝唱清涼的粵戲,他循聲拾級而上,只一瞥,便如驚鴻掠過灘涂頓時蒼茫……人生,若只如初見,哪有后來她為他53年孤魂野鬼的苦等,哪有他茍且偷生、生不如死的懷念……
 
  昨夜,讀雪小禪,她寫到女鬼如花測字那一段。突然就想再看看《胭脂扣》。
 
  深秋的午后,高原上晴燦的陽光穿過赭色紗簾上淺紫的鏤空花,一片暖黃的光暈包裹著薄軟的寂寞,煮一壺普洱,看已逝斯人演繹古舊的愛情,再合適不過。屏幕上,張國榮帥得無以復加的臉,梅艷芳的紅唇如烈焰。關錦鵬手里的愛情沒有驚心動魄的轟轟烈烈,卻暗流涌動至殉情那么慘烈。53年后,她等不到他來,就從冰冷的陰間來尋找,費盡周折,終于看見風燭殘年的他,愛情頓時殘破不堪。她說,我不會再等你,淚如雨下地消失在夜色里……

  愛情,有時是害人的東西。如果不相見,如花高傲地做著“摸一下脖子都要500塊”的青樓女,振邦娶了淑賢,繼承家業,留下一個幾百年的老字號也未嘗不可。然而不巧的是,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就在那么逼仄的雕花門下遇見了,從此,她不再是她,他也不再是他……關于愛情,也許,每個人都曾夢想過如此魂飛魄散的初見,可最終,時光會冷硬地告訴你,不必迷戀那樣的轟轟烈烈。
 
  少年時,你可能喜歡過同班帥得一塌糊涂的那個少年,也可能仰慕樓上高一年級眸若星辰的另一個,你甚至幻想一場浩劫之后,荒原上只剩下你和他。但后來,現實無情,你們還沒有過任何交集就天各一方。若干年后重逢,你會在心底拷問自己,那時,喜歡的,是這個面已蒼桑的中年男子嗎?
 
  遇上對的那個人時,我已是婚嫁的年齡,還沒有花前月下,我便俗不可耐地對他說:“你父母同意,我才能和你交往。”那時,年輕的他有一張張國榮般的臉,我有一個為了愛情可以浪跡江湖的夢,可是,我還是說出了最俗那一句。
 
  此后的時光,歡愉與齟齬交織,但大多不快已還給了過往,只記取歡欣。他不喜歡浪漫,那就不苦苦相逼,他不喜歡出游,那就少去幾次,他不記得我生日,那就早早提醒他,他不會選擇結婚紀念日禮物,那就折現金給我自己去買。他喜歡看戰爭片,我就能允許狼煙四起的嘈雜聲充斥耳鼓,他喜歡和老頭下象棋,我就能在塞北狂傲肆虐的沙塵里特地跑出去喊他回家吃飯。愛情不是一時而是一世,漫長的是碎屑光陰里一蔬一果、一粥一飯的平淡。
 
  身邊不乏離異的友人,帶著孩子守著內心對愛情“寧缺毋濫”的憧憬。其實,什么是“濫”?愛情有無數種,每一種都能找出它的好,不去找便是“缺”。我是沒有勇氣擔承風雨的人,只愿守著一方寧靜,尋一份清歡,平凡也可,平淡也可。
 
  愛情里的清歡是繁花落盡后的恬然,他下班回來,帶一包糖炒栗子,剝一顆,溫熱的小果在掌心里滾動,燭光晚餐也不過是小兒科的矯情;他從南方出差回來,帶一件絲質睡衣、一條絲巾,不值多少錢,值錢的是那一瞬間的雀躍。也喜歡璀璨的珠寶、華貴的皮草,得不到卻也無妨,有晴暖的冬日午后,煮茶聽歌看書的閑暇也不錯。
 
  鄰家大我幾歲的姐近日新添了孫子,每日喜氣洋洋地指揮著丈夫去東去西,他買了大捆鮮紅嫩綠的蔬菜,她聽著民歌剁餃子餡,孫子哭鬧,她哐當扔下菜刀,喊丈夫去哄孩子,我隱約聽著她家的交響曲,看書也沒了心思,愛情里最美的清歡還是這濃郁的煙火味道。
 
  周末,他對我說,鬢邊的發絲又白了,我搬了椅子放到陽臺最溫熱晴暖的地方,調了染膏給他刷鬢角,有一搭沒一搭聊天并調笑。他說,那時,你穿著牛仔褲,條紋襯衣系在腰間,現在想起來可真傻。而十八年前,他曾不止一次將我們的初見描摹成一幅曼妙生姿的水粉畫。當時光如滴水穿石般穿透巖崖,生活華美的外飾便如風化的綢片片飛散,當初的心動變成了一句薄薄軟軟的“傻”,傻得那樣清晰明了、珠圓玉潤。如花與振邦,一對美人如玉,她如果可以粗茶淡飯等著他唱戲的薪水度日,何至于讓愛情與現實沖突至殉情。報館的小情侶阿楚問阿定,你會為我去死嗎?阿定說,不會。
 
  此刻,塞外深秋的陰云正遮天蔽日籠罩了清涼的城,我換上厚暖的家居服喝熱氣氤氳的普洱,他快下班了,燉一鍋紅燒肉吧,這樣的天氣,進門就能吃上幾塊。糯軟香醇的紅燒肉,何嘗不是愛情里的清歡滋味。
 
  作者簡介:
 
  張榮,筆名語寧,出生于河套平原的內蒙古包頭人,酷愛寫作。1997年起從事報紙記者、編輯工作,常年于一線采訪,為包頭市多名作家、畫家、詩人、歌手、勞模等做專訪。執著于散文、小說寫作,作品發表于《鹿鳴》《鐵花》《包頭日報》《鳳凰網》《包鋼日報•生活周刊》《包頭電視報》《家庭周報》等報刊雜志。為包頭市作家協會會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芽.768.忘忧草二区老狼|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aⅴ|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啪啪调教所29下拉式免费阅读|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91在线播放国产| 美国成人a免费毛片| 日韩美女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色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动漫人物将机机桶机机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美妇与子伦亲小说|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www.99re99| 男人扒开双腿女人爽视频免费|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毛片男人18女人19|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午夜看黄网站免费|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护士激情xxxx| 冲田杏梨在线中文字幕全集|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