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 微”生活漸成時尚
作者:王謹
作者:王謹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讓人類疲憊不堪,也讓人類的生活形態變得簡 約起來。
簡約生活或因微博微信興起的“微”生活,是一種適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而出現的一種狀態,這種生活狀態是一種更自然 、更輕松 、更安全、更積極的生活狀態,是一種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簡約“微”生活,首先體現在交往方式上。新冠疫情的流行,讓人們把交往距離拉開了。過去下班后頻頻趕飯局或安排飯 局應酬者,現在則以電話或微信替代交流,更多的時間則回歸家庭,親情交流更充分了。我有一位在單位事業開拓任職的朋友,原來每周應付接待應酬,接力飯局,既花精力又花錢,健康每況愈下,現在以簡約方式交流,既省了開支,身心也健康起來。
簡約“微”生活,表現在工作方式上。繁文縟節的工作方式,被微信微博交流或網絡視頻所取代,工作效率更高了,會議少了,八股文的文件沒有市場了。
簡約“微”生活,表現在居家消費方式上。疫情前有的富裕家庭,吃飯喜好排場,山珍海味,胡吃海喝,現在著眼于健康,簡約飲食,餐飲簡單,公筷分食,衛生又健康。
簡約“微”生活,還表現在休閑方式上。人們沒有機會到電影院看大片,或沒有機會到娛樂場所欣賞歌舞,人們就在電腦上或手機上欣賞云直播或看微視頻微電影。每年一度舉辦的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今年在特殊年份舉辦第八屆,據預料本屆參賽的微電影將更多,盛會將更為火爆……
當然,這些簡約因素,是在疫情因素下生發的,多少體現了人類的無奈,但從淘汰繁文縟節的工作生活方式,以簡約“微”生活取而代之,凸顯數字化科技的力量,倒不是壞事。
疫情下的數字化科技,對改變人類工作和生活形態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等新媒介的興 起,人們的生活發生明顯變化,即在網絡化的基礎上使生活“短、平、快”。微博最早興起,隨后微小說、微戲劇、微電影頻頻登場,“秒殺”更是無法阻擋,這種生活形態最早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在疫情下也逐漸被會用手機的中老年所接受,成為社會生活的常態。畢竟,在疫情后時代,為奪回疫情下遭受的損失,人們更拼命地工作,生活節奏更為加快。而簡約的“微” 生活方式,使人們更易溝通,體味感觸,把握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人對于簡約“微”生活感到無所適從,大抵是一時難以適應因為工作狀態與日常生活狀態之間產生的驟 變。特別是對于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習慣了按部就班,工作和日常生活界限很明確。而信息時代,特別是在疫情下,為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居家辦公的多 了,人們工作和生活幾乎無法分離,人們陷入一種無休止的周而復始的工作循環中。一些早已感知這種微狀態的年輕人還比較適應。但按部就班慣了,習慣繁文縟節的工作生活方式的一批人,需要有一段自我調整的適應過程 。畢竟 ,簡約的 “微”生活對原本比較浮躁的社會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簡約的“微”生活,將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簡約“微”生活將逐漸成為一種生活趨勢。這種趨勢,對盡可能少地消耗能源,改善地球生態,我以為是有益的。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 王謹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20238361696470021&item_id=142023836169647002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