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洋下人

洋下人
 
作者:王曉岳
 
  五虎山位于閩江入海口的南岸,山海相依,江海相戀,大海的潮汐每天撥動著五虎山的心弦。閩江、烏龍江、瀨江在五虎山下合流,形成“三江襟帶,兩潮吞吐,一山雄峙”之勢和一片廣闊的沖積平原,謂之三江平原。福建是著名僑鄉,福建籍海外僑胞總數為1264萬。其中,福清、長樂就分別多達80萬和50萬,閩侯較少,也有13萬多人。然而,閩侯的三江平原卻鮮有華人華僑。人們不禁要問,這是為什么?山東人走投無路時就去闖關東,福建人則要下南洋。下南洋是福建人在生存絕望時的希望之路,即使面對死亡,仍然連綿不斷地揚帆南下,這才有了幾百萬福建人遷徙南洋各國的歷史悲劇。自古以來,三江平原就分布著四十多個村莊,這里的村民卻極少離開腳下的這片熱土,鮮有人遠走他鄉,這與生存狀態息息相關。下南洋是創業史、奮斗史,但首先是背井離鄉的血淚史。三江平原上的村民由于得山海之利、江河之便,生活相對富裕,他們更眷戀家鄉的土地。三江平原上的村民以豪氣著稱,得天獨厚、安居樂業是他們的底氣,也是其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根源。
 
  三江平原上的村莊如今分屬福建省閩侯縣的祥謙、尚干兩鎮。早在夏商時期閩侯隸屬揚州,周時屬七閩地;春秋戰國時屬越國。漢高祖時期,福建不設治,始元二年置冶縣,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冶縣改名侯官縣,縣址就在如今的閩侯。所以,史上便有了“先有侯官后有福州”的說法。因為國民政府時期的福建省主席林森祖籍閩侯,所以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閩侯縣改名林森縣。1950年,林森縣復名閩侯縣,隸屬閩侯專區。1956年,閩侯專區撤銷,閩侯縣直屬福建省。1958年,閩侯縣才改由福州市管轄。
 
  有了上述歷史淵源,三江平原上的村民從來不說自己是福州人。他們堅稱自己是侯官人,并附帶問道“先有侯官后有福州”你知道嗎?若對方追問你是侯官哪里人時?他們要么答道,我是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老鄉,祥謙鎮人。間或回答,我家在林祥謙烈士的故里,千年名鎮尚干鎮。唯獨祥謙鎮洋下村村民對外不提侯官,不提林祥謙,也不提林森,直接回答我是洋下人。若有人問道,洋下在哪里時,洋下村民就會驚訝地看著你,似乎見到了外星人。俄頃才會反問你,福建抗倭英雄村——洋下村你沒聽說過?洋下村是福建唯一的周瑜周都督廟所在地,你也沒聽說過?福建旅游勝地五虎山總該知道吧,五虎山就是我們洋下村的地盤。這時你會發現,在三江平原這片土地上洋下村人最牛。
 
  三國時期,五虎山下的三江平原乃是東吳屬地。東吳在閩地建有三處造船基地,一處在寧德霞浦灣,史稱“溫麻船屯”;一處在長樂馬尾港,史稱馬江船塢;一處在侯官洋下村。因為這處船屯緊臨灞水港,因此,洋下造船基地又稱“霸水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二十萬眾順江而下,號稱八十萬大軍,揚言可投鞭斷流。他們視吳蜀軍隊為土芥。東吳左右都督周瑜、程普各領一萬五千水軍,與劉備軍一起逆江而上,與曹軍相遇在赤壁。周瑜火燒戰船,大破曹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大規模江河作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周瑜定格為“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千古風流人物”。周瑜之所以驚濤拍岸,一靠聯蜀破曹的戰略決策,二靠不畏強敵,敢于亮劍的英雄氣概,三靠足智多謀,四靠戰船充足。洋下村民的自豪感源自強烈的歷史感,他們知道自己的根源,了解祖先的際遇。洋下村民說,他們的祖先是為赤壁大戰造船的功臣,不畏強敵是他們世代相傳的基因。洋下村之所以為周都督立廟祭祀,是因為周都督是他們心中永遠的英雄,是他們精神崇拜的源流。
 
  洋下村民的抗倭戰斗充分展示了這一歷史淵源。倭禍自明朝肇慶始,歷時200多年。福建、浙江、山東沿海諸郡屢受其害。三江平原上的洋下村地處頻海,古港富庶,自是倭寇常襲之地,受害尤烈。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三江流域的村民在洋下灣賽龍舟的日子。倭寇突襲洋下村,殺人放火,奸淫婦女,搶虜財物。正在賽龍舟的洋下村民聽到倭寇屠村的噩耗,立時登岸,沖進戰火,以手中的船漿為武器,與倭寇拼死相搏。周圍村民也紛紛趕來助戰,將倭寇團團圍住,怎耐倭寇火器精良,抗倭村民死傷慘重。相傳,危難之時,忽然狂風大作,吹打得倭寇睜不開眼,站不穩腳。一桿“周”字大旗從天而降,率領村民與倭寇決戰,大刀、長矛、鋤頭、船漿向倭寇的頭上砍去,殺得倭寇鬼哭狼嚎,一舉殲敵200多人。倭寇聞風喪膽,不敢再犯三江平原半步。戰后,三江村民再次聚拜周都督,親見那面“周”字大旗上還染著倭寇的血跡。周都督顯靈佑民的故事很快傳遍福州,傳至八閩大地,周都督廟香火越發鼎盛。此后,每年五月初五賽龍舟之前,所有參賽龍舟都會劃到洋下的灞水碼頭,無比虔誠地到周都督廟祭拜,一是感恩周都督神威護民,二是祈求周都督保佑三江平原風調雨順,百姓平安。五月初二到初五這幾天是三江村民更是洋下村民最盛大的節日,因為歷史留下了祖先們的故事,留下了抗倭英雄村的文化記憶。
 
  庚子仲夏,我來到洋下村采訪。村部設在老式的五層辦公樓里,位于三層的會議室里早就坐滿了歷屆村委。他們聽說有位作家要寫洋下村的前世今生,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事情,縣有縣志,家有家譜,一個威名遠揚的抗倭英雄村,說什么也應該留下一部縣志式的村史吧。我告訴在坐的村委們,我不是來寫村史的,只想寫出村魂,所以請大家擺擺“龍門陣”,說一說建國以來的風風雨雨,表一表半個多世紀的酸甜苦辣,聊一聊洋下村的性格和命運。這下村委們早就準備好的“工作總結”和數字報表用不上了,但是,“龍門陣”卻讓他們敞開了心扉。
 
  他們紛紛從福桔說起。福桔是福建的傳統產品,多分布于閩江下游兩岸,明朝已聞名于世。《福建通志》有“閩為古代桔柚錫貢之地”的記載。康熙年間,王潭在《閩游紀略》中說,“閩桔之美,達于京師”。福桔上市期恰在農歷春節前后,由于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是為佳果貢品。所以備受福建民眾及東南亞華僑的喜愛。三江平原年產福桔10萬多噸,年年供不應求。文革時期,提出農業學大寨,祥謙公社的福桔林改成梯田,村村照辦,唯獨洋下村抗命。縣里的造反派想拿“反對農業學大寨”的罪名整治洋下村,怎耐村民心齊,根本就不讓外人進村,進村就跟你拼命。此事鬧到省里,省革委會派出工作隊進駐洋下村。村民對工作隊說,論福桔,洋下最為拔尖,每年供奉京城、省城和外貿各300多擔,如果斷了這近千擔的供奉,華僑向毛主席提意見,毛主席查下來你們可吃罪得起。工作隊被問得啞口無言。于是,洋下村1200畝的福桔林保了下來。
 
  當時,造反派橫行天下,想抓誰就抓誰,想斗誰就斗誰,連國家主席都難以幸免。他們指鹿為馬,動轍上綱上線,說你反對“農業學大寨”就是反對毛主席。這可是天大的罪名,輕則坐牢,重則殺頭。因此,別村村民敢怒不敢言。血性的洋下村民卻不然,他們全村人不要命,縣里甚至省里的造反派再狂也不敢跟5000多人的老百姓玩命。因此,洋下人跟造反派玩命的故事跟當年殺倭寇的故事一樣從福建一直傳到東南亞。因此,人們都說,洋下人真是有種!

  文革那些年,四人幫提出“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企業停工停產,農業年年欠收。整個中國都在挨餓。那時,洋下村1300多戶村民,沒有人整人,一門心思種果種田,3000畝水稻年年豐收,平均畝產(雙季)1800多斤。每年交公糧3000多擔,每年賣余糧3000多擔,年年名列閩侯縣第一。全國大亂,洋下村不亂,洋下人懂得,頂著大風大浪劃船,全靠膽識和心齊。
 
  1982年,全國推行包產到戶,洋下村民不愿分田分地,土地承包責任制整整推遲了三年。1985年,土地承包后,村民有了種植自由,全村不種糧食種福桔,因為福桔一畝能賺四五萬元,收入非常可觀。沒想到福桔品種嚴重退化,皮變硬果變酸,那年又遇到雪災,大部分福桔爛在地里,剩下的福桔100斤才賣16元,幾乎血本無歸。這時候村委一班人站了出來,用贖買的辦法,把村里的福桔林收回村委會,改為蔬菜基地。當時還是計劃經濟,一個村莊向福州市政府申請設立市級蔬菜基地是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但洋下村的干部有股子拼死也要為民請命的犟勁,這種性格感動了縣里也感動了市里。福州市原市長翁福琳親自批準,在洋下村開發市蔬菜基地。該基地經過村民投標,由200多戶承包,每畝承包費僅200元,這種福利性的承包為的是解決部分村民在大災之年的生計問題。
 
  剩余一千多戶村民怎么辦?村委不能不管。村委林天官菩薩心腸,見到別人受苦,恨不能把心掏出來。村民都說林天官“很會跑路”(方言,很肯為百姓辦事的意思)。林天官從洋下村到甘蔗鎮騎自行車跑了幾十趟,終于說服了閩侯土特產公司的林經理,該公司同意包銷洋下村民用稻草打造的草包草繩。洋下村的水田多,稻草自然就多,以往爛在地里沒人要,現在成了寶貴的生產原料。洋下村委給每戶代購了一臺稻草編織機,每臺150元,錢從收入中慢慢扣除。每家每天開動機器12小時以上,寧靜的村莊喧鬧起來,機編機的聲響組成了喜悅昂揚的交響曲,朝朝暮暮響徹五虎山下,應和著江海潮汐的旋律。從此,家家戶戶無閑人,打草包草繩的收入竟然超過了承包蔬菜基地的村民。
 
  與此同時,洋下村在五虎山辦了農場,3000畝茶園產出的茶葉直銷縣、市外貿。農場還開辦了醬油廠、粉干廠、磚廠、五金廠。村中開挖了60口魚溏,直供福州市場。當時的縣領導多次在大會上表揚洋下村,他們說,實行大包干以后,村委們不當甩手掌柜,為村里五業興旺累彎了腰,跑細了腿。洋下村村民腰包鼓了,笑臉多了,家家戶戶蓋起了四層五層、還有七層八層的小洋樓,洋下村成了活脫脫的“小香港”。
 
  當年改革開放剛剛起步,全國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緊缺經濟仍是主流,洋下村能夠率先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實在難得。村委們說,村官最小,百姓的疾苦最大。位卑不忘責任,心里裝著村民,這才是村官的良心。雖說千人千般苦,只要有個孫猴子沖鋒陷陣,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讓我感動的不是村委們這些閃光的語言,而是他們為村民解難抒困時的奮斗和堅韌。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洋下村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就碰上了征地,是福是禍,一時難以說清,但村民心里像天塌地陷似地難受。
 
  汽車產業是福建的一項支柱性產業,經過三代人前仆后繼的艱苦奮斗,青口汽車城終于屹立在閩侯青口鎮的大地之上。2004年,東南汽車集團與德國奔馳合作,又新建了奔馳汽車城,征地擴展到洋下村。除623畝菜地之外,洋下村的2500畝菜地、3000畝稻田,60口魚塘以及山林全部被征用。在此之前,五虎山已開辟為國家級旅游景區,景區內不準開辦任何企業,農場早已不復存在。洋下村成了失血的村莊。對于2000多年來靠土地謀生的農民來說,離開了賴以生存的熱土,這是一次命運的轉折。全村1400多戶5500多人如何生存,如何發展,將是一次重大考驗。
 
  征地后,洋下村有576位青年人走進了汽車城,轉變了身份,成了產業工人。除征地款外,這是國家給予洋下村的幫助。與此同時,汽車城實施“金包銀”工程,在汽車城邊緣地帶由建設指揮部統一規劃,由國有資本墊資代建,為洋下村建設出租用房和經營店面,這是汽車城給予洋下村的補償。這些努力仍然無法解決大多數農民的出路問題。洋下村村委認為,靠天靠地最終還得靠自己。他們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優勢,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種好現有的地。洋下村村委會從剩余的623畝土地中收回270畝作為集體資產,加入祥謙鎮推廣的種植桂元計劃,用這筆收入作為洋下村的發展基金。
 
  二是扶持洋下人走出去做生意、辦企業。目前已有176戶洋下人在福建和全國市場站穩了腳跟。村委們說,希望洋下的灞水港如同一座龍門,洋下人出了灞水就如鯉魚躍過了龍門,成了商場的一條龍。希望他們不忘祖、不忘根,帶領鄉親們走向富裕。
 
  三是發揮洋下人經營過蔬菜基地的優勢,組織和幫助60多戶村民到福州郊區承包土地種植蔬菜。原先,他們在本村種植蔬菜,每戶只能承包四五畝土地,如今規模最小的承包20多畝,多數承包幾十畝上百畝土地。他們延續了“洋下人就是福州最可靠蔬菜基地”的名聲,在為福州人造福的同時,也為洋下村的發展史抒寫著光彩的篇章。
 
  林洋國曾經在洋下村當過三年村長,林錦東是當下的村委,他們一再對我說,洋下的歷史就是祖傳的血脈,就是文化,這種以正氣、豪氣、英雄之氣為特征的文化基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洋下人的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洋下人敢于與強敵抗爭,敢于與錯誤抗爭,敢于與困難抗爭,敢于與命運抗爭,他們不會辜負英雄村的歷史,不會讓失血的村莊消失,一定會抓住機遇,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koreanbjneat|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青青青青久久国产片免费精品| 又色又污又黄无遮挡的免费视 |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成人看片黄在线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欧美一区二区激情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手机在线|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夜里18款禁用的视频软件|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 图片区小说校园综合|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国产东北刺激毛片对白| 色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 人人鲁免费播放视频人人香蕉| 欧美亚洲欧美区|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2020狠狠操|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