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嵐島石厝

 嵐島石厝
 
作者:王曉岳
 
  老兵從山東來,說是看望在福州當兵的孫子,但心里更掛念的卻是平潭島的石厝營房。老兵一當兵就被編入平潭島守備團的工兵營,從戰士當到排長、連長、營房股長、副團長,一直都在與石頭打交道,20多年間,他親手蓋起一百多座石厝營房、壘起五千多米的擋風石墻。老兵說,那些石厝營房的一石一瓦都是對他人生意志的磨煉,留在毛石上的每一滴血汗都是他對祖國忠誠的誓言。他無法忘記那些艱苦歲月,無法忘記他和戰友們的精神家園。
 
  2019年深秋,是個懷舊時節。幾位曾在平潭服役的老兵陪同山東戰友再次踏上了平潭島的土地。車過媽祖宮、大嵐寺、蓮花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沿著環島公路飛馳。放眼望去,碧海藍天,鷗飛霞落,帆影點點;環顧四周,防風林、固沙林、經濟林、風景林層層疊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美景如畫。山東老兵驚呆了,一路目不暇接,一路感慨萬分:這還是“山多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平潭荒島嗎?啥時變成了人間仙境啦!老兵們走訪了姜山島、猴研島、東庠島以及長江澳、灣底澳、海壇灣、壇南灣的突出部,這些地方都是當年的前沿陣地和連隊的石厝舊址。舊址還在,卻不見當年石厝營房的影子,好在將軍山下找到了一堵擋風墻,那是連隊當年種菜時用毛石壘就的。山東老兵撫摸著一塊塊粗礪的石頭潸然淚下,當年開山破石、運石砌墻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平潭島簡稱嵐島,嵐乃山間霧氣也。中國山水畫家偏愛畫嵐,計白當黑,飄渺沉浮,氣息的寧靜彰顯出意境的悠遠。但嵐島的“嵐”字道出的卻是平潭島的最大特點——山風最烈。平潭島位于臺灣海峽的西北突出部,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島縣。海峽的“狹管效應”致使平潭島處于風洞之中。平潭島東臨大海的山脈名曰君山。君山一帶,一年中八級以上的大風天數超過200天,是中國最強風區之一。再加上每年少則五次,多則十多次的臺風。大風經常裹著飛沙肆虐,“一夕沙埋十八村”是寫在嵐島縣志上的記錄;“三塊薯干一碗湯,風沙糠土墊肚腸”的民謠正是當年百姓生活的寫照。駐防嵐島的連隊必定位于背山臨海的戰斗部位,所處環境比一般村莊更加惡劣,磚木結構的營房無法立足。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正是國家“一窮二白”的年代,部隊也用不起大量的鋼筋水泥,只能因地制宜,仿照民間排厝模式,自建石厝營房。
 
  對前沿連隊來說,最難熬的是冬季。冬天的腳步剛剛來到,連續幾周,君山山脈都飽受暴風沙的襲擊,營區內的樹木,所有超過屋檐的樹枝已在狂風中枯死;風沙一來,鋪天蓋地,眼里嘴里碗里被窩里都是沙子;夜間站崗放哨時,風沙猶如錐子,能鉆進人的骨縫,讓你渾身酸痛。雖然條件惡劣,但有石厝為戰士們遮風擋雨,石厝就是他們心中的長城,是石厝把守島戰士煉就了鋼筋鐵骨、赤膽忠心。山東老兵放不下心中的石厝,因為她凝聚著永遠的軍魂。

  福建自古以來為木材大省,豐富的森林資源足以為民居建筑提供充足的木材。先前,福州民居普遍為杉木構建的木板房,在老福州的嘴里,有了“紙褙福州城”的叫法。對嵐島來說,再廉價的木材通過陸地海上多次轉運也變得非常昂貴。更為重要的是,木板房怎能承受臺風的沖擊。以漁為主、以農為輔的嵐島居民創造出以玄武巖為主要建材的石厝。石塊、石板、石條就地取材,請石匠就地加工。笨重的石料依靠牛車、馬車、板車和肩挑人扛搬運至工地。墻體采用雙石咬合結構,厚度達42厘米。墻縫用石灰、黏土、細砂攪拌的“三合土”密封,以防雨水滲入。屋頂是“人”字形的硬山頂,不留風雨檐,屋檐幾乎與墻面平齊。房頂的瓦片均用石塊蓋住,以防臺風把屋頂掀翻。石基、石墻、石壓瓦,地地道道的石頭房屋,即使遇到超強臺風,牛車馬車吹上了天,石厝依然堅如磐石,穩如泰山。在嵐島,只要有村莊的地方就有石厝。鱗次櫛比的石厝頗像高低差落的雕堡群,它們雖然不如三坊七巷豪華,也不具徽州民居那般高雅。但經歷百年風雨的石厝,色彩斑斕,其生態之美極具視覺沖擊力。石厝滄桑古樸、沉重堅實的肌理,折射出惡劣條件下嵐島百姓的生存智慧和無所畏懼的性格。

  四扇厝是嵐島石厝最常見的模式,即左右兩房,中間為廳,廳又分為大廳和后廳,后廳多為廚房或倉庫。多數人家無力一次建成四扇厝,大多先蓋一房一廳,將來有望加蓋的一面墻體,留下接口,叫做“虎齒墻”,俗稱“留碼頭”。這一特征既是貧窮無奈的產物,又是希望發展的標記。單層四扇厝俗稱“過楣了”,意思是過了門楣就封頂,極貧漁家多為“過楣了”。

  平潭島為福州十邑之一,嵐島文化本應屬于以福州為中心的文化圈。但是,海壇水師在嵐島設防持續200多年,出任海壇鎮總兵的將領絕大多數系閩南人,以造船、航海技術為看家本領的歷代閩南籍精英把閩南海洋文化的輻射圈擴大至浙江、福建、粵北沿海,嵐島受其影響尤甚。清朝道光皇帝賜銀為解甲功臣詹功顯建造的宅院,叫作“元戎第”,又稱詹提督府。該府邸雖然把磚墻改為厚重的石墻,但風格體制則完全照搬了閩南官厝模式,充分說明他對于閩南文化的認同。從此之后,嵐島的民居均以此為標桿典范,先后落成的陳家大厝、林家大厝等大戶人家的宅第均為“元戎第”的翻版。后來,嵐島百姓對“元戎第”這種“廳堂、住房、天井”為主的三空間建構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先是創造出廣受百姓青睞的“四扇厝”,后又創造出兩扇一間格局的竹篙厝。竹篙厝常常作為前店后坊的商鋪,此模式搬到馬祖島后稱為“一條龍”。嵐島百姓還創造出三扇兩間的排厝。盡管千變萬化,這些模式均源自閩南的“官厝”、“竹筒厝”和軍營簡之又簡的“排厝”。因此說,嵐島石厝又是閩南文化和嵐島本土文化的融合。
 
  在嵐島的方言中,把“你們家”稱作“恁厝”,把“鄰居” 叫作“厝邊”,把“四鄰”說成“厝邊頭尾”。對于嵐島百姓來說,石厝就是有生命的石頭,就是家,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血脈傳承之根。
 
  中國有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諺語,用這話來形容嵐島天翻地覆的變化最為貼切。201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嵐島未來擘畫藍圖,提出“一島三區(綜合實驗區、自由貿易區、國際旅游島區)”的戰略構想。之后,嵐島連接大陸的海峽大橋、公鐵兩用大橋相繼建成,北京至嵐島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已把天塹變為通途。嵐島高鐵站至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只需30分鐘車程,至對臺客滾碼頭15分鐘車程,“一島三區”的重要功能已經啟動。短短十年,嵐島已經變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一座美不勝收的旅游勝地。隨著飛速發展的步伐,嵐島的村民相繼搬進高樓大廈,一座座石厝村莊正在消失。然而,在君山腳下南北9公里范圍內完整保留了濱臨東海的北港村、漁嶼村、君山村、潭水風韻古村的原始民居。這些村莊巧做石頭文章,已成為集民宿體驗、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特色主題村,成為嵐島旅游的一大亮點。
 
  2014年,央視記者以北港石厝為背景,拍攝了太陽從東海噴礴而出的美景,并以“太陽最早出現的地方”為題在春晚節目中播出,讓許多人知道了北港村的名字。如今,北港村已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019年,北港村接待游客60萬人次,全村通過出租石頭厝、開發民宿、開設農家院、銷售特色小吃和旅游紀念品收入達1.53億元。他們還引進“石頭會唱歌”、“風中旅行”等臺灣青年文創團隊5個,創辦了兩岸文藝工坊、西安美院實習基地及名人創作室,正在讓嵐島石厝成為全世界千千萬萬人的美好記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欧美猛交xxxx乱大交| 古代np多夫h肉辣文| 91抖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www.中文字幕在线| 搡女人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停不了的爱在线观看高清|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 | 2019日韩中文字幕MV|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波多野结衣潜入搜查官|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亚洲激情综合网|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岛国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日本电影痴汉电车|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欧美一级黄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91| 欧美激情第一区|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男人团vip每日更新番号库|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美女张开双腿让男生捅|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裸体跳舞XXXX裸体跳舞|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