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旅行家老徐與作家老徐

旅行家老徐與作家老徐
 
作者:一半
 
  1、昆明
 
  當作家徐劍向旅行家徐霞客描述他們共同的城如今的模樣時,旅行家老徐未必全部相信。
 
  戊寅(公元1638年),年過半百的旅行家老徐踏進云南的山水,此后的一年零九個月里,他以昆明為原點,三進三出徜徉云南。一部游記,將近一半的篇幅給了滇游。云南是旅行家老徐生命終結前最后的暢游,是他一生中除了家鄉之外生活最長的地方。旅行家老徐用腳丈量過那里的板橋,淋過那里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疏疏密密的雨,吃過那里或酸或辣、或香或臭、或甜或膩的食物,他遇到了眾多善良的人,也被狡黠的人一再誆騙。旅行家老徐覺得自己早已與云南融為一體。閉上眼睛,眼前就會升起白云,白云生處就燃起炊煙,炊煙裊裊里就烘焙出茶香。
 
  作家老徐十六歲拋卻云南的草木,戎裝在身,以筆為劍,一部《大國重器》揭開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神秘面紗;以腳為筆,行走西藏三十載,拜謁靈地,翻越靈山,探訪靈湖,心血凝聚為吉祥的《經幡》。作家老徐六十歲解甲歸田,在大板橋畔的寶象書院里,筑建文字江湖,笑傲輕塵。
 
  作家老徐泡了一壺太華茶,香氣縈繞鼻端,幻化成旅行家老徐記憶里那只似曾相識的飛燕。

  茶涼了,再給你續上吧!
 
  是你!對,是我。
 
  萬般回首化塵埃,唯有青山不改。
 
  滇春好,百卉讓山茶。海上千株光照水,城邊十里暖烘霞。能不憶滇花?
 
  一別數年,想必你十分惦念西山太華寺的“松子鱗”,我們這就啟程去看她。你剛去的那幾年,你不來,她便不開。數年之后,是一眾惜花人的赤誠感念了她,這才又重啟歡顏。
她當真如此這般待我?
 
  你我二人自相識起,我可有過一句妄言?山茶之所以再度開花,是她堅信你會回來。

  城中張石夫所居朵紅樓前的那株呢,她可是滇城山茶之冠啊!
 
  朵紅樓早已灰飛煙滅,不余一磚一瓦,何況一株草木山茶?早就香消玉殞了。輪回路上,或許還曾與你擦肩而過,只不過對面相逢不相識罷了!
 
  山茶就在眼前了。歷經數百年風霜雨雪,依然枝葉繁茂,粗壯健碩,華蓋亭亭。一樹繁花,萬千明媚,每一朵都是海碗大的乳房,吶喊著她心底勃勃的欲望,守望百年,只待那一朝的春風玉露。“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處處齊開了,艷李夭桃都壓到,妝點好,園林處處紅云島。”
 
  紅云島上,旅行家老徐與作家老徐茶席前坐定,花影間移,百歲光陰。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
 
  2、河口
 
  紅河奔流至河口,再往下便過境入越南老街,與南溪河交匯,穿越南而入海。作家老徐邁著軍人步履,矯健前行,小助手且行且吟緊隨其后。老徐臨河遠眺,喃喃自語:雞鳴兩國紅河流,翻遍旅行家老徐游滇記,未對東出境有一語片言。
 
  須臾間,助手已至身邊。先生問,此處海拔僅76.4米,你的家鄉黃河入海口海拔多少?

  先生,只有10米。
 
  兩個河口隔著萬水千山,八千里云和月,我們一路追隨旅行家老徐的屐痕,也算替他到此一游。
 
  既到此處,可否聽我說說河口?助手一改不言不語的模樣。
 
  先生端起蓋碗吹開茶沫,輕啜一口,細聽端詳。
 
  在沒有跟隨先生行走之前,對于河流的歸宿,我想當然地認為是萬折必東。就像我最熟識的黃河,點滴起源,茁壯成長,一路奔涌一路咆哮,穿山,越川,曲折蜿蜒,抵達我的家鄉——黃河入海口。
 
  黃河到了入海口,看上去有點虛脫,所以她慢下來,喘口氣,只是慢下來喘口氣而已,行走的漩渦依然一個接著一個,看上去雖然小小的,但卻盛滿了惡意。我從小在黃河岸邊長大,放羊的老人每每看到我在岸邊松散的泥土邊徘徊,一定大聲叱責甚至惡言惡語地咒罵。我曾經惡作劇地拿泥巴丟他,也曾經趁他不備把他趕羊的木棍拋進渾濁的河水里。直到有一天,岸邊吃草的羊兒失足跌進了大河的漩渦里,連聲“咩咩”都沒有,就沒了蹤影。老人追著大河,跌跌撞撞地跑了幾十米,才看到羊兒浮出水面,靜靜地浮在河面中央,一動不動,隨著大河皈依大海。
 
  追隨先生之后,看旅行家徐先生萬里遐征,爬奇樹、登怪石、穿飛瀑、望流云,燃松拾穗,走筆為記,朝碧海而暮蒼梧,始探得金沙江乃長江正源,用一部《溯江紀源》修正了《尚書•禹貢》“岷山導江”的上古誤論。而我的老師您,花甲之年帶我行走山河,游歷名山大川,讓我得以一睹人間奇觀三江并流,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江水并流不交匯,像界限感分明的三兄弟,一奶同胞,卻各有各的歸屬和未來。原來,并非每一條河流都萬折必東,甚至每一條河裹挾的河沙都有自己的膚色。我的黃河,她抖落的是一片金黃。怒江則像一塊流動的翡翠,她的沙礫色澤介于黑灰之間。最艷麗的,當屬我們眼前的紅河沙,殷紅如血。
 
  每一條河流入海的地方都有一個河口。我來自黃河口,那里有黃藍交匯,黃河九曲十八彎匯入渤海;這里的紅河口紅藍相融,擁紅河入懷的是如天空般湛藍的南海。這兩條河,無論來處是平原還是高原,歸宿都是大海。
 
  先生,我們也各有來處,又將去向何處?
 
  3、普洱
 
  大道熙熙,半個中國的游客都沿著這條大道,去普洱朝山,入西雙版納潑水,作家老徐亦然。環古滇國而行,向南,入晉城盤龍寺。在作家老徐的記憶里,旅行家老徐曾在此小住。

  佇立山門,風光極佳。一條蟠龍盤橫亙其嶺,環繞寺上。拾級而上,遠眺有一小山,恍若一扇屏風,屏中隱有一條錦鯉橫臥,再遠處則是五百里滇池碧波。天藍如鏡,作家老徐暗自思忖,當年旅行家在此逗留,是為古滇國的風景停留,還是對寺中的鎮寺之寶,那一梅一茶情有獨鐘?
 
  那梅原為唐代高僧所種,一株白梅高約數丈,樹徑須兩人環抱方可,老干頻發新枝,生點點綠萼。究千年不絕之原因,自然得益彩云之南的風拂雨沁,云蒸霞蔚。而那棵茶樹則早已枯死,空余一枯朽軀干,訴說著歲月久遠。
 
  遙想旅行家老徐在梅樹下聽雨,茶樹下觀云,遠眺哀牢山。小憩數日后,他朝哀牢山走去,那是彝人土司領地,遂止于紅河之源,踅返,向西入大理國。
 
  作家老徐曾三次抵達那個既稱思茅又喚普洱的地方,自空中飛抵,由陸上行抵,于水道被舟櫓搖抵。如果真的想了解一個人,走他走過的路,吃他吃過的食物,看他看過的風景,是抵達他內心最近的路徑。
 
  茶樹孤芳魂識去,寒梅不語看衰興。作家老徐是真的想了解旅行家老徐。
 
  4、西雙版納
   
  “西雙”在傣語中是“十二”的意思,“版納”的意思是“一千畝”,是征收賦役的單位。從世界地圖上看,在北回歸線附近的緯度上,除了云貴高原的綠色之外,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茫茫一片,要么是黃色的人煙罕至的沙漠,要么是白色的無人踏足的戈壁。也許,所有從手指縫里溜走的青春色澤都被集中到了這里,這里是上蒼賜予人間的綠色寶石。
 
  徐兄,這里你沒有來過?作家老徐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這里的山路你沒有走過,這里的傣味你沒有嘗過,這里的傣劇你沒有聽過,這里的茶與咖啡你沒有喝過。你沒有曬過這里的驕陽,這里的雨滴沒有浸濕過你的行囊,這里的清風沒有撫摸過你的臉龐。你沒有接受過南傳佛教上座部的賜福,潑水節祝福的浪花沒有幸運地飛濺到你的身上。
 
  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你曾經在這里濯足,會不會就能驅走潛伏的腳疾,會不會就能繼續你行走的步伐?
 
  旅行家老徐沒有來過這里。日落后,月如鉤。半世飄零愛自由,羈旅人紅塵潤物,邇遙放逸任悠游。人在旅途。
 
  5、磨憨
 
  大年初二,作家老徐女兒的兩位研究生導師從京畿來滇,欲從磨憨出境,自駕游歷老撾、泰國及柬埔寨三國。
 
  作家老徐在客廳地板上撒下一片青松松針,環繞成圓,猶如一塊翠玉璧,綠汪一片,屋中央浮起一瓣巨荷。十八碗佳肴擺布圓心,靜待客人入席。作家老徐要以家鄉過春節的最高禮儀款待女兒的導師。
 
  四百年前,旅行家老徐從貴州新義來滇,一步步至羅平,至師宗,至崇明,至四營,至楊林,馬上就要過小哨,探索的腳步已抵今長水機場東界,只需翻過分水嶺,就能俯看作家老徐的生身之地,大板橋古驛。
 
  那也是臨近年的時節,若有朋自遠方來,作家老徐的祖上亦會像今天一樣,以松毛饕餮盛宴迎接江陰來客。然,旅行家老徐卻拐向崇明縣城,入三家村、白彝,沿盤龍江而行,過白沙河,由金殿方向進昆明城。作家老徐史海鉤沉,隔著四百年時空,閱盡旅行家老徐游滇記,在一個個耳詳能熟的地理坐標中尋找,考證出旅行家老徐曾經距離大板橋古驛僅四十里地。旅行家老徐與作家老徐,一個行至此,一個生于斯。
 
  女兒的導師如期而至,看到青松毛上或蒲團,或草墩,或小方凳,或盤腿席地而坐,驚喜之余探問道:這樣的過年習俗始于何年,有何寓意?
 
  作家老徐說,此俗源于衣冠南渡,客家人填四川、云南,凡以此風俗過年者俱為一族之人,已數百年矣。
 
  松毛清馨,佳肴味美。作家老徐端出數十種泡酒,任君品評。兩位導師對其中的“云南竹葉青”青睞有加。作家老徐擊掌稱妙。貴客不解,問妙在何處。作家老徐云,妙在此酒藥引是從二位欲往的國度得來,其葉碧綠,其花妖嬈。
 
  這藥引到底是什么?
 
  徐氏秘方,概不示人。作家老徐狡黠一笑,秘而不宣。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賓主盡歡。送客至磨憨,分別之際,作家老徐以竹葉青泡酒相贈,笑曰:人在旅途豈能無酒?
 
  醉眼迷離間,作家老徐腦際靈光一現,旅行家老徐千山萬水走遍,行游滇地之時,隨身攜帶的酒壺里裝的是什么酒?
 
  6、大理
 
  大理是個適合寫作的地方。作家老徐說的這句話,旅行家老徐頗為認同。他在雞足山上完成了《雞山志》和十七首《雞山十景》,并對自己旅途中幾乎沒有間斷的記錄進行了系統的整理、歸納和完善。大理的雨是善解人意的雨,淅淅知心,綿綿留人。
 
  雨真的能絆住旅行家的腳步嗎?非也,終究還是他不想離開吧。
 
  如果沒有靜聞,大理不會成為旅行家云南之行的首站。這個耗時二十年,刺自己的血謄寫《法華經》的南京迎福寺僧人,平生夙愿就是把經書送往雞足山悉檀寺供奉。結伴出行的路上,船行湘江遭遇土匪,靜聞和尚不幸受傷,在南寧傷病交加,圓寂之際,請求旅行家將他的經書和遺骨一定送到雞足山。旅行家含淚答應。
 
  茫茫云海,寂寥空山,旅行家老徐作詩《哭靜聞禪侶》:曉共云關暮共龕,梵音燈影對偏安。禪銷白骨空余夢,瘦比黃花不耐寒。西望有山生死共,東瞻無侶去來難。故鄉只道登臨少,魂斷天涯只獨看。
 
  再就多住一日吧!再陪陪曾經的同道中人吧!
 
  7、北回歸線
 
  旅行家老徐入北回歸線,止步于瀾滄江的古樹下,煮一罐太華茶,趁熱飲下。離朝貢之國緬邦仍有一段距離,倘若雇傭魯史古鎮的馬幫,不過半月行程即可抵達。然,當作家老徐追尋旅行家足跡行至鳳慶,便發現旅行家老徐不知何故,并未策馬繼續南行,轉而走向臘戍和緬甸王朝國都瓦城。
 
  旅行家老徐是被前方的瘴氣嚇得退卻了,還是被茫茫的野人山擋住了?抑或,這就是一個宿命。百年之后,大明王明的最后一個南明皇帝和他的兗兗諸公,代替旅行家老徐完成了南行。是他將行走南詔國的地圖進獻給了至上的皇權嗎?
 
  天穹墨染,天雨如淚,作家老徐披一幕天雨,追逐旅行家老徐的行旅之痕。至臨滄,一路向西,向西,未曾想向導居然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任戶部尚書龔彝的后人。他將作家老徐引向旅行家老徐走過的驛道,也引進了一段江山家國之恨。南明王明的最后一個皇帝朱由榔和王公大臣,依著旅行家留下來的地圖指引,隱沒云之南山野之中,最后逃至緬甸瓦城。可叛臣逆子的追兵亦抵達了,陳兵邊境,脅迫緬王交出南明王,如若不從,鐵騎即刻踏碎其家國。于是,緬王設宴誘捕南明王,最終,明代王室殞沒于昆明城翠湖篦子坡。忠烈尚書龔彝先行一步,敬君上三杯水酒,觸柱而亡。
 
  龔氏后人導引作家老徐至北回歸線,經耿馬南傘口岸,遙望野人山,目及瓦城,回溯南明王朝的宿命,旅行家老徐之所以止步不前,莫非他早已預見興衰與存亡?
 
  彼時,深山幽谷中桃花正艷。花開花落云卷云舒,問茫蒼大地,幾多沉浮?
 
  8、保山
 
  旅行家老徐執黑,作家老徐執白。
  手談一局,可好?
 
  兩位徐先生石桌對弈,旅行家的顧仆前些日子棄他于不顧,席卷財物潛逃,不知去向,如今身邊再無可以依傍侍奉的隨從,路上一切事務只能自己打點。相比旅行家,作家老徐幸運些,助手雖資質駑鈍了些,倒也認真聽話,能鋪紙研磨,也能端茶遞水。
 
  助手給兩位先生奉上茶盞,并不著急離開,靜立一側,觀棋不語。
 
  黑白對峙,浮棋漂萍,打劫乘勢。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為上。永子被先生捏出了水。

  助手不通棋理,更不懂對弈之人的胸襟氣魄,她的世界里沒有南北東西,沒有上下左右,是一個混沌的圓,被拘囿其中,卻自得其樂。作家老徐常戲謔自己收了一個傻徒弟,心思簡單,天真執拗。百無聊賴的助手信手把玩被先生們斬殺于棋局之外的棄子。質堅色潤的一白一黑,如紅塵相依不離不棄的一對男女,黑子鴉青,白子蛋清,少了哪一個世界都不再圓滿。玩心熾盛的助手舉起棋子,迎著日光尋找它們的內里乾坤。光影是個魔術師,照見了永子南紅瑪瑙、黃龍玉、翡翠和琥珀的前世,照見了它高溫煉化、涼卻凝聚、磨去浮華的今生。
 
  老徐,可否給我的助手題寫一幅字?
  寫什么?
  知白守黑。
 
  9、高黎貢
 
  旅行家老徐有點想家了。
 
  春雨淅淅瀝瀝,生發著萬物,貼身荷包里的那顆紅豆似乎也在蠢蠢欲動,置于耳邊,依稀有展枝萌芽、抽穗拔節的聲音,一縷相思鎖不住,也許就在未知的下一刻,它便會叫囂著破殼而出。此處非吳地,耳不聞吳儂嬌語;此處是吳地啊,那雨也正像繾綣的太湖之雨;可此處真的不是吳地喲,環顧周遭,不見紅燭酥手,更不見心尖上的女人執著油紙傘,從雨巷深處翩翩前來,俏麗添香。
 
  茫茫雨夜,這是高黎貢的夜雨。這場雨是作家老徐遇到的最為浪漫的一場雨,似夢非夢,伊人從高黎貢而來,跨過顫顫悠悠的雙虹橋,一路相隨,不離不棄地步步追隨。如果歲月未曾遠去,那一定是旅行家老徐挽著他吳語嬌娘,從高黎貢走下潞江壩,隱沒在了人間煙火處。

  夜雨高黎貢,時而急切,有大珠小珠落玉盤,時而霏霏,毛毛雨潤花無聲。夜深了。大部分的燈盞都休憩了,暗夜里依然會有故事,雨知道,尤其是高黎貢的夜雨更知曉得一清二楚。看透不說破永遠是一種至上美德,守得住秘密的雨,與能夠包容一切的山,才是神性的雨,才是神性的山。
 
  作家老徐站在窗前,與癡情的雨良久對視。抬手看看腕表,與家人約定通話的時間到了。無論向東還是向南,北地是家園。

  此時此刻,作家老徐也有點想家了。
 
  10、騰沖
 
  太陽東升西落,一切有情眾,自生命起始的那天,都在向西行。無一例外。
 
  旅行家老徐行走的行頭像極了東坡的風姿模樣,布衣、竹杖與芒鞋,一蓑煙雨滴滴答答。旅行家老徐行走的姿勢又有玄奘的骨架,當年的法師就是這樣執著地西游。還有眾多東行的河流,如果驀然回溯,不知還能不能回到自己母源的原點?西行的路,是覺悟之道,是回家之路。作家老徐也偏愛西行,西藏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他,那片原始藏地里藏著只有他能識讀的密碼。
 
  從保山繼續西行,渡怒江,翻越高黎貢,“百家倚峰頭而居,東臨絕壑,下嵌甚深,而其壑東南為大田,禾芃芃焉。其夜倚峰而棲,月色當空,此即高黎貢山之東峰。憶諸葛武侯、王靖遠驥之前后開疆,方威遠政之獨戰身死,往事如看鏡,浮生獨倚巖,慨然者久之!”翻山越嶺,旅行家老徐抵達了騰沖。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別喚聲。這里是旅行家老徐人生游歷中西行最遠的地方,也是最靠近人生歸途的站點。
 
  老徐,他日再見,倘若那時我不記得你了,就泡一壺太華茶,對我說:茶涼了,再給你續上吧!
 
  一杯太華,書千卷。英雄惺惜喜相逢,慷而慨,紅塵幾許。萬般回首化塵埃,唯有青山不改面。
 
  作家簡介:
  一半,原名李玉梅,中國作協會員。作品散見于《中國作家》《光明日報》《華夏》《黨建》《時代文學》《延河》《百花園》等。已出版長篇報告文學《云門向南》《國碑》《怒放》《生命交響》。長篇報告文學《國碑》入選2019年中國作協重點扶持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视频免费网址|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 波多野结衣家庭教师奇优|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骚视频在线观看| 可以看的黄色软件| sao虎新版高清视频在线网址| 欧美日本高清在线不卡区| 免费在线观看污视频网站| 欧美性受xxxx|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 动漫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有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国产色|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美激情免费观看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aaa| 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小sao货求辱骂| 4455永久在线观免费看| 女的扒开尿口让男人桶|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全部免费观看1314色|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夜里18款禁用的视频软件| jzzjzz免费观看大片免费|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