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舍身崖:一次群眾性救援
作者:吳思敬
作者:吳思敬
2020年10月19日,我應邀為西華大學校慶60周年做學術講座,并與西南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座談。會后,曾從我做博士后研究的段從學(西南交通大學教授)、王珂(東南大學教授)陪我去峨眉山旅游。10月22日晚到達金頂,入住金頂大酒店。第二天凌晨,天剛蒙蒙亮,我和段從學、王珂便從金頂大酒店出發了。我們要趕到金頂最好的位置欣賞向往已久的峨眉日出。我們選定的目標是舍身崖。這是峨眉山最險要、最神秘的地方。側身壁立千仞的懸崖,俯看浮云遮蔽的深不可測的谷底,令人浮想聯翩。相傳峨眉派祖師郭襄女俠曾在此題偈曰:愛別離絕情,求不得舍身。故而此處被稱作“舍身崖”。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來這里“舍身”,成為自殺率最高的一處景點。但這里又是絕佳的觀看日出的地方,這是金頂最靠前的一處懸崖,眼前是一片云海,再無其他遮擋。為了安全,峨眉山景區先是在懸崖頂部修建了粗壯的鐵欄,繼之又在鐵欄后邊設立了兩米多高的厚重的玻璃幕墻,游客來這里就只能隔著玻璃看日出了。有些人不愿玻璃隔斷視線,便只能往后邊的山上找合適的位置。此時王珂就站在后邊高處的巖石上,而我與段從學則緊緊地貼住玻璃幕墻。東方的天際已出現火紅與金黃交織的早霞,隨著時間的推進,霞光也越來越耀眼。到7點12分,太陽終于露面了,弓形的紅色輪廓越升越高,光線也越來越亮,等到太陽迸出云海的剎那,萬道霞光與眼前的浮云交相輝映,極其壯觀,我們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真美!當游人們實現了自己的心愿陸續散去的時候,我身邊的段從學突然發現有個小伙子不知什么時候,已翻過玻璃幕墻,到了懸崖邊上。這個小伙子有1米8的個子,穿一件淺藍色的羽絨服,他從玻璃墻上邊,把手機遞給段從學。段從學以為他要從墻上翻回來,便接過了他的手機,想接應他一下。不想這個小伙子沒有翻墻回來,反而朝懸崖邊走去,他就站在那里,只要一縱身,便會葬身云海之中。段從學看出小伙子要跳崖,便朝他喊道:“兄弟!別做胡涂事呀!你遞我手機,我以為你要翻墻回來,可你要跳下去,讓我情何以堪!兄弟,快上來!快上來!”我也跟著從學呼喊:“別做傻事,快上來!”我們的呼叫引來許多游人,看到小伙子要輕生,大家不約而同地呼喊:“快上來,快上來!”其中有個女孩子,呼救的聲音特別動人:“小伙子,快上來,抓住姐姐的手,姐姐的手是溫暖的!”大家的呼喚,小伙子肯定聽到了,但他沒有回頭,依然站在懸崖邊,形成了僵持的場面。此時,段從學把小伙子的手機遞給我。我知道這是讓我用這手機報警??蛇@小伙子的手機我不會用,便用我的手機打120、110,一時聽不到響應,轉念一想,即使120、110的人能來,也要不短的時間,還是趕緊找到景區的警察或工作人員為好,便朝金頂的那排香火售貨臺跑去,一位售貨小姐指遠處的一個牌子說,那上邊有景區電話,你們趕緊去打。我年紀大了腿腳不行,便對身旁一位年輕人說:找到牌子上的電話,讓他們快來救人。年輕人毫不猶豫,立刻跑過去給景區管理處打了電話。我便匆匆趕回舍身崖,等到距玻璃墻兩米遠的時候,只見那個想要跳崖的小伙子已被群眾的不斷的呼喚聲所感動,他回到玻璃墻邊,手剛伸出來,就被段從學和身旁的一位年輕人(上海天成律師事務所戎文宏)緊緊地抓住,一下子把他拉過了玻璃幕墻。此時游人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那位呼喚“姐姐的手是溫暖的”女孩,滿面淚水,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也是熱淚盈眶。小伙子剛一落腳,我便把那個手機遞到他的手中,對他說:“這是你的手機,快給家里打電話,報個平安吧!”小伙子接過手機,卻沒有說一句話。我一摸他的后背,擅抖得厲害,看來他的情緒還遠沒有平復。我們把他拉到離開舍身崖一段距離的石頭上坐下。這時王珂走過來,就蹲在他的面前,開導他,勸慰他。王珂曾提出“詩歌療法”,對心理療救頗有心得,此時他的心理救助法有了用武之地。經過一段開導,小伙子的心情慢慢平復,開始簡單地回答問題,才知他父親已逝,母親改嫁的悲慘身世。王珂把自己的電話和微信留給他,希望與他保持聯系。此時景區的警察也趕到了,他穿著黑色大衣,上邊有“旅游警察”四個字。他拉起了小伙子的手,往外走。我對那位警察說:“你們帶他回去,先問問他有什么困難,幫他解決一下,以免他再走這條路。”警察說:“放心吧,我們知道?!狈质智埃瑥膶W、王珂、我、兩位現場的女孩與那位小伙子合拍了一張照片,祝他好運。然后,我們目送警察挽著小伙子的手,迎著清晨的微風,朝著燦爛的陽光走去。
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