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故鄉:每一個人都有故鄉

故鄉:每一個人都有故鄉
 
作者:丁會仁
 
  提起故鄉,往往是和童年的記憶緊緊連在一起的。童年時期的經歷越是苦難,記憶就越是刻骨銘心!對故鄉而言,只有離開了故鄉,經歷了他鄉的風風雨雨,才慢慢讀懂故鄉,正如-個人出國,遭遇了國外的種種不如意,才知祖國的強大,才“出國更愛國”。
 
  我的故鄉,也是如此,故鄉的美好和最初的記憶總在那里,我寫故鄉是因為那個時代給了我觸碰,那個時代整整一批人。我們都曾熟悉,我們有著共同童年,有著相似的經歷,在那個年代,記憶深處似乎除了“貧窮”,還是“貧窮”,我對貧窮兩個字是有痛徹經歷的,我們的父輩們經歷過貧窮,我們這一代也經歷過饑餓,經歷過營養不良,那些年,我們物質上是貧窮的,我們精神也許不是那么富有,現在回過頭去看看,我們那些年的精神世界里也是貧瘠的,兒時的記憶更多的是玩泥巴,還有幫父母干活,那時候的人都是比較“擰巴”的,我記得村里一個聰明的人杏蘭娘,人稱有名的瓦,她如果不在農村而是在城市,也會是一個出色的能人,只是可惜了她成了一個農村人眼中“祥林嫂”式的人物,母親對她是很敬重的,母親說,貧窮讓人變得唯利是圖,也讓人變得奮發圖強,我會在接下來的散文隨筆中記錄下丁村人的故事。我們每一個回首過去,每一個經歷了那個“短缺年代”的人,對糧票、布票和油票記憶猶新,那個年代處處票證時代,我清楚的記得我上初中時的煤油燈的用油都是省著用,有時候不得不買柴油,燒起來的濃煙彌漫在整個教室的上空,猶如一條長長的黑龍從桌子的昏暗的火焰上直通房頂。我整個三年的初中生活中,幾乎每晩都與煤油燈陪伴在一起。
 
  十多年前,我讀《中國在梁莊》,感概萬千,農村千瘡百孔,改革開放后,那時有能耐的農村人大都開始逃離農村,大部分人都涌向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雖然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存在,但是在城里討生活已經變得不再是那么的艱難,丁村的人一樣,年輕力壯的人都岀來混生活了,村里只留下那些老弱婦孺老幼病殘,父親說,村里很多責任田土地也大部分都荒蕪了,沒有多少人種田地了,有的也只是種些蔬菜供日常生活罷了,很多田地雜草叢生,也不允許種些果樹,我一直說服父親把他戶口下的各個“豆腐塊”田地歸整一下,盡量調換在一起,然后種些多年成長的經濟作物,例如蘆筍、斑蘭、秋葵、辣木、茶葉或茶籽油,甚至一些名貴中藥材,父親說,他去試了試,大家不愿意調換,寧愿土地荒蕪著,我也只好作罷,不再有那個想法。
 
  “故鄉的人,老的老了,去的去了,走的走了”,故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還休淚先流”,用一句詩來形容故鄉是非常貼切的,“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故鄉的人依然根在故鄉,對遠方游子而言,那里是親情割舍不了的地方,那是生命的原點和坐標。如果沒有故鄉,沒有故鄉的維系,沒有童年的回憶,沒有親情,沒有了家庭,那我們的根在哪里,我們奮斗的動力在哪里? 很多時侯,我們每一個遠方的游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丁村建有很多新房,但是無一例外的都是鐵鎖把門,只有過年前的日子才變得熱鬧些,遠方的主人歸來,村里有些人氣,村里平常實住的人口越來越少了,大部分人去了縣城買房,結婚娶媳婦的標配從以前的“電器三大件”演變成今天的“房子車子票子”三座大山,房子在縣城必須有一套,車子至少十萬左右的,彩禮“紅旗飄飄”。鄉村的變遷成了鄉村接濟城里,鄉下人成了城里人,我不知道生活在縣城的人是不是生活更方便些,或許是縣城教育更好些,醫療更近些,也或許是攀比心理,城里人的情結,這從我母親的經歷略知一二,我母親曾經說,她是縣城里出生的,她的愿望是要在城里買房。丁村有一個老村莊,還有一個移民建村后的新村,整個老村莊里很多房屋多年失修房屋倒塌,包括那些有百年歷史的“三井廳”和“四井廳”,老村房前屋后的荒草叢生,廢墟籠罩,荒涼的讓人陌生,就整個村莊而言,她就像一位母親在靜靜的等著她的兒女們回來,或許,她也到了季節輪換的時候,她不再是一個青年,她在慢慢的老去,她在失去創造力。
 
  夜深人靜,我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城鄉交界的結合區,我看著眼前的一幕幕路燈畫面,頭頂著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我看到不折騰的農村是那么的和諧,我想起了故鄉和故鄉的人,我想起了那片黃色的故土,雖然我有故鄉,但是我沒有半分故土,那里沒有我半分責任田地和自留地,我曾說父親是有土地的人,父親的父親也是有土地的人,父親的父親的父親置買了一大片土地,只可惜到了父親手里的土地變成了“東一塊西一塊”,荒草叢生,而我變成了那個城里人,非農戶人,變成了無一寸土地的人,考上大學后,我的戶口遷進了學校,變成了“非農戶”,我的責任田也在隨后的分配中被生產隊取消,我的記憶深處,我對土地有深厚情結,主要想種點蔬菜,落個花生,可惜我再沒有在田園書寫的地方,多年以后,我發現我們這一代人,是遠離了故鄉,回不去故鄉的那一批人。我深深記得我的童年,我喜歡故鄉的夜,看看天空,數著星星入眠,更多的時候,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嘴里哼著歌給自己壯膽;我懷念屋背后的小樹林,那是我天一亮就去背書的樂園,我更喜歡星空之夜,仰望星空,聽遠處傳來的陣陣蛙叫,還有樹林蟬鳴聲聲,臉頰迎來鄱陽湖水面吹來的陣陣微風,透出一股股草木清香的氣息,徐徐吹來,那是沁人心脾的芬芳,那是詩意后的快感!
 
  每一個人都有故鄉,每一個他鄉游子都有一個“疼痛”的故鄉,那是對故鄉的疼愛,也是對故鄉的“痛苦”,那是恨鐵不成鋼的“痛”,也是愁眉緊鎖的“苦”,“丁村”是我的家鄉,也是你的家鄉,“丁村”是我的鄉愁,也是你的鄉愁,仿佛回到余光中的“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丁村的變遷是土改以來中國整個農村的縮影,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整個中國鄉村的記事本,中國的城鎮化,讓農民成了市民,城市變成富有,農民變成了城里的韭菜,巨變的城市高樓拔地而起,農民迷失了方向,跟不上城市的節奏,在城里人眼里,他是鄉下人,在農村人眼里他變成了他鄉人,這些人只不過,城市是討生活混口飯吃的地方,而故鄉才可能是他們的靈魂。他們為城市的建設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身在鬧市,心在異鄉,融不進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我從丁村出發,希冀有一天再回丁村,不說再見故鄉,只言謝謝母親!
 
  (敬請關注續篇)
 
  作者簡介:
 
  丁會仁,博士,武漢大學MPAcc,中國人民大學MBA,中國礦業大學MBA,中央財經大學訪問學者,武漢大學會計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MBA碩士生校外導師,獨立作家,高級會計師,高級經濟師,著有暢銷書《大國企業》《口碑-雷軍和他的小米之道》,曾創作詩歌《武漢,挺住!》《鐘南山,您就是那座山!》、《鄱陽湖,我遙望的家鄉》、《北京的初冬》,散文隨筆《故鄉的夢松堂》、《感恩!2020》、《村東南的大塘》、《丁仙峰下的回憶》、《南院的日子》、《學會沉淀,向陽而生》、《那一年,我遇見了會計》、《這一年,我在美國》、《邂逅武大珞珈山》、《永不放棄的人大夢》等文學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视频你懂的|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youjizz.com中国| 福利在线一区二区|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摸| 人妻蜜と1~4中文字幕月野定规| h国产在线观看| 爱情岛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够爽影院vip破解版| 亚洲第一区se| 3d无尽3d无尽动漫同人|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日本人成18在线播放|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男人女人做a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黄色福利视频网站| 日日摸夜夜搂人人要| 农民工嫖妓50岁老熟女|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男男同志chinese中年壮汉|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跪着侍候娇吟羞辱鞭打|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