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冬天很冷心很暖!
作者:丁會仁(北京)
作者:丁會仁(北京)
這兩天微信朋友圈先是云南的七彩云渲染了整個微信,接下來就是北京的冷刷屏了。也許有人不喜歡冬天,因為冬天實在太冷;有人說,北京是越冷越有味道。北京的冬天雖然沒有壩上草原的極冷,但是冷得真受不了。我依稀記得,好多年以前,我從學校畢業出來工作,在那些打工北漂的日子里,我租住在海淀正紅旗一個平房里,到了冬天,房間燒著煤球兒。早上起來,冬天跨越半個北京城,從西北方向的正紅旗,先是一路走到北宮門,然后坐車到三環上,再從三環轉車到東南方向的芳莊去上班,早上擠進公交車,一路站著,冰冷的扶手,冰冷的空氣,冰冷的世界,刺骨的寒風把臉吹得通紅,兩個耳朵凍得發硬。下班后,又是一通轉車回到住的地方,開始燒煤球取暖。有一年,煤比較潮濕,外面的冷空氣堵住了煤爐出風口,使得大量有毒煤氣倒罐,最后造成煤氣中毒。那一年冬天,要不是好心人相救,估計那年冬天就真的是一個最為寒冷的冬天了。困境中的危難者,走過了那些年寒冷的冬天,雖然天很冷,但心很暖。那些年,非常害怕冬天的到來,尤其對于一個住在平房的人來說,冬天那是最難熬的日子。
那些年,北宮門附近的平房還沒有拆遷,中央黨校西邊有很多平房,平房一般租給商販經營著小飯店,我最喜歡吃的是蓋飯和刀削面,那是相當的香,由于北宮門是去香山的中轉車站,那里上下班高峰期聚齊很多人,下車后大家直奔附近的小飯館,喝一杯熱水,那一刻,不僅身體變暖了,心里也充滿著無盡的力量和最基礎的幸福感,有一口可口的飯吃,有班可上,有錢可賺,雖然漂在北京,生活在城鄉結合部,那也是充滿了快樂和希望。雖然上班路程太遠,每天在路上的往返時間都要耗上幾個小時,后來干脆辭職全力考研了,每年冬天,大部分時間都坐車去北大的教室自修,那些考研的日子很苦,但是心很暖,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永遠是相互的;雖然冬天的日子很冷,但是始終保持著一顆積極的上進之心,沒有什么困難不可以克服,沒有什么難題不可以做出來,在舉步唯艱時,溫暖和善良撲面而來……
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向我伸出援手,感謝恩師!感謝同學!感謝同事!感謝朋友!“奉獻、友情、互助、進步”。考研求學的過程是我在北京最辛苦最艱難的歲月,多少年后,當我回望過去,回想起那些年的冬天,我不禁淚流滿面,我不知道我是否還能堅持下來。北漂的日子里,雖然很苦很累,但是心是暖暖的,是有盼頭的!北京是包容的城市,可以包容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北京是多彩的城市,在這個城市里,你可以假裝為北京人;在這個城市里,雖然買不起房,但可以租得起房,在這個城市里,生活物品充足,生活物價平穩,雖然混在北京,但內心深處始終保持最初的執著和善良!
過去的已經過去,不管怎樣,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經歷,那是一筆終生難忘的財富,那是奮斗不止的青春,那是貧窮生活的洗禮。在這個時代里,生命是一場修煉,生活是一種態度,我們痛苦、幸福、平淡、孤獨、失敗、成功……有些人在冬天里只看到了冬天,有些人在冬天里看到了春天,看到了七彩斑斕的世界。一個人只要把陽光裝在心里,他的冬天也是暖暖的。
作者簡介:
丁會仁,博士,武漢大學MPAcc,中國人民大學MBA,中央財經大學訪問學者,武漢大學會計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MBA碩士生校外導師,獨立作家,高級會計師,高級經濟師,著有暢銷書《大國企業》、《口碑-雷軍和他的小米之道》,曾創作詩歌《武漢,挺??!》、《鐘南山,您就是那座山!》、《北京的初冬》,散文隨筆《故鄉的夢松堂》、《感恩!2020》、《村東南的大塘》、《丁仙峰下的回憶》、《在南院的日子》、《學會沉淀,向陽而生》、《那一年,我遇見了會計》、《這一年,我在美國》、《靠譜是人生的通行證》、《永不放棄的人大夢》、《故鄉,每一個人都有故鄉》、《邂逅武大珞珈山》、《鄱陽湖,白鶴的天堂》、《2021,讓我們點亮一盞明燈!》等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