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牙(紀實散文)
作者:鄧高如
作者:鄧高如
作者按:親愛的美女:剛出爐一篇美學散文發上,諒應贊同愚見,心里支持,叫道,好哥哥哩,你才說得對喲!
倘若意見相左,千萬不要恨我老頑,更不要甩了手機,因為這時此稿已發往媒體、刊物了……
有美學家認為,人有三個具體部位比統而言之的體態、膚色、臉貌更為重要。
一是牙齒,整齊白凈者,顯示出康樂優越;二是手指,潔凈利爽者,顯示出身份教養;三是雙腿,修長高蹈者,顯示出干練健美。反之則不然。我深有同感。
我大孫子現在不過四歲多,這些審美知識一家人從未向他灌輸過,當然不排除幼兒園老師有過教育。一次,有阿姨給他遞來一塊他最愛吃的德芙巧克力,他就是不入口。事后他小聲說,你看那阿姨的指甲,又長又黑,不衛生。我們說,你給她講講,請她剪掉。他說,不好意希(思)……
孫肖乃翁。我始終認為,無論男女,除非個別人群外,頭發總是要經常打理的,指甲總是要經常修剪并保持潔凈的。那些五顏六色特別是大紅大綠的指甲油,不是特殊需要的,大多女人最好是不去涂抹的。在人面前,在宴會席上,在公交車上,亮出十個染得弦目撩人的指甲、或者留有長指甲且藏滿污垢的大手,總是會讓人不爽的。
多年前,我從北京開完會返回,有美女帶車送我去機場。我坐前排副駕駛位,美女坐后排,聊天間余,她遞上一把瓜籽,因我扎有保險帶,不便轉身,便反手接過享用,甚為快樂。隨后,她又遞過第二把,我側身接過,見她數個尖長的指甲上涂滿鮮紅色的指甲油,指甲大部份嵌入瓜籽中。我再也無法入口,開始嘔吐起來。美女問,您不舒服啦?我答,暈車啦!
幾年后,在一次退伍戰友聚會上,我講起此事,戰友們說,頗有同感。有的說,看看大凡那些有品味的女人,包括各行各業的許多知名女士,誰染過?
聊著聊著,一女戰友講起了一件她經歷過的往事……
幾年前,她轉業到市某醫院做藥劑師。剛開始上班不久的一個早上,因與老公拌了幾句嘴,心情不好,一進藥房,見一只細嫩肥胖的面包手便從取藥孔伸了進來,五個手指上有三個戴上了金光耀眼的各色戒指。她抬頭一看,見玻璃窗外這婦人脖子上掛著一根又粗又重的金項鏈,小孩拳頭般大小的金耳環還在晃動。這戰友過去在部隊看慣了取藥官兵們一身上下都清爽利索,今天見到這寶貝,頓時無語,不動,更不接單。這取藥者急了,在窗外連叫:怎么回事,怎么不取藥?我戰友仰天長嘆道:你好俗嘛!你怎么不把五個指頭全套上金箍子嘛!取藥者說,我俗不俗關你什么事,我拿錢看病買藥,天理不虧。我戰友說,你有礙觀瞻,你污化風氣,虧大了。本小姐今天就是不給你取藥,你能咋啦?
事情鬧到院里,院長嚴肅批評了戰友,并當即讓她下去寫檢討,后在全院大會上作自我批評,并扣發了她兩個月獎金。
壞事變好事。她說自此之后,堤內雖有損失,但堤外大有收獲。聽說這位闊太太因受到冷遇,一身的金銀珠寶全都卸下,收箱入柜了。醫院工作人員在服務態度和穿戴打扮上,也自覺執行相關規定,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我知道,部隊官兵和軍地醫護工作者,在著裝佩戴、化妝打扮上,本是有嚴格規定要求的,自覺執行規定要求是應當的。一戰友說,契訶夫在劇本《萬尼亞舅舅》中說過,“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容貌、衣裳、心靈、思想。”
他真希望黨政機關、司法人員、教師隊伍、大型公司、新聞傳媒等行業的工作人員,都能以“洗凈鉛華、清爽大方,干練利索、淡雅怡人”的裝容打扮示人,那社會美學、風尚引領的意義就大了!
在這次聚會中,又一戰友聊了一件事,我們印象尤為深刻。
他說,他老家在渝東北山區,過去經濟文化和醫療條件落后,鄉民們的牙齒長得歪七扭八,很難看,有了錢的,去縣醫院換個金牙。沒錢的就像老電影《摩雅傣》中那傣妹一樣說:“等將來我有錢了,也左邊安一顆,右邊安一顆。”
就在這時候,我戰友服役期滿自主擇業,到主城區打拼。他見市區青少年的牙齒都較整齊白凈,又從電視節目中得知,牙齒可以矯正,而且是兒童和青年人一種常規治療手段。于是便把家鄉的弟弟妹妹、侄兒侄女、左鄰右舍中需要做這項手術的人,一一召進城來,為他們做了牙齒矯形手術,墊支了不少費用。
那時,他做點生意,收入雖不很高,但手術費也還能接受。每有一個親戚手術完畢,他都會像花木愛好者看園藝師修整完花木盆景一樣,笑瞇瞇地說:小子(小妹),這一下就整順了。別怕花了幾大千,等你將來長大參加工作后,就知道一排整齊潔白的牙齒,是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
這戰友的善舉,在家鄉刮起了一股小旋風。鄉親們看到凡是到市里做過矯形手術的后生,那牙齒是又整齊又白潔。雖說那箍上牙套的一段時間,樣子難看些,但取了套具,面目全新。于是,但凡有條件需做此項手術的家庭,都帶著兒女來到市里,找他聯系治療。
“家鄉來人找你幫忙做手術,恐怕要打不少麻煩吧。”戰友們問。
他說,也不算什么。自主擇業了,自已干點事,時間方便些。為幫鄉親們省點錢,他就讓他們吃住在自己家里,領他們到一家由軍隊醫院退休老教授開辦的牙科所就診,價格不高,質量也有保證。有的家庭實在困難,他就盡力給予一些資助。
這時,有人問,你有沒有給家鄉某人全掏腰包免費治療的?
我們估計沒有。因為來人太多,他又離過婚,凈身出戶,過去掙的幾個狗卵錢,差不多早折騰光了。不料他一言放出:“還真有!”
他說:老家村里有一姑娘高考落榜幾年,想進城打工又嫌自已牙齒長得不好看,不愿出遠門,于是便托人向我打聽,二十出頭的大姑娘了,還能不能箍牙?我問明情況后告訴她,老教授說,別說二十出頭,就是三十、四十出頭都行,手段多著呢。只是收費略高一些。
那姑娘來到市里后,他一如既往地熱情幫助,又是安排住宿,又是引領治療。結賬時,他對姑娘說,錢我已付了。姑娘要給他,他反復推送,就是不收。陪同的母親看他是真心,便說,大哥實在不收,那就欠著。等你今后進城打工掙了錢,再還大哥好不好?
“那后來還了末?”
我戰友說:你問她。
這時坐一旁但笑不語的一少婦忙站起來說:沒還。還用還嗎?
這時,我們突然想起來了:入座時,這戰友介紹過,說這是他家鄉人,叫什么曾小妹的。沒細說具體身份,也沒細瞧模樣如何。現在看來,此女身材、臉形、膚色、氣韻無可挑剔。不用說,一口玉齒整潔漂亮、嚴絲合逢,與好萊塢女星斯嘉麗.約翰遜確有一比!
“你小子,借治牙賺了一把啊!”
曾小妹說,她箍好牙,神清氣爽地到市里打工。當她得知這小子離異后至今還是單身時,動心了。她想,雖說此人年齡大點,但心地善良,盡辦好事,便主動發起進攻,很快生米做成熟飯,結婚生子,現在一家三口,生活十分的幸福。
聽后,眾人都說,原來這是“水中橋”啊!祝賀祝賀!我說,借此機會,我們大家都舉起杯來,添滿酒,補敬二位一杯喜酒如何?
在一片“好!干杯!”聲中,眾人仰脖吞下這“二鍋頭”喜酒。
此時我想,一個人的美好情愫、情致和情緣,莫非真與人之“手口腿腳”等具體部位息息關連?
作者簡介:
鄧高如,重慶警備區原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重慶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冰心散文獎,解放軍長征文學獎,連續三屇四川省散文獎,全國報紙副刋一、二等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