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結識吳思敬
作者:謝冕
作者:謝冕
相識吳思敬是我人生的幸運和福分。魯迅說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我當然不敢妄比前賢,但此時的心境是相同的。我記不起來我們最初是如何相識的,那時真還說不上深交。只知吳思敬是原先的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一位年輕的文學老師,熱情,敬業,很有學識,僅此而已。記得那時他住在北京最繁華的街區,王府井的一個胡同——菜廠胡同。一個大雜院,彎彎曲曲的通道,通往他窄狹的住房。我住北大,路遠,卻是不辭辛苦前去拜訪。我們在那里會見,吃飯,飲酒,閑話。他是地道的北京人,他教會我喝北京的二鍋頭。論喝酒,現在他不如我了,但真是我的領路人。后來他搬了幾次家,芳草地的家,我也去過,除了論學,也喝酒。
我與思敬真正的相識、相知,是在20世紀80年代。那時,新詩潮涌現,舉辦了難忘的南寧詩會。我被潮流所推涌,寫文章、發議論,惹人注目,也陷于孤立狀態。1980年南寧詩會后,《詩刊》看準時機,開了定福莊會議,一時諸路人馬云集京城。會議的主題是當時出現的朦朧詩。支持一方,我和孫紹振到會了,反對一方,主將是丁力,他的隊伍龐大。會議開得激烈、氣氛緊張。我素怯于言,不善辯,雖然孫紹振勇猛蓋世,但依然力量懸殊。正是關鍵時刻,我方后衛突然殺出了兩員大將,一員是來自成都大學的鐘文,另一員則是來自如今首都師范大學的吳思敬!
那時的鐘文和吳思敬,都是三十出頭,風華正茂。他們的出現不僅給我以助力,也給我以驚喜。攻守雙方頓時形勢大變?,F在的人們也許難以想象當年我們的處境,詩歌界的領袖人物幾乎都站在我們的對立面,而且相當多的人詩歌觀念已被積習所固化——新詩潮處境維艱。在會上,這兩員驍將的出現使論爭的形勢急轉直下,鐘文的理論銳氣自不必說,吳思敬顯然是有備而來,但見他從容不迫地掏出一沓卡片,引經據典,連珠炮般地打向對方。他歷數詩歌變革的必要性與必然性,堅持為當日出現的詩學變革辯護。正是這個定福莊會議,使我不僅在為人方面,而且在學術的準備和素質方面重新認識了吳思敬。
就這樣,我和思敬在“火線”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定福莊會議以后的漫長歲月里,我和思敬始終是學術上和事業上互幫互助的知交好友。我比思敬年長,他尊我、敬我如兄長。他在首都師大文學院和詩歌研究中心做著他的工作,研究、授課、寫作、帶研究生,成就卓著,影響深遠。與此同時,他不遺余力地協助我辦《詩探索》。北大成立詩歌研究中心、中國新詩研究所,以及后來的中國詩歌研究院,他都是其中的一員,而且是工作上的積極協助者和推動者。北大召開的所有詩歌會議和開展的所有詩歌活動,他都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協助者。思敬在首都師大有一個訓練有素的工作團隊,他無私地帶著他的團隊參與我的工作。我們情同一家。
這些年,我和思敬一起參加過許多國內外的詩歌活動,他辛勤培養了諸多博士生和年輕的詩歌研究者,可謂桃李芬華。同時,他擁有為數眾多的學術追隨者。他在詩歌理論界的影響巨大,這都是讓我感到欣慰的。思敬性格謙和,心胸豁達。他待人以善,樂于助人。特別是對那些年輕的詩人、詩評家和詩歌愛好者,往往有求必應,他是詩歌界有名的“大好人”。在此一端,我與他也是心有靈犀。我堅信詩歌乃柔軟之物,最終作用于世道人心,詩歌之用,首重廣結人緣,使人心向善。也許這點易招人議,釋之可也。
因為合作久了,我對他有充分的信任。我主事《詩探索》多年,身邊瑣務甚多,多半辦不過來,遇有難事,也多半推給思敬去辦。再后來,干脆把《詩探索》的全部編務推給他和林莽了。思敬辦事,我總很放心,不多過問,由他自主。這也是我的一貫作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人放手,自己也清閑。前面說過,思敬是尊重我的,遇有重大的事,他總會及時與我溝通。難辦的事,他承擔了,遇有“疑難雜癥”,他也會與我商量。我和思敬在這點上絕對和諧,我們總會在“走不動”時,或“忍”或“退”,于是天地頓時開闊,大家也都欣然。
我與思敬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在學業上互相支持。我先后主事的《中國新詩總系》(十卷)、《中國新詩總論》(六卷),洋洋千萬字,都有思敬的加入與勞作,他不僅是我可信賴的作者,而且是我非常得力的助手。我的許多項目,沒有他的鼎力相助是無法完成的,我的許多工作計劃安排,他總是執行得最認真的一個。為此,我認定他是敬我、知我、助我的理想的合作伙伴。單舉《中國新詩總系》他主編的理論卷為例,他不僅按照計劃寫了數萬字的導言和編輯后記,而且為了緊縮篇幅,在總數80萬字的選文中竟然不給自己留下一個字!
思敬辦事的忘我和公心如此,使我對他格外地敬重!我只能感謝冥冥中命運之神對我的恩惠,使我在美好而又艱難的時代,有幸結識了這樣一位助我一路前行的知心朋友。思敬著作豐碩,已是影響中國新詩界的卓然名家。近年,為了紀念中國新詩創立一百年,他與北大中國詩歌研究院合辦慶?;顒?,并與我聯名主編了紀念文集。目下他和他的團隊正在做著一項重大的學術工程:長達數百萬字的“百年新詩學案”。在此,我誠摯期待著這項創舉早日完成!


2017年12月,謝冕(右)和吳思敬在廣東德慶參加南方詩歌節。
作者:謝冕
來源:光明日報
https://mp.weixin.qq.com/s/dpNGsefc4Dg9bC2xkY9m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