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后之璽

皇后之璽發現者孔忠良先生
“皇后之璽”發現記
作者:許海濤
【向朋友們推薦跑家許海濤和他的《藏家》一書。跑家是?走村入巷、挨門進戶收古董老貨的人。《藏家》寫什么?水渠里撿到的一枚白石頭章子,怎樣華麗轉身,一躍成為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鐫刻“游熙”二字的一把精美古劍,會是“殺神”白起的佩劍嗎?神秘的太極石,隱藏著畫家和鑒賞家怎樣令人唏噓的故事……13件“老古董”的傳奇故事,穿過歷史的滄桑,看見根脈的執著,喚醒人們心底的鄉愁。我相信,讀過《藏家》之后,您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說不定啊,也會成為跑家、藏家。】
孔忠良發現了一座寶庫,在高干渠的支渠和小渠里。寶庫里的寶貝是啥?泡釘子!忠良眼窩里有水水兒,看見了,拾回屋,拾不完!斗門搖起,高干渠的水涌向支渠,斗門落下,支渠里的水干了,泡釘子又冒出來了!忠良他爸賣過六回泡釘子,最多的一回,賣了五塊八毛錢;最少的一回,賣了三塊九毛錢。六回,滿共,賣了二十七塊三毛錢。一九六八年,這是一筆大錢啊!這時候忠良十三歲。
秋天澆過地后,渠里還濕軟得很。忠良赤腳進入支渠,一腳一腳往南走。水淹過,旺盛的扒地草和毛毛草倒伏了,踏在上面,腳心癢癢的。黃泥從腳指頭縫隙淤出,像鉆了毛毛蟲,絨絨的,顫顫的,說不出來的舒服。
到了小渠開口的地方,突然,渠岸上茂盛的毛毛草叢“嗖嗖”地晃動起來!忠良躍上去,掄起黑大布袋子,砸向草叢。唉,袋子里的泡釘子和麻錢兒太少,沒分量,感覺砸中了,卻不頂事,眼看著一只大灰兔躍下渠岸,一縱一跳,眨眼間,沒入了玉米地!澆過了水,玉米苗起了身,比忠良高,哪還看得見兔子的影兒?
大灰野兔沒砸中,黑大布袋子里的泡釘子倒飛出去了不少,飛到了小渠里。忠良拐入小渠,撿飛掉的泡釘子。一時兒,撿回了飛掉的七八個泡釘子,還撿了十幾個小渠里的泡釘子和六個麻錢兒,淤在支渠和小渠相接處。忠良踏著小渠底往西走了幾步,泡釘子不少呢,比支渠里多。走了十幾步,撿到了三十多個。走了百十步,撿到了六十多個。越往西走,越來越稀。
天色昏暗下來,像要下雨。忠良想轉身回。轉身間,瞥見前頭有個黑家伙,拳頭大小,像鐵疙瘩,半淤在泥里!忠良蹲下,摳起黑家伙,在渠岸上的毛毛草上擦了擦糊的泥,唉,不是鐵疙瘩,是黑石頭!忠良揚手撇了,就要起身,瞥見黑石頭窩邊還有個家伙,白的,比拳頭小,跟大拇指長短差不多,方不方,圓不圓,斜楞子淤在泥里。忠良摳起白家伙,抹了抹,唉,是一塊白石頭,又揚手撇了。白石頭在扒地草上滾了幾滾,躺在小渠底。忠良站了起來,望了望正南的狼家溝,望了望天上灰黑的云,起步回!
“白石頭不是鐵,不是銅,是個耍貨呀!”
往東走了兩步,忠良閃過這樣的念頭,轉過身,撿起白石頭。“不輕呢!”白石頭小,怪了,卻比黑石頭沉!忠良把白石頭拋高過頭頂,掬雙手接,砸得手疼,沒接住,白石頭落在腳下。忠良彎腰撿回到手上。
“爬的是個啥,兔子嗎?”
白石頭上頭蜷臥了個動物,不像是兔子,比兔子兇惡得多,不認得是個啥!
第二天上學,佘老師認了,說:“像是一個章子。” 卻認不得章子是誰的。
回到家,他爸認了,說:“不是活人的東西,死人的。”請識文斷字的壽德爺認了,說是“轉”字,只認得“皇”字。
他哥想學刻章子,說:“從中間‘十’字鋸開,把上頭的字磨掉,刻四個章子。”鋸,卻鋸不動;磨,卻磨不掉。他哥請窯店街道刻章子的老聶幫忙。老聶說:“娃呀,你把這個章子給叔撂這兒,要用章料,在鋪子隨便拿。”他哥心里起了竅。隨便拿?這個章子值錢啊,硬要了回來。
忠良他爸與陜西博物館的趙館長是老朋友,帶了忠良渡過渭河,找到了趙館長辦公室。趙館長看了眼白石頭,臉色變了,聲音也變了,叫道:“哪兒來的?”
“娃拾下的。”
“哪個娃?”
“就這貨!”忠良他爸拉了一把忠良。
“在哪兒拾下的?”趙伯聲音顫,緊盯著忠良問道。
“小渠里拾下的。”
“哪個小渠?”
“高干渠南邊的小渠。”
趙伯回身看墻上的地圖,問忠良他爸道:“祥發,你那個地方叫韓家灣?”
忠良他爸答道:“沒錯。”
“五陵原,韓家灣,找到了!”趙伯叫道,又問道:“你那個地方離長陵多遠?”
“兩里。”
“在長陵的西邊?”
“沒錯!”
“離呂后的封土更近?”
“不到兩里。”
“太不可思議了,太不可思議了!”趙伯大喊。吩咐工作人員道:“拿記錄本和照相機來,記錄一件歷史性事件!”
趙館長瞅忠良他爸問:“娃叫啥?”
“忠良!”
“孔忠良,你是個奇娃,不得了的奇娃!你是個神娃,了不得的神娃!”
忠良他爸問道:“這是個啥嘛,值錢很?”
“要說錢,半個西安城都蹲在你屋后院了!”
“半個西安城,啥嘛?”
“皇后之璽!”
“皇后之璽是啥?”
“皇后的章子!”
“哪個皇后的?”
“劉邦的呂后!我的第一感覺。”
“啥石頭?”
“羊脂玉!”
“呂后的玉石章子咋這么值錢?”
“祥發,這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征!呂后當政,不蓋這方玉璽,什么事情也定板不了!”
“我清白了,跟公社那個圓坨坨一樣,管事兒的!”
“公社的圓坨坨?祥發啊祥發。皇后之璽,全世界絕無僅有,僅此一方!”
[本文縮編自許海濤《藏家》一書。]
來源:西部融媒中心
作者:許海濤
http://www.xiburongmei.com/show-15-4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