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一個人的爛漫和溫良
2014-08-26 11:31:22
作者:何三坡
夏花:一個人的爛漫和溫良(何三坡/文)
——《夏娃之夏》詩集評論
一
我在夏天將盡的一個午后,讀完了《夏娃之夏》這部詩集,盡管沒有抽大麻,但仍有暈眩之感。
這些由夢幻、愛戀、生命的激情與哲學頓悟綻放的花朵,在南風熏拂的起伏不止的庭院蟬聲里寂靜地燃燒。
“它奔波,追隨,拋棄又被拋棄。
親吻愛人、孩子,祝福衰老。
它橫行,捕捉人性,是激情,也是暴力。
它的語言即是身體。”
我閉上眼睛,寂靜在視野里洶涌地奔流。
二
馬查多說:詩歌是憂傷的樂器。
讓我們來看看夏花的憂傷:
“或者,我又將渡過一個空空的夏季。”
阿米亥說:詩歌是飛翔的翅膀。
那讓我們來看看夏花的飛翔:
“我的羽毛一片片豐盈,閃著感恩的水光。”
這是一雙沐浴著朝曦的翅膀,在光明與潔凈里飛翔。
三
從技術的角度看,這朵夏娃之花,意象繁復,句式撲朔,技法嫻熟。承續了古典中國詩意的幽香,也接納了現代西方的雨水。但我相信讀者們不會去關注香水,而更想知道的是植物價值。我記起布羅茨基的說法:艾略特需要滿滿一捧灰土覺察人世的戰栗。
而夏花要用一次綻放來展覽一個人的爛漫和溫良。
四
幾乎,所有女性的詩歌有其隱秘的精神曠野。她們更曖昧也更深邃:“一只大鳥掠過,我潮濕的肩,輕輕戰栗。”毫無疑問,她們更熱烈也更傷懷:“在異地的夜空下,我這一個陌生人,在致命之美下,我的卑微交出呼吸。”它需要我們的閱讀更專注,更敏感。
五
一個帶著審美的詩人蟄居在龐大的帝都,她的內心會難過嗎?當然會。她坐在喧嚷的餐館中,打量著兩個油漆工粉刷店面,他們表情清澈,僅僅是一陣潔白的笑聲就能洞開詩人的感傷情懷。她多么希望人們能夠像油漆工一樣本色,如一滴雨水一般透明。而詩人的猶疑的杯盞舉著,看不到命運的結果。
六
你知道,巴爾扎克的手杖上刻著:我要摧毀一切障礙。卡夫卡卻說,一切障礙都在摧毀我。如果夏花有一把手杖,會刻上什么呢?她也許會刻上“我的短句在翻滾,開始喊疼。” 她比不得巴爾扎克的傲慢,也不會似卡夫卡般卑怯,她會怒放在他們中間。
七
夏花與詩歌之間究竟發生過什么?“我從愛情那里來,淪為詩人”。這幾乎說出了每個詩人的秘密。而她沒有說出的另外一個秘密是:詩歌饋贈給她的愛情更盛大、更漫長、更華美。
八
當我讀完“人間的炊煙輕提裙角,多少多余一帶而過”這個豁然開朗的句子,夏天就要結束了,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智慧未必都住在哲人的屋子角,它有可能在詩人的吟唱里,在夏天的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