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wǎng)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我是我的作品

我是我的作品
 
余澤民
 
 
許多次,午夜起來,我都會無意中地被鏡子里的男人嚇一跳:野氣的長發(fā),彪悍的鬢角,棱角漸失的下頜,日漸粗糙的汗孔,還有那雙疲憊卻未失稚氣的眼神……經(jīng)常,我會怔怔地端詳很久,仿佛是在端詳另一個人,或者說,是懷著玩味和驚嘆的心情審視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一尊有血有肉的雕像。
“你是誰?”我在心里問他。
“我就是我。”他無聲地回答。
假如要我填寫求職履歷,我會體面地這樣寫:八九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同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攻讀藝術心理學碩士研究生。九十年代初赴匈牙利工作,在當?shù)卮髮W執(zhí)教,翻譯研究當代東歐文學,主編華文周刊《聯(lián)合商報》,匈牙利全國記者協(xié)會會員……這是我,但不是完整的我。對我來說,只有這些年自己為自己寫下的文字,才是記錄我成長的足印。
從我記事以來,自己寫的東西第一次變成鉛字,是在北京醫(yī)科大學的校刊上。散文的標題早就忘了,可是開篇的第一句話我還記憶猶新:“我喜歡看別人的眼睛,因為我能從他們眼中看到自己的面孔;我還喜歡看自己的眼睛,并希望能從中辨別出那些我崇尚之人的面孔。”從那時起,我就象一位雕塑家,精心捏著自己的作品。
我的成長,跟文學有著不解之緣。剛上小學,我就蹲在學院胡同一號大院門口的上馬石上看《紅巖》、《水滸》和《桐柏英雄》。當時在三十五中讀書兼做圖書館管理員的表姐王瓊常把學校庫存的禁書搬回家讀,于是我也囫圇吞棗地讀了一大堆諸如《鐵木兒和他的伙伴》、《青年近衛(wèi)軍》、《紅與黑》和《高老頭》之類的洋書。在表姐的影響下,我還從讀書癡迷到抄書,王瓊花了整整一年抄完了《牛虻》,我則一筆一劃地用繁體字抄下了《安徒生童話》。每天睡覺前,表姐都會躺在對面的小床上給我念一段書,我至今記的:當她講到牛虻拋棄他的吉普塞情婦時,我居然蒙著被子哭得淚流滿面……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因為文學感動,盡管那只是小說里最無關緊要的一個情節(jié),盡管當時的我幼稚得還不懂感情。
我真正意義的讀書是從中學開始,我情感教育的啟蒙讀物是《少年維特之煩惱》。因為太喜歡讀書了,所以忍不住逢人就講;因為太怕朋友開口借書,所以每讀一本好書,都要在櫥里備上兩本。跟同齡人相似,青春期的我也有過一段迷戀詩歌的日子。不過對我來說,我所迷戀的與其說是詩歌,不如說是詩人:真純的雪萊,放浪的拜倫和激情的葉賽寧,成了我理想人格中的“三位一體”,就連雪萊的私奔、拜倫的跛足和葉賽寧的躁郁,都給我留下貴族的印象。時過多年,有一首拜倫的短詩我銘記至今:
我總想把琴弦彈唱得歡樂,
可憂傷強做的笑顏,
就象墓碑上的紫羅蘭垂著露。
雖然我有許多愛我的伙伴,
可是我的心喲,依舊孤獨。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對我的個性形成影響至深的,還要數(shù)法國作家莫洛亞寫在《拜倫傳》里的一段話:“惟有拜倫,曾是拜倫的誘惑者;惟有拜倫,會嚴懲拜倫身上的拜倫;惟有拜倫的摧毀者,將是未來世界的拜倫。”就是這句話,成為我生命中反叛的啟蒙,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自我的認知,就是在一系列貌似懶散、內(nèi)核激烈的自覺反叛中形成的。
讀書,是在人性中自由地穿行,對一個人心性、情感、承受力和理解力的影響是巨大的。我相信,今后生活的幸福與否,都將建立在自己愛的能力上。在書里,我可以飽嘗愛的狂烈的冷落,找到情感的解脫與宣泄,發(fā)現(xiàn)生活的誤區(qū),透視到靈魂的原色。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正直與善良曾讓我喜歡地發(fā)狂,梵高和弟弟提奧的書信則讓我感動不已。在文字構筑的空間里,我既是主人公,又是評判者;既是美好心靈的擁有者,也是諸多磨難的受難者,局限的個體生命在文字中得到無限的伸延。我貪婪地從書卷里、在朋友中尋找到各類我欣賞的品質(zhì),然后變?yōu)榧河校棺约鹤兂闪艘粋€讓人乍看上去眼暈的多棱體。其實我還是我,只是隨著人們投來的目光不同而變換著顏色。
中學的我有一個幻想:一個人捧著調(diào)色板,站在楓葉嫣紅的山巔描繪落日,手上身上沾著沁了晚霞的絢爛油彩,一只鷹鷲頭頂盤飛。大學的我有一個癔想:研究透人體的血管神經(jīng)骨骼肌肉,有朝一日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組裝一條能夠讓自己在時空中延展的生命。讀研的時候,我揣過一個奢想:想要理解每個人生存的道理,探究自己心靈中隱秘的險處。出國后的我則懷著一腔狂想:一個人光著腳,到世界上走走。
從醫(yī)科大學出來,我不再對生理結構感到神秘;從音樂學院出來,我不再對心理結構感到恐慌;從冰封雪地的“二連海關”出來,我將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欲有靈魂的纖弱男孩,投進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實驗場。在匈牙利生活的十幾年里,我做過診所醫(yī)生、大學講師、中文家教、文學翻譯、插圖畫家、劇社龍?zhí)住⒕庉嫛⒂浾摺⒕巹 ⒀輪T、導游,甚至果農(nóng)、蒜農(nóng)、廚師和小時工,成了一個無宗無派的“生活藝術家”。我就是我的作品,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流浪,我很喜歡這個詩意的字眼,帶著地上的泥,牽著天際的云。對我來說,這種流浪與其說是時空的,不如說是心靈的。或許在周圍人眼里,我是一個不安分、不知足、不長大的家伙,但我自己清楚:拒絕大眾性成長,就是我最純?nèi)弧⒆铋e逸、最樂足、最真實的個性成長。
九一年底離鄉(xiāng),我?guī)е胰说臓繏欤瑤е笥炎8#瑤е缓秀y針一包艾條和一本《梵高傳》,帶著音樂學院恩師張鴻懿塞給的四百美金,再有,就是帶著自己年輕的本錢。直到出發(fā),我居然沒有查過世界地圖!既不知匈牙利在哪兒,也不知那里人說什么話;既不知那里已有三萬中國人在淘金,更不知等待自己的命運。
    經(jīng)過一周的火車顛簸,我穿過外蒙的戈壁和西伯利亞無人區(qū),終于來到這個中歐小國——匈牙利。跳下站臺的剎那,感覺自己就象一位準備屠龍的少年英雄。到了這兒之后我才知道:我來投奔的一位大學好友,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jīng)去了奧地利。就這樣,我被孤零零地困在一座與南聯(lián)盟接壤的南疆小城——塞格德,如同一個剛哇哇落地的嬰孩,被丟在一個陌生而新奇的世界里。我不信命,但有件小事又叫我不能不信:當年我學鋼琴時,葛德月教授指導我彈奏的第一支曲子,就是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5號》。
九二年春天,我經(jīng)歷了人生的第一次重挫,在一家私人診所工作的我,意外卷入了一場戲劇性沖突。幾乎在同一天,我不僅失業(yè)失戀,而且失掉了合法的居留身份,我被州移民局認定是一個“非法行醫(yī)、與黑社會勾結的不受歡迎的人”。當時匈中之間剛恢復簽證,正是匈牙利社會排華最為嚴重的時期,許多中國人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到西方,也有不少人戴著手銬、被人用槍口頂著遣返回國。那段時間,我得了抑郁癥,前行無路,后退無方,自己將自己囚禁在房間里,害怕出門會遇到警察,懸廊上鄰居的腳步重了些,我都會緊張地心驚肉跳。夜里恐懼失眠,白日對窗流淚,餓得想哭,孤獨得想喊,有生以來我頭一次體會到餓的滋味,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絕望。
在一個無風的夏日午后,我又象蜥蜴一樣蹲在窗前發(fā)呆,忽然有一只修長的手隔著玻璃敲在我木訥的臉上。我認出是皮特,一位身材瘦高、英俊敏感的小伙子,一個學業(yè)無成的自由藝術家。他聽朋友說我已經(jīng)幾天沒有出門了,不僅跑來看我,而且給我抱來一團深褐色的泥巴。皮特關切地勸慰我說:“你一個人悶了,就捏點兒什么吧!”毫不夸張地說,就是這團泥巴救了我的命!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我將自己的全部時間、能量、欲望和情感全都傾注到這團膠泥里。后來,我的“即興泥塑”大多被朋友們瓜分了,留下的十幾個我?guī)Щ亓藝两駭[在北京家中的書櫥里,每每看到,都充滿愛和感恩。
出國后的前三年,我?guī)缀鯖]用母語說過話,偶爾給父母掛個長途,我都會緊張得要命:撥號前,總要在電話機旁放上一只手表,壓上一張字條,字條上寫著我準備說的話……即便這樣,只要電話一通,我還會“我我我”地結巴半分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患了“語言功能分裂癥”:聽和說用匈語,讀用英文,寫則用中文。這樣一來,中文寫作成了我情感表達的唯一途徑,成了個體生存的重要形式,因為我是一個必須表達情感的“聾啞人”。
后來,皮特還帶我去了蒂薩河畔的老林深處,在那里,每到夜晚都會點起一團篝火,篝火旁圍坐著一圈徘徊在社會邊緣的孩子,還有那些試圖躲避塵囂的朋友或戀人。河水聲,夜風聲,蚊子聲,蟋蟀的鳴唱聲與篝火的噼啪聲……天黑了,大家一聲不響地聚來,圍做在一起,可以整整一夜彼此無話,幾十雙眼睛盯著火焰變成灰燼。天亮了,大家又借著黎明的曙色象幽靈般散去。許多年過去了,我每回想起,眼前都能清晰看到一張張被篝火映紅的示愛面孔。對我來說,那是一席青春的華宴,所有的情感都在肆意涌流。地圖上,那片河岸有一個名字,叫“巫女島”,那是中世紀嚴酷的宗教法庭燒死女巫和異教徒的刑場。
九二年初夏的一個周末,我醉倒在尤若夫·阿提拉大學的學生俱樂部里。早上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一個雞鳴狗吠豬哼哼的小鎮(zhèn)農(nóng)家。原來,我被一位叫“伊米”的保安“收容”了。同年深秋的一個傍晚,當我饑腸碌碌、形影相吊地沿著長長寂靜的懸廊回到住所,看見門口放著一麻袋沾著泥塊兒的土豆和伊米留給下的一張字條……要知道,就是這五十公斤土豆,幫我熬過了一個最凄惶的冬季。我的寫作,正是從那段窮困、絕望、抑郁、孤單的日子開始的。
九七年我跟匈牙利導演齊·納吉·山度爾合作,編劇并主演了一部實驗短片《有一個中國人》,并參加匈牙利影展。影片里有一段獨白,真確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心境:“人一旦出了國,就象是潑出的水,飄去的云。背后有一看不見的手朝前推著,腳下的路就象倒流的水,向后流走……”朋友們?yōu)榱藥椭遥o我介紹病人,介紹學生……于是,在雞鳴狗吠的中歐鄉(xiāng)村,出了一個騎著自行車出診的中國醫(yī)生。當時,在我身邊聚著十幾個迷戀東方文化的年輕人。讓我感動的是,每次我給他們上中文課,大家都會湊些錢給我買一條黃瓜、一棵圓白菜或一個水果罐頭,這讓我想起孔夫子收臘肉做學費的故事,既貧寒,又感人。每逢節(jié)假,朋友們輪流把我領回家,或是帶我一起到外地打臨時工。在我的口袋里有一大串鑰匙,每個街區(qū)都有我能棲身的去處。
毫不夸張地說,那時華人在匈牙利掙錢,簡直就象是彎腰揀錢,只要不嫌腰疼就不會窮死。如果我從那時開始練攤兒的話,現(xiàn)在怎么也能做個“老板”。有些中國人以為我懶,以為我嬌,以為我傻,以為我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怪人。其實,我心里什么都明白,我并不藐視財富,也知道金錢的重要,但我還清楚自己的價值。我常這樣安慰自己:世界上并不缺你一個蹩腳的商人,而是缺你一個真情真性的男人。
雖然,那段日子過得很苦很落魄,但我至今仍心存感激:當時正是由于自己被從物質(zhì)的世界里放逐,我才能跨入情感的天國。沒錢租房,朋友們輪流收留我;沒錢買衣,朋友們翻箱倒柜地給我找;沒錢吃飯,朋友們送來面包、雞蛋和油渣;沒有事做,朋友們帶我跟著學生劇社周游全國……我成了一個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流浪王子,并在流浪中學會了愛與被愛。我沒有家,但我有一大堆愛我的朋友;我沒有錢,但我有能夠我享受一生的情感。日記體小說《玻璃鳥》、《蚊子的情人》、《醉酒》、《別人的婚禮》、《那夜的霧稠得象奶》等,就是那段流浪時光的真實記錄。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擁有各自的生存手段,有的人靠金錢,有的人靠心計,有的人靠智慧,有的人靠福分,有的人靠器官……而我最動蕩的那幾年,則是靠感情爬過來的。
不管你相信什么,你都會死掉;但是,假如你什么都不相信的話,那么對活人來說,你已經(jīng)死了。那么我信什么?我相信愛!愛,是人類最原始、最永恒的宗教。我信一個令人白眼的愚蠢真理: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個人愛我,我也不可能只愛一個人。
九五年第一次回鄉(xiāng),父親已經(jīng)癌癥晚期,母親累得心力憔悴,我在家里守了他們兩個月,但是只字未提自己的遭遇。我知道,每個人都要演繹自己的故事,即便是親人,他們也無法替代你活著。離家,使我懂得了感恩,知道了珍惜。可是這么說,如果沒有當初的出走,也許我至今不會知道我和家人竟是如此相愛!弟弟偉民不僅成為一個出色的鼓手,而且還成了一個能夠安慰哥哥的男人。親情,為我流浪的情感奠定了根基。
我的小說首先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所以我可以借助文字無拘無束的地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對情感的認知。我是個走在大街上都會琢磨自己琢磨別人的人,每天穿行在喧囂的歐洲城市,眼睛掃著各個角落,心里做著各種演繹,我試圖從現(xiàn)代人無聊的喧囂和渺小的存在中看到人性的本質(zhì),找到一個可以讓情感自由呼吸的洞穴。
當其他華人都在“淘金”時,我則沉下心閱讀翻譯了許多當代中東歐文學,協(xié)助漢學家?guī)炖?middot;伽伯爾將《道德經(jīng)》和《易經(jīng)》譯成匈文出版。同時,我站在東西方文化、站在生存與夢想的邊緣通過個性的視角審視他人,也審視自我,將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中國人放到異邦的環(huán)境中觀察體味,探究他們內(nèi)心隱秘的情感世界,從而寫出了《匈牙利舞曲》、《嫉妒陽臺》、《送你一條鯊魚》、《不愛回家》、《純潔的暴力》等一系列反映華人情感生活的心理小說。
在肉體與靈魂完全健康的地方,不會存在精神生活。恰是這種卡夫卡式的頓悟,使我開始用充沛的激情無從足輕重的事物中、在平平常常的小人物身上創(chuàng)作生命,而且創(chuàng)造出震撼人心的生命。生活中,每個人都擁有自己隱秘的情感,而這種隱秘的情感才是真正的生活。不久前與作家出版社合作,我傾注全部心血翻譯了200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凱爾泰斯的四部作品《英國旗》、《命運無常》、《另一個人》和《船夫日記》,使我對于人性的思考和對文學認知,都穿越了流行與世俗的喧囂,抵達到一個真正生存者擁有靈魂的肉體。
在中篇小說《美人谷》、《狗娘》和《火鳳凰》中,我分別刻畫了三個社會底層的東歐人:一個一輩子沒有勇氣求愛的農(nóng)村酒鬼,一位跨在死亡門檻兒上的老裁縫和一個年僅十三歲的乞丐之子。我不僅描繪了他們平常而隱秘的心理世界,而且讓他們樸實、瑣碎、甚至懦弱的情感,得到了悲劇性的升華。特別是寫到《火鳳凰》的結尾處時,我被腦海中呈現(xiàn)的場景激動得渾身戰(zhàn)栗,仿佛那個站在屋頂上的英雄不是皮皮,而是我;皮皮的選擇,則是我對自己生命疑惑的挑戰(zhàn)與解決。
我不停地寫,拼命地寫,以周圍人難以理喻的激情寫,并在這種執(zhí)拗、孤獨的寫作中,體驗到了近乎高潮的快感。我在寫作中對自己的要求是:用自己的思維、結構和語言盡可能貼切地表述只有自己才能看到、聽到、感到的東西。十年里,我寫了三百多萬字的作品,但是讀者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因此,我的寫作不是通常概念的文學行為,而是為了自我情感的存生所進行的、近乎躁郁的心靈表述,以此補償現(xiàn)實生存中無法補償?shù)纳娆F(xiàn)實。我感謝所有給予我機遇、認同與激勵的人們,感謝我的家人和所有愛我的朋友,感謝給我靈感以土壤的語言和將與我產(chǎn)生共鳴的讀者,感謝大自然造化的肉體與心靈。
經(jīng)過了一段成長的飛翔,我渴望暫收翅膀,落到地上,尋找自己身體與泥土的聯(lián)系,對一個男人來說,成熟的標志是不羞于審視自己的裸體,不恥于展示自己的泥垢與榮耀。在我看來,自己每找到一位讀者,就意味著又找到一部分自我,這種興奮和感動簡直跟納爾西斯的戀愛無異。
一位虔誠教徒的祈禱,是他的自省,哪怕他是在一個遠離上帝的地方。生活中,愛無處不在。對信它的人來說,任何的陌生、冷漠與絕望都是暫時的,問題是:我們該怎樣度過這段暫時?我寫作的意義,不在于講述故事,而是想打開情感堤壩的閘門,傳達生存的經(jīng)歷、體驗與結局。
 
                                                                2005年刊登在《十月》。
                                                    (作者自薦,作家網(wǎng)編輯安琪選編入本網(wǎ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操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人与禽交免费网站视频| 日韩在线免费电影|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耻辱の女潜入搜查官正在播放 | 男人的好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6| 香蕉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成人做受120秒试看动态图|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3d姐弟关系风车动漫(p)_在线观看 | 日本护士取精视频xxxxx全部| 国产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永久|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fc2ppv在线播放| 新人本田岬847正在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网| 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丝瓜app免费下载网址进入ios|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不卡av电影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国产经典国产av| a级国产乱理伦片|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免费看黄a级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a级成人高清毛片|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avav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