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話語,出自名人之口,便是語錄、座右銘;出自英雄之口,即是豪言壯語;自哲人,就讓人銘記。時間的烙印,留給人的記憶不同。年輕時常用的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被人淡忘。過去的口頭語演變到如今的俏皮話,從東北話的侃山到忽悠,一時間成了社會交流的主流調侃語言。但是,我記憶中的“經典”卻永遠揮之不去。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代表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關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出席了大會并在這次會議上發言。消息傳來,中國人無不歡心鼓舞,揚眉吐氣。我當年下鄉時的東北兵團亦是如此,開大會宣講時政,那時多叫形勢教育。
全連吃過晚飯,集中在連隊禮堂。指導員口齒不是很伶俐,但還是如沐春風地開始宣講:同志們!現在國內、國際形勢一片大好,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盛,國際影響越來越大,整個世界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我國代表團勝利地出席了第二十六屆聯合國代表大會,上個月已經到達了倫敦!
倫敦?!臺下一片嘩然!
指導員一愣,“噢?”不是倫敦!到達了——巴黎!!
全場哄然大笑。
這時,前排有人提醒。可是會場異常混亂,指導員聽不清,臉上紅紅的,窘迫地站在那里。
“華盛頓?“
不是吧?”“噢!噢!噢!———扭腰!!!(紐約)”
終于找到了,是扭腰(紐約)!指導員大手一揮,圓睜雙眼,大吼一聲,如釋重負。
這“扭腰”一出口,真逗得全場笑瘋了。一時間,有的笑得前仰后合,喘不過氣來,有的笑出了眼淚,北京人講話,收不住閘了。那場面,足足持續了好幾分鐘。本來很嚴肅的會場,因為指導員的一句錯話,成了他的單口相聲專場。
要說大家一同特開心的事,莫過于此。指導員從一開始的鄭重其事,到后來的面紅耳赤,最后,尷尬窘迫得如同小丑一般,真是讓人不能忘懷!
唯物與唯“新”
連隊成立了宣傳組,我能寫能畫自然成了主力。搞形勢教育,憶苦思甜,開批斗會,慶祝節日,滿墻的寫標語。經常是寫的標語時間不長,還沒有完全褪色,新的標語又貼了上去。緊張有序的生活,讓我已無暇顧及其他,一天到晚的總覺得有干不完的活兒。
林彪事件后,批林批孔,到處宣傳法家,批評儒家思想,講唯物主義,講辯證法。一次我寫了一條大標語“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當時因為是寫在連隊食堂的側墻上,非常引人注目,招來許多人來這里駐足觀看。正巧指導員楊克祥也在其中,看著大標語問旁邊的老衛:“你昨天的課聽了?你現在覺得是唯心的好——還是唯物的好呀?”。這老衛,翻著雙眼想了好一陣兒,遲疑地說:“這我說不好,應該是唯新(心)的好吧。”看到眾人驚愕的表情,他也一臉的迷茫:“你想,這什么東西不都是新的好唄。”弄得指導員一頭霧水,找不著北。我說,是事物的物,心里的心。老衛被大家看得臉紅起來,不好意思地笑道:弄不懂,真弄不懂!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誰活著誰就看得見
在興凱湖下鄉之時,生活單調無味。逢年過節,團宣傳隊不定時下連隊演出,水平不管高低,總是有點文化內容。團里有個電影隊,有電影先在團部放,下到連隊放映要看時間來定。離團部近的連隊看的機會相對就多一些,我們連遠離團部二十五里地,輪到我們有時就看不上了。所以,當時一說有電影看,不管幾點全都等,不愿失去機會。那時都很年輕,電影對我們來講,特別有吸引力。
一天下午,團里通知晚上有電影,進口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消息傳來,大家十分高興,發自內心地盼望一睹這傳聞已久的精彩影片。吃完晚飯,大家就開始議論這個話題,但是直至天黑也不見放映隊到來。等吧!不管多晚!
結果一直到了七點多,團里有電話打過來,通知因故到我們連放映計劃取消了,如果實在想看,只能到團部禮堂加演一場,時間定在十點鐘。連里這幫青年一下炸了窩,七嘴八舌地指責、發泄。鬧了好一陣,知道于事無補,紛紛要求連里派車。連里以明天還要出工為由,一不派車,二不支持。那時就是年輕,回到宿舍,大家一說又弄得群情激昂,集體決定:步行去團部看電影,說走就走!
好在那天晚上有月亮,沒有路燈也沒關系,大道上幾十人,一邊走一邊說說笑笑。我們連離團部二十多里地,盡管那天走的不慢,但到了團部也大約用了三個小時。來到團部禮堂,電影已經開始了。只見禮堂前后擠滿了來自周邊各連的知青,連過道里都站滿了,根本沒法看!正在沮喪之時,有人說幕布后邊也能看。這也行啊!我們如同泥鰍一樣,溜邊蹭到了后臺。坐在地上一看,電影是反向的,管他反正呢,總算是看上了。
雖然沒看到開頭,但驚險的故事情節,演員的精湛表演,確實挺吸引人的。自文革開始,從北京到兵團,電影除了《新聞簡報》,就是越南的飛機大炮,再不就是朝鮮的哭哭笑笑。突然來的南斯拉夫電影,色彩豐富,故事情節復雜而又險象環生,引人入勝的武打格斗讓人耳目一新,一時間讓人們大呼過癮。電影看完了已是午夜,大家在回家的路上,還饒有興致的談論故事情節,為演員的表演叫絕。聊得最多的是影片中主人公的經典對白。
迪希問皮勞特:“天黑前,我們能到達維謝可拉德嗎?”
皮勞特:“誰活著誰就看得見!”
經典的話語,十分上口,耐人尋味,寓意頗深,重復多了就忘不了。在以后的很多年里,無論討論人生,還是預測將來,我們都習慣戲稱“誰活著誰就看得見”!到現在就更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