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翻譯家屠岸,北京大學教授、評論家謝冕向獲得一等獎的潘云貴同學、范宇同學頒獎
年末意外獲獎兼懷友人(作者 / 潘云貴)
從第一屆到第四屆,從我的本科到研究生,不知不覺伴隨我度過了四年。
這四年我一直和姚雨參加這個比賽,每一年參加總想看看自己這一年的作品是不是比之前更進步一些,獲得更好的認可。我們都覺得這個比賽真的很好,可以用以前發(fā)表過獲獎過的稿子參加評選,然后經(jīng)過兩三個月的等待后能在“作家網(wǎng)”上知道自己的名次。記得首屆時是直接放現(xiàn)場評獎視頻的,搞得坐在電腦前的好多參賽者都很緊張,我記得那次宿舍網(wǎng)線很卡,我剛點開視頻就停住了,然后不敢往下看,直接退了出來。事實證明真的不需要看,因為第一屆自己沒有獲得等級獎,只是詩歌組的優(yōu)秀獎,這是2010年末的事情了,平日認識的好多人在那一屆獲得了等級獎,有小康哥特別火的《我不喜歡有風的日子》,很多雜志網(wǎng)站都發(fā)過,我也讀了好幾遍,很感動。后來有很多人開始用他的口吻寫相似的詩,但我覺得還是沒有原作那種真情的味道。那年宗龍哥大四,獲得等級獎的是《輕或重》。漂亮的嫣嫣小葵和帥帥的唐唐都大一,得獎的都是各自的詩歌,還有聶權、易翔、平川、楊小康這些賽前就認識比我年齡稍稍大一些的哥哥。那年,姚雨和我一樣拿的是“包商”給我們的第一個獎——優(yōu)秀獎,但是他比我好,除了500塊獎金,那年他還拿了大賽結集出版后的稿費,“我今天收到兩千多塊呢,天啊,沒想到比賽后還有稿費賺。”那年他的那篇參賽小說寫了四萬字。
第二屆結果出來的時間比第一屆晚,但是評選等級獎的視頻里依舊沒有出現(xiàn)自己的名字,后來名單出來知道自己拿的還是詩歌類的優(yōu)秀獎,名次是第十,心想再進一個名次就可以去北京參加華麗麗的頒獎了,但看到第九名也就是三等獎最后一個是薇薇姐時,我想幸好自己是第十,因為那年薇薇姐大四,這是她第一次參加也是最后一次參加,現(xiàn)在薇薇姐和少爺生了一個可愛的“多多”,祝福她,不要太拼命,好好保重身體。那一年小康哥依舊是詩歌類的冠軍,小青姐姐拿的是詩歌第二名,嫣嫣小葵拿了散文類的第二名,小非哥、畫天拿的都是詩歌類的三等獎。姚雨說“哈哈,跟云貴真有緣,又都拿優(yōu)秀獎了,不過這次我的小說字數(shù)沒去年多,要不稿費還能拿到好多。”
第三屆的時候,在投稿前,我們都希望自己今年投送的作品名次能比前兩年好,“真希望這一屆能去北京啊,因為……如果這一次再不能拿等級獎的話,我們以后可能就沒有機會再參加了……我們從高中認識到現(xiàn)在,四五年過去了,真希望能在北京見面……”在昏黃燈光的樓道里,這段話不知道是誰先說的,我們倆心里都有一絲難過,因為那一年我們大四了,像鳥雀杵在寒冷的電線桿上,茫然地不知道要朝那個方向張開翅膀。后來姚雨參加保研考試順利通過,被東南大學錄取。而我也選擇了繼續(xù)學習,通過考研被西南大學錄取。后來“包商”這邊高興的消息也來了,我們倆終于拿到等級獎可以去北京領獎,而且湊巧的是得的都是二等獎,他在散文那,我在小說這。“真好,像做夢一樣可以在北京見面了。”
那一年,也就是今年五月,在北京見到了很多熟人,因為詩歌類一等獎的空缺,小康哥這一屆拿到二等獎,這絲毫不影響他在我們心中“傳奇”一樣存在著。小閑拿得也是二等獎,第一次見她覺得她很可愛,但是之前園園小姐姐和我說小閑思想很成熟的,后來確實如此,從她的言談可以反映出來。那天晚上在“火宴山”吃晚間時段的實惠火鍋,才知道小閑的真名,其實一直很想和她說,你的真名很好聽的,“程夢琪”。左右哥、園園和運濤那一屆拿的是三等。印象很深的是左右哥,他帶著自己喜歡的姑娘來,我見到他們倆,好幾次都被感動了。一次是在火鍋店,她在他手上寫字,一筆一畫都很認真,而且她很了解他,知道他愛吃什么,要說什么,好像她就是他的耳朵,一雙無比靈敏珍貴的耳朵。還有一次是分開那天,在地鐵站,左右哥在我手心寫字,那時候其實很想哭。“我們會再見的!”我向他們倆揮揮手,說道。但心里卻在懷疑這個句子,真的會再見嗎,什么時候,明年嗎,可是左右哥已經(jīng)大四,明年就參加不了了。園園是我本科學姐,一向都很認真,太拼是她的優(yōu)點也是她的弱點,她在參加“包商”前剛剛習詩,有時候一個月就會寫幾十首,真的很執(zhí)著,而執(zhí)著的人往往時間會回報她,園園小姐姐第一次參加就拿到了等級獎。在北京期間,她來得匆忙,走得也很匆匆。是在頒獎典禮后的晚宴上她跟我們道別的。一直想和她說的話是,你要快樂些,不要憂郁哦,園園是個好姑娘,要加油加油哦,但是不要太累。運濤和小閑是老鄉(xiāng),晚宴上兩個人一直說著湖北湖北,所以我記得很牢。他也是個真誠的寫作者,樸實,勤勉,第一次和我說話,他說“你和我原先想得有點不一樣。”還有“周園園的那首詩寫得真好,我讀了好幾遍。”我覺得努力刻苦踏實的人最后是可以得到更大回報的,祝福運濤的未來。要聊一聊譚帥了,和我一樣獲得小說二等獎的人,第一次見他,讓我想起“傳說中的怪叔叔”,因為他的頭發(fā)、黑框眼鏡和渾厚的男中音還是男低音。他總是喊我“大神”,其實我真想說“你才是好吧。”他人很好,總是笑。記得采訪時,我們倆對坐著,他一開口都是外國名作家,我只會扒出魯迅沈從文。還有好幾次他跟我推薦“短經(jīng)典,短經(jīng)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短經(jīng)典真的很好,我買了一套。”跟真真高上大的“譚叔叔”一比,我的確是無限卑微的塵埃。那次北京之行,又一次和蕢意、姚琛見面,蕢意沒參賽,跟我們住一起,聊了一下這個比賽,又說著什么時候我們再一起去某個海邊玩吧,她說她一定要叫上倩文。姚琛是我兩本新書的責編,我們倆見面基本有一半時間都耗在新書的出版上。他人很好,也總是笑。那段新書準備出版階段真是辛苦他了。
到了北京,對于我們這些“進城的鄉(xiāng)下人”,當然要去北大逛逛,那天不知道為什么就很順利地和姚雨混了進去,看各種老式的皇家建筑,賞未名湖的水,還去教學樓跑了跑。姚雨說:“哇,這就是光華學院耶,每年的高考狀元很多都進了這里。”一進去,耳朵邊縈繞的就是一堆外語。真的很高檔。陽光很明媚,花也開得很多,我的眼睛總是睜不開。轉(zhuǎn)了大半天之后我們在正門進來的那個花圃邊照了相,并約定明年再來。哦,忘了說,那一屆我的詩歌也獲獎了,依然不變的,優(yōu)秀獎。
終于說到這一屆了,第四屆,2013年末。從我下半年入學到我過生日之前,其實我都過得不太順利,西南大學很好,輝輝哥、丹丹姐還有敬愛的宇清老師都對我很好,我說的不順利主要是運氣,參加一兩個比賽不是優(yōu)秀就是錯過投稿時間,寫了幾篇編輯約稿竟然也都被退,編編們給的理由都很一致“這篇文的風格不符合我們雜志哦,下次再合作。”嘻嘻,后來知道這是客套話,沒按他們要求來寫當然不符合嘛,自己也不想毀掉那些美美的雜志,之后不想接約稿了。還有一次在宿舍收衣服的時候,衣服掛弄倒了果汁,室友寶貴的蘋果超薄本鍵盤上迅速灑上一層“橙色的血案”,拿到店里修了兩百塊。啊嗚。有幾次和姚雨通話中,我說“希望快點轉(zhuǎn)運啊,否則死的心都有了。”
終于,悲催的日子在生日后暫告一個段落。憑著云朵們超級有愛的祝福及各種信件禮物,我還是堅強地站在了年末的日歷上。而“包商”就是一個開始。先是小說類,蔣卿在線上告訴我得了優(yōu)秀獎,我想了想今年投送的小說真真比不了去年的,自己寫的是都市類的,小情小愛拿到優(yōu)秀很不錯了。然后過了一周是姚雨發(fā)來信息,說我的散文拿了三等獎,他自己有些失落,“有點意外,以為我們都能拿二等獎的,結果自己今年……唉……本來還想和云貴再去北京的,但是散文卻……早知道原先也投小說看看了……”“怎么會這樣,姚雨的散文一直很棒的,比同齡人都寫得深刻,怎么沒有獎,是不是他們漏掉了……”我詫異地在電話里說。后來隔了四天這一屆的詩歌類結果公布了,事先姚雨說:“云貴的詩歌肯定又會拿獎了。”我說:“是啊,絕對又是一個優(yōu)秀獎,從第一屆到第三屆詩歌都拿優(yōu)秀獎的。”“哈哈,也比我好啊,什么獎都沒撈到,早知道小說也投投,還能拿五百呢。”姚雨笑著說道。但事實是姚雨在詩歌類獲獎了,排第十,與等級獎擦肩而過。而我那天看到陳吉發(fā)來的QQ信息里得知自己拿了詩歌類的一等獎,說真的,沒敢相信那是我,名單看了兩遍,這下才信。“姚雨,你的詩歌獲獎了!而我,竟然拿到了第一名,天啊,第一名,真的沒想過……我已經(jīng)好久沒拿第一了……”姚雨聽到我在電話那頭哽咽住了,“哎呀,別哭啊,這是云貴本來應得的。”
我是真的沒想到,真的沒想到,以為只能拿優(yōu)秀了,只能和前幾屆一樣了,但是結果真的在這個冷冬收獲了這個溫暖的禮物:只要堅持不懈不放棄,就能收獲一種尊重。
“一等,二等,三等,優(yōu)秀,云貴這下把‘包商’的各級獎都收集完了。”
這些獎不只是我的,更是你們的,沒有你們的支持,我想很早之前自己可能就放棄了。
明年的北京,又可以見到一些老朋友,真好。
一直相信時間會把我們塑造得更好,未來,我還和你們一樣在路上。
附:
第四屆“包商銀行杯”全國高校征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3名)
《人的一半面孔是魚 》(詩歌) 潘云貴 西南大學
《不曾關閉的窗戶》(散文) 范 宇 西北民族大學
《復仇》(小說) 姚甜甜 鄭州師范學院
二等獎(9名)
《流年書》(詩歌) 程夢琪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李路平的詩》(詩歌) 李路平 廣西師范學院
《生活手札》(詩歌) 若 非 貴州民族大學
《走盡韶光》(散文) 張岳梅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就木》(散文) 言玫丹 重慶醫(yī)科大學
《老陳》(散文) 楊 軒 華中師范大學
《流動的夜晚》(小說) 李硯青 湖南科技學院
《空城》(小說) 于 業(yè)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沉》(小說) 趙亦然 北京師范大學
三等獎(15名)
《時光片段》(詩歌) 施輝相 貴州民族大學
《金屬與植物》(詩歌) 覃 才 廣西民族大學
《歸來者說》(詩歌) 徐 曉 山東師范大學
《蘭州筆記 》(詩歌) 莊 苓 蘭州商學院
《縛紙飛行》(詩歌) 敖運濤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夢中已是千帆過》(散文) 韓 雨 清華大學
《九死一生》(散文) 蘇鈺琁 昆明理工大學
《亂紅飛過秋千去》(散文) 李正源 中山大學
《二零一二上課記》(散文) 許仁浩 湖北大學
《我所感受到的衰老》(散文) 潘云貴 西南大學
《麥香里的核桃樹》(小說) 胡萬菊 貴州師范學院
《徐小白的幸福留在夢里》(小說) 尚子義 西安文理學院
《六月孤鳥》(小說) 陳 吉 四川旅游學院
《海爾芙拉》(小說) 施 鴿 西北大學
《電話》(小說) 鄒佳良 四川省樂山師范學院
優(yōu)秀獎(90名)
詩歌(30名)
胡姚雨(東南大學)
陳文禮(貴州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麥 天(淮安職業(yè)技術學校)
王 冬(聊城大學)
龔羊羽(阜陽師范學院)
趙 應(山西師范大學)
李 丹(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大 毛(浙江師范大學)
木 槿(華南師范大學)
甄凌云( 聊城大學)
周園園(福建師范大學)
吳 昊(山東大學)
陳民華(貴州民族大學)
陳科成(廣西玉林師范學院)
牛 沖(鄭州大學)
劉 卓(華中師范大學)
米 盞(北京師范大學)
吳著水(陜西師范大學)
蔡秀花(廣東松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蘇畫天(北京大學)
周朝軍(湖北醫(yī)藥學院)
李 壯(北京師范大學)
李耳川(四川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郁 陳(中國人民大學)
左嬌嬌(安慶師范學院)
木 目(天水師范學院)
阿 海(華中師范大學)
許琦翠(五邑大學)
李有蘭(中國人民大學)
旭 陽(廣西民族大學)
散文(30名)
王明理 (東北大學)
姚源清(貴州師范大學)
瑤木蘭(香港大學)
謝建燁(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査達權(安慶師范學院)
胡燕儒(合肥工業(yè)大學)
楊寧寧(北京師范大學)
錢丹丹(延安大學)
肖 駿(西南大學)
龍坤蘭(遵義師范學院)
吳天飛(華東政法大學)
柳 琴(上海大學)
趙曉迪(東北師范大學)
黃成松(中南民族大學)
小 狐(陜西理工學院)
鄧瑞霜(寶雞文理學院)
邵煜棚(中國計量學院)
蘇沐子(川外翻譯學院)
徐 曉(山東師范大學)
李江玥(閩江學院)
高冬芳(遵義醫(yī)學院)
尚子義(西安文理學院)
黃 濤(貴州大學)
黃 宇(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羅斯奇(大連海事大學)
童 言(中國計量學院)
木 槿(華南師范大學)
江雪漁(中國計量學院)
劉一弓(西北師范大學)
祁春鵬(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小說(30名)
皮諾曦(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封 塵(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許志超(山東省臨沂大學)
金 潯(廣西民族大學)
石雯霖(湖南省吉首大學)
程 丹(陜西省寶雞文理學院)
歐明蔚(深圳大學)
張 茹(四川省樂山師范學院)
魯 靜(海南師范大學)
王 鑒(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黃 華 (中南大學)
濤 濤(西北師范大學)
段曉琳(青島大學)
李 唐 (北京聯(lián)合大學)
靜 顏 (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
邵 元 (三峽大學)
鬼 魚 (山西師范大學)
左嬌嬌 (安慶師范學院 )
楊 洋 (華中師范大學)
劉一弓 (西北師范大學)
綠 葵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潘云貴 (西南大學)
顧彼曦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
楊 雪 (貴州民族大學)
盛搖搖 (遵義師范學院)
曹嘉元 (燕山大學)
劉玉林 (延安大學)
王 浪 (中國人民大學)
蘇宛在 (湖北大學)
孫金貴 (貴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