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然冬日
農歷十一月,要在我的故鄉,早已是冰天雪地、北風獵獵了,可在江南,還整日飄著霏霏細雨,一如往日的恬靜與安然。大地濕漉漉的,在校園里走一趟,常常濕了鞋襪。許多的樹木——香樟、橡樹、冬青都還青翠著,單單銀杏的葉子變得金黃金黃了,像是萬木叢中的一片云霞。走近了,仔細打量那葉片,又宛如一簇簇鮮麗的珊瑚。風掃過,葉片飄落,濡濕在雨水里,青石板上就像是鍍了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別致而生動。忽聽幾聲喳喳鳥鳴,抬頭,一只黑白相間的喜鵲正站在銀杏枝頭,扭轉著身子,仿佛尋覓著什么。雨下得這般急,喜鵲卻不嫌冷,也不怕羽毛被水打濕,兀自淋在雨中。
噴水池中的水,已經與池沿齊平,肥大的紅色魚兒在水中無聲地鼓動著魚鰓,任憑細雨在水面上敲打、喧嘩,它們一如往日的安然。向前走不遠,有成群的魚兒在歡暢地游弋,那眾多紅魚中,忽然游出一條金黃色的魚兒,小巧優雅,宛若一個仙子。我撐著傘,佇立于池邊,不顧身邊的行人匆匆走過。魚和水,打我的內心深處覺得,仿佛總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祝福和好運似的。
我是這樣地愛著自然地景觀和生靈,好像也只有自然地花木和生靈,方能使我的心靈趨于祥和平靜,它們激起我心中無限關于美的情愫,點亮我心中的藝術之光。許多時候,在我的潛意識里,文學和自然就是一體的,它們相互照耀地、真切地在我的生命中綻放著光彩。
樹 語
長在江南的樹是幸福的,四季都可享受著細雨的潤澤,蔥蘢蓊郁,朝氣蓬勃,如同童話里的仙子。而一顆生在北方的樹是勢必要經歷疾風驟雨、霜雪欺壓的,磨礪出的生命也不同。
江南的樹,長在湖邊,生在山林,一叢叢相互掩映,茂密非常,濃郁的枝葉綠得仿佛要滴下汁水來。連綿數日的細雨,陣陣輕軟的微風,讓南國的樹保持著纖塵不染,明麗完好如新生的力量。
但是北方的樹,它們長在村莊里、原野上,長在塵土飛揚的馬路旁,一棵、兩棵,一排,兩排,不能成林。它們的枝干卻高高地插向天空,你得仰起頭來方能看到它們的頭頂。當烈日炙烤的時候,樹木的葉子被燙得發卷,但一過午后它們又抖擻起來;當沙暴肆虐的時候,它們的枝干啪啪地劇烈作響,而風沙過后片片葉子完好如初;秋霜襲來的時候,所有葉子毫不保留地墜落,在那紛紛揚揚的大雪中,光禿禿的枝干兀自擎向天空,默默地不發出一聲言語!
那些在樹下勞作的人民,他們經歷了嚴寒酷暑,終日辛勤地勞作,也默默地不說一句話。他們吃面食,飲陳釀,做起事情來雷厲風行;他們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拿得起又放得下,充滿了豪情與俠氣。在這北方的大地上,一直以來承載風霜雨雪就是他們的宿命。
我欣賞南國那秀氣端莊的樹木,那明媚的綠色著實叫人沉醉,但我忘不了故鄉的樹木。那屹立在北方蒼茫大地上的,年年歲歲經歷著風刀霜劍的生命,讓人震撼,讓人的心里總是充滿敬畏和力量。
恬美的小鎮
那是怎樣的一個小鎮呢?在江西的最西部,掩映在郁郁青青的群山里,就像一個恬靜的童話。
七月的天,正是溽熱難熬的時候,但這小鎮的周邊,溪水淙淙,草木肥茂,竟讓人覺出絲絲的涼意。住在小鎮之中,晚上可以不開電扇,不蓋薄被,平穩地度過一個馨香之夜。
因為探望一位朋友,我結識了這個別致的小城。它是安寧的,寂寞的,甚至有點閉塞。或許正因如此,這里的人們保留著最原始最淳樸的鄉野之風。
田地里長著成片錯落有致的稻子,綠得發亮,綠得沁人心脾,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稻苗。那些狹長的芒草,在烈日下捧著毛茸茸的穗子,宛若浮在碧叢之上的雪花。盤桓的小路就在田間悄悄地前進,時高時低,時寬時窄。遠處的一座座瓦房,有高有低、三三兩兩地屹立于山腰,像是真實的畫。天空藍悠悠的,高遠而恬然,大朵大朵的白云浮在上面。
在這里,每戶人家所吃的蔬菜,都是自己親手種植的,吃的每一種肉制品,都是家養的。你徜徉在小鎮里,會發現每家每戶都養著雞和狗,一只雞、兩只雞,甚至一群雞,一條狗、兩條狗,甚至一群狗,它們從不在籠子里圈著或拴著,都是滿街自由地跑,自由地逛,誰也不去擔心哪只家禽會走丟。也有養鴨子的,養鵝的,有養兔子的,養山羊的,還有開魚塘的。這些雞鴨鵝,給人們提供了最香純的蛋類。
匆匆地,我的旅行結束了,告別這山中的小鎮,這個幽美、安謐的田園故鄉,我踏上離別的火車。不舍地回望一眼身后的景色,那些山還在靜靜地沉思,那溪水還在泠泠作響,那純潔、溫厚的田園味道,久久地氤氳在我的心間。
蟋蟀在堂
題目出自《詩經》里的一句話:“蟋蟀在堂,歲聿其莫。”意為蟋蟀進入屋子,一年到了快結束的時候。秋天,蟲子們無名地闖入了房間的多個角落,一到夜晚就樂此不疲地鳴唱起來,“瞿瞿”、“ 瞿瞿”,一陣緊似一陣。那聲音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好像要吞噬整個夜晚。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多數的人,活一生也不過幾十年,真如匆匆過客一般,人一生所能做的事情,又有多少呢?
今天看了某文學網站上一位自己很喜歡的作家的講話視頻,很驚訝他已經那么老了,查一下他的出生年日,1954年,他已經58歲了!他的臉上長了皺紋,鬢邊現出了老年斑,跟他書里的照片大不一樣。他曾寫過那么多有關孩子的動人故事。不僅是他,前些天看到的另一位知名作家,亦是十分蒼老了,一半青絲一半白發,讓人很是震驚。可也就是這些老作家,在其奮斗的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最近一直在讀一本名為《中國帝王簡說》的歷史書籍,觀摩那些帝王的一生,都不過區區幾十年,而且還有那么多夭折的,沒有誰能夠稍微長久一點駐留在歷史上。這短短的人生實在是太急促了,他們卻要統一天下、治理國家,若是尚未實現統一大業的,年壽盡了,也不得不撒手西去,死不瞑目。
我常常想,人生為什么不能再長一點呢?哪怕是兩三百年也好,好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我們的事情。但這是渺然的。至于青春、壯年,就更為短暫。
人的一生真是短,可在這樣的一生中,我們真正所能做的,又有什么呢?許多時候,我們所做的還并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但我們就是被各種壓力逼得馬不停蹄,日夜兼程。
我想起自己高復的一年,如果高中三年把自己調整得好一點,應屆時不也能考進這樣一所大學嗎?那復讀的一年,學太多應試的知識,實在是浪費了。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時間。眼下我面對著考研,那又是緊張的一年了,可這樣一年的付出,對我而言真正值得嗎?我必須要好好權衡了。
蟋蟀在堂。蟋蟀在堂。這樣的蟲鳴總讓人的思緒變得格外清晰。人生就像是北方故鄉的春天一樣,你剛覺察到有一絲溫暖,春天來了,轉眼間春天又逝去了。它們的命途,往往就是那么短暫。我們沒有辦法延長生命,就只有努力規劃有限的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