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遠方
作者:古漢新
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流浪者,沒有堅強的依靠。
幾十年來,我漂泊不定、浪跡天涯。我走過田野、穿過城市,我到過許許多多地方,最終沒有靈魂安放的地方,沒有留下一絲棲身的地方。可我住過數不清出租房的滄桑;我住過沒有2位數酒店客房的放蕩;我走進民宿房僅是一對眼睛的憂傷;躺過工廠宿舍遠超3位數的彷徨;學校集體住房也有5個指頭的青春瘋狂;睡過公園的板凳,看星星,望月亮,只有朦朧的導航。
我從哪里來?哪兒是我的故園我的家鄉?
我不知道。
17歲那年,我師范畢業,帶著文憑離開梅州五華的一個山村小鎮。
為了走出大山,去那兒最好。
我不知道。
遠行是我堅定的決心。
我孤身一人流浪京城,我劃船遠渡流浪海南,我坐上硬座火車流浪上海,我坐著大巴流浪深圳,我坐著貨車流浪廣州,懷揣的夢想形成坎坷的歲月。
家在那兒。我不知道。工作在那兒。我不知道。
依靠學兄,落腳東莞樟木頭。職業,教書。那時,月工資350元,不保吃,包住。伙伴,學生。親人,同事。搖搖晃晃5年的春光,未走出學校的圍墻。
幼稚的幻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望轉為公辦教師。夢破莞樟。
流浪者的家,行旅在不確中漂移,腳步沒有落下的方向。
躺在行旅箱上,熱鬧的世界與我無關,奔流的汽車呼嘯而過,熱情的行人在低吟我的故事。
我究竟來自何方?
那時,我曾日夜思念我的梅州,我的故園在溫暖的五華華陽。
但現在我知道,我已經沒有了故鄉。我品嘗過,來了就是深圳人。我北漂過,親愛我的祖國首都——北京。我經歷過大上海的洗禮。我在南大門的羊城流過汗水的地方。新莞人是我最偉大的稱呼。我隨遇而安、落地生根;既來則安、四海為家。我是廣東梅州游走的難民,一個永無歸宿的流浪移民。
也許,我走過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鄉。
然而在城市悶熱的夏日里,空調房與我無關,我在工地上扛磚。高速公路上列車在奔跑,與我無關,我沒有駕照。但我想起家鄉的原野,那融進了我生命的土地。那是我堅強的后盾,葉落歸根的地方。
以后的日子里,我還要繼續流浪,沒有到退休的年齡,在這么大的世界上沒有我的客房,沒有我的存款,微信、支付寶的額度不足于保障我的生活。
流浪我已經習慣,漂泊我已經適應,平凡才是我的真經。
我沒有停止過流浪。
尋覓、追求、開拓、勇往直前創造著自己精神的家園。這,就是我,擁有客家人的拼搏精神。
流浪壓不到我堅毅。字典里有我漢室新人的足跡。
作者簡介:古漢新,筆名:古牧,廣東梅州五華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創作系畢業。詩歌作品入選《2018中國年度優秀詩歌選》《2019中國年度優秀詩歌選》《2022中國年度優秀詩歌選》《中國詩人大辭典》等30多個選本。已在《詩刊》《中華辭賦》《鴨綠江》等發表作品。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東莞市作家協會理事等。被中國詩歌學會評為2021年度百名優秀會員。被第八屆(2022年)墨西哥國際詩歌節評為優秀詩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