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事好商量賦
作者:郭志鋒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一棵越長越巍峨的大樹;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一首越唱越嘹亮的長歌。
近幾年,江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把握好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的關系,用心用情用力把“贛”事商量好。全省累計創立的70多個“贛事好商量+”品牌、6000多個基層協商平臺,交出了一張又一張可圈可點的政協答卷。
在遼闊的贛鄱大地,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這棵大樹已是繁華滿枝,碩果累累,流溢著秋天豐收時的芬芳。
一
贛事好商量,委員有擔當。
江西省政協勇于探索,敢于人先,吹響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品牌創建的沖鋒號。
贛水奔騰,浪花飛濺。
趁著浩蕩的長風,《關于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進“贛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劈波斬浪的昂揚姿態,傳遍大江兩岸,傳遍四面八方。
堅持和完善既有協商形式,創新搭建聯系服務群眾載體,推動市縣政協協商工作提質增效……
一石激起千層浪。
江西省政協借助于優化“贛事好商量”平臺功能,打造“贛事同心”委員工作室,引導委員深入基層一線,廣泛傾聽群眾呼聲,及時反映群眾愿望,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和自己很親。僅2024年,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3萬余條,其中涉及民生領域信息6900余條,提交民生類提案322件,“破解農村自建房經營審批難題”“優化意外傷害醫保支付和追償機制”等諸多建議,得到職能部門積極采納,轉化為民生改善的有效舉措。
“我以前不知道政協是干什么的,原來是和咱們老百姓商量著辦事的。”2020年7月,在江西省政協“推進鄉村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現場,視頻連線中的井岡山神山村村民彭夏英激動地說。
這是省政協首次通過視頻連線,將協商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傾聽基層一線的村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龍頭企業負責人、脫貧群眾生動講述投身產業脫貧的實踐,并結合實際提出針對性建議。在扶貧政策的支持下,原是貧困戶的彭夏英,開辦了全村第一家農家樂,吃上“旅游飯”,年家庭收入已突破10萬元。
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在省政協“贛事好商量”品牌創建的帶動下,全省各級政協“贛事好商量+”協商品牌創建活動層出不窮,協商議事平臺各呈特色,協商議事方式各有千秋,已成各級黨委政府的“好幫手”、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委員履職的“新舞臺”。
二
大河滔滔,淘不盡真正的英雄。
新時代賦于新使命,新品牌收獲新成果。
贛州市政協創立“贛事好商量·委員市長面對面協商會”品牌,邀請市長參與民主協商,直面群眾訴求。
新余市政協緊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城市目標,打造“贛事好商量+余快協商”品牌,助力黨委政府辦好群眾最在乎的事、最牽掛的事、最期盼的事。
鷹潭市政協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方位,制度化推進“贛事好商量·鷹有作為”品牌建設,構建了協商形式創新、協商調查研究、協商文化培育“三位一體”協商民主新格局。
“好事沒辦好,群眾不認賬,大多是信息不暢造成的。開展‘三有’活動,就是要解決信息暢通的問題,有事大家坐在一起,開個圓桌會,平等協商,把話說開,講明道理,形成共識。”南昌市政協主席說,“最重要的是建立協商平臺,讓群眾既有地方協商、更方便參與。”
“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經過試點探索,九江市逐漸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協搭臺、委員履職、有序參與”的基層協商工作格局,成為各基層部門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有效“金鑰匙”,深受群眾歡迎。
“多虧政協委員的參與,幫我解開了藏在心里的‘疙瘩’……”泰和縣塘洲鎮洲頭村曾某英十分感激地說。
原來,曾某英與鄰居韋某妹,因為一堵墻,長期鬧糾紛。政協委員聞訊后,主動邀請雙方與村民代表,集中于香樟樹下,同坐一板凳,面對面協商。幾番商量,終獲調解,雙方握手,盡釋前嫌。這是“贛事好商量+吉事廣議”協商品牌開出的又一朵小花。
“半年打基礎,一年成雛形,兩年創品牌”,吉安市政協主席說,建設“贛事好商量·吉事廣議”協商平臺,要緊扣“兩延伸、一下沉、一銜接”,持續發力,縱深推進,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三
委員在一線下沉,事項在一線協商,問題在一線解決。
讓更多的政協委員腳上粘有泥土,讓更多的政協新聞沾點露珠,讓更多的政協故事冒著熱氣。
從省政協到市政協,從市政協到縣(市區)政協,“贛事好商量”品牌既像長出了一節節觸角,一直延伸到了村居和社區 ,又像長出了一對對翅膀,讓市縣政協的工作質量和水平不斷往上提升。
“贛事好商量”走進政法,有了鉛山縣檢察院的“聽證零距離”品牌:政協委員累計參與聽證140余次,化解矛盾糾紛140余件,實現化解率、群眾滿意度“雙百”目標,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多次獲群眾錦旗點贊,并被江西省檢察院點贊,3件檢察聽證案例被最高檢采用為典型案例。
”贛事好商量“走進學校,經上饒信州區政協委員就“打造上學路”進行民主協商后,僅20天便向廣大群眾交出了暖心答卷:市城管局創新采用熒光藍色標線畫出7000米長的學生專屬上學路;市交警支隊科學設置交通信號燈助力人車分流;信州公安在主要交通路口新增13個“天網”監控點位;學校老師、家長志愿者等組成護學隊在上下學時段維持秩序……
“贛事好商量”走進農家,高安市上湖鄉農民王東平因為地里辣椒滯銷而求助于赤星村委會,村委又求助于上湖鄉政協工作組。了解情況后,市政協干部、村組干部和赤星村農民齊聚上湖鄉“贛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開了一場充滿泥土味的協商議事會,最終幫助椒農銷售辣椒4200噸。
“贛事好商量”走進醫院, 萬安縣政協發揮“吉事廣議+一線好協商”協商品牌效益,深入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聯系醫療專家與特殊困難群眾實行一對一的服務。“在家門口就能看到人民醫院的專家醫生,還科普了許多慢性病、季節高發病的內容。感謝廖委員為我們聯系了醫生定期上門服務,大家的健康更有保障了。”家住芙蓉鎮崇文社區的王阿姨和她的姐妹在體驗了送醫送健康活動后,高興地對縣政協委員廖云園豎起了大拇指。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積極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要決策部署情況開展民主監督。”
成績屬于過去,創新永無止境!
勇立潮頭唱大風,滄海橫流盡英雄。
讓我們與時代發展“合轍”,與黨政工作“同頻”,與群眾需求“共振”,認真履職,全力盡責,將“贛事好商量”這個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響,既破解民生難事,又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感謝江西政協報總編輯鄒滔先生約稿)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